java第二章数组

数组的概念和特点

  • 数组(Array),是多个相同类型数据按一定顺序排列的集合,并使用一个 名字命名,并通过编号的方式对这些数据进行统一管理。
  • 特点
    • 数组本身是引用数据类型,而数组中的元素可以是任何数据类型,包括基本数据类型和引用数据类型。
    • 创建数组对象会在内存中开辟一整块连续的空间。占据的空间的大小,取决于数组的长度和数组中元素的类型。
    • 数组中的元素在内存中是依次紧密排列的,有序的。
    • 数组名中引用的是这块连续空间的首地址。
    • 数组,一旦初始化完成,其长度就是确定的。数组的长度一旦确定,就不能修改
    • 我们可以直接通过下标(或索引)的方式调用指定位置的元素,速度很快

一维数组

元素的数据类型[] 一维数组的名称;

元素的数据类型  一维数组名[];
int[] arr;
int arr1[];
double[] arr2;
String[] arr3;

数组的声明,需要明确:

(1)数组的维度:在Java中数组的符号是[],[]表示一维,[][]表示二维。

(2)数组的元素类型:即创建的数组容器可以存储什么数据类型的数据。元素的类型可以是任意的Java的数据类型。例如:int、String、Student等。

(3)数组名:就是代表某个数组的标识符,数组名其实也是变量名,按照变量的命名规范来命名。数组名是个引用数据类型的变量,因为它代表一组数据。

一维数组的初始化

静态初始化

  • 如果数组变量的初始化和数组元素的赋值操作同时进行,那就称为静态初始化。

  • 静态初始化,本质是用静态数据(编译时已知)为数组初始化。此时数组的长度由静态数据的个数决定。

  • 一维数组声明和静态初始化格式1:

    数据类型[] 数组名 = new 数据类型[]{元素1,元素2,元素3,...};
    
    或
    
    数据类型[] 数组名;
    数组名 = new 数据类型[]{元素1,元素2,元素3,...};
    • new:关键字,创建数组使用的关键字。因为数组本身是引用数据类型,所以要用new创建数组实体。
int[] arr = new int[]{1,2,3,4,5};//正确
//或
int[] arr;
arr = new int[]{1,2,3,4,5};//正确
  • 一维数组声明和静态初始化格式2:
数据类型[] 数组名 = {元素1,元素2,元素3...};//必须在一个语句中完成,不能分成两个语句写

例如,定义存储1,2,3,4,5整数的数组容器

int[] arr = {1,2,3,4,5};//正确

int[] arr;
arr = {1,2,3,4,5};//错误

动态初始化

  • 概念:数组变量的初始化和数组元素的赋值操作分开进行,即为动态初始化。

    格式:

    数组存储的元素的数据类型[] 数组名字 = new 数组存储的元素的数据类型[长度];
    
    或
    
    数组存储的数据类型[] 数组名字;
    数组名字 = new 数组存储的数据类型[长度];
  • 长度确定了就不能再改变

    int[] arr = new int[5];
    
    int[] arr;
    arr = new int[5];

一维数组的遍历

  • 搭配for 循环

    public class Arraydemo1{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 = new int[]{1,2,3,4,5};
    //遍历输出数组中的元素
    for(int i=0; i<arr.length; i++){//length表示数组长度
    System.out.println(arr[i]);
    }
    }
    }

默认值

  • 数组是引用类型,当我们使用动态初始化方式创建数组时,元素值只是默认值int[]默认值为0。
  • 对于引用数据类型而言,默认初始化值为null(注意与0不同!)

二维数组

  • 如果说可以把一维数组当成几何中的线性图形,那么二维数组就相当于是一个表格,像Excel中的表格、围棋棋盘一样。

  • 对于二维数组的理解,我们可以看成是一维数组array1又作为另一个一维数组array2的元素而存在。

    • 小技巧:二维数组的两个中括号[][]中,第一个可以看做控制行数,第二个可以看做控制列数。
int[][] arr; //arr是一个二维数组,可以看成元素是int[]一维数组类型的一维数组

初始化

//推荐
元素的数据类型[][] 二维数组的名称; //不推荐
元素的数据类型 二维数组名[][];
//不推荐
元素的数据类型[] 二维数组名[];

静态初始化

格式:

int[][] arr = new int[][]{{3,8,2},{2,7},{9,0,1,6}};

示例:

int[][] arr = {{1,2,3},{4,5,6},{7,8,9,10}};//声明与初始化必须在一句完成

int[][] arr = new int[][]{{1,2,3},{4,5,6},{7,8,9,10}};

int[][] arr;
arr = new int[][]{{1,2,3},{4,5,6},{7,8,9,10}}; arr = new int[3][3]{{1,2,3},{4,5,6},{7,8,9,10}};//错误,静态初始化右边new 数据类型[][]中不能写数字 public class TwoDimensionalArrayInitializ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存储多组成绩
int[][] grades = {
{89,75,99,100},
{88,96,78,63,100,86},
{56,63,58},
{99,66,77,88}
}; //存储多组姓名
String[][] names = {
{"张三","李四", "王五", "赵六"},
{"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赵云","马超"},
{"曹丕","曹植","曹冲"},
{"孙权","周瑜","鲁肃","黄盖"}
};
}
}

动态初始化

如果二维数组的每一个数据,甚至是每一行的列数,需要后期单独确定,那么就只能使用动态初始化方式了。动态初始化方式分为两种格式:

格式1:规则二维表:每一行的列数是相同的

//(1)确定行数和列数
元素的数据类型[][] 二维数组名 = new 元素的数据类型[m][n];
//其中,m:表示这个二维数组有多少个一维数组。或者说一共二维表有几行
//其中,n:表示每一个一维数组的元素有多少个。或者说每一行共有一个单元格 //此时创建完数组,行数、列数确定,而且元素也都有默认值 //(2)再为元素赋新值
二维数组名[行下标][列下标] = 值; int[][] arr = new int[3][2];

格式2:不规则:每一行的列数不一样

//(1)先确定总行数
元素的数据类型[][] 二维数组名 = new 元素的数据类型[总行数][]; //此时只是确定了总行数,每一行里面现在是null //(2)再确定每一行的列数,创建每一行的一维数组
二维数组名[行下标] = new 元素的数据类型[该行的总列数]; //此时已经new完的行的元素就有默认值了,没有new的行还是null //(3)再为元素赋值
二维数组名[行下标][列下标] = 值;
int[][] arr = new int[3][];
  • 二维数组中有3个一维数组。
  • 每个一维数组都是默认初始化值null (注意:区别于格式1)
  • 可以对这个三个一维数组分别进行初始化:arr[0] = new int[3]; arr[1] = new int[1]; arr[2] = new int[2];
  • 注:int[][]arr = new int[][3]; //非法

二维数组遍历

  • 格式:
双重for 循环
for(int i=0; i<二维数组名.length; i++){ //二维数组对象.length
for(int j=0; j<二维数组名[i].length; j++){//二维数组行对象.length
System.out.print(二维数组名[i][j]);
}
System.out.println();
}
//1、声明二维数组,并确定行数和列数
int[][] arr = new int[4][5]; //2、确定元素的值
for (int i = 0; i < arr.length; i++) {
for (int j = 0; j < arr.length; j++) {
arr[i][j] = i + 1;
}
}
public class 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存储3个小组的学员的成绩,分开存储,使用二维数组。
int[][] scores = {
{85,96,85,75},
{99,96,74,72,75},
{52,42,56,75}
}; System.out.println("一共有" + scores.length +"组成绩.");
for (int i = 0; i < scores.length; i++) {
System.out.print("第" + (i+1) +"组有" + scores[i].length + "个学员,成绩如下:");
for (int j = 0; j < scores[i].length; j++) {
System.out.print(scores[i][j]+"\t");
}
System.out.println();
}
}
}

数组常见算法

举例1:数组统计:求总和、均值

public class TestArrayElementSum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 = {4,5,6,1,9};
//求总和、均值
int sum = 0;//因为0加上任何数都不影响结果
for(int i=0; i<arr.length; i++){
sum += arr[i];
}
double avg = (double)sum/arr.length; System.out.println("sum = " + sum);
System.out.println("avg = " + avg);
}
}

举例2:求数组元素的总乘积

public class TestArrayElementMul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 = {4,5,6,1,9}; //求总乘积
long result = 1;//因为1乘以任何数都不影响结果
for(int i=0; i<arr.length; i++){
result *= arr[i];
} System.out.println("result = " + result);
}
}

举例3:求数组元素中偶数的个数

public class TestArrayElementEvenCou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 = {4,5,6,1,9};
//统计偶数个数
int evenCount = 0;
for(int i=0; i<arr.length; i++){
if(arr[i]%2==0){
evenCount++;
}
} System.out.println("evenCount = " + evenCount);
}
}

举例4:求数组元素的最大值

public class TestArrayMax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 = {4,5,6,1,9};
//找最大值
int max = arr[0];
for(int i=1; i<arr.length; i++){//此处i从1开始,是max不需要与arr[0]再比较一次了
if(arr[i] > max){
max = arr[i];
}
} System.out.println("max = " + max);
}
}

举例5:找最值及其第一次出现的下标:

public class TestMaxIndex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 = {4,5,6,1,9};
//找最大值以及第一个最大值下标
int max = arr[0];
int index = 0;
for(int i=1; i<arr.length; i++){
if(arr[i] > max){
max = arr[i];
index = i;
}
} System.out.println("max = " + max);
System.out.println("index = " + index);
}
}

数组元素的反转

实现思想:数组对称位置的元素互换。

public class TestArrayReverse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 = {1,2,3,4,5};
System.out.println("反转之前:");
for (int i = 0; i < arr.length; i++) {
System.out.println(arr[i]);
} //反转
/*
思路:首尾对应位置的元素交换
(1)确定交换几次
次数 = 数组.length / 2
(2)谁和谁交换
for(int i=0; i<次数; i++){
int temp = arr[i];
arr[i] = arr[arr.length-1-i];
arr[arr.length-1-i] = temp;
}
*/
for(int i=0; i<arr.length/2; i++){
int temp = arr[i];
arr[i] = arr[arr.length-1-i];
arr[arr.length-1-i] = temp;
} System.out.println("反转之后:");
for (int i = 0; i < arr.length; i++) {
System.out.println(arr[i]);
}
} }
双指针
public class TestArrayReverse2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 = {1,2,3,4,5};
System.out.println("反转之前:");
for (int i = 0; i < arr.length; i++) {
System.out.println(arr[i]);
} //反转
//左右对称位置交换
for(int left=0,right=arr.length-1; left<right; left++,right--){
//首 与 尾交换
int temp = arr[left];
arr[left] = arr[right];
arr[right] = temp;
} System.out.println("反转之后:");
for (int i = 0; i < arr.length; i++) {
System.out.println(arr[i]);
}
}
}

数组的元素查找

1、顺序查找

public class TestArrayOrderSearch {
//查找value第一次在数组中出现的index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arr = {4,5,6,1,9};
int value = 1;
int index = -1; for(int i=0; i<arr.length; i++){
if(arr[i] == value){
index = i;
break;
}
} if(index==-1){
System.out.println(value + "不存在");
}else{
System.out.println(value + "的下标是" + index);
}
}
}

2、二分查找

//二分法查找:要求此数组必须是有序的。
int[] arr3 = new int[]{-99,-54,-2,0,2,33,43,256,999};
boolean isFlag = true;
int value = 256;
//int value = 25;
int head = 0;//首索引位置
int end = arr3.length - 1;//尾索引位置
while(head <= end){
int middle = (head + end) / 2;
if(arr3[middle] == value){
System.out.println("找到指定的元素,索引为:" + middle);
isFlag = false;
break;
}else if(arr3[middle] > value){
end = middle - 1;
}else{//arr3[middle] < value
head = middle + 1;
}
}
if(isFlag){
System.out.println("未找打指定的元素");
}

排序算法

冒泡排序

排序思想:

  1. 比较相邻的元素。如果第一个比第二个大(升序),就交换他们两个。

  2. 对每一对相邻元素作同样的工作,从开始第一对到结尾的最后一对。这步做完后,最后的元素会是最大的数。

  3. 针对所有的元素重复以上的步骤,除了最后一个。

  4. 持续每次对越来越少的元素重复上面的步骤,直到没有任何一对数字需要比较为止。

动态演示:https://visualgo.net/zh/sorting

/*
1、冒泡排序(最经典)
思想:每一次比较“相邻(位置相邻)”元素,如果它们不符合目标顺序(例如:从小到大),
就交换它们,经过多轮比较,最终实现排序。
(例如:从小到大) 每一轮可以把最大的沉底,或最小的冒顶。 过程:arr{6,9,2,9,1} 目标:从小到大 第一轮:
第1次,arr[0]与arr[1],6>9不成立,满足目标要求,不交换
第2次,arr[1]与arr[2],9>2成立,不满足目标要求,交换arr[1]与arr[2] {6,2,9,9,1}
第3次,arr[2]与arr[3],9>9不成立,满足目标要求,不交换
第4次,arr[3]与arr[4],9>1成立,不满足目标要求,交换arr[3]与arr[4] {6,2,9,1,9}
第一轮所有元素{6,9,2,9,1}已经都参与了比较,结束。
第一轮的结果:第“一”最大值9沉底(本次是后面的9沉底),即到{6,2,9,1,9}元素的最右边 第二轮:
第1次,arr[0]与arr[1],6>2成立,不满足目标要求,交换arr[0]与arr[1] {2,6,9,1,9}
第2次,arr[1]与arr[2],6>9不成立,满足目标要求,不交换
第3次:arr[2]与arr[3],9>1成立,不满足目标要求,交换arr[2]与arr[3] {2,6,1,9,9}
第二轮未排序的所有元素 {6,2,9,1}已经都参与了比较,结束。
第二轮的结果:第“二”最大值9沉底(本次是前面的9沉底),即到{2,6,1,9}元素的最右边
第三轮:
第1次,arr[0]与arr[1],2>6不成立,满足目标要求,不交换
第2次,arr[1]与arr[2],6>1成立,不满足目标要求,交换arr[1]与arr[2] {2,1,6,9,9}
第三轮未排序的所有元素{2,6,1}已经都参与了比较,结束。
第三轮的结果:第三最大值6沉底,即到 {2,1,6}元素的最右边
第四轮:
第1次,arr[0]与arr[1],2>1成立,不满足目标要求,交换arr[0]与arr[1] {1,2,6,9,9}
第四轮未排序的所有元素{2,1}已经都参与了比较,结束。
第四轮的结果:第四最大值2沉底,即到{1,2}元素的最右边 */
public class Test19BubbleSor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arr = {6,9,2,9,1}; //目标:从小到大
//冒泡排序的轮数 = 元素的总个数 - 1
//轮数是多轮,每一轮比较的次数是多次,需要用到双重循环,即循环嵌套
//外循环控制 轮数,内循环控制每一轮的比较次数和过程
for(int i=1; i<arr.length; i++){ //循环次数是arr.length-1次/轮
/*
假设arr.length=5
i=1,第1轮,比较4次
arr[0]与arr[1]
arr[1]与arr[2]
arr[2]与arr[3]
arr[3]与arr[4] arr[j]与arr[j+1],int j=0;j<4; j++ i=2,第2轮,比较3次
arr[0]与arr[1]
arr[1]与arr[2]
arr[2]与arr[3] arr[j]与arr[j+1],int j=0;j<3; j++ i=3,第3轮,比较2次
arr[0]与arr[1]
arr[1]与arr[2] arr[j]与arr[j+1],int j=0;j<2; j++
i=4,第4轮,比较1次
arr[0]与arr[1] arr[j]与arr[j+1],int j=0;j<1; j++ int j=0; j<arr.length-i; j++
*/
for(int j=0; j<arr.length-i; j++){
//希望的是arr[j] < arr[j+1]
if(arr[j] > arr[j+1]){
//交换arr[j]与arr[j+1]
int temp = arr[j];
arr[j] = arr[j+1];
arr[j+1] = temp;
}
}
} //完成排序,遍历结果
for(int i=0; i<arr.length; i++){
System.out.print(arr[i]+" ");
}
}
}

java第二章数组学习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全栈2019”Java第二章:安装JDK11(Windows)

    难度 初级 学习时间 10分钟 适合人群 零基础 开发语言 Java 开发环境 JDK v11 文章原文链接 "全栈2019"Java第二章:安装JDK11(Windows) 下一 ...

  2. 第二章 开始学习C++

    第二章  开始学习C++ 2.1  main函数 简单代码如下: #include <iostream> int main() { //This is my first program u ...

  3. 逆向基础 C++ Primer Plus 第二章 开始学习C++

    C++ Primer Plus 第二章 开始学习C++ 知识点梳理 本章从一个简单的C++例子出发,主要介绍了创建C++程序的步骤,以及其所包含的预处理器编译指令.函数头.编译指令.函数体.注释等组成 ...

  4. java版数据结构与算法第二章数组

    数组由一组具有相同类型的数据元素组成,并存储在一组连续存储单元中.一维数组是常量. 二维数组:若一维数组中的数据元素又是一堆数据结构,我们称之为二维数组.二维数组可以看成是n个列向量组成的线性表. 数 ...

  5. Java 第二章 变量

    第二章 变量 变量称为:是计算机语言中能储存计算机结果或能表示值抽象概念 .变量可以通过变量名访问 int money ; //变量 money=1000; //赋值 int money=1000: ...

  6. [Effective Java]第二章 创建和销毁对象

    声明:原创作品,转载时请注明文章来自SAP师太技术博客( 博/客/园www.cnblogs.com):www.cnblogs.com/jiangzhengjun,并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否则将 ...

  7. javascript 数据结构和算法读书笔记 > 第二章 数组

    这章主要讲解了数组的工作原理和其适用场景. 定义: 一个存储元素的线性集合,元素可以通过索引来任意存取,索引通常是数字,用来计算元素之间存储位置的偏移量. javascript数组的特殊之处: jav ...

  8. Java第二章----对象和类

    从第一章到第二章整整隔了一个月的时间,这速度也是慢的无语了.因为这个月负责开发公司一个SaaS类型APP,忙的昏天暗地终于上线了,这才有时间写个博客.本章还是以概念为主,有点枯燥重在理解. 第一节:对 ...

  9. Java 第二章 变量、数据类型和运算符

    第二章      变量.数据类型和运算符 什么是变量: 变量代表一块内存区域,变量类型不一样,这一块内存的大小也不一样. #在编程语言里面,你可以通过定义变量,向内存里添加数据或者修改内存已有的数据. ...

  10. 《C++Primer》第五版习题答案--第二章【学习笔记】

    C++Primer第五版习题解答---第二章 ps:答案是个人在学习过程中书写,可能存在错漏之处,仅作参考. 作者:cosefy Date: 2020/1/9 第二章:变量和基本类型 练习2.1: 类 ...

随机推荐

  1. [Flink/FlinkCDC] 实践总结:Flink 1.12.6 升级 Flink 1.15.4

    Flink DataStream/API 依赖模块的变化 版本变化 flink.version : 1.12.6 => 1.15.4 flink.connector.version : 1.12 ...

  2. 使用 vscode 编译+运行 typescropt Mac win同理

    一..d.ts文件最好在src/typings 目录下,可在tsconfig.json 文件配置 二.vs 监听文件变化,自动编译ts文件 tsconfig.json { "compiler ...

  3. Andrew 算法求凸包

    Andrew 算法求凸包 参考资料: 右手定则(baidu.com) 内积和外积 - OI Wiki (oi-wiki.org) \(a\) 与 \(b\) 相对位置 \(b\) 在 \(a\) 的逆 ...

  4. 一文彻底搞定Spring Security 认证,实现登陆登出功能

    Spring Security 是一个强大且灵活的安全框架,提供了身份验证(认证)和授权(授权)功能.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 Spring Security 的认证功能流程,并提供自定义实现登录接口的示例 ...

  5. 卡特兰数 Catalan 数列

    卡特兰数 Catalan 数列 引入 有一个无限大的栈,进栈的顺序为 \(1,2,\cdots,n\),求有多少种不同的出栈序列. 设 \(h[n]\) 为 \(n\) 个数的出栈序列方案数. 可以这 ...

  6. Flink 中的事件时间触发器和处理时间触发器

    EventTimeTrigger EventTimeTrigger 的触发完全依赖 watermark,换言之,如果 stream 中没有 watermark,就不会触发 EventTimeTrigg ...

  7. Python消息队列之Huey

    缘起: 之前在Python中使用最多的就是Celery, 同样的在这次项目中使用了Celery+eventlet的方式,但是由于具体执行的逻辑是使用的异步编写的, 当时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当使用http ...

  8. ELSTICSEARCH 将数据从热节点转到冷节点

    在ES查询时,有些数据是热点数据,这些数据是需要需要更好的机器配置的节点,当数据变得不是那么重要的时候,我们需要转到配置相对低的节点上. 比如热点新闻专题,我们需要更好的机器,热点过后,这些数据不再需 ...

  9. 常用js 函数

    过滤对象空值   removeEmptyValues(obj) {                         for (const key in obj) {                   ...

  10. 关于Popup的小坑坑

    在做一个自定义的输入搜索框,用textbox+popup来实现.其中有一个小需求,当textbox激活并且没有文本输入的时候,也要显示popup.很自然的想到了使用IsKeyboardFocused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