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下解析域名除了使用nslookup之外,开可以使用dig命令来解析域名,dig命令可以得到更多的域名信息。dig 命令主要用来从 DNS 域名服务器查询主机地址信息。dig的全称是 (domain information groper)。它是一个用来灵活探测DNS的工具。它会打印出>DNS name server的回应。
查询单个域名的 DNS 信息

dig 命令最典型的用法就是查询单个主机的信息。

linuxidc@linuxidc:~$ dig www.linuxidc.com

; < <>> DiG 9.11.3-1Ubuntu1.5-Ubuntu < <>> www.linuxidc.com
;; global options: +cmd
;; Got answer:
;; ->>HEADER< <- opcode: QUERY, status: NOERROR, id: 17774
;; flags: qr rd ra; QUERY: 1, ANSWER: 2, AUTHORITY: 0, ADDITIONAL: 1 ;; OPT PSEUDOSECTION:
; EDNS: version: 0, flags:; udp: 65494
;; QUESTION SECTION:
;www.linuxidc.com. IN A ;; ANSWER SECTION:
www.linuxidc.com. 5 IN A 122.228.238.15
www.linuxidc.com. 5 IN A 106.42.25.203 ;; Query time: 10 msec
;; SERVER: 127.0.0.53#53(127.0.0.53)
;; WHEN: Sun Mar 03 10:55:35 CST 2019
;; MSG SIZE rcvd: 77

dig 命令默认的输出信息比较丰富,大概可以分为。 5 个部分

第一部分显示 dig 命令的版本和输入的参数。
第二部分显示服务返回的一些技术详情,比较重要的是 status。如果 status 的值为 NOERROR 则说明本次查询成功结束。
第三部分中的 "QUESTION SECTION" 显示我们要查询的域名。
第四部分的 "ANSWER SECTION" 是查询到的结果。
第五部分则是本次查询的一些统计信息,比如用了多长时间,查询了哪个 DNS 服务器,在什么时间进行的查询等等。

默认情况下 dig 命令查询 A 记录,上图中显示的 A 即说明查询的记录类型为 A 记录。在尝试查询其它类型的记录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常见的 DNS 记录类型。

常见 DNS 记录的类型
类型目的

A 地址记录,用来指定域名的 IPv4 地址,如果需要将域名指向一个 IP 地址,就需要添加 A 记录。
AAAA 用来指定主机名(或域名)对应的 IPv6 地址记录。
CNAME 如果需要将域名指向另一个域名,再由另一个域名提供 ip 地址,就需要添加 CNAME 记录。
MX 如果需要设置邮箱,让邮箱能够收到邮件,需要添加 MX 记录。
NS 域名服务器记录,如果需要把子域名交给其他 DNS 服务器解析,就需要添加 NS 记录。
SOA SOA 这种记录是所有区域性文件中的强制性记录。它必须是一个文件中的第一个记录。
TXT 可以写任何东西,长度限制为 255。绝大多数的 TXT记录是用来做 SPF 记录(反垃圾邮件)。

查询 CNAME 类型的记录
除了A记录,常见的DNS记录还有CNAME,我们可以在查询时指定要查询的DNS记录类型:
linuxidc@linuxidc:~$ dig m.linuxidc.com CNAME

; < <>> DiG 9.11.3-1ubuntu1.5-Ubuntu < <>> m.linuxidc.com CNAME
;; global options: +cmd
;; Got answer:
;; ->>HEADER< <- opcode: QUERY, status: NOERROR, id: 61349
;; flags: qr rd ra; QUERY: 1, ANSWER: 0, AUTHORITY: 0, ADDITIONAL: 1 ;; OPT PSEUDOSECTION:
; EDNS: version: 0, flags:; udp: 65494
;; QUESTION SECTION:
;m.linuxidc.com. IN CNAME ;; Query time: 26 msec
;; SERVER: 127.0.0.53#53(127.0.0.53)
;; WHEN: Sun Mar 03 11:20:34 CST 2019
;; MSG SIZE rcvd: 43

这样结果中就只有 CNAME 的记录。其实我们可以在查询中指定任何 DNS 记录的类型。

从指定的 DNS 服务器上查询
由于一些原因,希望从指定的 DNS 服务器上进行查询(从默认的 DNS 服务器上获得的结果可能不准确)。指定 DNS 服务器的方式为使用 @ 符号:
linuxidc@linuxidc:~$ dig @8.8.8.8 m.linuxidc.com

; < <>> DiG 9.11.3-1ubuntu1.5-Ubuntu < <>> @8.8.8.8 m.linuxidc.com
; (1 server found)
;; global options: +cmd
;; Got answer:
;; ->>HEADER< <- opcode: QUERY, status: NOERROR, id: 38966
;; flags: qr rd ra; QUERY: 1, ANSWER: 2, AUTHORITY: 0, ADDITIONAL: 1 ;; OPT PSEUDOSECTION:
; EDNS: version: 0, flags:; udp: 512
;; QUESTION SECTION:
;m.linuxidc.com. IN A ;; ANSWER SECTION:
m.linuxidc.com. 199 IN A 122.228.238.71
m.linuxidc.com. 199 IN A 113.107.238.155 ;; Query time: 120 msec
;; SERVER: 8.8.8.8#53(8.8.8.8)
;; WHEN: Sun Mar 03 11:21:48 CST 2019
;; MSG SIZE rcvd: 75

从上图可以看到本次查询的 DNS 服务器为 8.8.8.8。

如果不指定 DNS 服务器,dig 会依次使用 /etc/resolv.conf 里的地址作为 DNS 服务器:

linuxidc@linuxidc:~$ dig m.linuxidc.com
上面查询的 DNS 服务器就变成了:

反向查询
在前面的查询中我们指定了查询服务器为 8.8.8.8,这是谁家的 DNS 服务器?其实我们可以使用 dig 的 -x 选项来反向解析 IP 地址对应的域名:
linuxidc@linuxidc:~$ dig -x 8.8.8.8 +short
google-public-dns-a.google.com.


好吧,应该是Google的,可以放心使用了。

控制显示结果
dig 命令默认返回的结果展示详细的信息,如果要获得精简的结果可以使用 +short 选项:
linuxidc@linuxidc:~$ dig +short m.linuxidc.com
122.228.238.15
106.119.182.141


这下显示的结果就清爽多了。

其实我们还可以通过更多选项来控制输出的内容,比如只想显示 "ANSWER SECTION" 的内容:

这个结果很不错,就是使用的选项太多了(dig 命令有很多这样的选项,详情请参考使用手册)。我们可以换一种优雅一些的方式来实现和上面相同的结果:
linuxidc@linuxidc:~$ dig m.linuxidc.com +noall +answer

; < <>> DiG 9.11.3-1ubuntu1.5-Ubuntu < <>> m.linuxidc.com +noall +answer
;; global options: +cmd
m.linuxidc.com. 5 IN A 113.107.238.212
m.linuxidc.com. 5 IN A 122.228.238.15

跟踪整个查询过程
如果你好奇 dig 命令执行查询时都经历了哪些过程,你可以尝试使用 +trace 选项。它会输出从根域到最终结果的所有信息:
linuxidc@linuxidc:~$ dig sohu.com @202.102.134.68 -p 53 -t MX +trace

; < <>> DiG 9.11.3-1ubuntu1.5-Ubuntu < <>> sohu.com @202.102.134.68 -p 53 -t MX +trace
;; global options: +cmd
. 482761 IN NS f.root-servers.net.
. 482761 IN NS a.root-servers.net.
. 482761 IN NS c.root-servers.net.
. 482761 IN NS b.root-servers.net.
. 482761 IN NS j.root-servers.net.
. 482761 IN NS d.root-servers.net.
. 482761 IN NS k.root-servers.net.
. 482761 IN NS e.root-servers.net.
. 482761 IN NS h.root-servers.net.
. 482761 IN NS i.root-servers.net.
. 482761 IN NS m.root-servers.net.
. 482761 IN NS g.root-servers.net.
. 482761 IN NS l.root-servers.net.
;; Received 239 bytes from 202.102.134.68#53(202.102.134.68) in 40 ms com. 172800 IN NS d.gtld-servers.net.

上图中显示的并不是一个完整的结果,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尝试。

显示13个根域服务器

internet上有13个根域服务器,使用不加参数的dig命令显示这些服务器信息

linuxidc@linuxidc:~$ dig

; < <>> DiG 9.11.3-1ubuntu1.5-Ubuntu < <>>
;; global options: +cmd
;; Got answer:
;; ->>HEADER< <- opcode: QUERY, status: NOERROR, id: 41525
;; flags: qr rd ra; QUERY: 1, ANSWER: 13, AUTHORITY: 0, ADDITIONAL: 1 ;; OPT PSEUDOSECTION:
; EDNS: version: 0, flags:; udp: 65494
;; QUESTION SECTION:
;. IN NS ;; ANSWER SECTION:
. 5 IN NS b.root-servers.net.
. 5 IN NS c.root-servers.net.
. 5 IN NS d.root-servers.net.
. 5 IN NS e.root-servers.net.
. 5 IN NS f.root-servers.net.
. 5 IN NS g.root-servers.net.
. 5 IN NS h.root-servers.net.
. 5 IN NS i.root-servers.net.
. 5 IN NS j.root-servers.net.
. 5 IN NS k.root-servers.net.
. 5 IN NS l.root-servers.net.
. 5 IN NS m.root-servers.net.
. 5 IN NS a.root-servers.net. ;; Query time: 8 msec
;; SERVER: 127.0.0.53#53(127.0.0.53)
;; WHEN: Sun Mar 03 11:37:11 CST 2019
;; MSG SIZE rcvd: 239

总结

dig 是一个很给力 DNS 查询工具,本文仅介绍了其常见用法,更多的命令选项及使用方法请查看 man page。

Linux下解析域名命令-dig 命令使用详解的更多相关文章

  1. Linux下nginx编译安装教程和编译参数详解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Linux下nginx编译安装教程和编译参数详解,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一.必要软件准备1.安装pcre 为了支持rewrite功能,我们需要安装pcre 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 y ...

  2. Linux下的I/O复用与epoll详解(转载)

    Linux下的I/O复用与epoll详解 转载自:https://www.cnblogs.com/lojunren/p/3856290.html  前言 I/O多路复用有很多种实现.在linux上,2 ...

  3. Linux下添加硬盘,分区,格式化详解

    2005-10-17 在我们添加硬盘前,首先要了解linux系统下对硬盘和分区的命名方法. 在Linux下对IDE的设备是以hd命名的,第一个ide设备是hda,第二个是hdb.依此类推 我们一般主板 ...

  4. Linux下配置Node环境变量及问题详解

    这是之前在Linux下配置Node环境变量时踩过的坑,今天又有小伙伴询问这个问题,因此记录下来,不仅是给新童鞋们一些参考,也方便日后查阅 在这之前,相信都已经安装好了,没安装的可以查看博主另一篇文章 ...

  5. 在Linux下创建分区和文件系统的方法详解

    在 Linux 中创建分区或新的文件系统通常意味着一件事:安装 Gnome Parted 分区编辑器(GParted).对于大多数 Linux 用户而言,这是唯一的办法.不过,你是否考虑过在终端创建这 ...

  6. Linux下的I/O复用与epoll详解

    前言 I/O多路复用有很多种实现.在linux上,2.4内核前主要是select和poll,自Linux 2.6内核正式引入epoll以来,epoll已经成为了目前实现高性能网络服务器的必备技术.尽管 ...

  7. [转]linux下iftop工具的安装与使用详解(图文)——实时的网络流量,监控TCP/IP连接(单机)

    原文链接:http://www.jbxue.com/LINUXjishu/10735.html 在linux中监控系统资源.进程.内存占用等信息,可以使用top命令.查看网络状态可以使用netstat ...

  8. linux下Nginx配置文件(nginx.conf)配置设置详解(windows用phpstudy集成)

    linux备份nginx.conf文件举例: cp /usr/local/nginx/nginx.conf /usr/local/nginx/nginx.conf-20171111(日期) 在进程列表 ...

  9. 【mysql数据库】Linux下mysql安装连接全过程(含有问题详解)

    本次安装操作在腾讯云上实现(版本:CentOS Linux release 7.4.1708 (Core) ). 根据教程实现(中途各种挖坑,填坑...),地址:http://www.runoob.c ...

随机推荐

  1. 报错解决——DateTimeField *** received a naive datetime (***) while time zone support is active

    这是一个跟时区有关的问题,报错中说到datetime字段得到一个naive datetime,而不是支持time zone的active datetime由于Django的设置中米哦人USE_TZ设置 ...

  2. 配置gVim使之不自动生成备份文件

    设置 _vimrc set nobacku   1 set nobacku 或指定一个其备份的地方: set backupdir=D:/Program/ Files/Vim /tmp 1 1   1 ...

  3. [py]flask操作cookie&django的seesion和cookie机制

    浏览器同源策略(same-origin policy) csrf攻击防御核心点总结 django的cookie和session操作-7天免登录 flask操作cookie&django的see ...

  4. (转)Springboot定时任务

    在我们的项目开发过程中,经常需要定时任务来帮助我们来做一些内容,springboot默认已经帮我们实行了,只需要添加相应的注解就可以实现 1.pom包配置 pom包里面只需要引入springboot ...

  5. vue proxyTable 跨域问题。

  6. 引:Jmeter添加变量的四种方法

    一.在样本中添加同请求一起发送的参数.根据服务器设置的数据类型,来添加不同类型的参数 二.用户定义的变量 1.创建:添加->配置元件->用户定义的变量 2.作用:当前的线程组内所有Samp ...

  7. Appium基础(二)demo

    具体配置,请看上一篇 一.启动Android模拟 Start 打开如下界面:这个过程可能会有些慢,黑屏等等,请耐心等待 二.appium配置 1.点机器人图标 PlatformVersion 选19, ...

  8. H5 dom元素保存为图片

    一.使用插件html2canvas:https://github.com/niklasvh/html2canvas 具体代码: 1.html <div class="test" ...

  9. R 包

    [下面列出每个步骤最有用的一些R包] .数据导入 以下R包主要用于数据导入和保存数据: feather:一种快速,轻量级的文件格式:在R和python上都可使用 readr:实现表格数据的快速导入 r ...

  10. mybatis3 date 的处理

    <if test="startTime!=null and startTime!=''"> <![CDATA[ and DATE_FORMAT(create_t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