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nkins持续集成原理
转载:
原文地址:http://www.2cto.com/kf/201609/544550.html
-
持续集成
开发中,我们经常遇到一些奇怪问题,比如本地可以编译成功的代码但是同事们更新代码后编译出错,或者在项目有多个Target的时候,资源文件只添加到了当前的Target,另外一个Target这个时候是不能正常编译的,再比如写的工具类,被同事改了,或者自己有改动,很多地方用到了,怎么保证这个类的行为没有发生变化而影响到项目中的其它模块呢?诸如此类。
那么这些问题原因在哪,可否避免呢?当然是可以避免的,如果代码有新的改动,提交到版本库中的时候,有一个人帮我们检查必要事项,然后做做测试不就好了,这个当然是可以的,前提是老板同意专门招一个这样的人。
引起各种奇怪问题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开发环境比较复杂不干净,IDE的bug,提交前有一些必要的检查需要做,但是开发时因为各种原因没做,这些机械重复的事情我们可以找一个工具来帮我们完成,而且这个工具跑在一个专门的服务器上,该服务器环境相对干净,可以运行一些自动化操作,而自动编译,代码检查,测试等环节,那么这种东西,就是接下来讲的[持续集成]。
个人理解持续集成:为解决程序代码提交质量低,提交内容导致原有系统的bug,按时或按需自动编译版本,自动进行自动化测试。
百度的定义:持续集成是一种软件开发实践,即团队开发成员经常集成他们的工作,通常每个成员每天至少集成一次,也就意味着每天可能会发生多次集成。每次集成都通过自动化的构建(包括编译,发布,自动化测试)来验证,从而尽快发现集成错误。许多团队发现这个过程可以大大减少集成的问题,让团队能够更快的开发内聚的软件。
某博客的理解:
[是什么]
持续集成是一种软件开发实践,即团队开发成员经常集成他们的工作,通过每个成员每天至少集成一次,也就意味着每天可能会发生多次集成,每次的集成都通过自动化的构建(包括编译,发布,自动化测试)来验证,从而尽早发现集成错误。简单来说,就是持续的定时的在多个团队成员的工作中进行集成,并且给予反馈。
持续集成需要开发人员一天多次的将代码集成到主干,并进行自动化编译、测试等操作,由于这种频繁集成,以及集成后及时开始的编译和测试,可以有效避免我们在提交代码时没有进行必要检查而导致的错误,以及一些超出预期效果的更改,从而保证代码的质量。
由于这种及时性,如果在一次提交后项目集成失败,可以快速的在这次提交中查找问题所在,缩小了找问题的范围,从而减少了一些debug时间。同时如果按照这种实践,那么我们的主干代码时刻都是正确的,这样我们可以更频繁的交付。
[为什么]
一般规模较小的项目,对外部系统的依赖和服务调用很小,对于软件的集成不是问题。但是随着软件复杂度的增加,对集成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持续集成的好处就体现出来了。
1)对重复的编译发布等操作进行抽象,减少重复过程。
2)及早发现各种冲突和错误,减少风险。
3)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生成可部署的软件
[怎么做]
基本要求:要将这种实践付诸实际,需要一些必要的条件,如下
1.一个自动构建过程,包括自动编译、分发、部署和测试等
2.一个代码存储库,即需要版本控制软件来保障代码的可维护性,同时作为构建过程的素材库。
3.一个持续集成服务器。
自动化构建成过程,可帮助我们节省大量时间,完成这个过程的自动化后,在以后的开发过程中,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只是提交代码到版本库中,构建自动完成,基本不再需要人工干预。
代码仓库作为构建的素材库,构建所需的代码从代码库中获得。
最好有一台服务器单独作为持续集成服务器,一方面保证了环境的纯净,一方面不影响开发,而且持续集成服务器一般是随时准备开始构建的,所以一般也不关机。
1[首先要有统一的代码库,服务器不断从版本控制服务器上检查代码状态,看代码是否有更新。如果发现有代码更新,那么就从版本控制服务器下载最新的代码。等代码完全更新以后,调用自动化编译脚本,进行代码编译。然后运行所有的自动化测试,并且进行代码分析。如果其中任何一个步骤失败,就表示build失败,持续集成服务器会给予响应的反馈。每次代码提交之后,都会在持续集成服务器上触发一个定时构建,然后进行编译、部署。][原则]
1.开发人员必须及时向版本控制库中提交代码,也必须经常性地从版本控制库中更新代码到本地;
2.需要有专门的集成服务器来执行集成构建。根据项目的具体实际,集成构建可以被软件的修改来直接触发,也可以定时启动,如每半个小时构建一次;
3.必须保证构建的成功。如果构建失败,修复构建过程中的错误是优先级最高的工作。一旦修复,需要手动启动一次构建。
4.不更新构建失败的代码
开发人员及时的提交代码进行构建是符合上述实践的,及时拉取代码可以防止工作中的分支偏离主干分支太多。定时触发构建或者通过检测代码的修改情况在触发构建都是可以的,主要是根及时的构建新的代码。如果构建失败,则必要及时处理导致失败的问题,修复后重新构建。当然构建失败的代码就不要拉到本地了,会污染一个本来是可以运行的工作区。
[持续集成工具]
讲了这么多概念,有没一种工具把这种实践实现呢?当然有,常见的持续集成工具如下:
jenkins
travis
gitlab
buddybuild
仅列举了一些典型的,Jenkins 是传统型的工具,前身是 Hudson,04 年到现在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后几个是最近几年出现的新一批,多少都和容器技术有点关系,这里我们主要介绍 Jenkins,因为这个工具比较常用,各种开发实践都可以通过大量的插件来组合实现,可定制性好很多。
jenkins
1jenkins是一个开源项目,提供了一种易于使用的持续集成系统,使开发者从繁杂的集成中解脱出来,专注于更为重要的业务逻辑实现上。同时 Jenkins 能实施监控集成中存在的错误,提供详细的日志文件和提醒功能,还能用图表的形式形象地展示项目构建的趋势和稳定性。— 维基百科Jenkins 有哪些功能呢?
1.定时拉取代码并编译
2.静态代码分析
3.定时打包发布测试版
4.自定义额外的操作,如跑单元测试等
5.出错提醒
基本上都是持续集成实践中的要求和周边的一些实现措施,如提醒功能等,出错后及时提醒开发者修复,Jenkins 中通过配置 SMTP 配置信息(这个一般的邮件服务提供商都有提供),邮件模板等,创建事件触发器,在事件(如编译失败)发生时,及时发送邮件通知开发者,挺方便的。
Jenkins 有很多种触发构建的方式,如 webhook,定时更新代码等,同时可以在触发构建后执行自定义的构建操作,通过编辑自定义的构建脚本,几乎可以进行任何构建操作。
图片理解:
1)齿轮:如果将java/maven/ant/git/tomcat/jenkins等软件比喻为齿轮,如下图

2)两个软件在一起可以驱动另外一个软件,如下图

3)如果把这些软件要集成在一起工作,那么这个软件就可以存在其他软件的中间来驱动各个软件工作,如下图:

4)jenkins就是类似中间那个齿轮,来驱动其他软件的集成一起工作,如下图

某个博客的理解
[是什么]
jenkins是一个开源软件项目,旨在提供一个开放易用的软件平台,使得持续集成编程可能。它的前身是hudson,是基于java开发的一种持续集成工具,它可以根据配置进行持续定期编译,运行相应的代码,将运行结果发送至邮件或者展示成报告等。
[为什么]
jenkins作为持续集成的标志性工具,自然是有了持续集成的众多优点。jenkins可以做一些自动化的build,只要我们把jenkins搭建成功,可以设置几分钟build一次,在定时自动build,验证单元测试,如果发生错误则把错误报告以email形式发送给项目模块负责人。
[宏观理解]
先来张图,大致理解下宏观:

详细介绍:




至于关于邮件的配置,也是为了方便我们的开发和管理,jenkins很强大。
讲到这里,还是“啊呀呀,完蛋,还是有点不懂“的话,不如直接甩图(从网上copy下来的):

这里是选择Gitlab作为git server。Gitlab的功能和Github差不多,但是是开源的,可以用来搭建私有git server,也提供非常强大的web GUI,比如开发者互相review源代码的时候就会很方便。
系统的工作流程大概分为以下几步:
1> 开发者将新版本push到git server (Gitlab)。
2> Gitlab随后触发jenkins master结点进行一次build。(通过web hook或者定时检测)
3> jenkins master结点将这个build任务分配给若干个注册的slave结点中的一个,这个slave结点根据一个事先设置好的脚本进行build。这个脚本可以做的事情很多,比如编译,测试,生成测试报告等等。这些原本需要手动完成的任务都可以交给jenkins来做。
4> 我们在build中要进行编译,这里使用了分布式编译器distcc来加快编译速度。
notes
jenkins的工作原理是先将源代码从gitlab中拷贝一份到本地,然后根据设置的脚本进行build。我们可以看出,整个系统的关键就是那个build脚本,用来告诉jenkins在一次集成中需要执行的任务。
不过我之后是用的Github作为git server。但其实差不多,先讲到这里,重点难点还是在之后jenkins的安装配置使用上。
jenkins持续集成原理的更多相关文章
- Jenkins持续集成学习-Windows环境进行.Net开发1
目录 Jenkins持续集成学习-Windows环境进行.Net开发 目录 前言 目标 使用Jenkins 安装 添加.net环境配置 部署 结语 参考文档 Jenkins持续集成学习-Windows ...
- jenkins持续集成工作原理、功能、部署方式等介绍
超详细的jenkins持续集成工作原理.功能.部署方式等介绍 原创 波波说运维 2019-08-29 00:01:00 概述 今天简单整理了一下jenkins的一些概念性内容,归纳如下: 1.概念 j ...
- Jenkins持续集成企业实战
阅读目录: Jenkins持续集成企业实战1.1 目前主流网站部署的流程1.2 Jenkins持续集成简介1.3 Jenkins持续集成组件1.4 Jenkins平台安装部署1.5 Jenkins相关 ...
- python_java_selenium_ jenkins持续集成Firfox_chrome浏览器不显示的解决方法?
python_java_selenium_ jenkins持续集成Firfox_chrome浏览器不显示的解决方法: 原因:因为jenkins是用windows installer 安装成 windo ...
- jenkins持续集成源码管理选项为None,构建失败找不到git.exe解决办法
我的jenkins版本为Jenkins ver. 2.19.1 1.源码管理选项只有None的解决办法: 在插件管理中心,搜索对应的源码管理插件这里以git为例,搜索git plugin点击右下角的安 ...
- 【转】jenkins持续集成配置
搭建jenkins持续集成服务器 1.jenkins简介 Jenkins,前身为Hudson,是基于Java开发的一种持续集成工具,用于监控持续重复的工作,包括: 持续的软件版本发布/测试项目. 监控 ...
- Jenkins持续集成
Jenkins持续集成 & .NET 最近受累于测试环境每次发布都很麻烦,而且我们有多个测试环境,因此专门抽时间做了Jenkins的配置和研究. 折腾了两天终于绿灯以后,先来个截图,Blu ...
- Jenkins持续集成相关文章整理
构建iOS持续集成平台(一)——自动化构建和依赖管理 构建iOS持续集成平台(二)——测试框架 构建iOS持续集成平台(三)——CI服务器与自动化部署 使用Jenkins搭建iOS开发的CI服务器 一 ...
- Docker+Jenkins持续集成环境(4):使用etcd+confd实现容器服务注册与发现
前面我们已经通过jenkins+docker搭建了基本的持续集成环境,实现了服务的自动构建和部署,但是,我们遇到一个问题,jenkins构建出来的镜像部署后,需要通过ip:port去访问,有什么更好的 ...
随机推荐
- Ubuntu下创建XFS文件系统的LVM
以前在Linux下面玩LVM,一般都是选择ext3.ext4格式的文件系统,最近在Ubuntu 16.04.5下安装配置一个MySQL数据库服务器,遂测试了一下XFS文件系统的LVM,其实仔细对比下来 ...
- 【转贴】一次 JDBC 与 MySQL 因 “CST” 时区协商误解导致时间差了 14 或 13 小时的排错经历
原文:https://juejin.im/post/5902e087da2f60005df05c3d ------------------------------------------------- ...
- 安装Linux内核源代码
系统:Ubuntu 18 CPU架构:AMD64 1,在终端输入:sudo apt install linux-source 命令 2,进入/usr/src/linux-source-4.15.0目录 ...
- 在Windows 10中截取截图的6种方式 简介
在Windows 10中截取截图的6种方式 简介 截图对于不同的目的很重要.它可以用于捕获笔记本电脑上的任何内容的截图.所以,如果你使用Windows 10,你可能不知道如何截图,因为它是比较新的.因 ...
- LVS负载均衡基础介绍及NET、DR模式配置
LVS:术语: CIP:Client IP:客户端IP: VIP:Virtual Server IP:虚拟主机对外IP: RIP:Real Server IP:真实主机IP: DIP:Director ...
- Django REST framework 中文文档
Django REST framework介绍 现在前后端分离的架构设计越来越流行,业界甚至出现了API优先的趋势. 显然API开发已经成为后端程序员的必备技能了,那作为Python程序员特别是把Dj ...
- 【Teradata SQL】FALLBACK表改为NO FALLBACK表
FALLBACK表在数据库中会留存双份数据,增加了数据可用性,但浪费了存储空间.变更表属性语句如下: alter table tab_fallback ,no fallback;
- Kubernetes-基于flannel的集群网络
1.Docker网络模式 在讨论Kubernetes网络之前,让我们先来看一下Docker网络.Docker采用插件化的网络模式,默认提供bridge.host.none.overlay.maclan ...
- Benchmarking Apache Kafka: 2 Million Writes Per Second (On Three Cheap Machines)
I wrote a blog post about how LinkedIn uses Apache Kafka as a central publish-subscribe log for inte ...
- 总结JAVA----IO流中的File类
对于IO流中File类的总结 File类的基本概念 File类只能用于完成对于文件属性(是否存在.可读性.长度)的一些操作,不能用于文件的访问. File类的对象 File类的对象存储的是文件的绝对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