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维数组

1、动态创建

数组中元素类型[] 数组名 = new 数组中元素类型[];

例如:int[][] arr = new int[二维数组的长度][一维数组的长度];

Int[][] arr = new int[4][3]; 创建了一个长度为2的二维数组(也就是创建了一个包含4个一维数组的二维数组),其中一位数组的长度为3

2、静态创建

数组中元素类型[] 数组名 = new 数组中元素类型[]{{1,2,3},{4,5,6},{7,8,9}};

例如:int[][] arr = new int[][]{{1,2,3},{4,5,6},{7,8,9}};

3、二维数组默认值确定

意思是打印二维数组中索引为0的元素:此时索引为0的元素类型为一维数组的int[]类型,但是一维数组并不知道长度,因此,打印的值为null。

意思是打印二维数组中索引为0的一位数组中索引为1的元素:此时索引为0的一位数组中索引为1的元素没有手动赋值,因此,系统会给与默认值,默认值类型与数据类型有关。

总结:在动态创建二维数组中,当二维数组中的一维数组的长度给定之后,一维数组就具有了默认值。

二、冒泡排序(笔试重点)

class TestMaoPao9{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arr = {5,1,13,3,8,2,11}; sort(arr);
} /*
请把以上数组按照从小达到的顺序进行排序 */
//5,1,13,3,8,2,11
public static void sort(int[] arr){
/*
if(arr[0] > arr[1]){
int temp = arr[0];
arr[0] = arr[1];
arr[1] = temp;
} if(arr[1] > arr[2]){
int temp = arr[1];
arr[1] = arr[2];
arr[2] = temp;
} if(arr[2] > arr[3]){
int temp = arr[2];
arr[2] = arr[3];
arr[3] = temp;
} if(arr[3] > arr[4]){
int temp = arr[3];
arr[3] = arr[4];
arr[4] = temp;
} if(arr[4] > arr[5]){
int temp = arr[4];
arr[4] = arr[5];
arr[5] = temp;
} if(arr[5] > arr[6]){
int temp = arr[5];
arr[5] = arr[6];
arr[6] = temp;
}
以上代码第一次比较完毕,但是,重复代码太多了,所以我们可以使用循环进行优化。 */ /* //第一次比较完毕
for(int i=0;i<6;i++){
if(arr[i] > arr[i+1]){
int temp = arr[i];
arr[i] = arr[i+1];
arr[i+1] = temp;
}
} //第二次比较完毕
for(int i=0;i<5;i++){
if(arr[i] > arr[i+1]){
int temp = arr[i];
arr[i] = arr[i+1];
arr[i+1] = temp;
}
} //第三次比较
for(int i=0;i<4;i++){
if(arr[i] > arr[i+1]){
int temp = arr[i];
arr[i] = arr[i+1];
arr[i+1] = temp;
}
} //第四次比较
for(int i=0;i<3;i++){
if(arr[i] > arr[i+1]){
int temp = arr[i];
arr[i] = arr[i+1];
arr[i+1] = temp;
}
} //第五次比较
for(int i=0;i<2;i++){
if(arr[i] > arr[i+1]){
int temp = arr[i];
arr[i] = arr[i+1];
arr[i+1] = temp;
}
} //第六次比较
for(int i=0;i<1;i++){
if(arr[i] > arr[i+1]){
int temp = arr[i];
arr[i] = arr[i+1];
arr[i+1] = temp;
}
} 以上代码的重复代码又太多了,因此继续循环优化 for(int j=0;j<6;j++){
for(int i=0;i<6-j;i++){
if(arr[i] > arr[i+1]){
int temp = arr[i];
arr[i] = arr[i+1];
arr[i+1] = temp;
}
}
} */ //冒泡排序最终代码
for(int j=0;j<arr.length-1;j++){
for(int i=0;i<arr.length-1-j;i++){
if(arr[i] > arr[i+1]){
int temp = arr[i];
arr[i] = arr[i+1];
arr[i+1] = temp;
}
}
} /*
调用方法的三种方式:
1.方法所在类名.方法名() 前提: 方法有被static所修饰
2.对象名.方法名() 前提: 方法没有被static所修饰
3.直接方法名() 前提: 调用方和被调用方都必须在同一个类中,要么都被static所修饰 */
Test3.printArray(arr1); } }
class Test3{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arr = {23,12,24,54,32};
printArray(arr);
}
//定义一个方法将int[] arr = {23,12,24,54,32}打印成[23,12,24,54,32]
public static void printArray(int[] arr){
String str = "[";
for(int i = 0;i < arr.length;i++){
str +=arr[i];
if(i != arr.length - 1){
str += ",";
}
}
str = str + "]";
System.out.println(str);
}
}

  

三、二分查找

1、查找分为线性查找和二分查找,线性查找代码示例如下:

/**
设计一个方法,传入一个int的数组,返回该数组中最大的值
*/
/**
思路:形参:数组
定义一个变量max ,每个数都和max进行比较,如果比max大,就将这个数赋值给max,依次进行
*/
class Test8{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arr = {34,23,56,45,24,55};
System.out.println(getFirst(arr));
}
public static int getFirst(int[] arr){
int max = arr[0];
for(int i = 0;i < arr.length;i++){
if(max < arr[i]){
max = arr[i];
}
}
return max;
}
}

 2、二分查找代码示例如下

class Test6{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arr={1,2,3,4,5,6,7,8,9};
int index = binarySerch(arr,3);
System.out.println(index);
}
/**
使用二分查找查找元素3在int[] arr={1,2,3,4,5,6,7,8,9}中的索引值
*/
/**
思路:将3与中间索引对应的值相比较,如果相同,则返回索引,如果3大于中间索引对应的值,则往右查找,否则往左查找。
定义minIndex、maxIndex、midIndex三个变量分别储存最小索引、最大索引和中间索引;
流程分析:第一次查找 minIndex = 0 maxIndex = 8 0 <= 8 midIndex = 4 3<5 往左查找
第二次查找 minIndex = 0 maxIndex = 3 0 <= 3 midIndex = 1 3>2 往右查找
第三次查找 minIndex = 2 maxIndex = 3 2 <= 3 midIndex = 2 3 = 3 over 返回索引2
注意:使用二分查找前,数组必须按照一定顺序排列
*/
public static int binarySerch(int[] arr,int num){
int minIndex = 0;
int maxIndex = arr.length-1; while(minIndex <=maxIndex){//此处不知道要循环多少次,因此使用while循环,此处判断条件是重点
int midIndex = (minIndex+maxIndex) / 2;
if(num == arr[midIndex]){
return midIndex;
}else if(num < arr[midIndex]){
maxIndex = midIndex - 1;
}else{
minIndex = midIndex + 1;
}
}
return -1;
}
}

 

四、增强for循环

1、语法格式

For(源数据类型 变量名 : 源){

  功能执行语句;

}

注意:源指的是数组或者Iterable的实例对象

2、示例

class Test7{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arr = {1,2,3,4,5};
foreachDemo(arr);
int[][] arr1 = {{1,2,3},{4,5,6},{7,8,9}};
foreachDemo1(arr1);
}
public static void foreachDemo(int[] arr){
for(int e : arr){ //增强for循环
System.out.println(e);
}
}
public static void foreachDemo1(int[][] arr1){
for(int[] e : arr1){ //嵌套式增强for循环
for(int x : e){
System.out.println(x);
}
}
} }

五、可变参数

1、语法格式 :

      数据类型...变量名

2、可变参数作用:调用方法的时候,你传递的实参可以是0个也可以是n个

3、可变参数:其实就是一个数组

4、可变参数的注意事项:

1.可变参数只能定义在参数列表末尾(java规范)

2.在一个方法中,有且只能申明一个可变参数

初窥Java之六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初窥Java之三

    一.基本数据类型之浮点型 每个数据它自身都有一个默认的类型,如果直接打印小数,默认类型就为double类型: float和double表示小数的精度不是特别的高,如果对于精确度要求非常的高,我们 都使 ...

  2. 初窥Java之二

    一.java中存在三大注释: 第一大注释:  单行注释   一般用于信息量比较少的地方 第二大注释:  多行注释   一般用于信息比较多的地方 多行注释注意事项:1.多行注释的开始行与结尾行不能写注释 ...

  3. 初窥Java之一

    一.常用的dos命令 打开命令提示符窗口的方式: ① win + R --> 输入cmd --> 回车 ② 开始 --> 搜索程序和文件的框中输入  cmd  --> 回车 ③ ...

  4. 初窥Java之五

    一.方法 1.语法格式 修饰符  返回值类型 方法名(形参列表){ 方法体 } 2.返回值类型 返回值类型可以时:1.void(无返回值) 2.8大基本数据类型中的任意一种 3.引用数据类型中的任意一 ...

  5. 初窥Java之四

    一.条件判断之if判断 语法格式:if(结果为布尔类型的结果值){ 功能执行语句; }else if(结果为布尔类型的结果值){ 功能执行语句; } ....{ }else{ 功能执行语句: } 注意 ...

  6. Java发送邮件初窥

    一.背景 最近朋友的公司有用到这个功能,之前对这一块也不是很熟悉,就和他一起解决出现的异常的同时,也初窥一下使用Apache Common Email组件进行邮件发送. 二.Java发送邮件的注意事项 ...

  7. Hadoop学习笔记(9) ——源码初窥

    Hadoop学习笔记(9) ——源码初窥 之前我们把Hadoop算是入了门,下载的源码,写了HelloWorld,简要分析了其编程要点,然后也编了个较复杂的示例.接下来其实就有两条路可走了,一条是继续 ...

  8. 初窥ElasticSearch

    初窥ElasticSearch 官网上面的,不知道讲的是什么.. youtube上面有一个start with,内容是在windows以下跑这个elastic search,然后用一个fidler工具 ...

  9. 李洪强iOS开发之函数式 编程初窥

    函数式 编程初窥   最近在学习Erlang和Python.Erlang是完全的函数式编程语言,Python语言是面向对象的语言,但是它的语法引入了大量的函数式编程思想.越研究越觉得函数式的编程思路可 ...

随机推荐

  1. magento 2 Check https://getcomposer.org/doc/articles/troubleshooting.md#memory-limit-errors for more info on how to handle out of memory errors.%

    Check https://getcomposer.org/doc/articles/troubleshooting.md#memory-limit-errors for more info on h ...

  2. OO期末总结

    $0 写在前面 善始善终,临近期末,为一学期的收获和努力画一个圆满的句号. $1 测试与正确性论证的比较 $1-0 什么是测试? 测试是使用人工操作或者程序自动运行的方式来检验它是否满足规定的需求或弄 ...

  3. Python 文件行数读取的三种方法

    Python三种文件行数读取的方法: #文件比较小 count = len(open(r"d:\lines_test.txt",'rU').readlines()) print c ...

  4. Hbase G1 gc 调优最终参数

    export HBASE_HEAPSIZE=16384export HBASE_OFFHEAPSIZE=25gexport HBASE_MASTER_OPTS="$HBASE_MASTER_ ...

  5. 第十三节:实际开发中使用最多的监视锁Monitor、lock语法糖的扩展、混合锁的使用(ManualResetEvent、SemaphoreSlim、ReaderWriterLockSlim)

    一. 监视锁(Monitor和lock) 1. Monitor类,限定线程个数的一把锁,两个核心方法: Enter:锁住某个资源. Exit:退出某一个资源. 测试案例:开启5个线程同时对一个变量进行 ...

  6. JavaScript 日期和时间基础知识

    前言 学习Date对象之前,首先要先了解关于日期和时间的一些知识.比如,闰年.UTC等等.深入了解这些,有助于更好地理解javascript中的Date对象. 标准时间 一般而言的标准时间是指GMT和 ...

  7. css长度单位学习(em,rem,px,vw,vh)

    绝对长度单位 绝对长度单位代表一个物理测量 [像素px(pixels)] 像素,为影像显示的基本单位,译自英文"pixel",pix是英语单词picture的常用简写,加上英语单词 ...

  8. 【转载】VS中生成、清理项目、调试、开始执行(不调试)、Debug 和 Release等之间的区别

    https://blog.csdn.net/u012441545/article/details/51404412

  9. 阿里巴巴图标库iconfont上传svg后,显示不了图片

    AI里面选中图形,点对象-路径-轮廓化描边

  10. $\be$-QGE 的弱强唯一性

    在 [Zhao, Jihong; Liu, Qiao. Weak-strong uniqueness criterion for the $\beta$-generalized surface qu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