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kedHashMap,源码解读就是这么简单
概述
LinkedHashMap是HashMap的子类,它的大部分实现与HashMap相同,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HashMap的对哈希表进行迭代时是无序的,而LinkedHashMap对哈希表迭代是有序的,LinkedHashMap默认的规则是,迭代输出的结果保持和插入key-value pair的顺序一致(当然具体迭代规则可以修改)。LinkedHashMap除了像HashMap一样用数组、单链表和红黑树来组织数据外,还额外维护了一个双向链表,每次向linkedHashMap插入键值对,除了将其插入到哈希表的对应位置之外,还要将其插入到双向循环链表的尾部。
底层实现
先来看一下LinekedHashMap的定义:
public class LinkedHashMap<K,V>
extends HashMap<K,V>
implements Map<K,V>
除了继承自HashMap以外并无太多特殊之处,这里特地标注实现了Map接口应该也只是为了醒目。
大家最关心的应该是LinkedHashMap如何实现有序迭代,下面将逐步通过源码来解答这一问题。
先看一下一个重要的静态内部类Entry:
static class Entry<K,V> extends HashMap.Node<K,V> {
Entry<K,V> before, after;
Entry(int hash, K key, V value, Node<K,V> next) {
super(hash, key, value, next);
}
}
该类继承自HashMap的Node内部类,前面已经介绍过,Node是一个单链表结构,这里Entry添加了前继引用和后继引用,则是一个双向链表的节点。在双向链表中,每个节点可以记录自己前后插入的节点信息,以维持有序性,这也是LinkedHashMap实现有序迭代的关键。
按插入顺序有序和按访问顺序有序
按插入有序
按插入有序即先添加的在前面,后添加的在后面,修改操作不影响顺序。以如下代码为例:
Map<String,Integer> seqMap = new LinkedHashMap<>(); seqMap.put("c", 100);
seqMap.put("d", 200);
seqMap.put("a", 500);
seqMap.put("d", 300); for(Entry<String,Integer> entry : seqMap.entrySet()){
System.out.println(entry.getKey()+" "+entry.getValue());
}
运行结
运行结果是:
c 100
d 300
a 500
可以看到,键是按照”c”, “d”, “a”的顺序插入的,修改”d”的值不会修改顺序。
按访问有序
按访问有序是,序列末尾存放的是最近访问的key-value pair,每次访问一个key-value pair后,就会将其移动到末尾。
Map<String,Integer> accessMap = new LinkedHashMap<>(16, 0.75f, true); accessMap.put("c", 100);
accessMap.put("d", 200);
accessMap.put("a", 500);
accessMap.get("c");
accessMap.put("d", 300); for(Entry<String,Integer> entry : accessMap.entrySet()){
System.out.println(entry.getKey()+" "+entry.getValue());
}
运行结果为:
a 500
c 100
d 300
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LinkedHashMap可以在这两种排序方式中进行抉择。
LinkedHashMap定义了三个重要的字段:
//双链表的头节点
transient LinkedHashMap.Entry<K,V> head;
//双链表的尾节点
transient LinkedHashMap.Entry<K,V> tail;
/** * 这个字段表示哈希表的迭代顺序 * true表示按访问顺序迭代 * false表示按插入顺序迭代 * LinkedHashMap的构造函数均将该值设为false,因此默认为false */
final boolean accessOrder;
关于它们的具体作用已在注释中标出。
LinkedHashMap有五个构造方法,其中有一个可以指定accessOrder的值:
public LinkedHashMap(int initialCapacity,
float loadFactor,
boolean accessOrder) {
super(initialCapacity, loadFactor);
this.accessOrder = accessOrder;
}
重要方法
在HashMap中定义了几个“钩子”方法(关于钩子的详细内容,请参考笔者的博客设计模式(9)——模板方法模式),这里特地列出其中的三个:
afterNodeRemoval(e)
afterNodeInsertion
afterNodeInsertion
它们与迭代有序性的实现息息相关。
此外还有两个重要的APIget
和containsValue
,这里也分析一下它们的源码实现,至于put
方法,LinkedHashMap并没有覆写该方法,因此其实现与HashMap相同。
afterNodeRemoval(e)方法
void afterNodeRemoval(Node<K,V> e) { // unlink
LinkedHashMap.Entry<K,V> p =
(LinkedHashMap.Entry<K,V>)e, b = p.before, a = p.after;
p.before = p.after = null;
if (b == null)
head = a;
else
b.after = a;
if (a == null)
tail = b;
else
a.before = b;
}
在HashMap的removeNode
方法中调用了该钩子方法,对于LinkedHashMap,在执行完对哈希桶中单链表或红黑树节点的删除操作后,还需要调用该方法将双向链表中对应的Entry删除。
afterNodeInsertion方法
void afterNodeInsertion(boolean evict) { // possibly remove eldest
LinkedHashMap.Entry<K,V> first;
if (evict && (first = head) != null && removeEldestEntry(first)){
K key = first.key;
removeNode(hash(key), key, null, false, true);
}
}
在HashMap的putVal
方法中调用了该方法,可以看出,在判断条件成立的情况下,该方法会删除双链表中的头节点(当然是在哈希桶和双向链表中同步删除该节点)。判断条件涉及了一个removeEldestEntry(first)
方法,它的源码如下:
protected boolean removeEldestEntry(Map.Entry<K,V> eldest) {
return false;
}
可以看到,它默认是返回false的,即不删除头节点。如果需要定义是否需要删除头节点的规则,只需覆盖该方法并提供相关实现即可。该方法的作用在于,它提供了当一个新的entry被添加到linkedHashMap中,删除头节点的机会。这是非常有意义的,可以通过删除头节点来减少内存消耗,避免内存溢出。
afterNodeAccess(e)方法
void afterNodeAccess(Node<K,V> e) { // move node to last
LinkedHashMap.Entry<K,V> last;
if (accessOrder && (last = tail) != e) {
LinkedHashMap.Entry<K,V> p =
(LinkedHashMap.Entry<K,V>)e, b = p.before, a = p.after;
p.after = null;
if (b == null)
head = a;
else
b.after = a;
if (a != null)
a.before = b;
else
last = b;
if (last == null)
head = p;
else {
p.before = last;
last.after = p;
}
tail = p;
++modCount;
}
}
该方法在HashMap的putVal
方法、LinkedHashMap的get
方法中都被调用,它的作用是:如果accessOrder返回值为true(即按照访问顺序迭代),则将最近访问的节点调整至双向队列的队尾,这也就保证了按照访问顺序迭代时Entry的有序性。
get(key)方法
public V get(Object key) {
Node<K,V> e;
if ((e = getNode(hash(key), key)) == null)
return null;
if (accessOrder)
afterNodeAccess(e);
return e.value;
}
该方法增加了按访问顺序或插入顺序进行排序的选择功能,会根据AccessOrder的值调整双向链表中节点的顺序,获取节点的过程与HashMap中一致。
containsValue(value)方法
public boolean containsValue(Object value) {
for (LinkedHashMap.Entry<K,V> e = head; e != null; e = e.after) {
V v = e.value;
if (v == value || (value != null && value.equals(v)))
return true;
}
return false;
}
由于LinkedHashMap维护了一个双向链表,因此它的containsValue(value)
方法直接遍历双向链表查找对应的Entry即可,而无需去遍历哈希桶。
LinkedHashMap与HashMap
LinkedHashMap是HashMap的子类,它们最大的区别是,HashMap的迭代是无序的,而LinkedHashMap是有序的,并且有按插入顺序和按访问顺序两种方式。为了实现有序迭代,LinkedHashMap相比HashMap,额外维护了一个双向链表,因此一般情况下,遍历HashMap比LinkedHashMap效率要高,在没有按序访问key-value pair的情况下,一般建议使用HashMap(当然也有例外,当HashMap容量很大,实际数据较少时,遍历起来可能会比 LinkedHashMap慢,因为LinkedHashMap的遍历速度只和实际数据有关,和容量无关,而HashMap的遍历速度和他的容量有关)。
------------------------推荐阅读------------------------
2019年JVM最新面试题,必须收藏它
最全面的阿里多线程面试题,你能回答几个?
Java面试题:Java中的集合及其继承关系
花了近十年的时间,整理出史上最全面Java面试题
LinkedHashMap,源码解读就是这么简单的更多相关文章
- LinkedHashMap源码解读
1. 前言 还是从面试中来,到面试中去.面试官在面试 Redis 的时候经常会问到,Redis 的 LRU 是如何实现的?如果让你实现 LRU 算法,你会怎么实现呢?除了用现有的结构 LinkedHa ...
- RestTemplate Hashmap变为LinkedHashMap源码解读
使用restTemplate远程调用服务,正常应该接收List<HashMap>数据,但实际却是List<LikedHashMap>经过不断地debug,终于找到了数据被转换成 ...
- HashTable、HashMap与ConCurrentHashMap源码解读
HashMap 的数据结构 hashMap 初始的数据结构如下图所示,内部维护一个数组,然后数组上维护一个单链表,有个形象的比喻就是想挂钩一样,数组脚标一样的,一个一个的节点往下挂. 我们可以 ...
- spring IOC DI AOP MVC 事务, mybatis 源码解读
demo https://gitee.com/easybao/aop.git spring DI运行时序 AbstractApplicationContext类的 refresh()方法 1: pre ...
- SDWebImage源码解读之SDWebImageDownloaderOperation
第七篇 前言 本篇文章主要讲解下载操作的相关知识,SDWebImageDownloaderOperation的主要任务是把一张图片从服务器下载到内存中.下载数据并不难,如何对下载这一系列的任务进行设计 ...
- SDWebImage源码解读 之 NSData+ImageContentType
第一篇 前言 从今天开始,我将开启一段源码解读的旅途了.在这里先暂时不透露具体解读的源码到底是哪些?因为也可能随着解读的进行会更改计划.但能够肯定的是,这一系列之中肯定会有Swift版本的代码. 说说 ...
- SDWebImage源码解读 之 UIImage+GIF
第二篇 前言 本篇是和GIF相关的一个UIImage的分类.主要提供了三个方法: + (UIImage *)sd_animatedGIFNamed:(NSString *)name ----- 根据名 ...
- SDWebImage源码解读_之SDWebImageDecoder
第四篇 前言 首先,我们要弄明白一个问题? 为什么要对UIImage进行解码呢?难道不能直接使用吗? 其实不解码也是可以使用的,假如说我们通过imageNamed:来加载image,系统默认会在主线程 ...
- AFNetworking 3.0 源码解读 总结(干货)(下)
承接上一篇AFNetworking 3.0 源码解读 总结(干货)(上) 21.网络服务类型NSURLRequestNetworkServiceType 示例代码: typedef NS_ENUM(N ...
随机推荐
- Maven項目打包報錯:Plugin execution not covered by lifecycle configuration
Maven項目打包報錯:Plugin execution not covered by lifecycle configuration 使用Eclipse导入一个新的maven项目时不时的会遇到这个错 ...
- 基于STM32F429的ADS1115驱动程序
1.ADS1115中文资料:https://wenku.baidu.com/view/8bab101f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e7.html?rec_flag=de ...
- .net core 中间件使用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 using System.Linq; using System.Threading.Tasks; usi ...
- AudioRecord 录制播放PCM音频
AudioRecord 与 MediaRecorder 区别 AudioRecord 基于字节流录制,输出的是pcm数据,未进行压缩,直接保存的pcm文件不能被播放器识别播放. 可以对音频文件进行实时 ...
- ABP入门教程3 - 解决方案
点这里进入ABP入门教程目录 创建项目 点这里进入ABP启动模板 如图操作,我们先生成一个基于.NET Core的MPA(多页面应用).点击"Create my project!" ...
- 【分享】nginx负载均衡全套视频教程
1.课件 百度网盘链接:https://pan.baidu.com/s/1On2oONVZmPwI9yIDekgRiA 提取码:c4fw 2.教程列表 3.教程下载 3.1.直接在线学习 ...
- hadoop节点动态删除与增加
动态删除 1)修改配置文件 修改hdfs-site.xml文件,适当减小dfs.replication的数量,增加dfs.hosts.exclude选项 vi hdfs-site.xml <pr ...
- 北京地区dns
为了提高网页的访问打开速度我们可以配置一些解析速度较快的dns,下面小编搜集了一些常用的DNS地址,可以根据自己所在地区可以选择不同的dns 首先可以在我们的客户端打开cmd命令行工具测试一些,去pi ...
- 线性代数笔记24——微分方程和exp(At)
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COpYKxQDMhqJRuMK2raMKQ 微分方程指含有未知函数及其导数的关系式,解微分方程就是找出未知函数.未知函数是一元函数的,叫常 ...
- 利用Mac的功能键|如何在Mac上使用F键
Mac键盘的顶部是一组按键,这些按键的特征是F后跟1-12数字.这些键称为Mac功能键,使您可以通过按几个键来更改某些设置并快速访问Mac功能. 如果您是Mac的所有者,是时候学习这些键各自可以做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