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的Random类(转)

Random类 (java.util)

Random类中实现的随机算法是伪随机,也就是有规则的随机。在进行随机时,随机算法的起源数字称为种子数(seed),在种子数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变换,从而产生需要的随机数字。

相同种子数的Random对象,相同次数生成的随机数字是完全相同的。也就是说,两个种子数相同的Random对象,第一次生成的随机数字完全相同,第二次生成的随机数字也完全相同。这点在生成多个随机数字时需要特别注意。

下面介绍一下Random类的使用,以及如何生成指定区间的随机数组以及实现程序中要求的几率。

1、Random对象的生成

Random类包含两个构造方法,下面依次进行介绍:

a、public Random()

该构造方法使用一个和当前系统时间对应的相对时间有关的数字作为种子数,然后使用这个种子数构造Random对象。

b、public Random(long seed)

该构造方法可以通过制定一个种子数进行创建。

示例代码:

Random r = new Random();

Random r1 = new Random(10);

再次强调:种子数只是随机算法的起源数字,和生成的随机数字的区间无关。

2、Random类中的常用方法

Random类中的方法比较简单,每个方法的功能也很容易理解。需要说明的是,Random类中各方法生成的随机数字都是均匀分布的,也就是说区间内部的数字生成的几率是均等的。下面对这些方法做一下基本的介绍:

a、public boolean nextBoolean()

该方法的作用是生成一个随机的boolean值,生成true和false的值几率相等,也就是都是50%的几率。

b、public double nextDouble()

该方法的作用是生成一个随机的double值,数值介于[0,1.0)之间。

c、public int nextInt()

该方法的作用是生成一个随机的int值,该值介于int的区间,也就是-231到231-1之间。

如果需要生成指定区间的int值,则需要进行一定的数学变换,具体可以参看下面的使用示例中的代码。

d、public int nextInt(int n)

该方法的作用是生成一个随机的int值,该值介于[0,n)的区间,也就是0到n之间的随机int值,包含0而不包含n。

如果想生成指定区间的int值,也需要进行一定的数学变换,具体可以参看下面的使用示例中的代码。

e、public void setSeed(long seed)

该方法的作用是重新设置Random对象中的种子数。设置完种子数以后的Random对象和相同种子数使用new关键字创建出的Random对象相同。

3、Random类使用示例

使用Random类,一般是生成指定区间的随机数字,下面就一一介绍如何生成对应区间的随机数字。以下生成随机数的代码均使用以下Random对象r进行生成:

Random r = new Random();

a、生成[0,1.0)区间的小数

double d1 = r.nextDouble();

直接使用nextDouble方法获得。

b、生成[0,5.0)区间的小数

double d2 = r.nextDouble() * 5;

因为nextDouble方法生成的数字区间是[0,1.0),将该区间扩大5倍即是要求的区间。

同理,生成[0,d)区间的随机小数,d为任意正的小数,则只需要将nextDouble方法的返回值乘以d即可。

c、生成[1,2.5)区间的小数

double d3 = r.nextDouble() * 1.5 + 1;

生成[1,2.5)区间的随机小数,则只需要首先生成[0,1.5)区间的随机数字,然后将生成的随机数区间加1即可。

同理,生成任意非从0开始的小数区间[d1,d2)范围的随机数字(其中d1不等于0),则只需要首先生成[0,d2-d1)区间的随机数字,然后将生成的随机数字区间加上d1即可。

d、生成任意整数

int n1 = r.nextInt();

直接使用nextInt方法即可。

e、生成[0,10)区间的整数

int n2 = r.nextInt(10);

n2 = Math.abs(r.nextInt() % 10);

以上两行代码均可生成[0,10)区间的整数。

第一种实现使用Random类中的nextInt(int n)方法直接实现。

第二种实现中,首先调用nextInt()方法生成一个任意的int数字,该数字和10取余以后生成的数字区间为(-10,10),然后再对该区间求绝对值,则得到的区间就是[0,10)了。

同理,生成任意[0,n)区间的随机整数,都可以使用如下代码:

int n2 = r.nextInt(n);

n2 = Math.abs(r.nextInt() % n);

f、生成[0,10]区间的整数

int n3 = r.nextInt(11);

n3 = Math.abs(r.nextInt() % 11);

相对于整数区间,[0,10]区间和[0,11)区间等价,所以即生成[0,11)区间的整数。

g、生成[-3,15)区间的整数

int n4 = r.nextInt(18) - 3;

n4 = Math.abs(r.nextInt() % 18) - 3;

生成非从0开始区间的随机整数,可以参看上面非从0开始的小数区间实现原理的说明。

h、几率实现

按照一定的几率实现程序逻辑也是随机处理可以解决的一个问题。下面以一个简单的示例演示如何使用随机数字实现几率的逻辑。

在前面的方法介绍中,nextInt(int n)方法中生成的数字是均匀的,也就是说该区间内部的每个数字生成的几率是相同的。那么如果生成一个[0,100)区间的随机整数,则每个数字生成的几率应该是相同的,而且由于该区间中总计有100个整数,所以每个数字的几率都是1%。按照这个理论,可以实现程序中的几率问题。

示例:随机生成一个整数,该整数以55%的几率生成1,以40%的几率生成2,以5%的几率生成3。实现的代码如下:

int n5 = r.nextInt(100);

int m; //结果数字

if(n5 < 55){ //55个数字的区间,55%的几率

m = 1;

}else if(n5 < 95){//[55,95),40个数字的区间,40%的几率

m = 2;

}else{

m = 3;

}

因为每个数字的几率都是1%,则任意55个数字的区间的几率就是55%,为了代码方便书写,这里使用[0,55)区间的所有整数,后续的原理一样。

当然,这里的代码可以简化,因为几率都是5%的倍数,所以只要以5%为基础来控制几率即可,下面是简化的代码实现:

int n6 = r.nextInt(20);

int m1;

if(n6 < 11){

m1 = 1;

}else if(n6 < 19){

m1= 2;

}else{

m1 = 3;

}

在程序内部,几率的逻辑就可以按照上面的说明进行实现。

4、其它问题

a、相同种子数Random对象问题

前面介绍过,相同种子数的Random对象,相同次数生成的随机数字是完全相同的,下面是测试的代码:

Random r1 = new Random(10);

Random r2 = new Random(10);

for(int i = 0;i < 2;i++){

System.out.println(r1.nextInt());

System.out.println(r2.nextInt());

}

在该代码中,对象r1和r2使用的种子数都是10,则这两个对象相同次数生成的随机数是完全相同的。

如果想避免出现随机数字相同的情况,则需要注意,无论项目中需要生成多少个随机数字,都只使用一个Random对象即可。

b、关于Math类中的random方法

其实在Math类中也有一个random方法,该random方法的工作是生成一个[0,1.0)区间的随机小数。

通过阅读Math类的源代码可以发现,Math类中的random方法就是直接调用Random类中的nextDouble方法实现的。

只是random方法的调用比较简单,所以很多程序员都习惯使用Math类的random方法来生成随机数字。

关于JAVA的Random类的冷知识(转自菜鸟V)的更多相关文章

  1. [转] JAVA的Random类

    Random类 (java.util) Random类中实现的随机算法是伪随机,也就是有规则的随机.在进行随机时,随机算法的起源数字称为种子数(seed),在种子数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变换,从而产生需要 ...

  2. java.util.Random 类的 nextInt(int num )

    随机产生3个67~295的整数并找出数值居中的数 并输出中间的数例如:100,225和200,输出200 要随机产生某个范围内的整数,用 java.util.Random 类的 nextInt(int ...

  3. tips:Java的Random类和Random函数

    tips:Java的Random类和Random函数! 随机数是一个很有趣的东西,在java中可以通过下面这2种方法得到: (1)Random类: Random类是java.util.Random这个 ...

  4. java.uti.Random类nextInt方法中随机数种子为47的奇怪问题

    一,问题描述 需要生成一个[0,1]的随机数.即随机生成 0 或者 1.使用java.util.Random类的 nextInt(int)方法,当构造Random类的对象并提供随机数种子时,发现了一个 ...

  5. Java api 入门教程 之 JAVA的Random类

    在实际的项目开发过程中,经常需要产生一些随机数值,例如网站登录中的校验数字等,或者需要以一定的几率实现某种效果,例如游戏程序中的物品掉落等. 在Java API中,在java.util包中专门提供了一 ...

  6. JAVA的Random类[转]

    在实际的项目开发过程中,经常需要产生一些随机数值,例如网站登录中的校验数字等,或者需要以一定的几率实现某种效果,例如游戏程序中的物品掉落等. 在Java API中,在java.util包中专门提供了一 ...

  7. Java API —— Random类

    1.Random类概述         此类用于产生随机数         如果用相同的种子创建两个 Random 实例,则对每个实例进行相同的方法调用序列,它们将生成并返回相同的数字序列. 2.构造 ...

  8. Java之Random类

    什么是Random类 此类的实例用于生成伪随机数,使用此类中的方法能够得到一个随机数. Random使用步骤 查看类 java.util.Random :该类需要 import导入使后使用. 查看构造 ...

  9. Java 之 Random 类

    一.Random 类  random 类的实例用于生成伪随机数. Demo: Random r = new Random(); int i = r.nextInt(); 二.Random 使用步骤 1 ...

随机推荐

  1. PostGIS 结合Openlayers以及Geoserver实现最短路径分析(二)

    前文讲述了怎么用ArcMap制作了测试数据,并导入了PostGIS,接下来我们需要结合PgRouting插件,对入库的数据再进行一下处理. 1.在pgAdmin中,执行下面的sql语句 --添加起点字 ...

  2. Feature Fusion for Online Mutual Knowledge Distillation (CVPR 2019)

    一.解决问题 如何将特征融合与知识蒸馏结合起来,提高模型性能 二.创新点 支持多子网络分支的在线互学习 子网络可以是相同结构也可以是不同结构 应用特征拼接.depthwise+pointwise,将特 ...

  3. PIC18F45K80串口1和串口2异步收发通信实例

    PIC18F45K80串口1和串口2异步收发通信实例 一:配置串口1初始化函数 首先打开技术手册,查看异步串口的操作流程以及配置. 需要将串口对应引脚的方向寄存器设置为输入

  4. 【NOIP2017】【Luogu P3956】【SPFA】棋盘

    Luogu P3956 本题是一道简单的SPFA 具体看程序 #include<iostream> #include<cstdio> using namespace std; ...

  5. day 42 JavaScript 基础知识部分

    一. JavaScript存放位置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JavaScript文件路径">< ...

  6. 深入理解inode和硬链接和软连接和挂载点

    inode 一.inode是什么? 理解inode,要从文件储存说起. 扇区 文件储存在硬盘上,硬盘的最小存储单位叫做"扇区"(Sector).每个扇区储存512字节(相当于0.5 ...

  7. c语言作业07

    问题 答案 这个作业属于那个课程 C语言程序设计II 这个作业要求在哪里 https://edu.cnblogs.com/campus/zswxy/CST2019-2/homework/8655 我在 ...

  8. 前端js,如何在结构化与性能中做取舍。

    js发展中的问题 随着前端web技术的发展,js要解决的问题也变得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 解决更复杂的问题,需要更好的结构. 解决更复杂的问题,也需要更好的性能. 结构的优化在一定程度上会牺牲性能,同 ...

  9. SpringBoot+Mybatis 实现动态数据源切换方案

    背景 最近让我做一个大数据的系统,分析了一下,麻烦的地方就是多数据源切换抽取数据.考虑到可以跨服务器跨数据库抽数,再整理数据,就配置了这个动态数据源的解决方案.在此分享给大家. 实现方案 数据库配置文 ...

  10. 机器学习笔记(十)---- KNN(K Nearst Neighbor)

    KNN是一种常见的监督学习算法,工作机制很好理解:给定测试样本,基于某种距离度量找出训练集中与其最靠近的k个训练样本,然后基于这k个"邻居"的信息来进行预测.总结一句话就是&q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