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黑树以及JAVA实现(一)
前言
红黑树是一种特殊的B树是B树种2-3-4树的一种特殊实现,红黑树保证了每个节点只会有两个子节点,通过对每个节点进行染色,然后通过不同颜色的节点组合来分别代表2-3-4的2节点、3节点、4节点树的情况。在学习红黑树之前,我们需要先去了解2-3-4树。
一、 B树
那么如果想要对红黑树有一个较为深刻的理解,我认为首先去理解其根源,也就是B树是必不可少的
1.1 概念
树形结构首先可以分为等叉树和不等叉树,等叉树是每个节点的键值个数都相同、子节点个数也都相同,不等叉树是每个节点的键值个数不一定相同、子节点个数也不一定相同。
最简单的等叉树是二叉树,直接二叉树的作用并不大,我们一般会要求二叉树所有的节点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这样我们进行插入、删除、查找时效率就会非常高,我们把这样的树叫做二叉搜索树或者二叉查找树。它的具体定义是这样的,二叉搜索树,要么是个空树,要么符合以下几个条件:
- 左子树如果存在的话,左子树所有节点的键值都要小于根节点的键值
- 右子树如果存在的话,右子树所有节点的键值都要大于根节点的键值
- 它的所有子树也都要符合前面的两个条件(前面的小于同时换成大于也成立)。
经过这样定义之后,二叉树就变成了二叉搜索树,它的插入、删除、查找效率一般情况下都是O(logn)。
相较于等叉树,我们可以对不等叉树的节点键数值数和插入、删除逻辑添加一些特殊的要求使其能达到绝对平衡的效果,我们把这种树叫做 B树,全称Balance Tree,是一种自平衡树,它和等叉树最大的不同首先表现在存储结构上,等叉树上每个几点的键值数和分叉数都是相同的,而B树不是。如果某个B树上所有节点的分叉数最大值是m,则把这个B数叫做m阶B数。下面我们来看一下B树的具体定义:
- 所有节点最多有m个子节点
- 非根非叶子结点至少有m/2(向上取整)个子节点
- 根节点至少有两个子节点(除非总结点数不足3个)
- 所有叶子节点都在同一层
- 任意节点如果有k个键值,则有k+1个子节点指针,键值要按照从小到大排列,子节点数上所有的键值都要在对应的两个键值之间
B树看似5条定义很复杂,但实际上自己分析一下理解后会发现还是蛮简单的。第一条,对子节点数进行限制,这也是m阶B树m的由来,第二条,是用来限制树的紧凑性,避免树又高又长。第三条没什么好说的。第四条规定了B树是一个绝对平衡树不会退化为线性结构,所以B树的效率永远是O(logn)。第5条保证了B树的元素的有序,以便高效率的查找。
1.2 2-3-4树
2-3-4树其实就是4阶的B树,目前网上讲的红黑树大多数就是2-3树或者是2-3-4树转化而成的。这里仅对2-3-4树进行讲解
1.3 2-3-4树的插入
节点分类
- 2节点:一个节点中有1个键值,2条链接
- 3节点:一个节点中有2个键值,3条链接
- 4节点:一个节点中有3个键值,4条链接
首先是2节点的插入,由于2-3-4树是4阶B树,最多可以有4条连接,一个节点最多有3个键值,所以这里直接添加即可
然后是3节点的插入,2节点插入之后,转化为4节点,仍保持一个节点的状态
4节点插入,由于2-3-4树是4阶B树,所以当对4节点插入的时候,就需要对4节点进行分裂,首先将中间的节点上升,然后,根据B树定义,将新增的节点和叶子的其中一个节点结合,形成一个3节点,比如,下图中要插入4,首先123分裂,之后4根据大小顺序,放在3的右边,和3形成一个3节点。
之后如果继续插入,第二层节点如果再形成4节点的情况下插入,那么分裂之后出来的节点,应该和父节点再构成节点
如果向上和父节点构成节点,但是父节点已经是4节点了,这个时候父节点就需要继续分裂,在往上的情况一次类推,进行递归分裂
1.4 2-3-4树的删除
相对于插入,B树的删除就相对复杂,需要分情况讨论
1.4.1 当删除节点是叶子节点
当删除节点是叶子节点的时候,又分为以下情况
1.4.1.1 当删除节点为非2节点
直接删除即可,因为从一个非2节点中删除一个键值以后,并不违反B树的定义
1.4.1.2 当删除节点为2节点
这种情况又要分多种情况
1.4.1.2.1 兄弟节点是非2节点
当兄弟节点是非2节点,我们可以直接从兄弟节点借一个元素过来,让当前删除节点形成非2节点,这样情况就转换为了2.3.3.1的情况,直接删除要删除的节点既可
1.4.1.2.2 兄弟节点是2节点
如果兄弟节点是2节点,那么此时就需要从父节点借元素了,待删除结点和父节点、兄弟节点构成一个4节点,然后将待删除节点删。
如果父节点是非2节点,那么借走就接走了,如果是2节点,借走了当前位置就空了,所以需要再从这个节点的兄弟或父节点借一个元素,如果直到根节点也没有找到一个非2节点,那么这个B树的高度就会减一。
1.4.2 如果删除节点是非叶子节点
- 如果被删除节点是非叶子节点,那么我们就需要找到他的后继元素,然后将后继元素的值覆盖被删除元素,再将后继元素删除即可
- 那么如何寻找后继节点呢?一般来说就是key大小最接近被删除元素的叶子节点中的元素,这个元素可以大于key也可以小于key,这个是我们可以自己定义,这里我们选小于被删除元素的那个。也就是左子树节点中最大的元素。
二、 红黑树
通过上一节,我们了解了红黑树的前身或者说是其本源B树之后我们再来看红黑树,相信你能够更容易理解红黑树,看出其操作的底层逻辑
在讲解之前我先讲红黑树的类结构放出来
public class RedBlackBST<Key extends Comparable<Key>, Value> {
//很明显,这个常量用来代指红或黑
private static final boolean Red = true;
private static final boolean Black = false;
//根节点
private Node root;
//节点类结构
private class Node {
Key key;
Value value;
Node left, right, parent;
int N;
boolean color;
public Node(Key key, Value value, Node parent, int n, boolean color) {
this.key = key;
this.value = value;
N = n;
this.color = color;
this.parent = parent;
}
}
public RedBlackBST() {
}
//用来判断一个节点是还是黑色
private boolean isRed(Node x) {
if (x == null) return false;
return x.color == Red;
}
}
2.1 红黑树的定义
红黑树,本质上其实就是将一个B树(我们这里讨论2-3-4树)转化为一个二叉树。那么如何去转化的同时又能继承B树绝对平衡性呢?答案就是通过染色和旋转,到这里打住,让我们先来看红黑树的定义
- 所有的节点不是黑色就是红色
- 根节点是黑色的
- 所有叶子节点是黑色的
- 从每个叶子到跟的所有路径上不能有两个连续的红色节点
- 从任意节点到其每个叶子的所有路径都包含相同数目的黑色节点
2.2 2-3-4树节点到红黑树的转换
在解释这几个定义之前我们需要先来开2-3-4树中节点转化到红黑树中的形式是怎样的
首先我们要明白的是,在红黑树中,只有黑色节点才计入高度,红色节点代表着其和父节点的链接是红色的。
非2节点由黑色节点+红色节点组合的形式表示,红黑树对应到2-3-4树的节点组合中只会存在一个黑色节点。
2.2.1 2节点转换
2.2.2 3节点转换
3节点转换成红黑树就是一个黑色节点带着红色子节点的树,这个树可以是左倾的也可以是右倾的,根据节点的key来决定,在以2-3树为基础实现的红黑树中,我们一般只允许左倾或则右倾树存在,如果出现不允许的倾斜树情况,一般会通过旋转变色来调整。
2.2.3 4节点转换
2.2.4 例子
2.3 红黑树定义解释
先在我们再来来挨个看这5条定义
- 第一条这个没什么好说的,红黑树红黑树,那肯定节点不是红色就是黑色
- 由于根节点必然是没有父节点的,而在上面我们所列举的转换形式中并没有红色节点为父节点的结构,所以根节点必然是黑色的
- 在红黑树中叶子节点会默认拥有两个为null的子节点,颜色自然是黑色
- 不允许又连续两个红色节点是为了限制红黑树的阶数为4,不允许出现2、3、4节点之外的节点类型
- 对应2-3-4树的第五条,保证了树的绝对平衡,对应到红黑树中只有黑色节点代表高度,所以只需要保证黑色节点的数目一致即可。
2.3.1 红黑树的旋转与变色
我们在对红黑树进行添加的时候,一开始按照二叉树的方式添加,每个新节点的初始元素为红色(root节点为黑色),当我们继续进行添加,发现当前的红黑树结构不符合定义时,我们就需要通过旋转和对节点变色来重新平衡红黑树。
2.3.2 红黑树的旋转
先说旋转,红黑树的旋转分为左旋和右旋,我们先通过左旋来进行详细讲解。左旋就是一个节点绕着他的右子节点逆时针旋转,变成右子节点的左子节点,我们以下图为例
A进行左旋,变成B的左子节点,于此同时,B原先的左子树变成A的右子树,A的父节点变为B的父节点。
A的左子树依旧是A的左子树,B的右子树也依旧是B的右子树,不做变化。
这样,我们就完成了一次左旋,右旋则是绕则操作节点自身的子节点顺时针旋转,变成左子节点的右子树,左子节点的右子树迁移到操作节点的左子树,操作节点的父节点变成左子节点的父节点。原理一模一样。
2.3.3 红黑树的变色
当然,我们在旋转以后,如果不变色,结果肯定是不正确的,只有进行变色之后的红黑树才是正确的,由于变色有很多种情况,所以我们这里只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后面在讲解添加和删除的时候再进行细致列举。
首先我们这里有一个两个节点的二叉树,现在他是正确的,这个时候我们再插入一个新的节点3,那么根据二叉树的性质,插入后这个树会变成这个样子
当然,这个结果明显是错误的,其结构明显不符合我们我们在2.2.2中展示的任何一种形式,所以我们要通过旋转和变色变换为2.2.2中的哪几种形式。
首先这个组合在2-3-4树种是一个4节点,但是他的形态并不符合红黑树的节点,所以我们需要将它转换为已个合法的形态,先进行旋转,1节点左旋,这个时候结构对了,但是颜色不对,需要将2变色为黑色,而1变色为红色,这样我们的这个红黑树就完全符合定义了。
这就是一个最简单的旋转变色的红黑树自动平衡过程。
下面是左旋和右旋的java代码实现,并没有添加变色,因为变色的逻辑并不是固定的故而我们将其解耦到其他方法中
//左旋
Node rotateLeft(Node h) {
Node x = h.right;
h.right = x.left;
if(h.right!=null){
h.right.parent = h;
}
x.parent = h.parent;
h.parent = x;
x.left = h;
if(x.left!=null){
x.left.parent = x;
}
if(x.parent!=null){
int cmp = x.parent.key.compareTo(x.key);
if(cmp>0) x.parent.left = x;
else x.parent.right = x;
}
x.N = h.N;
h.N = 1 + size(h.left) + size(h.right);
show();
return x;
}
//右旋
Node rotateRight(Node h) {
Node x = h.left;
h.left = x.right;
if(h.left!=null){
h.left.parent = h;
}
x.parent = h.parent;
h.parent = x;
x.right = h;
if(x.right!=null){
x.right.parent = x;
}
if(x.parent!=null){
int cmp = x.parent.key.compareTo(x.key);
if(cmp>0) x.parent.left = x;
else x.parent.right = x;
}
x.N = h.N;
h.N = 1 + size(h.left) + size(h.right);
show();
return x;
}
2.4 红黑树的添加
红黑树的添加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2.4.1 在黑色节点下面插入
这种情况无论是插入在左还是右,都可以直接插入,红黑树的正确性不会受到影响
2.4.2 在红色节点下插入且被插入节点无兄弟节点
2.4.2.1 当被插入的节点是右子节点
在右侧插入
操作步骤:
- 节点1左旋
- 变色,1变色为红色, 2变色为黑色
在左侧插入
这种情况会比上面那种多一个步骤
- 节点3右旋,无需变色,这个操作主要是为了将情况转换为上面在右侧插入的情况,然后下面按照在右侧的情况处理即可
- 节点1左旋
- 变色,1变色为红色,2变色为黑色
2.4.2.2 当被插入节点是左子节点
其实这种情况和上面的处理逻辑是一样的,只不过左右是反过来的,就不再赘述了,大家自己举一反三即可。
2.4.3 在红色节点下插入且被插入节点有兄弟节点
这种时候,我们需要先进行变色,再插入,如下图(这里,我们默认,1节点是有父节点的,1节点非根节点)
2和3节点变黑色,1节点变红色,这个变化其实对应着2-3-4树的4节点插入,其实就是讲一个4节点拆分开来,中间的节点向上和父节点组合,左右两边的节点分裂为两个单独的节点,然后再正常插入一个新的节点。红黑树也是这么个道理。
2、3节点变黑,形成单独的节点,而1节点则变红和父节点结合,那么这里我们要注意的是,1节点和父节点结合的时候,也相当于一次新的插入,相当于在1的父节点新插入一个红色,所以这个过程是递归的,一直向上传递,直到红黑树的结构符合定义为止。
到这里,红黑树的插入操作就结束了,以上的操作,只是单纯的一步操作,这些操作只是在插入之后对被插入节点红黑树的一个平衡,我们在进行旋转变色之后,很有可能上层的节点就又不符合定义了,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进行递归的旋转变色, 直到最后整个红黑树平衡。
下面扔代码
代码
private void put(Key key, Value val) {
root = put(root, null, key, val); //进行插入,返回根节点作为查询遍历的起始节点保存
root.color = Black; //根节点的颜色必然是黑色
}
private Node put(Node h, Node p, Key key, Value val) {
if (h == null) {
return new Node(key, val, p, 1, Red);
}
//当插入的时候,发现路径上有-4节点
if (isRed(h.left) && isRed(h.right)) flipColors(h);
//递归搜索树,直到找到相同的key,修改,或者搜索到底层,进行插入。
int cmp = key.compareTo(h.key);
if (cmp < 0) h.left = put(h.left, h, key, val);
else if (cmp > 0) h.right = put(h.right, h, key, val);
else h.value = val;
//判断红黑,进行旋转,调整树的平衡
if (isRed(h.right) && isRed(h.right.right)) {
h.right.color = h.color;
h.color = Red;
h = rotateLeft(h);
}
if (isRed(h.right) && isRed(h.right.left)) {
//RL问题,先右旋,将问题转换为RR
h.right = rotateRight(h.right);
//变色
h.right.color = h.color;
h.color = Red;
//再左旋
h = rotateLeft(h);
}
if (isRed(h.left) && isRed(h.left.left)) {
h.left.color = h.color;
h.color = Red;
h = rotateRight(h);
}
if (isRed(h.left) && isRed(h.left.right)) {
//LR问题,先左旋,将问题转换为LL问题
h.left = rotateLeft(h.left);
//变色
h.left.color = h.color;
h.color = Red;
//再右旋
h = rotateRight(h);
}
h.N = size(h.left) + size(h.right) + 1;
return h;
}
结语
本章中我们学习了红黑树的起源,B树,然后学习了红黑树的插入。由于红黑树的删除较为复杂,我们放到下一章在进行讲解
红黑树以及JAVA实现(一)的更多相关文章
- 从2-3-4树到红黑树(下) Java与C的实现
欢迎探讨,如有错误敬请指正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nblogs.com/nullzx/ 相关博客: 从2-3-4树到红黑树(上) 从2-3-4树到红黑树(中) 1. 实现技 ...
- 红黑树(五)之 Java的实现
概要 前面分别介绍红黑树的理论知识.红黑树的C语言和C++的实现.本章介绍红黑树的Java实现,若读者对红黑树的理论知识不熟悉,建立先学习红黑树的理论知识,再来学习本章.还是那句老话,红黑树的C/C+ ...
- 红黑树 Java实现
概要 前面分别介绍红黑树的理论知识.红黑树的C语言和C++的实现.本章介绍红黑树的Java实现,若读者对红黑树的理论知识不熟悉,建立先学习红黑树的理论知识,再来学习本章.还是那句老话,红黑树的C/C+ ...
- Java实现红黑树
转自:http://www.cnblogs.com/skywang12345/p/3624343.html 红黑树的介绍 红黑树(Red-Black Tree,简称R-B Tree),它一种特殊的二叉 ...
- 红黑树——算法导论(15)
1. 什么是红黑树 (1) 简介 上一篇我们介绍了基本动态集合操作时间复杂度均为O(h)的二叉搜索树.但遗憾的是,只有当二叉搜索树高度较低时,这些集合操作才会较快:即当树的高度较高(甚至一种极 ...
- 红黑树及其实例JDK中的TreeMap
红黑树是一种自平衡二叉查找树(binary search tree,BST),红黑树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数据结构,红黑树查找.插入.删除元素的时间复杂度为O(log n),n是树中元素的数目.文章的要讲的 ...
- map,set的底层实现:红黑树[多图,手机慎入]
最近天下有一种颇不太平的感觉,各地的乱刀砍人,到处是贪官服法.京东准备上市了,阿里最近也提交申请了,猎豹也逆袭了,据说猎豹移动在国际市场上表现甚是抢眼.只有屌丝还在写着代码.花开花又谢,花谢花又开,为 ...
- JDK源码学习笔记——TreeMap及红黑树
找了几个分析比较到位的,不再重复写了…… Java 集合系列12之 TreeMap详细介绍(源码解析)和使用示例 [Java集合源码剖析]TreeMap源码剖析 java源码分析之TreeMap基础篇 ...
- 简单聊聊红黑树(Red Black Tree)
前言 众所周知,红黑树是非常经典,也很非常重要的数据结构,自从1972年被发明以来,因为其稳定高效的特性,40多年的时间里,红黑树一直应用在许多系统组件和基础类库中,默默无闻的为我们提供服务,身边 ...
随机推荐
- 报‘galleryElements’
是因为组件的data(){ //没有return{ }引起的 }
- C# 与LINQ有关的语言特性
1.隐式类型 我们知道强类型语言 C C++ C# Java 对变量的定义前必须要确定这个变量是什么类型的 例如 string str="abc"; int num ...
- kruskar重构树
只略略讲一点基本方式与思想了 构建 并查集,边按从小(大)到大(小)加入,建新点,点权为此边权,该点为两点根的父亲. 性质:(此处为最小生成树重构树) 1.lca(u,v)为u到v路径上的最大边权 2 ...
- CabloyJS部署了一套演示站点
为了方便大家快速体验和了解CabloyJS的风格和特性,全新部署了一套演示站点.对于初次接触CabloyJS的开发者,不用下载新建项目,就可以直接体验CabloyJS了 在线演示 场景 链接/二维码 ...
- numpy中shape的部分解释
转载自:https://blog.csdn.net/qq_28618765/article/details/78081959和https://www.jianshu.com/p/e083512e4f4 ...
- Vmware-Centos7-NAT 网络配置
首先一句话总结 NAT模式下,将VMware Network Adapter VMnet8的IP改为与虚拟机IP同一网段即可. 操作步骤 1. 打开虚拟网络编辑器 2. 配置NAT 选择NAT模式,取 ...
- Kubebuilder简介与架构
什么是Kubebuilder Kubebuilder是一个用Go原因构建Kubernetes APIs的框架,通过使用KubeBuilder,用户可以遵循一套简单的编程框架,使用CRD构建API.Co ...
- 20行python代码,轻松获取各路小说,非常简单
哔哔两句 作为现代青年,我相信应该没几个没看过小说的吧,嘿嘿~ 一般来说咱们书荒的时候怎么办?自然是去起某点排行榜先找到小说名字,然后再找度娘一搜,哎 ,笔趣阁就出来答案了,美滋滋~但是那多麻烦,咱们 ...
- IntelliJ IDEA 项目文件旁边都有0%classes,0% lines covered
IntelliJ IDEA 项目文件旁边都有0%classes,0% lines covered,解决方法:http://yayihouse.com/yayishuwu/chapter/2247
- UML之顺序图(时序图)
1 顺序图 1.1 顺序图的概念 顺序图(sequence diagram): 用来描述为了完成确定事务,对象之间按照时间消息交互的顺序关系. 1.2 顺序图样式和元素 (1) 对象及命名 (2) 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