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图的搜索?
  指从一个指定顶点可以到达哪些顶点
 
2.无向完全图和有向完全图

  将具有n(n-1)/2条边的无向图称为无向完全图(完全图就是任意两个顶点都存在边)。

  将具有n(n-1)条边的有向图称为有向完全图。

  栗子1:
  具有6个顶点的无向图,当有多少条边的时候,能确保是一个连通图?
   6个顶点组成的完全图,需要6(6-1)/2=10条,则需要的边数是10+1=11条
  栗子2:
  要连通具有n个顶点的有向图至少需要n条边
 

3.顶点的度

  对于无向图,顶点的度表示以该顶点作为一个端点的边的数目。比如,图(a)无向图中顶点V3的度D(V3)=3

  对于有向图,顶点的度分为入度和出度。入度表示以该顶点为终点的入边数目,出度是以该顶点为起点的出边数目,该顶点的度等于其入度和出度之和。比如,顶点V1的入度ID(V1)=1,出度OD(V1)=2,所  以D(V1)=ID(V1)+OD(V1)=1+2=3

  记住,不管是无向图还是有向图,顶点数n,边数e和顶点的度数有如下关系:

  

  

因此,就拿有向图(b)来举例,由公式可以得到图G的边数e=(D(V1)+D(V2)+D(V3))/2=(3+2+3)/2=4

3.图的两种存储结构(创建图)
  (1)邻接矩阵
    原理就是用两个数组,一个一维数组保存顶点集,一个二维数组(邻接矩阵)保存边集。
    求某个顶点的度?
    如求v1,就是第1行的元素之和,v1的度就是1+0+1+0=2
     求v1的所有邻接点,就是把矩阵第1行扫描一遍,值为1的就是邻接点
  (2)邻接表

    邻接表是图的一种链式存储结构。这种存储结构类似于树的孩子链表。对于图(g)中每个顶点Vi,把所有邻接于Vi的顶点Vj链成一个单链表,这个单链表称为顶点Vi的邻接表。

    顶点用一个一维数组存储,每个顶点的所有邻接点用单链表存储。

4.图的两种遍历(从图中某一顶点出发访遍图中其余顶点,且使每一个顶点仅被访问一次)

  (1)深度优先搜索遍历(DFS)

    深度优先搜索DFS遍历类似于树的前序遍历。其基本思路是:

    a) 假设初始状态是图中所有顶点都未曾访问过,则可从图G中任意一顶点v为初始出发点,首先访问出发点v,并将其标记为已访问过。

    b) 然后依次从v出发搜索v的每个邻接点w,若w未曾访问过,则以w作为新的出发点出发,继续进行深度优先遍历,直到图中所有和v有路径相通的顶点都被访问到。

    c) 若此时图中仍有顶点未被访问,则另选一个未曾访问的顶点作为起点,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图中所有顶点都被访问到为止。

  图示如下:

  

  注:红色数字代表遍历的先后顺序,所以图(e)无向图的深度优先遍历的顶点访问序列为:V0,V1,V2,V5,V4,V6,V3,V7,V8

  如果采用邻接矩阵存储,则时间复杂度为O(n2);当采用邻接表时时间复杂度为O(n+e)。

   (2)广度优先搜索遍历(BFS)

    广度优先搜索遍历BFS类似于树的按层次遍历。其基本思路是:

    a) 首先访问出发点Vi

    b) 接着依次访问Vi的所有未被访问过的邻接点Vi,Vi,Vi,…,Vit并均标记为已访问过。

    c) 然后再按照Vi1,Vi2,… ,Vit的次序,访问每一个顶点的所有未曾访问过的顶点并均标记为已访问过,依此类推,直到图中所有和初始出发点Vi有路径相通的顶点都被访问过为止。

  图示如下:

  

    因此,图(f)采用广义优先搜索遍历以V0为出发点的顶点序列为:V0,V1,V3,V4,V2,V6,V8,V5,V7

    如果采用邻接矩阵存储,则时间复杂度为O(n2),若采用邻接表,则时间复杂度为O(n+e)。

代码展示:

  深度优先遍历规则
    (1) 如果可能,访问一个邻接的未访问过的顶点,标记它,并把它放入栈中
    (2) 当不能执行规则1时,如果栈不为空,就从栈中弹出一个顶点。
    (3) 当不能执行规则1和规则2时,就完成了整个搜索过程。
//Vertex
package com.graph;
//顶点类
public class Vertex {
//顶点
char label;
//用来标识是否被访问过了
public boolean wasVisited;
public Vertex(char label) {
this.label=label;
}
} //Graph
package com.graph;
//图
public class Graph {
//顶点数组
private Vertex[] vertexList; //邻接矩阵
private int[][] adjMat; //顶点的最大数目,数组初试化时用的
private int maxSize = 20; //当前顶点
private int nVertex; //栈
private MyStack stack;
//构造函数
public Graph() {
vertexList=new Vertex[maxSize];
adjMat=new int[maxSize][maxSize];
for (int i = 0; i < maxSize; i++) {
for (int j = 0; j < maxSize; j++) {
adjMat[i][j]=0;
}
}
nVertex=0;
}
//添加顶点
public void addVertex(char label) {
vertexList[nVertex++]=new Vertex(label);
}
//添加边
public void addEdge(int start,int end) {
adjMat[start][end]=1;
adjMat[end][start]=1;//这样能够构造对称矩阵 }
//获得邻接的未被访问过的结点
public int getadjUnvisitedVertex(int v) {
for (int i = 0; i < nVertex; i++) {//遍历邻接矩阵里面有效的结点数
if (adjMat[v][i]==1 && vertexList[i].wasVisited==false) {//adjMat[v][i]就表示邻接,
//vertexList[i].wasVisited==false表示未被访问过的
return i;//i结点就是要访问的结点
}
}
return -1;
} public void dfs() {
//首先访问0号顶点
vertexList[0].wasVisited = true;
//显示该顶点
displayVertex(0);
//压入栈中
stack.push(0);
while (!stack.isEmpty()) {
//获得一个未访问过的邻接点
int v=getadjUnvisitedVertex((int)stack.peek());
if (v == -1) {
//弹出一个顶点
stack.pop();
}else {
//标记它
vertexList[v].wasVisited = true;
//显示它
displayVertex(v);
//压入栈中
stack.push(v);
}
}
//搜索完以后,要将访问信息修改复原
for (int i = 0; i < nVertex; i++) {
vertexList[i].wasVisited = false;
} }
public void displayVertex(int v) {
System.out.print(vertexList[v].label);
}
}
//MyStack
package com.graph; public class MyStack {
//底层实现是一个数组
private long[] arr;
private int top;//设置栈顶
/*
* 默认构造函数*/
public MyStack(){
arr=new long[10];
top=-1;
}
/*
* 带参数的构造方法,参数为数组初始化大小*/
public MyStack(int maxsize){
arr=new long[maxsize];
top=-1;
} /*添加数据*/
public void push(int value){
arr[++top]=value;//首先要对top进行递增,因为初始的top为-1
} /*移除数据*/
public long pop(){
return arr[top--];
} /*查找数据*/
public long peek(){
return arr[top];
} /*判断是否为空*/
public boolean isEmpty(){
return top==-1;
} /*判断是否满了*/
public boolean isFull(){
return top==arr.length-1;
}
} // TestGraph
package com.graph;
public class TestGraph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Graph g = new Graph();
g.addVertex('A');
g.addVertex('B');
g.addVertex('C');
g.addVertex('D');
g.addVertex('E'); g.addEdge(0, 1);
g.addEdge(1, 2);
g.addEdge(0, 3);
g.addEdge(3, 4); g.dfs();
} }

  参考文档:http://www.cnblogs.com/mcgrady/p/3335847.html

图的深度优先遍历&广度优先遍历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图的深度优先和广度优先遍历(图以邻接表表示,由C++面向对象实现)

    学习了图的深度优先和广度优先遍历,发现不管是教材还是网上,大都为C语言函数式实现,为了加深理解,我以C++面向对象的方式把图的深度优先和广度优先遍历重写了一遍. 废话不多说,直接上代码: #inclu ...

  2. 图的理解:深度优先和广度优先遍历及其 Java 实现

    遍历 图的遍历,所谓遍历,即是对结点的访问.一个图有那么多个结点,如何遍历这些结点,需要特定策略,一般有两种访问策略: 深度优先遍历 广度优先遍历 深度优先 深度优先遍历,从初始访问结点出发,我们知道 ...

  3. 存储结构与邻接矩阵,深度优先和广度优先遍历及Java实现

    如果看完本篇博客任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去看一下<大话数据结构>的7.4以及7.5,讲得比较易懂,不过是用C实现 下面内容来自segmentfault 存储结构 要存储一个图,我们知道图既有 ...

  4. JavaScript实现树深度优先和广度优先遍历搜索

    1.前置条件 我们提前构建一棵树,类型为 Tree ,其节点类型为 Note.这里我们不进行过多的实现,简单描述下 Note 的结构: class Node{ constructor(data){ t ...

  5. python 实现图的深度优先和广度优先搜索

    在介绍 python 实现图的深度优先和广度优先搜索前,我们先来了解下什么是"图". 1 一些定义 顶点 顶点(也称为"节点")是图的基本部分.它可以有一个名称 ...

  6. 图的建立(邻接矩阵)+深度优先遍历+广度优先遍历+Prim算法构造最小生成树(Java语言描述)

    主要参考资料:数据结构(C语言版)严蔚敏   ,http://blog.chinaunix.net/uid-25324849-id-2182922.html   代码测试通过. package 图的建 ...

  7. 深度优先遍历&广度优先遍历

    二叉树的前序遍历,中序遍历,后序遍历 树的遍历: 先根遍历--访问根结点,按照从左至右顺序先根遍历根结点的每一颗子树. 后根遍历--按照从左至右顺序后根遍历根结点的每一颗子树,访问根结点. 先根:AB ...

  8. 数据结构5_java---二叉树,树的建立,树的先序、中序、后序遍历(递归和非递归算法),层次遍历(广度优先遍历),深度优先遍历,树的深度(递归算法)

    1.二叉树的建立 首先,定义数组存储树的data,然后使用list集合将所有的二叉树结点都包含进去,最后给每个父亲结点赋予左右孩子. 需要注意的是:最后一个父亲结点需要单独处理 public stat ...

  9. tree的遍历--广度优先遍历

    一.二叉树demo var tree = { value: '一', left: { value: '二', left: { value: '四', right: { value: '六' } } } ...

随机推荐

  1. myVision云服务商业数据分析解决方案

    类型: 定制服务 软件包: business intelligence internet retailing solution collateral 联系服务商 产品详情 解决方案 概要 2014年, ...

  2. Azure 6 月新公布

    Azure 6 月新发布:磁盘加密预览版 , CDN 用户上传 HTTPS 自有证书及价格调整. Azure 磁盘加密预览版现已在中国发布 Azure 磁盘加密预览版已对 Azure 中国云地区的 W ...

  3. ansible使用2-inventory & dynamic inventory

    默认位置 /etc/ansible/hosts 标准 mail.example.com [webservers] foo.example.com bar.example.com [dbservers] ...

  4. 双网卡(一外一内)都启用,将内网卡默认网关去除即可正常连接Internet

  5. pc/移动端(手机端)浏览器的直播rtmp hls(适合入门者快速上手)

    一.直播概述 关于直播,大概的过程是:推流端——>源站——>客户端拉流,用媒介播放 客户端所谓的拉流就是一个播放的地址url,会有多种类型的流: 视频直播服务目前支持三种直播协议,分别是R ...

  6. Jenkins使用分组过滤分类

    背景:Jenkins项目过多,通过选项卡的方式过滤需要的项目 1.点击选择卡上的加号 2.填写要分组的名字 3.可选择某个job进行分类,或者使用正则表达式的方式进行分类,楼主是根据正则进行匹配, 4 ...

  7. Uva 10791 最小公倍数的最小和 唯一分解定理

    题目链接:https://vjudge.net/contest/156903#problem/C 题意:给一个数 n ,求至少 2个正整数,使得他们的最小公倍数为 n ,而且这些数之和最小. 分析: ...

  8. node.js 练习2 (调用函数)

    1. 调用本地 函数 (1)  创建 n2-1.js ,并输入代码 (2) 运行localhhost:8000 (3)在浏览器中 查看 (4)在cmd中查看 2.调用外部 函数 (1) 创建n2-2. ...

  9. 搭建基于Express框架运行环境

    安装express generator生成器 通过生成器自动创建项目 配置分析 一.安装 cnpm i -g express-generator express --version // 查看版本 e ...

  10. 【课堂笔记精选】为了能够用“Unity”软件做游戏,我要从最基础的开始复习JavaScript

    [声明]在“随笔”模块,只是知识点,但是在“文章”模块(https://www.cnblogs.com/Robot-DX3906/articles/10579584.html)里面,有更多内容.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