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开发,有时候需要设计单例模式保证操作的唯一性和安全性。理论上python语言底层实现和C/C++不同,python采取的是引用模式,当一个对象是可变对象,对其修改不会更改引用的指向,当一个对象是不可修改对象,对其修改会改变引用指向。

可变对象和不可变对象

不可变对象

该对象所指向的内存中的值不能被改变。当改变某个变量时候,由于其所指的值不能被改变,相当于把原来的值复制一份后再改变,这会开辟一个新的地址,变量再指向这个新的地址。

可变对象

该对象所指向的内存中的值可以被改变。变量(准确的说是引用)改变后,实际上是其所指的值直接发生改变,并没有发生复制行为,也没有开辟新的出地址,通俗点说就是原地改变。

python 中的可变对象和不可变对象

Python中,数值类型(int和float)、字符串str、元组tuple都是不可变类型。
而列表list、字典dict、集合set,以及开发人员自己定义的类是可变类型

python 和C/C++ 内存分配差异

a = 2
b = 2
c = a + 0
c += 0
print(id(a), id(b), id(2)) # id都相同
print(c is b) #True

python 中变量a,b,c都是常量2的引用,所以他们的地址空间都相同。在C/C++中,a,b,c是三个变量,每个变量地址都不一样,这一点大家在学习语言时要注意,这算是python的特性吧。同样的道理,字符串也是一样的

astr = 'good'
bstr = 'good'
cstr = astr + ''
print(cstr is bstr) # True
print(id(astr), id(bstr), id('good')) # 三个id相同

字符串也是不可变对象,所以astr,bstr,cstr指向的都’good’所在空间
如果修改astr,则astr指向改变了

astr = 'good'
print(id(astr))
astr += 'aa'
print(id(astr)) # id和上面的不一样

因为str是不可变对象,当修改它的值后变为’goodaa’,那么astr指向的地址也改变为’goodaa’所在地址。id(astr)和之前的不一样了。

lis = [1, 2, 3]
lis2 = [1, 2, 3]
# 虽然它们的内容一样,但是它们指向的是不同的内存地址
print(lis is lis2)
print(id(lis), id(lis2), id([1, 2, 3])) # 三个id都不同

虽然lis和lis2内容一样,但是可变对象都会单独开辟空间,所以上边三个id打印结果都不一样。

alist = [1, 2, 3]
# alist实际上是对对象的引用,blist = alist即引用的传递,现在两个引用都指向了同一个对象(地址)
blist = alist
print(id(alist), id(blist)) # id一样
# 所以其中一个变化,会影响到另外一个
blist.append(4)
print(alist) # 改变blist, alist也变成了[1 ,2 ,3 4]
print(id(alist), id(blist)) # id一样,和上面值没有改变时候的id也一样

blist赋值为alist,这两个指向同一个地址,当修改blist时,alist也改变了,所以打印两个id都是一样的。一般我们自己定义的类也是可变对象,我们想做的是通过设计一个单例类实现统一的控制,这样便于管理,比如网络模块,比如数据库处理模块等等。下面浅谈三种单例模式设计

python 单例模式设计

方法一:使用装饰器

装饰器维护一个字典对象instances,缓存了所有单例类,只要单例不存在则创建,已经存在直接返回该实例对象。

def singleton(cls):
instances = {}
def wrapper(*args, **kwargs):
if cls not in instances:
instances[cls] = cls(*args, **kwargs)
return instances[cls]
return wrapper @singleton
class Foo(object):
pass
foo1 = Foo()
foo2 = Foo()
print foo1 is foo2

singleton函数中定义了instances字典,当使用它作为装饰器装饰Foo后instances也会被缓存在闭包环境中,第一次使用Foo()后,instances就回被设置为instances[Foo]=Foo(),这样根据类名就可以区分是否被初始化过,从而实现单例模式

方法二:使用基类

new是真正创建实例对象的方法,所以重写基类的new方法,以此来保证创建对象的时候只生成一个实例

class Singleton(object):
def __new__(cls, *args, **kwargs):
if not hasattr(cls, '_instance'):
cls._instance = super(Singleton, cls).__new__(cls, *args, **kwargs)
return cls._instance class Foo(Singleton):
pass foo1 = Foo()
foo2 = Foo() print foo1 is foo2 # True


new
在一个类构造实例对象时会调用,所以通过判断hasattr,是否含有某个属性,即可实现单例模式。

super(Singleton,cls)调用的是Singleton的基类。我目前用的是这种方式实现的单例,用作网络和数据库管理。

方法三:使用元类

元类(参考:深刻理解Python中的元类)是用于创建类对象的类,类对象创建实例对象时一定会调用call方法,因此在调用call时候保证始终只创建一个实例即可,type是python中的一个元类

class Singleton(type):
def __call__(cls, *args, **kwargs):
if not hasattr(cls, '_instance'):
cls._instance = super(Singleton, cls).__call__(*args, **kwargs)
return cls._instance class Foo(object):
__metaclass__ = Singleton foo1 = Foo()
foo2 = Foo() print foo1 is foo2 # True

这种方式和new类似,都是通过系统级的函数call进行控制。通过在类中设置元类从而实现单例控制。

到目前为止,单例模式介绍完毕,感谢关注我的公众号

python学习(28) 浅谈可变对象的单例模式设计的更多相关文章

  1. TensorFlow 2.0 深度学习实战 —— 浅谈卷积神经网络 CNN

    前言 上一章为大家介绍过深度学习的基础和多层感知机 MLP 的应用,本章开始将深入讲解卷积神经网络的实用场景.卷积神经网络 CNN(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onv ...

  2. python进阶_浅谈面向对象进阶

    python进阶_浅谈面向对象进阶 学了面向对象三大特性继承,多态,封装.今天我们看看面向对象的一些进阶内容,反射和一些类的内置函数. 一.isinstance和issubclass  class F ...

  3. Python测试开发-浅谈如何自动化生成测试脚本

    Python测试开发-浅谈如何自动化生成测试脚本 原创: fin  测试开发社区  前天 阅读文本大概需要 6.66 分钟. 一 .接口列表展示,并选择 在右边,点击选择要关联的接口,区分是否要登录, ...

  4. Python中为什么不能用可变对象作为默认参数的值

    def func(numbers = [], num=1): numbers.append(num) for number in numbers: print(number) func() >& ...

  5. Python浅拷贝与深拷贝(可变对象与不可变对象)

    第一次遇到深拷贝和浅拷贝的问题是用python在一个for循环中对一个list赋值,使用的语句是 a = b 这个b会不断带入循环,每次计算得到,最后发现list乱七八糟的,后来才发现,python中 ...

  6. python学习之路-day6-面向对象

    一.面向对象学习 特性 class类 一个类即是对一类拥有相同属性的对象的抽象.蓝图.原型.在类中定义了这些对象的都具备的属性.共同的方法. 面向过程编程和面向对象编程: 面向过程编程:使用一系列的指 ...

  7. 关于AngularJS学习整理---浅谈$scope(作用域) 新手必备!

    作为初次接触 AngularJS的新手,想要深层理解里面的内容短时间还是不可能的,所以标题写了浅谈字样,以下内容是参考各位大神以及相关书籍整理加个人理解,出现错误的地方请大家指正. $scope(作用 ...

  8. python函数默认参数为可变对象的理解

    1.代码在执行的过程中,遇到函数定义,初始化函数生成存储函数名,默认参数初识值,函数地址的函数对象. 2.代码执行不在初始化函数,而是直接执行函数体. 代码实例 这要从函数的特性说起,在 Python ...

  9. 深度学习:浅谈RNN、LSTM+Kreas实现与应用

    主要针对RNN与LSTM的结构及其原理进行详细的介绍,了解什么是RNN,RNN的1对N.N对1的结构,什么是LSTM,以及LSTM中的三门(input.ouput.forget),后续将利用深度学习框 ...

随机推荐

  1. Git中使用amend解决提交冲突

    问题描述       场景:当你提交的时候,发现跟要合并的流有冲突,你需要解决完冲突再次提交. 如果在SVN时代,你可以直接在本地解决完冲突再提交就可以了,因为SVN会把正确的代码先提交到服务器,至于 ...

  2. ubuntu下安装搜狗输入法

    1.如果系统中未安装依赖fcitx,libssh2-1,或者依赖fcitx,libssh2-1的版本低的话,则需提前安装或者升级,否则安装输入法时会出错 安装命令 sudo apt-get insta ...

  3. LOJ#6503.「雅礼集训 2018 Day4」Magic[容斥+NTT+启发式合并]

    题意 \(n\) 张卡牌 \(m\) 种颜色,询问有多少种本质不同的序列满足相邻颜色相同的位置数量等于 \(k\). 分析 首先本质不同不好直接处理,可以将同种颜色的卡牌看作是不相同的,求出答案后除以 ...

  4. stl源码剖析 详细学习笔记 RB_tree (1)

    // //  RB_tree_STL.cpp //  笔记 // //  Created by fam on 15/3/21. // // #include "RB_tree_STL.h&q ...

  5. NodeJS旅程 : module 不可忽略的重点

    modules 模块的简介 Module 是Node.js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也是进行深度开发前的必修课.掌握Module才能真正理解NodeJS的精髓,你会发现从思路上会有极大的扩展.  学会写mod ...

  6. postman 断点

  7. 深入浅出etcd系列Part 1 – etcd架构和代码框架

    1.绪论 etcd作为华为云PaaS的核心部件,实现了PaaS大多数组件的数据持久化.集群选举.状态同步等功能.如此重要的一个部件,我们只有深入地理解其架构设计和内部工作机制,才能更好地学习华为云Ku ...

  8. dijkstra算法计算最短路径和并输出最短路径

    void dijisitela(int d, int m1) { ], book[], path[], u, v, min; l = ; ; i < n1; i++) { dis[i] = w[ ...

  9. PHP密码的六种加密方式

    1. MD5加密 string md5 ( string $str [, bool $raw_output = false ] ) 参数 str  --  原始字符串. raw_output  --  ...

  10. linux内核分析第三周

    20135103王海宁 linux内核分析第三周 http://mooc.study.163.com/course/USTC-1000029000  按照课堂提供的方法,命令行一行行敲上去,我是手机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