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tcp中time_wait
http://www.cnblogs.com/my_life/articles/3460873.html
http://blog.csdn.net/sunnydogzhou/article/details/6572071
http://blog.csdn.net/feiyinzilgd/article/details/5894446
刚刚开始看TCP socket的4次握手终止流程图的时候,对于最后的TIME_WAIT状态不是很理解.现在在回过头来研究,发现TIME_WAIT状态是一个很微妙状态.之所以设计TIME_WAIT状态的原因有2个原因:
- 使得TCP的全双工连接能够可靠的终止.
- 使得连接终止后网络上任然残余的发送给该连接的数据被丢弃而不至于被新连接接收.
在具体详解这两个原因之前,我们需要理解MSL(maxinum segment lifetime)这个概念.
每一个TCP 都必须有一个MSL值.这个值一般是2分钟,但也不是固定的,不同的系统不一样.无论是否出错或者连接被断开,总之,一个数据包在网路上能停留的最大时间是MSL.也就是说MSL是数据包的生命周期时间.超过这个时间,该数据包将会被丢弃而不被发送.而TIME_WAIT状态持续的时间是MSL的两倍,也就是2MSL时间.
- TCP的全双工连接能够被可靠终止
TCP的可靠终止需要经过4次握手终止.如上图所示:首先,client 主动close,导致FIN发送给server,server接收到FIN后,给client回复一个ACK,之后,server会关闭和client的连接,即向client发送一个FIN,client接收到FIN之后,会发送一个ACK给server.此时client就进入TIME_WAIT状态.如果server没有收到ACK,server会重新发送一个FIN信息给client,client会重发ACK,server然后继续等待client发送一个ACK.这样保证了双方的可靠终止.2端都知道对方已经终止了.那么,在这个TIME_WAIT时间中,可以重发ACK,如果client没有收到FIN信息,则TCP会向server发送一个RST信息,这个信息会被server解释成error.
- 连接终止后网络上任然残留的发送到该连接的数据被丢弃而不至于被新连接接收.
举个例子:
假设在10.12.24.48 port:21和206.8.16.32 port:23(不必关心哪一端是server哪一端是client)之间建立了一个TCP连接A.然后此链接A被close掉了.然后此时又在10.12.24.48 port:21和206.8.16.32 port:23(不必关心哪一端是server哪一端是client)之间建立了一个新的TCP连接B.很可能A和B连接是有不同的应用程序建立的.那么,当我们close掉A之后,网络上很有可能还有属于A连接两端的数据m正在网路上被传送.而此时A被close掉了,重新建立了B连接,由于A和B连接的地址和端口都是一样的.这样,m数据就会被最终发送到B连接的两端.这样就造成了混乱,B接收到了原本数据A的数据.处于TIME_WAIT状态的连接会禁止新的同样的连接(如A,B)连接被建立.除非等到TIME_WAIT状态结束,也就是2MSL时间之后.其中,一个MSL时间是为了网络上的正在被发送到该链接的数据被丢弃,另一个MSL使得应答信息被丢弃.这样,2MSL之后,保证重新建立的所得到的数据绝对不会是发往就连接的数据.
=============================================
1 TCP关闭时的四次握手
Tcp连接在关闭的的时候,执行的是一个四次握手的过程,下图是客户端发起的关闭时客户端和服务器的状态转换图具体过程如下:
1、 客户端发送FIN报文段,进入FIN_WAIT_1状态。
2、 服务器端收到FIN报文段,发送ACK表示确认,进入CLOSE_WAIT状态。
3、 客户端收到FIN的确认报文段,进入FIN_WAIT_2状态。
4、 服务器端发送FIN报文端,进入LAST_ACK状态。
5、 客户端收到FIN报文端,发送FIN的ACK,同时进入TIME_WAIT状态,启动TIME_WAIT定时器,超时时间设为2MSL。
6、 服务器端收到FIN的ACK,进入CLOSED状态。
7、 客户端在2MSL时间内没收到对端的任何响应,TIME_WAIT超时,进入CLOSED状态。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client在发出server 端fin的ack以后,进入了time_wait的状态,知道2MSL以后,才会关闭。先来解释下2MSL,max segment lifetime,最大生成时间。MSL的值在一般的实现中取30s,有些实现采用2分钟。在TCP的状态机中的“被动关闭”,从CLOSE_WAIT到 LAST_ACK中有一个如下的规则:当T C P执行一个主动关闭,并发回最后一个A CK,该连接必须在TIME_WAIT状态停留的时间为2倍的MSL。这样可让TCP再次发送最后的ACK以防这个ACK丢失。个规则导致一个后果就是在 这个2MSL的时间内,该地址上的链接(客户端地址、端口和服务器端的地址、端口)不能被使用。比如我们在建立一个链接后关闭链接然后迅速重启链接,那么 就会出现端口不可用的情况。
2 time_wait状态的必要性
如果不考虑报文延迟、丢失,确认延迟、丢失等情况,TIME_WAIT的确没有存在的必要。当网络在不理想的情况下通常会有报文的丢失延迟发生,让我们看下面的一个特例:
客户端进入发送收到四次握手关闭的最后一个ACK后,进入TIME_WAIT同时发送ACK,如果其不停留2MSL时间,而是马上关闭连接,销毁连接上的资源,当发送如下情况时,将不能正常的完成四次握手关闭:
客户端发送的ACK在网路上丢失,这样服务器端收不到最后的ACK,重传定时器超时,将重传FIN到客户端,由于客户端关于该连接的所有资源都释放,收到重传的FIN后,它没有关于这个FIN的任何信息,所以向服务器端发送一个RST报文端,服务器端收到RST后,认为搞连接出现了异常(而非正常关闭)。
所以,在TIME_WAIT状态下等待2MSL时间端,是为了能够正确处理第一个ACK(最长生存时间为MSL)丢失的情况下,能够收到对端重传的FIN(最长生存时间为MSL),然后重传ACK。
是否只要主动关闭方在TIME_WAIT状态下停留2MSL,四次握手关闭就一定正常完成呢?
答案是否定的?可以考虑如下的情况,TIME_WAIT状态下发送的ACK丢失,LAST_ACK时刻设定的重传定时器超时,发送重传的FIN,很不幸,这个FIN也丢失,主动关闭方在TIME_WAIT状态等待2MSL没收到任何报文段,进入CLOSED状态,当此时被动关闭方并没有收到最后的ACK。所以即使要主动关闭方在TIME_WAIT状态下停留2MSL,也不一定表示四次握手关闭就一定正常完成。
结论:在TIME_WAIT下等待2MSL,只是为了尽最大努力保证四次握手正常关闭。确保老的报文段在网络中消失,不会影响新建立的连接
考虑如下的情况,主动关闭方在TIME_WAIT状态下发送的ACK由于网络延迟的原因没有按时到底(但并没有超过MSL的时间),导致被动关闭方重传FIN,在FIN重传后,延迟的ACK到达,被动关闭方进入CLOSED状态,如果主动关闭方在TIME_WAIT状态下发送ACK后马上进入CLOSED状态(也就是没有等待)2MSL时间,则上述的连接已不存在:现在考虑下面的情况,假设上述的链接的四元组为(192.201.0.80:23,192.201.0.85:5555),由于连接已关闭,我们可以马上建立一个新的连接,并且这个连接的四元组也是(192.201.0.80:23,192.201.0.85:5555),那么当上一个连接的重传FIN到达主动关闭方时,被新的连接所接受,这将导致新的连接被复位,很显然,这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事情。
新的连接要建立,必须是在主动关闭方和被动关闭方都进入到CLOSED状态之后才有可能。所以,最有可能导致旧的报文段影响新的连接的情况是:
在TIME_WAIT状态之前,主动关闭方发送的报文端在网络中延迟,但是TIME_WAIT设定为2MSL时,这些报文端必然会在网络中消失(最大生存时间为MSL)。被动关闭方最有可能影响新连接的报文段就是我们上面讨论的情况,对方ACK延迟到达,在此之前重传的FIN,这个报文端发送之后,TIME_WAIT的定时器超时时间肯定大于MSL,在1MSL时间内,这个FIN要么在网络中因为生成时间到达而消失,要么到达主动关闭方被这确的处理,不会影响新建立的连接。
linux tcp中time_wait的更多相关文章
- tcp十种状态;关于tcp中time_wait状态(2MSL问题)
tcp十种状态 注意: 当一端收到一个FIN,内核让read返回0来通知应用层另一端已经终止了向本端的数据传送 发送FIN通常是应用层对socket进行关闭的结果 关于tcp中time_wait状态的 ...
- 关于tcp中time_wait状态的4个问题
time_wait是个常问的问题.tcp网络编程中最不easy理解的也是它的time_wait状态,这也说明了tcp/ip四次挥手中time_wait状态的重要性. 以下通过4个问题来描写叙述它 问题 ...
- 谈谈TCP中的TIME_WAIT
所以,本文也来凑个热闹,来谈谈TIME_WAIT. 为什么要有TIME_WAIT? TIME_WAIT是TCP主动关闭连接一方的一个状态,TCP断开连接的时序图如下: 当主动断开连接的一方(Initi ...
- Linux内核中影响tcp三次握手的一些协议配置
在Linux的发行版本中,都存在一个/proc/目录,有的也称它为Proc文件系统.在 /proc 虚拟文件系统中存在一些可调节的内核参数.这个文件系统中的每个文件都表示一个或多个参数,它们可以通过 ...
- 服务器TCP连接中 TIME_WAIT 状态过多
今天查看服务器的TCP连接数,发现其中 TIME_WAIT 状态的太多了: # netstat -n | awk '/^tcp/ {++S[$NF]} END {for(a in S) print a ...
- CVE-2019-11477:Linux 内核中TCP协议栈整数溢出漏洞详细分析 代码卫士 今天
CVE-2019-11477:Linux 内核中TCP协议栈整数溢出漏洞详细分析 代码卫士 今天
- 在 CentOS 7.3 上安装 nginx 服务为例,说明在 Linux 实例中如何检查 TCP 80 端口是否正常工作
CentOS 7.3 这部分以在 CentOS 7.3 上安装 nginx 服务为例,说明在 Linux 实例中如何检查 TCP 80 端口是否正常工作. 登录 ECS 管理控制台,确认实例所在安全组 ...
- TCP/IP协议栈在Linux内核中的运行时序分析
网络程序设计调研报告 TCP/IP协议栈在Linux内核中的运行时序分析 姓名:柴浩宇 学号:SA20225105 班级:软设1班 2021年1月 调研要求 在深入理解Linux内核任务调度(中断处理 ...
- Linux上的TIME_WAIT和tcp_fin_timeout
当Linux服务器的TIME_WAIT过多时,通常会想到去修改参数降低TIME_WAIT时长,以减少TIME_WAIT数量,但Linux并没有提供这样的接口,除非重新编译内核. Linux默认的TIM ...
随机推荐
- 设计模式的征途—2.简单工厂(Simple Factory)模式
工厂模式是最常用的一种创建型模式,通常所说的工厂模式一般是指工厂方法模式.本篇是是工厂方法模式的“小弟”,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工厂方法模式的预备知识,它不属于GoF 23种设计模式,但在软件开发中却也应 ...
- python_原始_web框架
创:10_4_2017 修: 什么是web框架? -- 本质上是socket,用户请求来,业务逻辑处理,返回处理结果 -- 包含socket或者不包含socket的框架 什么是wsgi? -- web ...
- effective c++ Item 48 了解模板元编程
1. TMP是什么? 模板元编程(template metaprogramming TMP)是实现基于模板的C++程序的过程,它能够在编译期执行.你可以想一想:一个模板元程序是用C++实现的并且可以在 ...
- Java虚拟机创建对象的内存分配以及对象的内存布局
本博文知识参考周志明<深入理解Java虚拟机> Java虚拟机在创建对象使如果进行内存分配: 1.指针碰撞 2.空闲列表 Java在多线程情况下创建对象的内存分配: Java完成对象内存分 ...
- ReentrantLock 以及 AQS 实现原理
什么是可重入锁? ReentrantLock是可重入锁,什么是可重入锁呢?可重入锁就是当前持有该锁的线程能够多次获取该锁,无需等待.可重入锁是如何实现的呢?这要从ReentrantLock ...
- webmagic源码学习(一)
最近工作主要是一些爬虫相关的东西,由于公司需要构建自己的爬虫框架,在调研过程中参考了许多优秀的开源作品,包括webmagic,webcollector,Spiderman等,通过学习这些优秀的源码获益 ...
- onmouseover事件
根据教学视频写了个onmouseover事件: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
- App启动页倒计时功能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nblogs.com/cnwutianhao/p/6753418.html 示例代码采用 RxJava + RxLifecycle + Data-Binding ...
- [.NET] 《C# 高效编程》(一) - C# 语言习惯
C# 语言习惯 目录 一.使用属性而不是可访问的数据成员 二.使用运行时常量(readonly)而不是编译时常量(const) 三.推荐使用 is 或 as 操作符而不是强制类型转换 四.使用 Con ...
- sass学习入门篇(三)
这章我们讲“嵌套”,嵌套包括两种:一,选择器嵌套.二是属性的嵌套.一般用选择器嵌套居多 一,选择器嵌套:指的是在一个选择器中嵌套另一个选择器来实现继承.使用&表示父元素选择器 li{ flo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