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接触服务器是快毕业的时候,是不是有点晚(# ̄ω ̄),这也导致工作方向一直没考虑网络编程这块,做了好多其他没啥“意思”的技术。

之前看到一篇博文提到程序猿80%都是庸才,10%是人才,10%是天才,深有感触。仔细想想自己是不是也是还在那80%里面挣扎?一个抱怨这抱怨那的trouble maker,写着烂的掉渣的代码,永远在别人身后不思进取,给剩下的20%的同事埋雷。

扯远了,重新回顾Socket,温习下Linux内核是怎么处理Socket的吧。

文件描述符,在网络编程中经常提及这个词,当时初学时一直就这么叫着,现在回头看。不过对Linux内核分配的IO的称谓而已,套接字(Socket)本质上就是文件描述符,为何加上文件两个字?因为Linux万物皆文件啊!。在TCP整个通讯过程,有多个文件描述符需要处理。

Listenfd:监听描述符

Connectfd:请求连接描述符

Accept:接受连接描述符

Read/Write/Recv/Send…:IO描述符(本文不详细阐述)

服务器建立连接的流程和涉及到的函数:socket()、bind()、listen()、accept()、connect()、close()。

结构体struct sockaddr_in :网络通讯五元组,本端IP,本端端口、对端IP、对端端口、协议类型。

int socket(int domain, int type, int protocol);

创建一个套接字,并且设置该套接字协议类型。

int bind(SOCKET socket, const struct sockaddr* address, socklen_t address_len);

为套接字绑定IP和端口。

int listen(int socket, int backlog);

listen通过socket套接字和该套接字绑定的IP信息在内核开启监听,并且返回监听描述符。

此处监听工作交给内核处理,代码本身不阻塞,但内核对应端口一直在做监听工作。同时维护两个连接队列,大小由backlog决定。

 
int connect(int sockfd, const struct sockaddr *addr, socklen_t addrlen);

发送连接请求,代码默认阻塞。

int accept(int sockfd, struct sockaddr *addr, socklen_t *addrlen);

接受连接请求,代码默认阻塞。

accept实际上是在从内核listen维护的就绪队列中取描述符。

int close(int fd);

关闭描述符。listen描述符和accept描述符是完全独立的,关闭其中一个互不影响。

这里再详细阐述listen()调用后,内核是如何维护两个连接队列的。其实维护的就是熟悉的三次握手过程。

Client请求时间是不确定的,当多个请求到Server时,处于请求队列,等待listen的端口逐个处理至就绪队列。

connect处于阻塞态等待请求从listen的就绪队列被accept调度返回具体用于数据传输的accept_fd描述符。

accept处于阻塞态,当请求队列为空或处理完毕时。

由此可知,三次握手由connet发起,accept结束,途中经历listen的队列维护。

下面附上整个流程代码。

 /* File Name: server.c */
#include<stdio.h>
#include<stdlib.h>
#include<string.h>
#include<errno.h>
#include<sys/types.h>
#include<sys/socket.h>
#include<sys/unistd.h>
#include<netinet/in.h>
const int DEFAULT_PORT = ;
const int BUFFSIZE = ;
const int MAXLINK = ;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int socket_fd, connect_fd;
struct sockaddr_in servaddr;
char buff[BUFFSIZE]; if ((socket_fd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 == -)
{
printf("create socket error: %s(errno: %d)\n",strerror(errno),errno);
exit();
} memset(&servaddr, , sizeof(servaddr));
servaddr.sin_family = AF_INET;
servaddr.sin_addr.s_addr = htonl(INADDR_ANY);
servaddr.sin_port = htons(DEFAULT_PORT); if (bind(socket_fd, (struct sockaddr*)&servaddr, sizeof(servaddr)) == -)
{
printf("bind socket error: %s(errno: %d)\n",strerror(errno),errno);
exit();
} if (listen(socket_fd, MAXLINK) == -)
{
exit();
} if ((connect_fd = accept(socket_fd, (struct sockaddr*)NULL, NULL)) == -)
{
exit();
} while()
{
memset(&buff,'\0', sizeof(buff)); recv(connect_fd, buff, BUFFSIZE - , );
send(connect_fd, buff, BUFFSIZE - , ); printf("recv msg from client: %s\n", buff);
}
close(connect_fd);
close(socket_fd);
}

测试结果:

client:

server:

Socket编程回顾,一个最简单服务器程序的更多相关文章

  1. Socket编程实践(3) 多连接服务器实现与简单P2P聊天程序例程

    SO_REUSEADDR选项 在上一篇文章的最后我们贴出了一个简单的C/S通信的例程.在该例程序中,使用"Ctrl+c"结束通信后,服务器是无法立即重启的,如果尝试重启服务器,将被 ...

  2. 使用socket编程实现一个简单的文件服务器

    使用socket编程实现一个简单的文件服务器.客户端程序实现put功能(将一个文件从本地传到文件服务器)和get功能(从文件服务器取一远程文件存为本地文件).客户端和文件服务器不在同一台机器上. pu ...

  3. Python Socket 编程——聊天室演示样例程序

    上一篇 我们学习了简单的 Python TCP Socket 编程,通过分别写服务端和client的代码了解主要的 Python Socket 编程模型.本文再通过一个样例来加强一下对 Socket ...

  4. socket编程之并发回射服务器

    使用到的函数: // 子进程返回0,父进程返回子进程ID,出错返回-1 pid_t fork(void); pid_t wait(int *wstatus); // 最常用的option是WNOHAN ...

  5. 《用Java写一个通用的服务器程序》01 综述

    最近一两年用C++写了好几个基于TCP通信类型程序,都是写一个小型的服务器,监听请求,解析自定义的协议,处理请求,返回结果.每次写新程序时都把老代码拿来,修改一下协议解析部分和业务处理部分,然后就一个 ...

  6. socket编程之并发回射服务器3

    在socket编程之并发回射服务器一文中,服务器采用多进程的方式实现并发,本文采用多线程的方式实现并发. 多线程相关API: // Compile and link with -pthread int ...

  7. socket编程之并发回射服务器2

    承接上文:socket编程之并发回射服务器 为了让服务器进程的终止一经发生,客户端就能检测到,客户端需要能够同时处理两个描述符:套接字和用户输入. 可以使用select达到这一目的: void str ...

  8. 【并发编程】一个最简单的Java程序有多少线程?

    一个最简单的Java程序有多少线程? 通过下面程序可以计算出当前程序的线程总数. import java.lang.management.ManagementFactory; import java. ...

  9. 《用Java写一个通用的服务器程序》02 监听器

    在一个服务器程序中,监听器的作用类似于公司前台,起引导作用,因此监听器花在每个新连接上的时间应该尽可能短,这样才能保证最快响应. 回到编程本身来说: 1. 监听器最好由单独的线程运行 2. 监听器在接 ...

随机推荐

  1. Java数据库移植框架

    http://www.oschina.net/news/60591/flyway-3-2-released flyway 是一个敏捷工具,用于数据库的移植.采用 Java 开发,支持所有兼容 JDBC ...

  2. javascript DOM操作HTML文档

    文档对象模型(DOM)是W3C为解决浏览器混战时代不同浏览器环境之间的差别而制定的模型标准.W3C将文档对象模型定义为:是一个能让程序和脚本动态 访问和更新文档内容.结构和样式的语言平台.提供了标准的 ...

  3. spring的bean管理

    1.所有的类都可以交给Spring管理 2.如何把一个类交给bean管理? (1)配置applicationContext.xml (2)在xml中写入bean节点配置要交给bean管理的类 3.程序 ...

  4. centos ssh配置使用

    配置 数据阶梯 CentOS SSH配置 默认CentOS已经安装了OpenSSH,即使你是最小化安装也是如此.所以这里就不介绍OpenSSH的安装了. SSH配置: 1.修改vi /etc/ssh/ ...

  5. 操作系统cmd算法

    实验一  命令解释程序的编写(两周内) 一.目的和要求 1. 实验目的 (1)掌握命令解释程序的原理: (2)*掌握简单的DOS调用方法: (3)掌握C语言编程初步. 2.实验要求 编写类似于DOS, ...

  6. POJ 2482 扫描线(面积覆盖最大次数)

    Stars in Your Window Time Limit: 1000MS   Memory Limit: 65536K Total Submissions: 10806   Accepted:  ...

  7. H5 技术

    1,HTML5预加载标签 <!-- 页面,可以使用绝对或者相对路径 --> <link rel="prefetch" href="page2.html& ...

  8. IT公司100题-1-二叉树转换为双链表

    问题描述: 输入一棵二元查找树,将该二元查找树转换成一个排序的双向链表.要求不能创建任何新的结点,只调整指针的指向. 10   /   \  6      14/  \    /   \4   8 1 ...

  9. LA 5061 LCA tarjan 算法

    题目大意: 给定所有点的权值都为0,给定一棵树以后,每次询问都要求给定两点 x , y 和一个权值w,要求x,y路径上所有点权值加上w,最后求出每一个节点的值 这里因为查询和点都特别多,所以希望能最后 ...

  10. android之DOM生成与解析

    DOM解析不适合于进行大数据文件的操作,DOM解析适合于对文件进行修改和随机存取的操作. DOM生成 //判断一下是否存在sdcard if(!Environment.getExternalStor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