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段树 Segment Tree』
<更新提示>
<第一次更新> 更新了基础部分
<第二次更新>更新了\(lazytag\)标记的讲解
<正文>
线段树 Segment Tree
今天来讲一下经典的线段树。
线段树是一种二叉搜索树,与区间树相似,它将一个区间划分成一些单元区间,每个单元区间对应线段树中的一个叶结点。
简单的说,线段树是一种基于分治思想的数据结构,用来维护序列的区间特殊值,相对于树状数组,线段树可以做到更加通用,解决更多的区间问题。
性质
- 1.线段树的每一个节点都代表了一个区间
- 2.线段树是一棵二叉树,具有唯一的根节点,其中,根节点代表的是整个区间\([1,n]\)
- 3.线段树的每一个叶节点代表的是长度为\(1\)的元区间\([x,x]\)
- 4.对于每一个节点\([l,r]\),它的左儿子被定义为\([l,mid]\),右儿子被定义为\([mid+1,r]\)
如图,这就是一棵维护了区间\([1,10]\)的线段树。
我们还可以发现,线段树层数为\(log_2n\)层,除去最后一层,线段树是一棵完全二叉树。
建树 (build)
我们来考虑一下如何储存并建立一棵线段树。
由于线段树是二叉树,所以我们可以直接用数组存储结点的编号,即对于节点\(x\)储存在\(a[p]\)处,我们令\(x\)的左儿子储存在\(a[p*2]\)处,右儿子储存在\(a[p*2+1]\)处,这样就可以快速地找到节点之间的父子关系。
理想状态下,\(n\)个叶节点的满二叉树有\((\sum_{i=0}^{2^i=n}2^i)=2n-1\)个节点,但由于最后一层至多还可能有\(2n\)个节点,所以数组空间要开到\(4n\)大小。
我们先来看一个维护区间最大值的例子。
对于线段树的每一个节点,我们可以额外的设置一个变量\(Max\)代表该节点所代表区间中的最大值,显然有:\(Max(p)=\max(Max(p*2),Max(p*2+1))\),那么我们可以用如下方法建树。
\(Code:\)
struct SegmentTree
{
int p,l,r,Max;
#define l(x) tree[x].l
#define r(x) tree[x].r
#define p(x) tree[x].p
#define Max(x) tree[x].Max
}tree[N*4];
inline void build(int p,int l,int r)//对于节点p,代表的区间为[l,r]
{
l(p)=l,r(p)=r;//左右边界赋值
if(l==r){Max(p)=0;return;}//如果为叶节点,直接赋值为权值
int mid=(l+r)/2;
//递归构建子树
build(p*2,l,mid);
build(p*2+1,mid+1,r);
Max(p)=max(Max(p*2),Max(p*2+1));//回溯更新最大值
}
修改 (modify)
线段树支持节点的动态修改。
对于如 "将节点\(x\)修改权值为\(v\)" 的指令,线段树可以以自下向上的方式修改。具体地,可以从根节点作为入口进入,递归向下找到需要修改的节点,再在回溯过程中更新沿路祖先节点的最值信息。时间复杂度\(O(log_2n)\)。
\(Code:\)
inline void modify(int p,int x,int v)
{
if(l(p)==r(p))//如果已经找到叶节点,更新权值
{
Max(p)=v;
return;
}
int mid=(l(p)+r(p))/2;
if(x<=mid)modify(p*2,x,v);//如果在左子树中,则递归左子树寻找
if(x>mid)modify(p*2+1,x,v);//如果在右子树中,则递归右子树寻找
Max(p)=max(Max(p*2),Max(p*2+1)); //回溯更新
}
查询 (query)
线段树还需要能够解决区间最值查询问题。
对于如 "查询区间\([l,r]\)的最大值" 的指令,线段树可以递归查找得到最大值。具体地,从根节点开始,递归执行以下过程:
- 1.若\([l,r]\)完全覆盖了当前结点所代表的区间,返回当前结点区间中的最大值作为备选答案
- 2.若左子节点与\([l,r]\)有重合部分,递归访问左子节点
- 3.若右子节点与\([l,r]\)有重合部分,递归访问右子节点
可以证明,区间查询的时间复杂度至多为\(O(2log_2n)\)。
\(Code:\)
inline int query(int p,int l,int r)
{
if(l<=l(p)&&r>=r(p))return Max(p);//如果完全包含这个区间,返回这个区间的最大值作为备选答案
int mid=(l(p)+r(p))/2;
int res=-INF;
//递归查询有重合部分的左右区间
if(l<=mid)res=max(res,query(p*2,l,r));
if(r>mid)res=max(res,query(p*2+1,l,r));
return res;
}
至此,线段树的基本模型已经构成,我们通过一道模板题展示一下代码。
Description
给定一个包含n个数的序列,初值全为0,现对这个序列有两种操作:
操作1:把 给定 第k1 个数改为k2;
操作2:查询 从第k1个数到第k2个数得最大值。(k1<=k2<=n)
所有的数都 <=100000
Input Format
第一行给定一个整数n,表示有n个操作。
以下接着n行,每行三个整数,表示一个操作。
第一个树表示操作序号,第二个数为k1,第三个数为k2
Output Format
若干行,查询一次,输出一次。
Sample Input
3
1 2 2
1 3 3
2 2 3
Sample Output
3
\(Code:\)
#include<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N=100000+200,INF=0x3f3f3f3f;
int n;
struct SegmentTree
{
int p,l,r,Max;
#define l(x) tree[x].l
#define r(x) tree[x].r
#define p(x) tree[x].p
#define Max(x) tree[x].Max
}tree[N*4];
inline void build(int p,int l,int r)
{
l(p)=l,r(p)=r;
if(l==r){Max(p)=0;return;}
int mid=(l+r)/2;
build(p*2,l,mid);
build(p*2+1,mid+1,r);
Max(p)=max(Max(p*2),Max(p*2+1));
}
inline void modify(int p,int x,int v)
{
if(l(p)==r(p))
{
Max(p)=v;
return;
}
int mid=(l(p)+r(p))/2;
if(x<=mid)modify(p*2,x,v);
if(x>mid)modify(p*2+1,x,v);
Max(p)=max(Max(p*2),Max(p*2+1));
}
inline int query(int p,int l,int r)
{
if(l<=l(p)&&r>=r(p))return Max(p);
int mid=(l(p)+r(p))/2;
int res=-INF;
if(l<=mid)res=max(res,query(p*2,l,r));
if(r>mid)res=max(res,query(p*2+1,l,r));
return res;
}
inline void input(void)
{
scanf("%d",&n);
build(1,1,n);
}
inline void solve(void)
{
for(int i=1;i<=n;i++)
{
int index,k1,k2;
scanf("%d%d%d",&index,&k1,&k2);
if(index==1)modify(1,k1,k2);
else printf("%d\n",query(1,k1,k2));
}
}
int main(void)
{
input();
solve();
return 0;
}
延迟标记 (lazytag)
在实现了简单的线段树后,我们考虑一下拓展。
我们以上实现的线段树是支持区间查询和单点修改的,如果需要区间修改呢?
如果用之前的线段树直接做的话,每一次修改的时间复杂度是\(O(log_2n)\),那么区间修改的时间复杂度将会达到至多\(O(nlog_2n)\),这是我们无法承受的。
我们可以考虑一下这种情况:对于一次区间修改指令\([l,r,delta]\)(将\([l,r]\)内的所有元素加\(delta\)),如果在之后的区间询问中完全没有调用到区间\([l,r]\),那么这次\(O(nlog_2n)\)的修改就是完全无用的。
这样,我们对于每一个线段树中的节点引入一个变量\(lazytag\)延迟标记,\(lazytag(x)\)代表\(x\)被已经某一次区间操作修改,但是\(x\)的子节点暂时还未修改,其修改的变化量为\(lazytag(x)\)。然后,我们对于每一个区间修改操作,只对一个点做更新,并修改其\(lazytag\)值。需要查询时,我们再下传\(lazytag\)标记,顺带更新每一个沿路节点的关键值,就可以保证查询可以得到正确答案。
那么,每一次区间修改操作就只需要对\(log_2n\)个节点做修改,时间复杂度就优化到了\(O(log_2n)\),对于子节点的更新,只需要在查询时顺带更新即可。
\(Code:\)
struct SegmentTree
{
int p,l,r,Max,lazytag;
#define l(x) tree[x].l
#define r(x) tree[x].r
#define p(x) tree[x].p
#define Max(x) tree[x].Max
#define lazytag(x) tree[x].lazytag
}tree[N*4];
inline void spread(int p)
{
if(lazytag(p))//将有标记节点的子节点更新,并下传标记
{
Max(p*2)+=lazytag(p);
Max(p*2+1)+=lazytag(p);
lazytag(p*2)+=lazytag(p);
lazytag(p*2+1)+=lazytag(p);
lazytag(p)=0;
}
}
inline void modify(int p,int l,int r,int d)
{
if(l<=l(p)&&r>=r(p))//包含修改区间,进行标记
{
Max(p)+=d;
lazytag(p)+=d;
return;
}
spread(p);//下传标记
int mid=(l(p)+r(p))/2;
if(l<=mid)modify(p*2,l,r,d);
if(r>mid)modify(p*2+1,l,r,d);
Max(p)=max(Max(p*2),Max(p*2+1));
}
inline int query(int p,int l,int r)
{
if(l<=l(p)&&r>=r(p))return Max(p);
spread(p); //下传标记
int mid=(l(p)+r(p))/2;
int res=-INF;
if(l<=mid)res=max(res,query(p*2,l,r));
if(r>mid)res=max(res,query(p*2+1,l,r));
return res;
}
通过一道例题展示一下区间修改线段树的代码。
Description
给定一个包含n个数的序列,初值全为0,现对这个序列有两种操作:
操作1:将第k1 个数 到 第k2 个数加1;
操作2:查询 从第k1个数到第k2个数得最大值。(k1<=k2<=n)
所有的数都 <=100000
Input Format
第一行给定一个整数n,表示有n个操作。
以下接着n行,每行三个整数,表示一个操作。
Output Format
若干行,查询一次,输出一次。
Sample Input
3
1 2 2
1 3 3
2 2 3
Sample Output
1
\(Code:\)
#include<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N=100000+200,INF=0x3f3f3f3f;
int n;
struct SegmentTree
{
int p,l,r,Max,lazytag;
#define l(x) tree[x].l
#define r(x) tree[x].r
#define p(x) tree[x].p
#define Max(x) tree[x].Max
#define lazytag(x) tree[x].lazytag
}tree[N*4];
inline void build(int p,int l,int r)
{
l(p)=l,r(p)=r;
if(l==r){Max(p)=0;return;}
int mid=(l+r)/2;
build(p*2,l,mid);
build(p*2+1,mid+1,r);
Max(p)=max(Max(p*2),Max(p*2+1));
}
inline void spread(int p)
{
if(lazytag(p))
{
Max(p*2)+=lazytag(p);
Max(p*2+1)+=lazytag(p);
lazytag(p*2)+=lazytag(p);
lazytag(p*2+1)+=lazytag(p);
lazytag(p)=0;
}
}
inline void modify(int p,int l,int r,int d)
{
if(l<=l(p)&&r>=r(p))
{
Max(p)+=d;
lazytag(p)+=d;
return;
}
spread(p);
int mid=(l(p)+r(p))/2;
if(l<=mid)modify(p*2,l,r,d);
if(r>mid)modify(p*2+1,l,r,d);
Max(p)=max(Max(p*2),Max(p*2+1));
}
inline int query(int p,int l,int r)
{
if(l<=l(p)&&r>=r(p))return Max(p);
spread(p);
int mid=(l(p)+r(p))/2;
int res=-INF;
if(l<=mid)res=max(res,query(p*2,l,r));
if(r>mid)res=max(res,query(p*2+1,l,r));
return res;
}
inline void input(void)
{
scanf("%d",&n);
build(1,1,n);
}
inline void solve(void)
{
for(int i=1;i<=n;i++)
{
int index,k1,k2;
scanf("%d%d%d",&index,&k1,&k2);
if(index==1) modify(1,k1,k2,1);
else printf("%d\n",query(1,k1,k2));
}
}
int main(void)
{
input();
solve();
return 0;
}
<后记>
『线段树 Segment Tree』的更多相关文章
- 线段树(Segment Tree)(转)
原文链接:线段树(Segment Tree) 1.概述 线段树,也叫区间树,是一个完全二叉树,它在各个节点保存一条线段(即“子数组”),因而常用于解决数列维护问题,基本能保证每个操作的复杂度为O(lg ...
- BZOJ.4695.最假女选手(线段树 Segment tree Beats!)
题目链接 区间取\(\max,\ \min\)并维护区间和是普通线段树无法处理的. 对于操作二,维护区间最小值\(mn\).最小值个数\(t\).严格次小值\(se\). 当\(mn\geq x\)时 ...
- 【数据结构系列】线段树(Segment Tree)
一.线段树的定义 线段树,又名区间树,是一种二叉搜索树. 那么问题来了,啥是二叉搜索树呢? 对于一棵二叉树,若满足: ①它的左子树不空,则左子树上所有结点的值均小于它的根结点的值 ②若它的右子树不空, ...
- 线段树(segment tree)
线段树在一些acm题目中经常见到,这种数据结构主要应用在计算几何和地理信息系统中.下图就为一个线段树: (PS:可能你见过线段树的不同表示方式,但是都大同小异,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建就行.) 1.线段树基 ...
- 浅谈线段树 Segment Tree
众所周知,线段树是algo中很重要的一项! 一.简介 线段树是一种二叉搜索树,与区间树相似,它将一个区间划分成一些单元区间,每个单元区间对应线段树中的一个叶结点. 使用线段树可以快速的查找某一个节点在 ...
- 『线段树及扫描线算法 Atlantis』
入门看这边『线段树 Segment Tree』. 扫描线 扫描线是一种解决一类平面内统计问题的算法,通常会借助线段树来实现,我们通过一道例题来引入这个算法. Atlantis Description ...
- 线段树 Interval Tree
一.线段树 线段树既是线段也是树,并且是一棵二叉树,每个结点是一条线段,每条线段的左右儿子线段分别是该线段的左半和右半区间,递归定义之后就是一棵线段树. 例题:给定N条线段,{[2, 5], [4, ...
- 『左偏树 Leftist Tree』
新增一道例题 左偏树 Leftist Tree 这是一个由堆(优先队列)推广而来的神奇数据结构,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它. 简单的来说,左偏树可以实现一般堆的所有功能,如查询最值,删除堆顶元素,加入新元素等 ...
- 线段树(I tree)
Codeforces Round #254 (Div. 2)E题这题说的是给了一个一段连续的区间每个区间有一种颜色然后一个彩笔从L画到R每个区间的颜色都发生了 改变然后 在L和R这部分区间里所用的颜色 ...
随机推荐
- PHP快速获取MySQL数据库表结构
直接举例某个数据库中只有两个数据表,一个 test ,一个 xfp_keywords ,获取他们的数据库表结构. 此功能可以用于开发人员快速获取数据表结构通过获取的数据生成各种文件形式,用来快速理解数 ...
- ws-trust、域、webservice接口的总结
最近燃料公司门户做了一个待办的汇总,从三个数据源拿数据汇总到首页,这三个数据源分别是域认证的接口,域认证的webservices,证书加密的接口,下面就这些接口,做一下简单总结 1 pfx证书的探索过 ...
- html标签分类
在这里做个存档吧,区分一下常用的html标签,行内元素.块状元素.行内块状元素! 那个h标签下面的三横是<hr>标签. 顺便给个附加的css,你们仔细体会一下 body *{border: ...
- 什么是Java Bean
刚才看java中的注解,老是说注解引入的是个java Bean,那我就要问了,什么是Java Bean? 知乎引用: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773379下杨博 ...
- arcgis api for flex 除去 esri map控件中的logo标志
在程序的applicationComplete方法中添加下列代码 private function reallyHideESRILogo(map : Map) : void { for(var i : ...
- SDE与shapefile之间的数据导入与导出
一.SDE要素导出到shapefile中. 1.创建一个新的shapefile文件. private bool CreateShapefile(string filepath, string name ...
- Flask表单(Flask-WTF)
1.request.from获取POST表单数据 # hello.py #coding:utf-8 from flask import Flask,request,render_template ap ...
- 深入理解Java NIO
初识NIO: 在 JDK 1. 4 中 新 加入 了 NIO( New Input/ Output) 类, 引入了一种基于通道和缓冲区的 I/O 方式,它可以使用 Native 函数库直接分配堆外内存 ...
- MVP架构在xamarin android中的简单使用
好几个月没写文章了,使用xamarin android也快接近两年,还有一个月职业生涯就到两个年了,从刚出来啥也不会了,到现在回头看这个项目,真jb操蛋(真辛苦了实施的人了,无数次吐槽怎么这么丑),怪 ...
- 自动化运维工具sshd,expect,pssh,rsync详解
ssh secure shell,安全的远程登录:openssh和dropbear都是它的开源实现,ssh协议有v1和v2俩个版本,现在使用的都是v2版,v1已经不安全了:ssh基于DH算法做密钥交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