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Struts2拦截器定义

1. Struts2拦截器是在访问某个Action或Action的某个方法,字段之前或之后实施拦截,并且Struts2拦截器是可插拔的,拦截器是AOP的一种实现.

2. 拦截器栈(Interceptor Stack)。Struts2拦截器栈就是将拦截器按一定的顺序联结成一条链。在访问被拦截的方法或字段时,Struts2拦截器链中的拦截器就会按其之前定义的顺序被调用。

二、实现Struts2拦截器原理

Struts 2的拦截器实现相对简单。当请求到达Struts2的ServletDispatcher时,Struts 2会查找配置文件,并根据其配置实例化相对的拦截器对象,然后串成一个列表(list),最后一个一个地调用列表中的拦截器。事实上,我们之所以能够如此灵活地使用拦截器,完全归功于“动态代理”的使用。动态代理是代理对象根据客户的需求做出不同的处理。对于客户来说,只要知道一个代理对象就行了。

那Struts2中,拦截器是如何通过动态代理被调用的呢?当Action请求到来的时候,会由系统的代理生成一个Action的代理对象,由这个代理对象调用Action的execute()或指定的方法,并在struts.xml中查找与该Action对应的拦截器。如果有对应的拦截器,就在Action的方法执行前(后)调用这些拦截器;如果没有对应的拦截器则执行Action的方法。其中系统对于拦截器的调用,是通过ActionInvocation来实现的。代码如下:

if (interceptors.hasNext()) {
  Interceptor interceptor=(Interceptor)interceptors.next();
  resultCode = interceptor.intercept(this);
} else {
  if (proxy.getConfig().getMethodName() == null) {
    resultCode = getAction().execute();
  } else {
    resultCode = invokeAction(getAction(), proxy.getConfig());
}
}

三.拦截器执行分析

Interceptor的接口定义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除了init和destory方法以外,intercept方法是实现整个拦截器机制的核心方法。而它所依赖的参数ActionInvocation则是著名的Action调度者。我们再来看看一个典型的Interceptor的抽象实现类:

public abstract class AroundInterceptor extends AbstractInterceptor {
/* (non-Javadoc)
* @see com.opensymphony.xwork2.interceptor.AbstractInterceptor#intercept(com.opensymphony.xwork2.ActionInvocation)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intercept(ActionInvocation invocation) throws Exception {
     String result = null;
before(invocation);
  // 调用下一个拦截器,如果拦截器不存在,则执行Action
result = invocation.invoke();
after(invocation, result);
     return result;
  }
  public abstract void before(ActionInvocation invocation) throws Exception;
  public abstract void after(ActionInvocation invocation, String resultCode) throws Exception;
}

在这个实现类中,实际上已经实现了最简单的拦截器的雏形。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一个很重要的方法invocation.invoke()。这是ActionInvocation中的方法,而ActionInvocation是Action调度者,所以这个方法具备以下2层含义:
1. 如果拦截器堆栈中还有其他的Interceptor,那么invocation.invoke()将调用堆栈中下一个Interceptor的执行。
2. 如果拦截器堆栈中只有Action了,那么invocation.invoke()将调用Action执行。

invocation.invoke()这个方法其实是整个拦截器框架的实现核心。基于这样的实现机制,我们还可以得到下面2个非常重要的推论:
1. 如果在拦截器中,我们不使用invocation.invoke()来完成堆栈中下一个元素的调用,而是直接返回一个字符串作为执行结果,那么整个执行将被中止。
2. 我们可以以invocation.invoke()为界,将拦截器中的代码分成2个部分,在invocation.invoke()之前的代码,将会在Action之前被依次执行,而在invocation.invoke()之后的代码,将会在Action之后被逆序执行。
由此,我们就可以通过invocation.invoke()作为Action代码真正的拦截点,从而实现AOP。

三.源码解析

通过查看源码来看看Struts2是如何保证拦截器、Action与Result三者之间的执行顺序的。之前我曾经提到,ActionInvocation是Struts2中的调度器,所以事实上,这些代码的调度执行,是在ActionInvocation的实现类中完成的,这里,我抽取了DefaultActionInvocation中的invoke()方法,它将向我们展示一切。

public String invoke() throws Exception {
String profileKey = "invoke: ";
  try {
   UtilTimerStack.push(profileKey);
     if (executed) {
        throw new IllegalStateException("Action has already executed");
  }
     // 依次调用拦截器堆栈中的拦截器代码执行
    if (interceptors.hasNext()) {
        final InterceptorMapping interceptor = (InterceptorMapping) interceptors.next();
     UtilTimerStack.profile("interceptor: "+interceptor.getName(),new UtilTimerStack.ProfilingBlock<String>() {
          public String doProfiling() throws Exception {
            // 将ActionInvocation作为参数,调用interceptor中的intercept方法执行
         resultCode = interceptor.getInterceptor().intercept(DefaultActionInvocation.this);
            return null;
          }
     });
   } else {
       resultCode = invokeActionOnly();
  }
    // this is needed because the result will be executed, then control will return to the Interceptor, which will
    // return above and flow through again
    if (!executed) {
      // 执行PreResultListener
      if (preResultListeners != null) {
        for (Iterator iterator = preResultListeners.iterator();iterator.hasNext();) {
        PreResultListener listener = (PreResultListener) iterator.next();
        String _profileKey="preResultListener: ";
          try {
          UtilTimerStack.push(_profileKey);
          listener.beforeResult(this, resultCode);
        }finally {
          UtilTimerStack.pop(_profileKey);
        }
      }
    }
      // now execute the result, if we're supposed to
      // action与interceptor执行完毕,执行Result
      if (proxy.getExecuteResult()) {
      executeResult();
    }  
    executed = true;
  }
    return resultCode;
}finally {
UtilTimerStack.pop(profileKey);
}
}

从源码中,我们可以看到Action层的4个不同的层次,在这个方法中都有体现,他们分别是:拦截器(Interceptor)、Action、PreResultListener和Result。在这个方法中,保证了这些层次的有序调用和执行。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Struts2在Action层次设计上的众多考虑,每个层次都具备了高度的扩展性和插入点,使得程序员可以在任何喜欢的层次加入自己的实现机制改变Action的行为。
在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其中拦截器部分的执行调用:

resultCode = interceptor.getInterceptor().intercept(DefaultActionInvocation.this); 

原来在intercept()方法又对ActionInvocation的invoke()方法进行递归调用,ActionInvocation循环嵌套在intercept()中,一直到语句result = invocation.invoke()执行结束。这样,Interceptor又会按照刚开始执行的逆向顺序依次执行结束。一个有序链表,通过递归调用,变成了一个堆栈执行过程,将一段有序执行的代码变成了2段执行顺序完全相反的代码过程,从而巧妙地实现了AOP。这也就成为了Struts2的Action层的AOP基础。

拦截器和过滤器之间有很多相同之处,但是两者之间存在根本的差别。其主要区别为以下几点:
1)拦截器是基于JAVA反射机制的,而过滤器是基于函数回调的。
2)过滤器依赖于Servlet容器,而拦截器不依赖于Servlet容器
3)拦截器只能对Action请求起作用,而过滤器可以对几乎所有的请求起作用。
4)拦截器可以访问Action上下文、值栈里的对象,而过滤器不能
5)在Action的生命周期中,拦截器可以多次被调用,而过滤器只能在容器初始化时被调用一次。

Struts2拦截器原理以及实例的更多相关文章

  1. Struts2拦截器原理

    拦截器是struts2处理的核心,本文主要说struts2的拦截器的基本原理/实现,其它框架处理的东西就不说了,得自己再看了.struts2版本:2.2.3当一个请求来了后,从org.apache.s ...

  2. struts2 javaweb 过滤器、监听器 拦截器 原理

    转: 过滤器.监听器 拦截器 过滤器 创建一个 Filter 只需两个步骤: (1)创建 Filter 处理类: (2)在 web.xml 文件中配置 Filter . 创建 Filter 必须实现 ...

  3. 浅谈Struts2拦截器的原理与实现

    拦截器与过滤器           拦截器是对调用的Action起作用,它提供了一种机制可以使开发者定义在一个action执行的前后执行的代码,也可以在一个action执行前阻止其执行.同时也是提供了 ...

  4. Struts2拦截器详解

    一.Struts2拦截器原理: Struts2拦截器的实现原理相对简单,当请求struts2的action时,Struts 2会查找配置文件,并根据其配置实例化相对的    拦截器对象,然后串成一个列 ...

  5. struts2拦截器(四)

    struts2拦截器原理: 当请求action时,struts2会查找配置文件,并根据配置实例化相对的 拦截器对象,然后串成一个列表,然后一个一个的调用列表中的拦截器. 比如:某些页面必须登录才可以访 ...

  6. Struts2拦截器配置实例

    拦截器介绍 拦截器 的使用 ,源自Spring AOP(面向切面编程)思想 拦截器 采用 责任链 模式 * 在责任链模式里,很多对象由每一个对象对其下家的引用而连接起来形成一条链. * 责任链每一个节 ...

  7. Struts2拦截器模拟

    前言: 接触Struts2已经有一段时间,Student核心内容就是通过拦截器对接Action,实现View层的控制跳转.本文根据自身理解对Struts2进行一个Java实例的模拟,方便大家理解! 示 ...

  8. 从struts2拦截器到自定义拦截器

    拦截器可谓struts2的核心了,最基本的bean的注入就是通过默认的拦截器实现的,一般在struts2.xml的配置中,package内直接或间接继承了struts-default.xml,这样st ...

  9. Struts2拦截器和标签

    一.struts2拦截器 1.struts2是框架,封装了很多的功能,struts2里面封装的功能都是在拦截器里面. 2 struts2里面封装了很多的功能,有很多拦截器,不是每次这些拦截器都执行,每 ...

随机推荐

  1. Socket网络编程(1)

    TCP/IP 简单介绍 应用层 (Application):应用层是个很广泛的概念,有一些基本相同的系统级 TCP/IP 应用以及应用协议,也有许多的企业商业应用和互联网应用. 传输层 (Transp ...

  2. UML(统一建模语言)

    最近看了一个UML图,所以特意来了解一下UML 统一建模语言 锁定 同义词 UML(统一建模语言)一般指统一建模语言 本词条由“科普中国”百科科学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 审核 . Unified Mo ...

  3. JavaScript 参数传递与变量复制

            ECMAScript 变量可能包含两种不同数据类型的值:基本类型值和引用类型值. 基本类型值指的是简单的数据段,而引用类型值指那些可能由多个值构成的对象.         5 种基本数 ...

  4. Entity Framework ModelFirst尝试

    前言 Model First我们称之为“模型优先”,这里的模型指的是“ADO.NET Entity Framework Data Model”,此时你的应用并没有设计相关数据库,在Visual Stu ...

  5. 入侵检测课设之Libnids开发包

    Libnids开发包介绍     Libnids是一个用于网络入侵检测开发的专业编程接口,它使用了Libpcap所以它具有捕获数据包的功能.同时,Libnids提供了TCP数据流重组功能,所以对于分析 ...

  6. js判断元素是否隐藏的方法

    代码如下: JavaScript代码如下: if( document.getElementById("div").css("display")==='none' ...

  7. LNK2005 连接错误解决办法

    nafxcwd.lib(afxmem.obj) : error LNK2005: "void * __cdecl operator new(unsigned int)" (??2@ ...

  8. [ruby on rails] 跟我学之(6)显示指定数据

    根据<[ruby on rails] 跟我学之路由映射>,我们知道,可以访问 GET    /posts/:id(.:format) 来显示具体的对象. 1. 修改action 修改 ap ...

  9. c# 继承,多态,new /overrid 区别, 引用父类的方法

    好久没碰c#了,偶尔需要制作点小工具.为了一个灵活的架构设计,需要对继承/多态有比较深刻的理解. 不料忘得差不多了,好吧,再来回忆下.直接上代码了,如下: using System; using Sy ...

  10. 海量数据导入MySQL的注意事项

    对于千万行级别的数据,处理起来非常麻烦,例如有一个文件a.txt,大小超过2GB,共2000多万行,每行是一个新闻的相关信息,其中有一列为新闻标题,字符串型,新闻标题较长,现需要对新闻标题进行聚类,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