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AQS是什么?

AQS定义了一套多线程访问共享资源的同步器框架,许多同步类实现都依赖于它,如常用的ReentrantLock。

简单来说,AQS定义了一套框架,来实现同步类

2. AQS核心思想

2.1 基本框架

AQS的核心思想是对于共享资源,维护一个双端队列来管理线程,队列中的线程依次获取资源,获取不到的线程进入队列等待,直到资源释放,队列中的线程依次获取资源。

AQS的基本框架如图所示:

2.1.1 资源state

state变量表示共享资源,通常是int类型。

  1. 访问方法

    state类型用户无法直接进行修改,而需要借助于AQS提供的方法进行修改,即getState()setState()compareAndSetState()等。
  2. 访问类型

    AQS定义了两种资源访问类型:

    • 独占(Exclusive):一个时间点资源只能由一个线程占用;
    • 共享(Share):一个时间点资源可以被多个线程共用。

2.1.2 CLH双向队列

CLH队列是一种基于逻辑队列非线程饥饿的自旋公平锁,具体介绍可参考此篇博客。CLH中每个节点都表示一个线程,处于头部的节点获取资源,而其他资源则等待。

  1. 节点结构

    Node类源码如下所示:
static final class Node {
// 模式,分为共享与独占
// 共享模式
static final Node SHARED = new Node();
// 独占模式
static final Node EXCLUSIVE = null;
// 结点状态
// CANCELLED,值为1,表示当前的线程被取消
// SIGNAL,值为-1,表示当前节点的后继节点包含的线程需要运行,也就是unpark
// CONDITION,值为-2,表示当前节点在等待condition,也就是在condition队列中
// PROPAGATE,值为-3,表示当前场景下后续的acquireShared能够得以执行
// 值为0,表示当前节点在sync队列中,等待着获取锁
static final int CANCELLED = 1;
static final int SIGNAL = -1;
static final int CONDITION = -2;
static final int PROPAGATE = -3; // 结点状态
volatile int waitStatus;
// 前驱结点
volatile Node prev;
// 后继结点
volatile Node next;
// 结点所对应的线程
volatile Thread thread;
// 下一个等待者
Node nextWaiter; // 结点是否在共享模式下等待
final boolean isShared() {
return nextWaiter == SHARED;
} // 获取前驱结点,若前驱结点为空,抛出异常
final Node predecessor() throws NullPointerException {
// 保存前驱结点
Node p = prev;
if (p == null) // 前驱结点为空,抛出异常
throw new NullPointerException();
else // 前驱结点不为空,返回
return p;
} // 无参构造方法
Node() { // Used to establish initial head or SHARED marker
} // 构造方法
Node(Thread thread, Node mode) { // Used by addWaiter
this.nextWaiter = mode;
this.thread = thread;
} // 构造方法
Node(Thread thread, int waitStatus) { // Used by Condition
this.waitStatus = waitStatus;
this.thread = thread;
}
}

Node的方法和属性值如图所示:



其中,

  • waitStatus表示当前节点在队列中的状态;
  • thread表示当前节点表示的线程;
  • prevnext分别表示当前节点的前驱节点和后继节点;
  • nextWaiterd当存在CONDTION队列时,表示一个condition状态的后继节点。
  1. waitStatus

    结点的等待状态是一个整数值,具体的参数值和含义如下所示:
  • 1-CANCELLED,表示节点获取锁的请求被取消,此时节点不再请求资源;
  • 0,是节点初始化的默认值;
  • -1-SIGNAL,表示线程做好准备,等待资源释放;
  • -2-CONDITION,表示节点在condition等待队列中,等待被唤醒而进入同步队列;
  • -3-PROPAGATE,当前线程处于共享模式下的时候会使用该字段。

2.2 AQS模板

AQS提供一系列结构,作为一个完整的模板,自定义的同步器只需要实现资源的获取和释放就可以,而不需要考虑底层的队列修改、状态改变等逻辑。

使用AQS实现一个自定义同步器,需要实现的方法:

  • isHeldExclusively():该线程是否独占资源,在使用到condition的时候会实现这一方法;
  • tryAcquire(int):独占模式获取资源的方式,成功获取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
  • tryRelease(int):独占模式释放资源的方式,成功获取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
  • tryAcquireShared(int):共享模式获取资源的方式,成功获取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
  • tryReleaseShared(int):共享模式释放资源的方式,成功获取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

一般来说,一个同步器是资源独占模式或者资源共享模式的其中之一,因此tryAcquire(int)tryAcquireShared(int)只需要实现一个即可,tryRelease(int)tryReleaseShared(int)同理。

但是同步器也可以实现两种模式的资源获取和释放,从而实现独占和共享两种模式。

3. 源码分析

3.1 acquire(int)

acquire(int)是获取源码部分的顶层入口,源码如下所示:

public final void acquire(int arg) {
if (!tryAcquire(arg) && acquireQueued(addWaiter(Node.EXCLUSIVE), arg))
selfInterrupt();
}

这段代码展现的资源获取流程如下:

  • tryAcquire()尝试直接去获取资源;获取成功则直接返回
  • 如果获取失败,则addWaiter()将该线程加入等待队列的尾部,并标记为独占模式;
  • acquireQueued()使线程阻塞在等待队列中获取资源,一直获取到资源后才返回。

简单总结就是:

  • 获取资源;
  • 失败就排队;
  • 排队要等待。

从上文的描述可见重要的方法有三个:tryAquire()addWaiter()acquireQueued()。下面将逐个分析其源码:

3.1.1 tryAcquire(int)

tryAcquire(int)是获取资源的方法,源码如下所示:

protected boolean tryAcquire(int arg) {
throw new UnsupportedOperationException();
}

该方法是一个空方法,需要自定义同步器实现,因此在使用AQS实现同步器时,需要重写该方法。这也是“自定义的同步器只需要实现资源的获取和释放就可以”的体现。

3.1.2 addWaiter(Node.EXCLUSIVE)

addWaiter(Node.EXCLUSIVE)是将线程加入等待队列的尾部,源码如下所示:

private Node addWaiter(Node mode) {
//以给定模式构造结点。mode有两种:EXCLUSIVE(独占)和SHARED(共享)
//aquire()方法是独占模式,因此直接使用Exclusive参数。
Node node = new Node(Thread.currentThread(), mode); //尝试快速方式直接放到队尾。
Node pred = tail;
if (pred != null) {
node.prev = pred;
if (compareAndSetTail(pred, node)) {
pred.next = node;
return node;
}
} //上一步失败则通过enq入队。
enq(node);
return node;
}

首先,使用模式将当前线程构造为一个节点,然后尝试将该节点放入队尾,如果成功则返回,否则调用enq(node)将节点放入队尾,最终返回当前节点的位置指针。

其中,enq(node)方法是将节点加入队列的方法,源码如下所示:

private Node enq(final Node node) {
for (;;) { // 无限循环,确保结点能够成功入队列
// 保存尾结点
Node t = tail;
if (t == null) { // 尾结点为空,即还没被初始化
if (compareAndSetHead(new Node())) // 头节点为空,并设置头节点为新生成的结点
tail = head; // 头节点与尾结点都指向同一个新生结点
} else { // 尾结点不为空,即已经被初始化过
// 将node结点的prev域连接到尾结点
node.prev = t;
if (compareAndSetTail(t, node)) { // 比较结点t是否为尾结点,若是则将尾结点设置为node
// 设置尾结点的next域为node
t.next = node;
return t; // 返回尾结点
}
}
}
}

3.1.3 acquireQueued(Node node, int arg)

这部分源码是将线程阻塞在等待队列中,线程处于等待状态,直到获取到资源后才返回,源码如下所示:

// sync队列中的结点在独占且忽略中断的模式下获取(资源)
final boolean acquireQueued(final Node node, int arg) {
// 标志
boolean failed = true;
try {
// 中断标志
boolean interrupted = false;
for (;;) { // 无限循环
// 获取node节点的前驱结点
final Node p = node.predecessor();
if (p == head && tryAcquire(arg)) { // 前驱为头节点并且成功获得锁
setHead(node); // 设置头节点
p.next = null; // help GC
failed = false; // 设置标志
return interrupted;
}
if (shouldParkAfterFailedAcquire(p, node) &&
parkAndCheckInterrupt())//
//shouldParkAfterFailedAcquire只有当该节点的前驱结点的状态为SIGNAL时,才可以对该结点所封装的线程进行park操作。否则,将不能进行park操作。
//parkAndCheckInterrupt首先执行park操作,即禁用当前线程,然后返回该线程是否已经被中断
interrupted = true;
}
} finally {
if (failed)
cancelAcquire(node);
}
}

acquireQueued(Node node, int arg)方法的主要逻辑如下:

  • 获取node节点的前驱结点,判断前驱节点是不是头部节点head,有没有成功获取资源。
  • 如果前驱结点是头部节点head并且获取了资源,说明自己应该被唤醒,设置该节点为head节点等待下一个获得资源;
  • 如果前驱节点不是头部节点或者没有获取资源,则判断是否需要park当前线程,
    • 判断前驱节点状态是不是SIGNAL,是的话则park当前节点,否则不执行park操作;
  • park当前节点之后,当前节点进入等待状态,等待被其他节点unpark操作唤醒。然后重复此逻辑步骤。

3.2 release(int)

release(int)是释放资源的顶层入口方法,源码如下所示:

public final boolean release(int arg) {
if (tryRelease(arg)) { // 释放成功
// 保存头节点
Node h = head;
if (h != null && h.waitStatus != 0) // 头节点不为空并且头节点状态不为0
unparkSuccessor(h); //释放头节点的后继结点
return true;
}
return false;
}

release(int)方法的主要逻辑如下:

  • 尝试释放资源,如果释放成功则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
  • 释放成功之后,需要调用unparkSuccessor(h)唤醒后继节点。

下面介绍两个重要的源码函数:tryRelease(int)unparkSuccessor(h)

3.2.1 tryRelease(int)

tryRelease(int)是释放资源的方法,源码如下所示:

protected boolean tryRelease(int arg) {
throw new UnsupportedOperationException();
}

这部分是需要自定义同步器自己实现的,要注意的是返回值需要为boolean类型,表示释放资源是否成功。

3.2.2 unparkSuccessor(h)

unparkSuccessor(h)是唤醒后继节点的方法,源码如下所示:

private void unparkSuccessor(Node node) {
//这里,node一般为当前线程所在的结点。
int ws = node.waitStatus;
if (ws < 0)//置零当前线程所在的结点状态,允许失败。
compareAndSetWaitStatus(node, ws, 0); Node s = node.next;//找到下一个需要唤醒的结点s
if (s == null || s.waitStatus > 0) {//如果为空或已取消
s = null;
for (Node t = tail; t != null && t != node; t = t.prev) // 从后向前找。
if (t.waitStatus <= 0)//从这里可以看出,<=0的结点,都是还有效的结点。
s = t;
}
if (s != null)
LockSupport.unpark(s.thread);//唤醒
}

这部分主要是查找第一个还处于等待状态的节点,将其唤醒;

查找顺序是从后往前找,这是因为CLH队列中的prev链是强一致的,从后往前找更加安全,而next链因为addWaiter()方法和cancelAcquire()方法的存在,不是强一致的,因此从前往后找可能会出现问题。这部分的具体解释可以参考参考文献-1

3.3 acquireShared(int)和releaseShared(int)

3.3.1 acquireShared(int)

是使用共享模式获取共享资源的顶层入口方法,源码如下所示:

public final void acquireShared(int arg) {
if (tryAcquireShared(arg) < 0)
doAcquireShared(arg);
}

流程如下:

  • 通过tryAcquireShared(arg)尝试获取资源,如果获取成功则直接返回;
  • 如果获取资源失败,则调用doAcquireShared(arg)将线程阻塞在等待队列中,直到被unpark()/interrupt()并成功获取到资源才返回。

其中,tryAcquireShared(arg)是获取共享资源的方法,也是需要用户自己实现。

doAcquireShared(arg)是将线程阻塞在等待队列中,直到获取到资源后才返回,具体流程和acquireQueued()方法类似,

源码如下所示:

private void doAcquireShared(int arg) {
final Node node = addWaiter(Node.SHARED);//加入队列尾部
boolean failed = true;//是否成功标志
try {
boolean interrupted = false;//等待过程中是否被中断过的标志
for (;;) {
final Node p = node.predecessor();//前驱
if (p == head) {//如果到head的下一个,因为head是拿到资源的线程,此时node被唤醒,很可能是head用完资源来唤醒自己的
int r = tryAcquireShared(arg);//尝试获取资源
if (r >= 0) {//成功
setHeadAndPropagate(node, r);//将head指向自己,还有剩余资源可以再唤醒之后的线程
p.next = null; // help GC
if (interrupted)//如果等待过程中被打断过,此时将中断补上。
selfInterrupt();
failed = false;
return;
}
} //判断状态,寻找安全点,进入waiting状态,等着被unpark()或interrupt()
if (shouldParkAfterFailedAcquire(p, node) &&
parkAndCheckInterrupt())
interrupted = true;
}
} finally {
if (failed)
cancelAcquire(node);
}
}

3.3.2 releaseShared(int)

releaseShared(int)是释放共享资源的顶层入口方法,源码如下所示:

public final boolean releaseShared(int arg) {
if (tryReleaseShared(arg)) {//尝试释放资源
doReleaseShared();//唤醒后继结点
return true;
}
return false;
}

流程如下:

  • 使用tryReleaseShared(arg)尝试释放资源,如果释放成功则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
  • 如果释放成功,则调用doReleaseShared()唤醒后继节点。

下面介绍一下doReleaseShared()方法,源码如下所示:

private void doReleaseShared() {
for (;;) {
Node h = head;
if (h != null && h != tail) {
int ws = h.waitStatus;
if (ws == Node.SIGNAL) {
if (!compareAndSetWaitStatus(h, Node.SIGNAL, 0))
continue;
unparkSuccessor(h);//唤醒后继
}
else if (ws == 0 &&
!compareAndSetWaitStatus(h, 0, Node.PROPAGATE))
continue;
}
if (h == head)// head发生变化
break;
}
}

4. 面试问题模拟

Q:AQS是接口吗?有哪些没有实现的方法?看过相关源码吗?

AQS定义了一个实现同步类的框架,实现方法主要有tryAquiretryRelease,表示独占模式的资源获取和释放,tryAquireSharedtryReleaseShared表示共享模式的资源获取和释放。

源码分析如上文所述。

参考资料

  1. Java并发之AQS详解
  2. JUC锁: 锁核心类AQS详解
  3. 从ReentrantLock的实现看AQS的原理及应用

【后端面经-Java】AQS详解的更多相关文章

  1. Java AQS详解(转)

    原文地址 一.概述 谈到并发,不得不谈ReentrantLock:而谈到ReentrantLock,不得不谈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AQS)! 类如其名,抽象的队列式的同 ...

  2. (转)Java并发包基石-AQS详解

    背景:之前在研究多线程的时候,模模糊糊知道AQS这个东西,但是对于其内部是如何实现,以及具体应用不是很理解,还自认为多线程已经学习的很到位了,贻笑大方. Java并发包基石-AQS详解Java并发包( ...

  3. C++调用JAVA方法详解

    C++调用JAVA方法详解          博客分类: 本文主要参考http://tech.ccidnet.com/art/1081/20050413/237901_1.html 上的文章. C++ ...

  4. Java虚拟机详解----JVM常见问题总结

    [声明] 欢迎转载,但请保留文章原始出处→_→ 生命壹号:http://www.cnblogs.com/smyhvae/ 文章来源:http://www.cnblogs.com/smyhvae/p/4 ...

  5. Java synchronized 详解

    Java synchronized 详解 Java语言的关键字,当它用来修饰一个方法或者一个代码块的时候,能够保证在同一时刻最多只有一个线程执行该段代码. 1.当两个并发线程访问同一个对象object ...

  6. Java 正则表达式详解_正则表达式

    body{ font-family: "Microsoft YaHei UI","Microsoft YaHei",SimSun,"Segoe UI& ...

  7. java集合详解

    1.java集合框架的层次结构 Collection接口: Set接口: HashSet具体类 LinkedHashSet具体类 TreeSet具体类 List接口:   ArrayList具体类 L ...

  8. Java Annotation详解 理解和使用Annotation

    系统中用到了java注解: 查了一下如何使用注解,到底注解是什么: (1)创建方法:MsgTrace Java Class==> 在Create New Class中: name:输入MsgTr ...

  9. 【Java入门提高篇】Day34 Java容器类详解(十五)WeakHashMap详解

    源码详解系列均基于JDK8进行解析 说明 在Java容器详解系列文章的最后,介绍一个相对特殊的成员:WeakHashMap,从名字可以看出它是一个 Map.它的使用上跟HashMap并没有什么区别,所 ...

  10. Java内部类详解(一)

    (转自:http://blog.csdn.net/wangpeng047/article/details/12344593) 很多人对于Java内部类(Inner Class)都十分陌生,甚至听都没听 ...

随机推荐

  1. KubeSphere 升级 && 安装后启用插件

    KubeSphere 升级 root@master1:~# export KKZONE=cn root@master1:~# kk upgrade --with-kubernetes v1.22.1  ...

  2. InnoDB引擎之flush脏页

    利用 WAL 技术,数据库将随机写转换成了顺序写,大大提升了数据库的性能,由此也带来了内存脏页的问题. 脏页会被后台线程自动 flush,也会由于数据页淘汰而触发 flush,而刷脏页的过程由于会占用 ...

  3. MySQL(一)Linux下MySQL的安装

    Linux下MySQL的安装 1 MySQL的安装 1.1 Linux系统以及工具的准备 这里使用两台CentOS7虚拟机,一台安装8.0版本,另一台克隆的虚拟机安装5.7版本 克隆的虚拟机需要进行配 ...

  4. 如何将带格式的代码复制到Word文档中

    step1:使用UE(文本编辑器软件)打开你的代码,并在右下方的查看方式,选好代码的类型格式. step2:选中需要copy的代码(建议使用列模式来选中,copy时可以背景颜色也copy过去),在主页 ...

  5. win11 计算器的进制转换

  6. Email发送邮件使用ical4j将时间同步日历中

    1.Maven依赖 <!--邮件-->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 ...

  7. 实例化对象 A a = new A();

    "new" 在Java中代表实例化的意思, A a = new A()代表实例化了一个对象a, 这个对象a属于A类. 可以认为A是一个抽象概念, 对象a是一个实体(存储于内存), ...

  8. 关于在 springboot 中使用 @Autowired 注解来对 TemplateEngine 进行自动装配时,无法注入的问题。

    前言 本文是基于江南一点雨的 Spring Boot+Vue 系列视频教程第 三 章的第三节,详情参考Spring Boot+Vue系列视频教程 在观看学习这一节时,发现当进行手动渲染 Thymele ...

  9. CentOS 7 部署SonarQube 8.3版本及配置jenkins分析C#代码

    安装SonarQube 8.3版本 官方文档 下载地址 准备工作 准备一台CentOS 7服务器 SonarQube 8.3版本只支持Java 11 (下载Java 11) 安装PostgreSQL ...

  10. jQuery控制文本框只能输入数字[兼容IE、火狐等浏览器]

    $.fn.numeral=function(bl){//限制金额输入.兼容浏览器.屏蔽粘贴拖拽等 $(this).keypress(function(e){ var keyCode=e.keyCod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