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time+dd测试硬盘读写速度
命令:time dd if=/dev/zero bs=1M count=2048 of=direct_2G 此命令为在当前目录下新建一个2G的文件
Demo如下:
写速度:
time dd if=/dev/zero of=test.dbf bs=8k count=300000
其中/dev/zero是一个伪设备,它只产生空字符流,对它不会产生IO,所以,IO都会集中在of文件中,of文件只用于写,所以这个命令相当于测试磁盘的写能力。
输出的结果类似(因为一般更长测试时间更准确,所以可以设置count大一些):
300000+0 records in
300000+0 records out
real 0m36.669s
user 0m0.185s
sys 0m9.340s
所以写速度为:8*300000/1024/36.669=63.916M/s
读速度:
time dd if=/dev/sda1 of=/dev/null bs=8k
因为/dev/sdb1是一个物理分区,对它的读取会产生IO,/dev/null是伪设备,相当于黑洞,of到该设备不会产生IO,所以,这个命令的IO只发生在/dev/sdb1上,也相当于测试磁盘的读能力
输出的结果类似:
448494+0 records in
448494+0 records out
real 0m51.070s
user 0m0.054s
sys 0m10.028s
所以sda1上的读取速度为:8*448494/1024/51.070=68.61M/s
============================================================================================
dd
dd命令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命令,对于一些比较底层的问题,使用dd命令往往可以得到出人意料的效果。我们可以用它来测试磁盘的读写性能。
而对于dd命令,我们常用到的两个设备就是 /dev/null /dev/zero ,特殊设备 见这里说明:http://blog.csdn.net/menogen/article/details/38060003
dd有有些参数是挺难理解的,今天用了两个小时才弄明白了设置conv=conv=fsync,oflag=sync/dsync,后两者比较好区分,前两者不好区分
我们知道 使用dd来测试硬盘读写速度只能提供一个大概的测试结果,而且是连续IO 而不是随机IO ,理论上文件规模越大,测试结果越准确。理论上bs越大,所测得性能越高
如何真正写磁盘
dd if=/dev/zero of=test bs=64k count=16k 这个是不准确的,因为命令结束的时候数据还没有真正写到磁盘上去,因为对磁盘的写,我们一般是先写到了缓存就返回了。
我们来看dd的帮助页面对于一些参数的解释
the FLAG 参数(完整的看手册哦,这里假设你是知道iflag跟oflag的)
-dsync
Use synchronized I/O for data. For the output file, this forces a physical write of output data on each write. For the input file, this flag can matter when reading from a remote file that has been written to synchronously by some other process. Metadata
(e.g., last-access and last-modified time) is not necessarily synchronized.
-sync likewise, but also for metadata
the CONV参数
-fsync
Synchronize output data and metadata just before finishing. This forces a physical write of output data and metadata
dsync跟sync比较好理解,前者是只同步写数据,sync同时写元数据
但是感觉dsync与 -fsync怎么感觉有些一样? 网上的说法是 dd if=/dev/zero of=test bs=64k count=4k oflag=dsync 这个可以当成是模拟数据库插入操作,所以很慢,但还是没太明白。
后来自己认真的抠了这英文用词, conv=fsync Synchronize output data and metadata just before finishing 意思也就是在dd命令结束前同步data和metadata,那就是不是每一次写都同步一次咯,也就是如果我们在dd命令中写了100次,他可能是等到最后的时候才把他们同步到磁盘。而oflag=dsync是说Use synchronized
I/O for data. For the output file, this forces a physical write of output data on each write,注意这里边用词 a physical write of output data on each write,那就是他是每一次写都得等到这一次写写到了磁盘才进行下一个写,也就是如果我们使用dd写100次,他每次写都是写到磁盘后才进行下一次写的。所以这样当然要比conv=fsync慢一些吧。那么自己感觉如果只是写一次的话,两者应该是差别不大的,后来做了下小实验,证实确实是这样的。
在第一个图中,我们只写1块,然后使用oflag=sync与conv=fsync 测出来一个是32.1kb/s 一个是37.8kb/s 差别不大。但是下一个我写1000个,conv=fsync就明显的比oflag=dsync/sync快很多了,所以觉得上面自己扣的英文的理解应该是正确的。
所以在用dd做读或者写的时候,应该要注意自己的使用场景,如果需要将数据写入磁盘的话
dd if=/dev/zero of=test bs=64k count=16k 是不准确的,
而 dd if=/dev/zero of=test bs=64k count=16k conv=fsync 比较准备,他在dd结束前会写到磁盘,
而dd if=/dev/zero of=test bs=64k count=4k oflag=dsync或者sync 是真正的每写一次就写一次磁盘,所以其实可以听到磁盘啪啪啪的响的。
dd如何绕开cache
如果要规避掉文件系统cache,直接读写,不使用buffer cache,需做这样的设置
iflag=direct,nonblock
oflag=direct,nonblock
iflag=cio
oflag=cio
direct 模式就是把写入请求直接封装成io 指令发到磁盘
非direct 模式,就把数据写入系统缓存,然后就认为io 成功,并由操作系统决定缓存中的数据什么时候被写入磁盘
使用time+dd测试硬盘读写速度的更多相关文章
- 【Linux】time+dd测试硬盘读写速度
dd 是 Linux/UNIX 下的一个非常有用的命令,作用是用指定大小的块拷贝一个文件,并在拷贝的同时进行指定的转换. dd 命令通用语法格式如下: dd if=path/to/input_file ...
- Linux 中用 dd 命令来测试硬盘读写速度
dd 是 Linux/UNIX 下的一个非常有用的命令,作用是用指定大小的块拷贝一个文件,并在拷贝的同时进行指定的转换. dd 命令通用语法格式如下: dd if=path/to/input_file ...
- dd测试硬盘性能
下面直接介绍几种常见的DD命令,先看一下他的区别~ dd bs=64k count=4k if=/dev/zero of=testdd bs=64k count=4k if=/dev/zero of= ...
- 正确用DD测试磁盘读写速度
转自:http://blogread.cn/it/article/6479?f=wb 问: 以下几种方式测试磁盘读写速度有什么区别? dd bs=1M count=128 if=/dev/zero o ...
- linux之hdparm命令说明及其测试硬盘读写速度
hdparm -t /dev/sda1功能说明:显示与设定硬盘的参数. 语 法:hdparm [-CfghiIqtTvyYZ] [-a <快取分区>][-A <0或1>][-c ...
- dd命令测试硬盘IO
1.用Linux自带的命令dd测试硬盘IO,如下------------------------------------写: [root@server102 ~]# time dd count= of ...
- 【转】dd命令详解及利用dd测试磁盘性能
dd命令详解及利用dd测试磁盘性能 linux下dd命令详解 名称: dd 使用权限: 所有使用者 manpage 定义: convert and copy a file 使用方式: dd [op ...
- Linux下用dd命令测试硬盘的读写速度
一.测试写速度: time dd if=/dev/zero of=/tmp/test bs=8k count=1000000 测试结果:565 MB/s 二.测试读速度: time dd if ...
- Linux测试硬盘读性能的常用工具-hdparm和dd俩搭档
Linux测试硬盘读性能的常用工具-hdparm和dd俩搭档 作者:尹正杰 版权声明:原创作品,谢绝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一.hparm # 它用来在基于 Linux的系统上获取或 ...
随机推荐
- RabbitMQ学习笔记(四) Routing
新的场景 在我们学习了RabbitMQ的发布与订阅之后,我们很容易就可以完成一个简单的消息群发器. 使用这个消息群发器,所有的消费者程序实例都会接收到相同的消息信息,从而实现广播的效果. 但是这种广播 ...
- Gulp介绍与入门实践
Gulp,一个基于流的构建工具. 这是自己写的一个构建的demo,只是一个纯演示的示例,并没有完成什么项目工作.下面根据这个demo介绍一下Gulp. 上代码: gulpfile.js 'use st ...
- 阿里云弹性容器实例产品 ECI ——云原生时代的基础设施
阿里云弹性容器实例产品 ECI ——云原生时代的基础设施 1. 什么是 ECI 弹性容器实例 ECI (Elastic Container Instance) 是阿里云在云原生时代为用户提供的基础计算 ...
- SpringCloud应对高并发的思路
一.Eureka的高可用性 Eureka下面的服务实例默认每隔30秒会发送一个HTTP心跳给Eureka,来告诉Eureka服务还活着,每个服务实例每隔30秒也会通过HTTP请求向Eureka获取服务 ...
- gulp插件gulp-nunjucks-render的使用及gulp4的简单了解
之前写过一篇gulp的使用文章一篇迟到的gulp文章,代码合并压缩,less编译 最近有在用gulp,使用到一个gulp-nunjucks-render插件,感觉挺方便的 gulp-nunjucks- ...
- 开源项目福利-github开源项目免费使用Azure PipeLine
微软收购Github后,很多人猜想微软可能会砍掉VSTS,然而事实VSTS并没有砍掉,关于Azure Devops的详细信息可以查看 这篇博客,如果想查看原文也可以从链接里提供的原始地址里查看. 今天 ...
- Smobiler 4.0 正式发布
l Smobiler4.0提供了三大技术亮点:第三方插件.JS.自定义控件等: 强大的插件移动应用引擎 Smobiler支持分插件打包功能和插件扩展机制,让应用开发更加灵活. 分插件打包是指Smo ...
- vue axios 批量删除 数组参数
方法一:前端循环请求服务器端delete(id)方法 请问如何获得element-ui表格中的勾选项index,以实现批量删除功能 https://segmentfault.com/q/1010000 ...
- Python全栈开发之---assert断言
一.python assert的作用: 根据Python 官方文档解释(https://docs.python.org/3/reference/simple_stmts.html#assert), & ...
- splay详解(三)
前言 上一节我们学习了splay所能解决的基本问题,这节我来讲一下splay怎么搞区间问题 实现 splay搞区间问题非常简单,比如我们要在区间$l,r$上搞事情,那么我们首先把$l$的前驱旋转到根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