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问题,目前正在调试:

灰度化图片时,如果图片的高度比宽高,会提示超出数组边界,没想通,正在看。

是因为之前初始化像素个数的时候出了些问题,现在已经修正。github正在重新提交

预备实现功能:

  1、读取bmp文件

  2、保存bmp文件

  3、对bmp图片进行放大、缩小

  4、对bmp图片进行灰度化

  5、对bmp图片进行旋转

bmp文件格式非常简单,对于我这种初学者来说减少了不少不必要麻烦,故选择写一个处理bmp格式的工具。因为之前自学python一直没有动手,所以语言选择python。

第一步、熟悉bmp文件格式,完成bmp文件的解析、生成

参考了如下博客

   1、http://blog.csdn.net/lanbing510/article/details/8176231

2、http://blog.csdn.net/jemenchen/article/details/52658476

 根据上面的博客,了解了基本的bmp文件格式,bmp文件可以简单的分为:

  1、文件信息头

  2、位图信息头

  3、调色板

  4、像素信息

 因为现在的bmp图片一般都没有调色板信息(因为24位),所以忽略第三个。所以bmp文件一般的头部信息(包括文件信息头和位图信息图)总共占用54个字节

使用16进制查看器打开一张bmp格式图片,我们可以看到如下信息

图1 bmp文件

图中蓝色部分就是bmp文件的头部信息,后面的FF为像素数据。可以看到,头部信息总共有54个字节(不包括调色板),具体这些数据由什么组成,可以查看上述的参考博文。

所以现在我们的思路就非常清晰,读取文件的头部信息后,在读取文件的位图数据,即可完成对bmp文件的解析。

所以我们构造了如下的类

文件信息头类

class BmpFileHeader:
def __init__(self):
self.bfType = i_to_bytes(0, 2) # 0x4d42 对应BM
self.bfSize = i_to_bytes(0, 4) # file size
self.bfReserved1 = i_to_bytes(0, 2)
self.bfReserved2 = i_to_bytes(0, 2)
self.bfOffBits = i_to_bytes(0, 4) # header info offset

位图信息头

class BmpStructHeader:
def __init__(self):
self.biSize = i_to_bytes(0, 4) # bmpheader size
self.biWidth = i_to_bytes(0, 4)
self.biHeight = i_to_bytes(0, 4)
self.biPlanes = i_to_bytes(0, 2) # default 1
self.biBitCount = i_to_bytes(0, 2) # one pixel occupy how many bits
self.biCompression = i_to_bytes(0, 4)
self.biSizeImage = i_to_bytes(0, 4)
self.biXPelsPerMeter = i_to_bytes(0, 4)
self.biYPelsPerMeter = i_to_bytes(0, 4)
self.biClrUsed = i_to_bytes(0, 4)
self.biClrImportant = i_to_bytes(0, 4)

bmp类至少应该有三个信息:

  1. 文件信息头
  2. 位图信息头
  3. 位图数据

在拥有了上述信息后,下面的事情就变得非常简单,只需要去读取文件,并按照bmp的格式构造出头部信息,位图数据即可完成bmp的解析

解析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数据的大小端问题

我们读取、写入数据要以小段模式(这个有点容易混淆,我可能解释的也有点不清楚)

bmp类

class Bmp(BmpFileHeader, BmpStructHeader):
def __init__(self):
BmpFileHeader.__init__(self)
BmpStructHeader.__init__(self)
self.__bitSize = 0 # pixels size
self.bits = [] # pixel array @property
def width(self):
return bytes_to_i(self.biWidth) @property
def height(self):
return bytes_to_i(self.biHeight) # unit is byte
@property
def bit_count(self):
return bytes_to_i(self.biBitCount) // 8 @property
def width_step(self):
return self.bit_count * self.width

bmp类中解析方法:

 # resolve a bmp file
def parse(self, file_name):
file = open(file_name, 'rb')
# BmpFileHeader
self.bfType = file.read(2)
self.bfSize = file.read(4)
self.bfReserved1 = file.read(2)
self.bfReserved2 = file.read(2)
self.bfOffBits = file.read(4)
# BmpStructHeader
self.biSize = file.read(4)
self.biWidth = file.read(4)
self.biHeight = file.read(4)
self.biPlanes = file.read(2)
self.biBitCount = file.read(2)
# pixel size
self.__bitSize = (int.from_bytes(self.bfSize,
'little') -
int.from_bytes(self.bfOffBits, 'little')) \
// (int.from_bytes(self.biBitCount, 'little') // 8)
self.biCompression = file.read(4)
self.biSizeImage = file.read(4)
self.biXPelsPerMeter = file.read(4)
self.biYPelsPerMeter = file.read(4)
self.biClrUsed = file.read(4)
self.biClrImportant = file.read(4)
# load pixel info
count = 0
while count < self.__bitSize:
bit_count = 0
while bit_count < (int.from_bytes(self.biBitCount, 'little') // 8):
self.bits.append(file.read(1))
bit_count += 1
count += 1
file.close()

有了上述信息,我们再重新生成bmp文件就很简单了,直接将数据再重新写回去就可以了,如果有额外要求,可以自己构建头部信息,然后再重新写回

bmp类中生成方法

    def generate(self, file_name):
file = open(file_name, 'wb+')
# reconstruct File Header
file.write(self.bfType)
file.write(self.bfSize)
file.write(self.bfReserved1)
file.write(self.bfReserved2)
file.write(self.bfOffBits)
# reconstruct bmp header
file.write(self.biSize)
file.write(self.biWidth)
file.write(self.biHeight)
file.write(self.biPlanes)
file.write(self.biBitCount)
file.write(self.biCompression)
file.write(self.biSizeImage)
file.write(self.biXPelsPerMeter)
file.write(self.biYPelsPerMeter)
file.write(self.biClrUsed)
file.write(self.biClrImportant)
# reconstruct pixels
for bit in self.bits:
file.write(bit)
file.close()

至此,我们就已经完成了bmp图片的解析和生成。

随后,我们就可以根据我们读取出来的位图数据,来进行我们需要的操作,从而达到处理图像的功能。

第二步,实现图片的放大,缩小

参考博客:http://blog.csdn.net/zhangla1220/article/details/41014541

作为入门级小白,我起初对图像处理是一无所知,所以根本不知道应该如何去放大,缩小一张图片,经过查阅百度后,发现常用的算法有两种

  1. 最近邻内插值
  2. 双线性插值法

上述两个算法博客中都有相应思路,这里只简单提一下

最近邻是最简单的算法,基本思路也就是成比例放大后,将源图像坐标映射到目标图像,所以我选择用这种算法作为我的处理算法。

双线性法的处理效果比最近邻要好,但是相对复杂,所以我暂时没有实现该算法。

既然选择了最近邻算法,接下来要说明一些我们要获取的参数

第一步:我们首先得明确一个概念,每一行(指的是图片width * 每一个像素占的字节)的元素必须是4的倍数,否则计算机会无法识别该文件(这是我后面遇到的坑)

第二步:我们应该知道 源坐标和目的坐标的转换方式,我们假设 w是源图像宽,h是源图像高,W是目标图像宽,H是目标图像高,设(x,y)是源图像坐标,(X,Y)是目标图像坐标

所以我们可以得到下列公式

x = h / H * X;

y = w / W * Y

第三步:我再解析bmp图片时,是将图片位图数据存储到了一个一维数组里,所以我们要进行对应的x,y转换到我们的一维数组上(应该就是个行优先,列优先问题),要注意的是,一个像素是由多个字节组成的。

遇到问题:

因为我们计算机中图像是以左上角为原点,所以在进行源图像和目标图像映射的时候,我们要进行转换,否则就会不正常,这个是我解决了很久的问题,最后是查看了一个博文提到了这个问题,我才知道(博文地址找不到了。。。)

nni代码

   def resize(self, width, height):
self.__nni(width, height) # nearest_neighbor Interpolation
def __nni(self, width, height):
# width must be Multiple of four
if width % 4 != 0:
width -= width % 4
w_ratio = (self.height / height)
h_ratio = (self.width / height)
# new pixels array
new_bits = [b''] * height * width * self.bit_count
for row in range(0, height):
for col in range(0, width):
for channel in range(0, self.bit_count):
old_r = round((row + 0.5) * w_ratio - 0.5) # 这里的 +0.5 -0.5 就是对坐标进行转换
old_c = round((col + 0.5) * h_ratio - 0.5)
new_index = row * width * self.bit_count + col * self.bit_count + channel
old_index = old_r * self.width_step + old_c * self.bit_count + channel
new_bits[new_index] = self.bits[old_index]
self.bits = new_bits
# reset header info
self.bfSize = i_to_bytes(height * width * self.bit_count + 54, 4)
self.biSizeImage = i_to_bytes(len(new_bits), 4)
self.biWidth = i_to_bytes(width, 4)
self.biHeight = i_to_bytes(height, 4)

实现的效果如下,将一个988*423的bmp文件缩小为8*8的

                  图2 源图像

              

               图3 8*8

第三步,对图片进行灰度化

灰度化就很简单了,最简单的做法就是求R,G,B的平均值

这里采用了常见的灰度化公式,这是整数算法,减少了浮点计算,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速度

Gray = (R*299 + G*587 + B*114 + 500) / 1000

灰度化代码

   # put bmp graying
def graying(self):
new_bits = [b''] * self.width * self.height * self.bit_count
for i in range(0, self.height):
for j in range(0, self.width):
s_index = i * self.width_step + j * self.bit_count
target_index = i * self.width_step + j * self.bit_count
r = int.from_bytes(self.bits[s_index + 2], 'little')
g = int.from_bytes(self.bits[s_index + 1], 'little')
b = int.from_bytes(self.bits[s_index], 'little')
gray = (r * 30 + g * 59 + b * 11) / 100
new_bits[target_index] = int(gray).to_bytes(1, 'little')
new_bits[target_index + 1] = int(gray).to_bytes(1, 'little')
new_bits[target_index + 2] = int(gray).to_bytes(1, 'little')
self.bits = new_bits

实现效果:

图4 灰度化效果

第四步,对图片进行旋转

参考博文:

  1. http://blog.csdn.net/liyuan02/article/details/6750828
  2. http://blog.csdn.net/lkj345/article/details/50555870

第一篇博文完整分析了图片旋转的公式原理,说的非常清晰,有兴趣可以手写一遍,挺简单,而且清晰。

原理我就不说了,不在这献丑了~

来说说我遇到的问题

1、我不清楚如何要获得我们旋转后的宽和高,参考博文2中给出了公式,当时我并没有看懂,后面找到了一张图后,就明白了,这这里分享出这张图。

图5 旋转原理图

说明: w为原宽,h为原高 h'为旋转后的高  w'为旋转后的宽

从而可以看出

h' = h * cos + w * sin

w' = h * sin + w * cos

从而我们就得到了旋转后的宽和高,旋转后的图片所在的矩形区域是图中绿色部分。

我使用了上述博文中提到的反映射方法和最近邻插值法

代码如下:

 def rotate(self):
self.__rotate(90) """
reference: http://blog.csdn.net/liyuan02/article/details/6750828
attention: in the loop, the x in real bmp is represent y, the y same too.
"""
def __rotate(self, degree):
cos_degree = math.cos(math.radians(degree))
sin_degree = math.sin(math.radians(degree))
h = math.ceil(self.height * cos_degree
+ self.width * sin_degree)
w = math.ceil(self.height * sin_degree
+ self.width * cos_degree)
h = abs(h)
w = abs(w)
if w % 4 != 0:
w -= w % 4
dx = -0.5 * w * cos_degree - 0.5 * h * sin_degree + 0.5 * self.width
dy = 0.5 * w * sin_degree - 0.5 * h * cos_degree + 0.5 * self.height
new_bits = [b''] * w * h * 3
for x in range(0, h):
for y in range(0, w):
x0 = y * cos_degree + x * sin_degree + dx
y0 = -y * sin_degree + x * cos_degree + dy
src_index = round(y0) * self.width_step + round(x0) * self.bit_count
dst_index = x * w * self.bit_count + y * self.bit_count
if len(self.bits) - self.bit_count > src_index >= 0:
new_bits[dst_index + 2] = self.bits[src_index + 2]
new_bits[dst_index + 1] = self.bits[src_index + 1]
new_bits[dst_index] = self.bits[src_index]
else:
new_bits[dst_index + 2] = i_to_bytes(255, 1)
new_bits[dst_index + 1] = i_to_bytes(255, 1)
new_bits[dst_index] = i_to_bytes(255, 1)
self.bits = new_bits
self.biWidth = i_to_bytes(w, 4)
self.biHeight = i_to_bytes(h, 4)

要注意的问题是:

在for循环中的 x 是实际图像的 高

在for循环中的 y是实际图像中的宽

之前没注意该问题,直接套公式,结果一直有问题。

我目前只是初版,选择90°效果还行,其他度数的话,代码可能要进行改动。

我这里是默认逆时针旋转90°

效果如下:

图6  逆时针旋转90°

到此,预期实现功能结束。

因为我所在地区比较偏远,github访问不便,等会上传成功后,给出源码链接

github:

https://github.com/zyp461476492/SimpleBmpResolver.git

简单bmp图片处理工具——python实现的更多相关文章

  1. 简单的mongo小工具 python

    #!/bin/python #coding=utf-8 ### eg : mgotool.py -i 127.0.0.1 -p 10001 -a xxxxx -u root -rc #import s ...

  2. Python中通过Image的open之后,去show结果打不开bmp图片,无法正常显示图片

    在windows的cmd命令行下,使用Python的PIL库打开并显示一个jpg图片: ? 1 2 3 openedImg = Image.open(saveToFile); print " ...

  3. 提取bmp图片的颜色信息,可直接framebuffer显示(c版本与python版本)

    稍微了解了下linux的framebuffer,这是一种很简单的显示接口,直接写入像素信息即可 配置好的内核,会有/dev/fbn 的接口,于是想能否提前生成一个文件,比如logo.fb,里面仅包含像 ...

  4. 最简单的基于FFmpeg的libswscale的示例附件:测试图片生成工具

    ===================================================== 最简单的基于FFmpeg的libswscale的示例系列文章列表: 最简单的基于FFmpeg ...

  5. Python开发程序:简单主机批量管理工具

    题目:简单主机批量管理工具 需求: 主机分组 登录后显示主机分组,选择分组后查看主机列表 可批量执行命令.发送文件,结果实时返回 主机用户名密码可以不同 流程图: 说明: ### 作者介绍: * au ...

  6. Python简单主机批量管理工具

    一.程序介绍 需求: 简单主机批量管理工具 需求: 1.主机分组 2.主机信息使用配置文件 3.可批量执行命令.发送文件,结果实时返回 4.主机用户名密码.端口可以不同 5.执行远程命令使用param ...

  7. UEditor之实现配置简单的图片上传示例

    UEditor之实现配置简单的图片上传示例 原创 2016年06月11日 18:27:31 开心一笑 下班后,阿华到楼下小超市买毛巾,刚买完出来,就遇到同一办公楼里另一家公司的阿菲,之前与她远远的有过 ...

  8. Ubuntu下几个命令行方式使用的图片浏览工具

    想找几个Ubuntu下可以以命令行方式使用的图片浏览工具. Google了一些资料,找到下面几个web: 1.pho:轻巧的命令行图片查看器 其中介绍了工具pho,其功能特点,见下面的转帖内容: ph ...

  9. MFC对话框显示BMP图片

    1.MFC对话框显示BMP图片我们先从简单的开始吧.先分一个类: (一) 非动态显示图片(即图片先通过资源管理器载入,有一个固定ID) (二) 动态载入图片(即只需要在程序中指定图片的路径即可载入) ...

随机推荐

  1. struts2 之 ServletAPI

    1. 在struts2中有两种方式使用SercletAPI,一种解耦方式,一种耦合方式. 2. 解耦方式就是使用ActionContext 来实现,是完全解耦 servletAPI. ActionCo ...

  2. java多线程基本概述(二十)——中断

    线程中断我们已经直到可以使用 interrupt() 方法,但是你必须要持有 Thread 对象,但是新的并发库中似乎在避免直接对 Thread 对象的直接操作,尽量使用 Executor 来执行所有 ...

  3. C#并行编程--命令式数据并行(Parallel.Invoke)

    命令式数据并行   Visual C# 2010和.NETFramework4.0提供了很多令人激动的新特性,这些特性是为应对多核处理器和多处理器的复杂性设计的.然而,因为他们包括了完整的新的特性,开 ...

  4. java复习(6)---异常处理

    JAVA异常处理知识点及可运行实例 接着复习java知识点,异常处理是工程中非常重要的. 1.处理异常语句: try{ .... }catch(Exception e){ ..... } finall ...

  5. require.js+bootstrap实现简单的页面登录和页面跳转

    小颖的这个demo其实很简单的,大家一起来先来看看页面效果图:          目录: 代码: inde.html <!DOCTYPE html> <html> <he ...

  6. poj3160强连通分量加dfs

    After retirement as contestant from WHU ACM Team, flymouse volunteered to do the odds and ends such ...

  7. sfdfssd

    [TOC] Disabled options TeX (Based on KaTeX); Emoji; Task lists; HTML tags decode; Flowchart and Sequ ...

  8. (转)static 变量

    一. static 变量 static变量大致分为三种用法1. 用于局部变量中,成为静态局部变量. 静态局部变量有两个用法,记忆功能和全局生存期.2. 用于全局变量,主要作用是限制此全局变量被其他的文 ...

  9. C语言之强化,弱化符号weak

    一.概述 在C语言中,函数和初始化的全局变量(包括显示初始化为0)是强符号,未初始化的全局变量是弱符号. 对于它们,下列三条规则使用: ① 同名的强符号只能有一个,否则编译器报"重复定义&q ...

  10. vue1.0和vue2.0的区别(二)

    这篇我们继续之前的vue1.0和vue2.0的区别(一)继续说 四.循环 学过vue的同学应该知道vue1.0是不能添加重复数据的,否则它会报错,想让它重复添加也不是不可以,不过需要定义别的东西 而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