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LFU类

1.1. LFU

1.1.1. 原理

LFU(Least Frequently Used)算法根据数据的历史访问频率来淘汰数据,其核心思想是“如果数据过去被访问多次,那么将来被访问的频率也更高”。

1.1.2. 实现

LFU的每个数据块都有一个引用计数,所有数据块按照引用计数排序,具有相同引用计数的数据块则按照时间排序。

具体实现如下:

1. 新加入数据插入到队列尾部(因为引用计数为1);

2. 队列中的数据被访问后,引用计数增加,队列重新排序;

3. 当需要淘汰数据时,将已经排序的列表最后的数据块删除。

1.1.3. 分析

l 命中率

一般情况下,LFU效率要优于LRU,且能够避免周期性或者偶发性的操作导致缓存命中率下降的问题。但LFU需要记录数据的历史访问记录,一旦数据访问模式改变,LFU需要更长时间来适用新的访问模式,即:LFU存在历史数据影响将来数据的“缓存污染”效用。

l 复杂度

需要维护一个队列记录所有数据的访问记录,每个数据都需要维护引用计数。

l 代价

需要记录所有数据的访问记录,内存消耗较高;需要基于引用计数排序,性能消耗较高。

1.2. LFU*

1.2.1. 原理

基于LFU的改进算法,其核心思想是“只淘汰访问过一次的数据”。

1.2.2. 实现

LFU*数据缓存实现和LFU一样,不同的地方在于淘汰数据时,LFU*只淘汰引用计数为1的数据,且如果所有引用计数为1的数据大小之和都没有新加入的数据那么大,则不淘汰数据,新的数据也不缓存。

1.2.3. 分析

l 命中率

和LFU类似,但由于其不淘汰引用计数大于1的数据,则一旦访问模式改变,LFU*无法缓存新的数据,因此这个算法的应用场景比较有限。

l 复杂度

需要维护一个队列,记录引用计数为1的数据。

l 代价

相比LFU要低很多,不需要维护所有数据的历史访问记录,只需要维护引用次数为1的数据,也不需要排序。

1.3. LFU-Aging

1.3.1. 原理

基于LFU的改进算法,其核心思想是“除了访问次数外,还要考虑访问时间”。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解决LFU缓存污染的问题。

1.3.2. 实现

虽然LFU-Aging考虑时间因素,但其算法并不直接记录数据的访问时间,而是通过平均引用计数来标识时间。

LFU-Aging在LFU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最大平均引用计数。当当前缓存中的数据“引用计数平均值”达到或者超过“最大平均引用计数”时,则将所有数据的引用计数都减少。减少的方法有多种,可以直接减为原来的一半,也可以减去固定的值等。

1.3.3. 分析

l 命中率

LFU-Aging的效率和LFU类似,当访问模式改变时,LFU-Aging能够更快的适用新的数据访问模式,效率要高。

l 复杂度

在LFU的基础上增加平均引用次数判断和处理。

l 代价

和LFU类似,当平均引用次数超过指定阈值(Aging)后,需要遍历访问列表。

1.4. LFU*-Aging

1.4.1. 原理

LFU*和LFU-Aging的合成体。

1.4.2. 实现

略。

1.4.3. 分析

l 命中率

和LFU-Aging类似。

l 复杂度

比LFU-Aging简单一些,不需要基于引用计数排序。

l 代价

比LFU-Aging少一些,不需要基于引用计数排序。

1.5. Window-LFU

1.5.1. 原理

Windows-LFU是LFU的一个改进版,差别在于Window-LFU并不记录所有数据的访问历史,而只是记录过去一段时间内的访问历史,这就是Window的由来,基于这个原因,传统的LFU又被称为“Perfect-LFU”。

1.5.2. 实现

与LFU的实现基本相同,差别在于不需要记录所有数据的历史访问数据,而只记录过去一段时间内的访问历史。具体实现如下:

1)记录了过去W个访问记录;

2)需要淘汰时,将W个访问记录按照LFU规则排序淘汰

举例如下:

假设历史访问记录长度设为9,缓存大小为3,图中不同颜色代表针对不同数据块的访问,同一颜色代表针对同一数据的多次访问。

样例1:黄色访问3次,蓝色和橘色都是两次,橘色更新,因此缓存黄色、橘色、蓝色三个数据块

样例2:绿色访问3次,蓝色两次,暗红两次,蓝色更新,因此缓存绿色、蓝色、暗红三个数据块

1.5.3. 分析

l 命中率

Window-LFU的命中率和LFU类似,但Window-LFU会根据数据的访问模式而变化,能够更快的适应新的数据访问模式,”缓存污染“问题不严重。

l 复杂度

需要维护一个队列,记录数据的访问流历史;需要排序。

l 代价

Window-LFU只记录一部分的访问历史记录,不需要记录所有的数据访问历史,因此内存消耗和排序消耗都比LFU要低。

1.6. LFU类算法对比

由于不同的访问模型导致命中率变化较大,此处对比仅基于理论定性分析,不做定量分析。

对比点

对比

命中率

Window-LFU/LFU-Aging > LFU*-Aging > LFU > LFU*

复杂度

LFU-Aging > LFU>  LFU*-Aging  >Window-LFU > LFU*

代价

LFU-Aging > LFU > Window-LFU > LFU*-Aging  > LFU*

缓存淘汰算法之LFU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常用缓存淘汰算法(LFU、LRU、ARC、FIFO、MRU)

    缓存算法是指令的一个明细表,用于决定缓存系统中哪些数据应该被删去. 常见类型包括LFU.LRU.ARC.FIFO.MRU. 最不经常使用算法(LFU): 这个缓存算法使用一个计数器来记录条目被访问的频 ...

  2. 缓存淘汰算法(LFU、LRU、ARC、FIFO、MRU)分析

    缓存算法是指令序列,用于决定缓存系统中哪些数据应该被删去. 常见类型包括LFU.LRU.ARC.FIFO.MRU. 一.最不经常使用算法(Least Frequently Used-LFU): 它是基 ...

  3. 图解缓存淘汰算法二之LFU

    1.概念分析 LFU(Least Frequently Used)即最近最不常用.从名字上来分析,这是一个基于访问频率的算法.与LRU不同,LRU是基于时间的,会将时间上最不常访问的数据淘汰;LFU为 ...

  4. 昨天面试被问到的 缓存淘汰算法FIFO、LRU、LFU及Java实现

    缓存淘汰算法 在高并发.高性能的质量要求不断提高时,我们首先会想到的就是利用缓存予以应对. 第一次请求时把计算好的结果存放在缓存中,下次遇到同样的请求时,把之前保存在缓存中的数据直接拿来使用. 但是, ...

  5. 04 | 链表(上):如何实现LRU缓存淘汰算法?

    今天我们来聊聊“链表(Linked list)”这个数据结构.学习链表有什么用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讨论一个经典的链表应用场景,那就是+LRU+缓存淘汰算法. 缓存是一种提高数据读取性能的技术 ...

  6. 数据结构与算法之美 06 | 链表(上)-如何实现LRU缓存淘汰算法

    常见的缓存淘汰策略: 先进先出 FIFO 最少使用LFU(Least Frequently Used) 最近最少使用 LRU(Least Recently Used) 链表定义: 链表也是线性表的一种 ...

  7. 缓存淘汰算法之FIFO

    前段时间去网易面试,被这个问题卡住,先做总结如下: 常用缓存淘汰算法 FIFO类:First In First Out,先进先出.判断被存储的时间,离目前最远的数据优先被淘汰. LRU类:Least ...

  8. 链表:如何实现LRU缓存淘汰算法?

    缓存淘汰策略: FIFO:先入先出策略 LFU:最少使用策略 LRU:最近最少使用策略   链表的数据结构: 可以看到,数组需要连续的内存空间,当内存空间充足但不连续时,也会申请失败触发GC,链表则可 ...

  9. 《数据结构与算法之美》 <04>链表(上):如何实现LRU缓存淘汰算法?

    今天我们来聊聊“链表(Linked list)”这个数据结构.学习链表有什么用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讨论一个经典的链表应用场景,那就是 LRU 缓存淘汰算法. 缓存是一种提高数据读取性能的技术 ...

随机推荐

  1. Redis数据库2

    一.存储list 1.概述     list类型是按照插入顺序排序的字符串链表,可以在头部(left)和尾部(right)添加新的元素,如果不存在,则自动创建;如果list中所有元素被移除,则list ...

  2. MapReduce的过程(2)

    MapReduce的编程思想(1) MapReduce的过程(2) 1. MapReduce从输入到输出 一个MapReduce的作业经过了input.map.combine.reduce.outpu ...

  3. Java中的多线程详解

    如果对什么是线程.什么是进程仍存有疑惑,请先Google之,因为这两个概念不在本文的范围之内. 用多线程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更好的利用cpu的资源,因为所有的多线程代码都可以用单线程来实现.说这个话其 ...

  4. 读Linear Algebra -- Gilbert Strang

    转眼间我的学士学位修读生涯已经快要到期了,重读线性代数,一是为了重新理解Algebra的的重要概念以祭奠大一刷过的计算题,二是为了将来的学术工作先打下一点点(薄弱的)基础.数学毫无疑问是指导着的科研方 ...

  5. servlet forword服务器端跳转

    web.xml中配置servlet的映射和访问路径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web-ap ...

  6. POJ 1067 取石子游戏 (威佐夫博奕,公式)

    题意: 有两堆石子,两个人轮流取石子.规定每次有两种取法,一是可以在任意的一堆中取走任意多的石子:二是可以在两堆中同时取走相同数量的石子.最后把石子全部取完者为胜者.给定两堆石子数量,问先手的输赢? ...

  7. COGS 1619. [HEOI2012]采花

    ★★☆   输入文件:1flower.in   输出文件:1flower.out   简单对比时间限制:5 s   内存限制:128 MB [题目描述] 萧薰儿是古国的公主,平时的一大爱好是采花. 今 ...

  8. Android系统Binder机制学习总结

    一.Binder机制概述 在Android开发中,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用到进程间通信,所谓进程间通信,实现进程间通信的机制有很多种,比如说socket.pipe等,Android中进程间通信的方式主要有三 ...

  9. Java变量、Java对象初始化顺序

    局部变量与成员变量: 局部变量分为: 行参:在方法签名中定义的局部变量,随方法的结束而凋亡. 方法内的局部变量:必须在方法内对其显示初始化,从初始化后开始生效,随方法的结束而凋亡. 代码块内的局部变量 ...

  10. 主成分分析法(PCA)答疑

    问:为什么要去均值? 1.我认为归一化的表述并不太准确,按统计的一般说法,叫标准化.数据的标准化过程是减去均值并除以标准差.而归一化仅包含除以标准差的意思或者类似做法.2.做标准化的原因是:减去均值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