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5335郝昊《java程序设计》第2次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 Java面向程序设计,采用TDD的方式设计有关实现复数类Complex。

  • 理解并掌握面向对象三要素:封装、继承、多态。

  • 运用并且掌握单元测试。

  • 初步掌握UML建模

  • 熟悉S.O.L.I.D原则了解设计模式

实验步骤

本次实验在编写并设计有关实现复数类Complex的功能下,尝试使用TDD方式,并且运用单元测试。

  • 伪代码:

们先写伪代码,伪代码可以用汉语写,伪代码与具体编程语言无关,不要写与具体编程语言语法相关的语句,伪代码从意图层面来解决问题,最终,伪代码是产品代码最自然的、最好的注释。

公共类Complex;

定义双精度的实部和虚部(实部用real,虚部用img);

构造函数取得实部;

构造函数取得虚部;

构造函数:两个复数相加,结果返回;

构造函数:两个复数相减,结果返回;

构造函数:两个复数相乘,结果返回;

构造函数:两个复数相除,结果返回;

··· ···

以上是这个复数类的所有代码,以下为一些测试代码;

测试代码;

代码结束;

  • 产品代码

有了伪代码,我们用特定编程语言翻译一下,就是可用的产品代码了。对于产品代码,只要遵照所选择的特定编程语言翻译,注意语法问题,注意细节,就很容易成功。

public class Complex
{
double real,img;
//实部和虚部 public Complex() //默认构造方法
{
this.real=0;
this.img =0;
}
public Complex(double real,double img) //带参数的构造方法
{
this.real=real;
this.img =img;
}
public double getReal()
{ return this.real; } //得到实部 public double getImage()
{ return this.img; } //得到虚部
public double getReal(Complex c)
{ return c.real; } //得到复数c的实部,这两个函数看起来好像有点多余,但在特殊的情况下会有用 public double getImage(Complex c)
{ return c.img; } //得到复数c的虚部 public void setReal (double real)
{ this.real=real; } //设置实部 public void setImage(double img)
{ this.img =img; } //设置虚部 public Complex addComplex(Complex a,Complex b) //两个复数相加,结果返回
{
Complex temp =new Complex();
temp.real=a.real+b.real;
temp.img =a.img +b.img;
return temp;
}
public Complex decComplex(Complex a,Complex b) //两个复数相减,结果返回
{
Complex temp = new Complex();
temp.real = a.real - b.real;
temp.img = a.img - b.img;
return temp;
}
public Complex mulComplex(Complex a,Complex b) //两个复数相乘,结果返回
{
Complex temp = new Complex();
temp.real = a.real*b.real-a.img*b.img;
temp.img = a.real*b.img+a.img*b.real;
return temp;
}
public Complex divComplex(Complex a,Complex b) //两个复数相除,结果返回
{
Complex temp = new Complex();
temp.real=(a.real*b.real+a.img*b.img)/(b.real*b.real+b.img*b.img);
temp.img =(a.img*b.real-a.real*b.img)/(b.real*b.real+b.img*b.img);
return temp;
} public void addComplex(Complex cplx) //加上一个复数
{
this.real=this.real+cplx.real;
this.img =this.img +cplx.img;
}
public void decComplex(Complex cplx) //减去一个复数
{
this.real=this.real-cplx.real;
this.img =this.img -cplx.img;
}
public void mulComplex(Complex cplx) //乘与一个复数
{
double temp=this.real; //下一行代码会改变this.real的值,先用一个临时变量存起来
this.real=this.real*cplx.real-this.img*cplx.img;
this.img =temp*cplx.img+this.img*cplx.real;
}
public void divComplex(Complex cplx) //除去一个复数
{
double temp=this.real; //下一行代码会改变this.real的值,先用一个临时变量存起来
this.real=(this.real*cplx.real+this.img*cplx.img)/(cplx.real*cplx.real+cplx.img*cplx.img);
this.img =(this.img*cplx.real-temp*cplx.img)/(cplx.real*cplx.real+cplx.img*cplx.img);
} /****以上是这个复数类的所有函数,下面是一些测试的代码****/ public void printComplex() //在console端输出这个复数,测试用
{
System.out.println(""+this.real+"+"+this.img+"i");//这里可以填加一点代码以判断虚部的正负,这个工作我没有做
} public String toString(){ String fin=" ";
if(img>0){
fin = real+"+"+img+"i";
}else if(img<0){
fin = real+ ""+img+"i";
}else{
fin = fin;
}
return f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测试代码
{
Complex cc=new Complex(4,8);
cc.printComplex();
Complex dd=new Complex(2,2);
dd.printComplex();
System.out.println("-----------------");
Complex ff=new Complex(); ff=ff.addComplex(cc,dd);
ff.printComplex();
ff=ff.decComplex(cc,dd);
ff.printComplex();
ff=ff.mulComplex(cc,dd);
ff.printComplex();
ff=ff.divComplex(cc,dd);
ff.printComplex();
System.out.println("-----------------");
cc.addComplex(dd);
cc.printComplex();
cc=new Complex(4,8);
cc.decComplex(dd);
cc.printComplex();
cc=new Complex(4,8);
cc.mulComplex(dd);
cc.printComplex();
cc=new Complex(4,8);
cc.divComplex(dd);
cc.printComplex();
System.out.println("-----------------");
cc.setReal(123);
cc.setImage(456);
cc.printComplex();
System.out.println(""+cc.getReal()+"+"+cc.getImage()+"i");
System.out.println("-----------------");
}
}
  • 测试代码

写测试代码,证明自己的代码没有问题。在Java编程时,程序员对类实现的测试叫单元测试。类XXXX的单元测试,我们一般写建一个XXXXTest的类。

在用单元测试的时候遇到了问题。首先,在于如何创建测试class文件在单独的text文件夹下,而不是和源代码在src文件夹下。后来通过退出Idea界面,在相应的Complex复数类的文件夹下自行建立text文件夹,之后按照百度经验,将文件夹设为Text SoureceRoot。这样就解决了问题。

之后,在创建text的时候,选中需要的检测的函数,go to text,但是第一次选用的Groovy Junit,在之后的编译显示没有此包类,后来在看来娄老师的博客后,发现应该在选择Junit4,这样就解决了问题。

其次,在创建了text文件后,需要进行测试。但在测试的时候需要采用特定的格式。 for example:

	assertEquals("2.0+6.0i",c.decComplex(a,b).toString());

虽然采用了这种特定的格式,但是却还存在问题,后来看娄老师博客里的学生成绩的例子,和我自己的例子相比较发现需要在原函数定义toString()函数,不然在输出的时候没法以字符串的形式输出。之后在原函数里定义了toString()函数。

	public String toString(){

    		String fin=" ";
if(img>0){
fin = real+"+"+img+"i";
}else if(img<0){
fin = real+ ""+img+"i";
}else{
fin = fin;
}
return fin;
}

在原函数定义完该函数后,再次回到text.class文件下修改一下输出变量就可以成功的实现分块测试。

以下为分块测试的截图。

加法

减法

乘法

除法

除法这里故意输入错误答案,检验出分块测试的问题

S.O.L.I.D

  • SRP(Single Responsibility Principle,单一职责原则)

  • OCP(Open-Closed Principle,开放-封闭原则)

  • LSP(Liskov Substitusion Principle,Liskov替换原则)

  • ISP(Interface Segregation Principle,接口分离原则)

  • DIP(Dependency Inversion Principle,依赖倒置原则)

用简单的UML建模复数类Complex

在娄老师博客的指导下,完成了简单实用UML对函数建模。

单元测试的好处

其实单元测试不仅能保证项目进度还能优化你的设计。有些开发者会说,写单元测试代码太费劲了,比写业务代码还麻烦。可是如果强迫开发者必须写单元测试代码的时候。聪明且又想‘偷懒’的开发人员为了将来可以更方便地编写测试代码。唯一的办法就是通过优化设计,尽可能得将业务代码设计成更容易测试的代码。慢慢地开发者就会发现。自己设计的程序耦合度也越来越低。每个单元程序的输入输出,业务内容和异常情况都会尽可能变得简单。最后发现自己的编程习惯和设计能力也越来越能够轻松驾驭。

实验PSP (Presonal Sowftware Process)时间

步骤 耗时 百分比
需求分析 5 6.25%
设计 10 12.5%
代码实现 50 62.5%
测试 10 12.5%
分析总结 5 3.25%

20145335郝昊《java程序设计》第2次实验报告的更多相关文章

  1. 20145335郝昊 Java学习心得 密码学代码复写

    20145335郝昊 Java学习心得 密码学代码复写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现代密码学这门课程,在上课的时候接触到了很多种类型的密码体制,对于一些典型很通用的密码体制有自己的学习和设计.不论是从密码体制还 ...

  2. 20145330《Java程序设计》第二次实验报告

    20145330<Java程序设计>第二次实验报告 实验二 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实验内容 1.初步掌握单元测试和TDD 2.理解并掌握面向对象三要素:封装.继承多态 3.初步掌握UM ...

  3. 20145320《Java程序设计》第二次实验报告

    20145320<Java程序设计>第二次实验报告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BESTI)实验报告 课程:Java程序设计 班级:1453 指导教师:娄嘉鹏 实验日期:2016.04.12 15: ...

  4. 《Java程序设计》第二次实验报告

    20145220 <Java程序设计>第二次实验报告 课程:Java程序设计 指导教师:娄嘉鹏 实验日期:2016.04.12 实验名称: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实验内容 初步掌握单元测 ...

  5. 20145333 《Java程序设计》第二次实验报告

    2014333 <Java程序设计>第二次实验报告 课程:Java程序设计 指导教师:娄嘉鹏 实验日期:2016.04.12 实验名称: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实验内容 初步掌握单元测试 ...

  6. 20145240 《Java程序设计》第二次实验报告

    20145240 <Java程序设计>第二次实验报告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BESTI)实验报告 课程:Java程序设计 班级:1452 指导教师:娄嘉鹏 实验日期:2016.04.12 实验 ...

  7. Java程序设计第四次实验报告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BESTI) 实     验    报     告 课程:java程序设计 班级:1352  姓名:何伟钦  学号:20135223 成绩:            指导教师:娄嘉鹏 ...

  8. 20145216史婧瑶《Java程序设计》第二次实验报告

    实验二 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实验内容 1. 初步掌握单元测试和TDD 2. 理解并掌握面向对象三要素:封装.继承.多态 3. 初步掌握UML建模 4. 熟悉S.O.L.I.D原则 5. 了解设计 ...

  9. 20145231《Java程序设计》第二次实验报告

    实验二 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实验内容 初步掌握单元测试和TDD: 理解并掌握面向对象三要素: 初步掌握UML建模: 熟悉S.O.L.I.D原则: 了解设计模式: 实验要求 实现并体会例子中代码的 ...

  10. 20145335郝昊《Java程序设计》课程总结

    20145335郝昊<Java程序设计>课程总结 1.读书笔记汇总 第一周学习总结:http://www.cnblogs.com/20145335hh/p/5244638.html 第二周 ...

随机推荐

  1. excel提取汉字拼音首字母

    本文转载:http://jingyan.baidu.com/article/63acb44adca44461fcc17e85.html 利用Excel表格中的宏,轻松提取首字母 方法/步骤 1.启动E ...

  2. [报错] Xcode Error-Could not insert new outlet connection: Could not find any information for the class named "xxx"

    当从StoryBoard或xib中需要将控件绑定类文件时(OC中是.m文件,Swift中是.swift文件) 当按住control键将控件往类文件中拖拽后,填写控件的name后,点击connect时 ...

  3. 三种方案在Windows系统下安装ubuntu双系统

    一.虚拟机安装(不推荐) 使用工具:Vmware 如果不是因为迫不得已,比如Mac OS对硬件不兼容,Federa安装频繁出错,各种驱动不全等等,不推荐使用虚拟机安装. 个人感觉这是一种对操作系统的亵 ...

  4. 观 浅谈HTTP中Get与Post的区别

    看完解决了一些模糊不清的.错误的理解.

  5. python中lambda使用

    一.lambda函数 1.lambda函数基础: lambda函数也叫匿名函数,即,函数没有具体的名称,而用def创建的方法是有名称的.如下: """命名的foo函数&q ...

  6. Python并行编程(九):线程通讯queue

    1.基本概念 当线程之间要共享资源或数据的时候,可能变的非常复杂.Python的threading模块提供了很多同步原语,包括信号量,条件变量,事件和锁.如果可以使用这些原语的话,应该优先考虑使用这些 ...

  7. Python并行编程(二):基于线程的并行

    1.介绍 软件应用中使用最广泛的并行编程范例是多线程.通常一个应用有一个进程,分成多个独立的线程,并行运行.互相配合,执行不同类型的任务. 线程是独立的处理流程,可以和系统的其他线程并行或并发地执行. ...

  8. Mybatis框架学习总结-使用Mybatis对表执行CRUD操作

    使用MyBatis对表执行CRUD操作——基于XML的实现 1.创建(create)用户:在userMapper.xml文件中增加: <!-- 创建用户Create --> <ins ...

  9. 配置stun服务器实现穿墙

    Turn服务器的配置流程 Webrtc是基于P2P的,在两个客户端建立连接之前需要服务器建立连接,这时两台设备一般都处于一个或者多个NAT中,那么两台设备建立连接就需要穿墙技术. 这时就用到了turn ...

  10. Spring MVC学习(五)---ModelAndView没有明显申明name

    看图不解释: 对于这种写法: new ModelAndView().addObject(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