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精读:气候变化、CO2浓度提高和土地利用变化对全球陆地蒸散发的影响分析
阅读文献是Liu(2021)发表的《Response of global land evapotranspiration to climate change, elevated CO2, and land use change》。
01 引言:研究背景和目的
1.1 陆地蒸散发(ET)的重要性
论文首先阐述了陆地蒸散发的重要性,陆地通过ET将陆地降水中的58-65%返回到大气(水蒸气形式),同时带走了大约陆地中51~58%的能量。ET的变化会影响径流、温度以及其他水文变量等,进而改变可用水源的时空分布格局甚至区域和全球变暖。
因此,研究ET的全球变化以及背后造成的机制(即归因分析:谁影响了ET?他们的影响程度各自是多少(量化该影响)?)
1.2 现有的认知与研究不足
前人的研究已经发现了ET的变化主要是由气候变化(Climate Change, CLI),土地利用变化(Land Use Change, LUC)以及升高的CO2浓度(记为CO2)。
但此前,这些驱动因子各自对ET的影响程度并没有被量化,这主要是因为模型(GCMs)设计的限制,对这三个驱动因子的影响信号进行定量的、独立的检测和归因分析,是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文中又详细说明了为什么这些驱动因子难以被量化:
- 对于LUC,增加或者减少的耕地面积、森林面积都会影响
植被截流蒸发(植被冠层会拦截大量的降雨,这些降雨相当一部分会直接从树叶和树枝表面蒸发掉)、地表反照率、土壤属性(土壤水分等)以及植被蒸腾作用(相比于耕地,森林的蒸腾作用明显要强的多,但是温带地区的退耕还林和热带地区的砍伐森林带来的土地利用变化会使得其中的影响复杂化),这些因素相互影响,难以确定分离。 - CO2浓度的升高,一方面会使得植被叶片的气孔导度减少(因为CO2足够,仅需要稍稍张开气孔就可以获取足够多的CO2),但是气孔导度是同时控制CO2进入和水蒸气出去的通道,因此气孔导度减少的同时会导致植被的蒸腾作用减弱进而减小
ET;但是由于CO2的施肥效应(CO2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CO2的增加类似于给农作物施肥,一定程度上会促进植被的生长),可能会使得植被叶片面积变大,叶片面积的增大又会增多气孔使得ET上升。 - 以往的研究只使用一小部分模型(就是没什么工作量),使得得到的结论可能会因为模型的不同等而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或者结果的可信度不高(就是它这个结论我得多看几篇文献去确认看看大家使用其他模型是不是也是类似的结果),最终对于CO2浓度上升对于
ET的影响在达成共识这里存在困难。
1.3 本文的研究目标
- 量化
CLI、CO2和LUC在ET变化中的影响 CLI、CO2、LUC对ET的影响在不同时空尺度上的分布- 进一步量化
CLI中降水(P)和潜在蒸散发(PET)的影响
02 主要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ET的趋势
总体而言,从全球范围来看,卫星反演的ET趋势是在过去38年(1980–2017)里总体上是增加的,全球面积加权平均的年ET增长率是0.82mm/year。
- 从空间范围上来看,全球41.6%陆地面积显示出
ET有显著的增长趋势(p < 0.05),仅有不到5%的陆地区域显示出显著的下降趋势; - 从空间分布上来看,
ET显著增加最明显的区域位于欧洲、非洲南部、中国南部和印度 ;显著减少的区域则主要在美国西部和巴西南部的部分地区被观测到 ; - 从季节差异上来看,
ET在夏季具有显著增长趋势的面积最大(占全球陆地32.2%),其次是春季(31.2%)、秋季(31.0%)和冬季(22.5%);虽然冬季具有显著增长趋势的面积是最小的,但是人家的显著减小趋势面积可是最大的噢(9.8%)。
2.2 生态系统模型(TRENDY)在ET模拟中的表现
- 模型模拟(S3)的
ET结果与卫星观测数据匹配良好,13个模型中有10个NSE>0.8,为了减少不确定性剔除了剩余的3个来进行后续分析; - 集合平均了前10个模型的NSE达到了0.92;
- 模型模拟的ET在空间分布格局上与卫星观测结果有巨大差异,但在时间变化上也就是年和季节尺度上,二者波动相似;
2.3 ET变换的检测与归因分析(核心)
检测的方法是论文提及的the optimal fingerprint method
2.3.1 从全球尺度上来看
- 从检测结果来看(见Fig3.0 a),只有
CLI的影响信号可以从自然变率的噪音中检测出来,而CO2和LUC则被内部变率(可以视为是正常的噪音或者波动,这两个驱动因子有作用,但是单独来看由于各自的影响程度太小而与波动或者噪音没有什么区别而被遮盖掉了) - 从归因结果来看(见Fig3.0 f),
CLI所引起的全球ET增加趋势为0.55 mm/year, 是导致全球ET增加的主要驱动因子;
2.3.2 从区域尺度上看
- 在热带和高纬度地区,造成
ET变化的主导因子还是CLI;但是在南半球温带和北半球温带,主导因素转变为LUC;
2.3.3 从季节尺度上看
CLI在各个季节的影响信号都是可以检测到的(高于噪音);- 除了秋季,
CLI在所有季节中对ET的影响都占主导作用; - 秋季,
LUC的贡献/影响超过了CLI成为主导驱动因子;
2.4 ET变化成因的时空分布格局
就是阐述不同的驱动因子所单独造成的那部分ET趋势的时空分布。
2.4.1 CO2浓度上升的影响
从空间分布上来看,CO2浓度上升导致了全球大部分区域的ET减少;(这说明CO2对植被的生理效应(例如气孔减小抑制蒸腾作用)的负面影响是大于CO2对植被施肥效应的正面影响)
此外,还说明了为什么热带雨林地区受CO2影响反而其ET增加了,主要是其施肥效应导致叶面积指数LAI的增加。
2.4.2 CLI的影响
CLI导致的那部分ET在全球大部分区域都是增加的;CLI占主导的区域里,P是更主要的驱动因子,主导了全球48.4%的陆地面积,而PET则占17.1%;P和PET的分布有明显的地理分布规律,P主导干旱区域的ET趋势,PET主导湿润地区的ET趋势;
2.4.3 LUC的影响
LUC在全球尺度上的总体影响相对较小,但是在局部地区的影响非常强烈;LUC所导致的ET减少的区域主要集中在热带雨林的毁林区域(其中一部分被农田所覆盖);LUC所导致的ET减少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植树造林和农田灌溉显著增加区域;
03 结论
- 气候变化(
CLI)是影响ET变化的最主要驱动因子; CLI的主导作用主要取决于降水(P)。P控制(主导)了全球48.4%陆地区域(且这些区域绝大多数位于干旱地区)的ET变化,而潜在蒸散发(PET)主导了全球17.1%陆地区域(大部分属于湿润地区)的ET变化;CO2浓度的上升时第二大驱动因子,它导致了绝大多数(尤其是植被茂密的区域)地区的ET减少;LUC依据其变化的不同其造成的影响截然相反。在毁林地区会减少ET;而在植树造林地区会增加ET。但是由于正负相抵,LUC整体上对ET的影响是非常有限(小)的;
本文由博客一文多发平台 OpenWrite 发布!
文献精读:气候变化、CO2浓度提高和土地利用变化对全球陆地蒸散发的影响分析的更多相关文章
- 对于应用需要记录某个方法耗时的场景,必须使用clock_gettime传入CLOCK_MONOTONIC参数,该参数获得的是自系统开机起单调递增的纳秒级别精度时钟,相比gettimeofday精度提高不少,并且不受NTP等外部服务影响,能准确更准确来统计耗时(java中对应的是System.nanoTime),也就是说所有使用gettimeofday来统计耗时(java中是System.curre
对于应用需要记录某个方法耗时的场景,必须使用clock_gettime传入CLOCK_MONOTONIC参数,该参数获得的是自系统开机起单调递增的纳秒级别精度时钟,相比gettimeofday精度提高 ...
- NOIP2016提高组初赛(C++语言)试题 个人的胡乱分析 Part 3.
*已更新 胡乱分析的第三部分,程序填空(所谓的完善程序) 说到初赛,好像本周六就是了.哇好激动.. 填空题都是玄学.也许get到点了就会好做一些.. (标红的是填在空里的答案) T1.交朋友 (小矮个 ...
- NOIP2016提高组初赛(C++语言)试题 个人的胡乱分析 Part 2.
洛谷秋令营day1模拟赛原地爆炸,心态崩了.于是打算写一下初赛题放松一下. 上次胡乱分析到了选择题,这次我想说说后面的题. 问题求解 T1.有一个1x8的方格图形,黑白两色填涂每个方格,两个黑格并不能 ...
- NOIP2016提高组初赛(C++语言)试题 个人的胡乱分析
最近在做历年的初赛题,那我捡几道比较有代表性的题说一下好了 原题可以在这里看:https://wenku.baidu.com/view/10c0eb7ce53a580217fcfede.html?fr ...
- 机器学习之三:logistic回归(最优化)
一般来说,回归不用在分类问题上,因为回归是连续型模型,而且受噪声影响比较大.如果非要应用进入,可以使用logistic回归. logistic回归本质上是线性回归,只是在特征到结果的映射中加入了一层函 ...
- Logistic回归分析简介
Logistic回归:实际上属于判别分析,因拥有很差的判别效率而不常用. 1. 应用范围: ① 适用于流行病学资料的危险因素分析 ② 实验室中药物的剂量-反应关系 ③ 临床试验 ...
- 北京市行政村边界shp数据/北京市乡镇边界/北京市土地利用分类数据/北京市气象数据/降雨量分布数据/太阳辐射数据
数据下载链接:数据下载链接 北京是一座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古都,在不同的朝代有着不同的称谓,大致算起来有二十多个别称.北京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部.北部和东北部三面环山,东南部是一片缓缓向渤海倾斜的 ...
- 广东省30m二级分类土地利用数据(矢量)
数据下载链接:百度云下载链接 广东省,地处中国大陆最南部,属于东亚季风区,从北向南分别为中亚热带.南亚热带和热带气候,是中国光.热和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主要河系为珠江的西江.东江.北江和三角洲水 ...
- 广西省行政村边界shp数据/广西省乡镇边界/广西省土地利用分类数据/广西省气象数据/降雨量分布数据/太阳辐射数据
数据下载链接:数据下载链接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中国南部,北回归线横贯中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南北以贺州--东兰一线为界,此界以北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以南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数据范围:全 ...
- 2m高分辨率土地利用分类数据
数据下载链接:百度云下载链接 土地利用数据是在根据影像光谱特征,结合野外实测资料,同时参照有关地理图件,对地物的几何形状,颜色特征.纹理特征和空间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建立统一解译标志的基础之上,依据多源 ...
随机推荐
- 基于小熊派Hi3861鸿蒙开发的IoT物联网学习【六】--智慧农业MQTT数据上传华为云
本示例将在BearPi-HM_Nano开发板上使用MQTT协议连接华为IoT平台,使用的是E53_IA1 智慧农业扩展板与 BearPi-HM_Nano 开发板. E53_IA1开发板对应方法: ...
- 题解:P1032 [NOIP 2002 提高组] 字串变换
题目链接:link. 为了高效地解决这道题目,我们考虑使用双向搜索解决. 我们从 \(A\) 和 \(B\) 同时开始搜索,要是中间有相遇,那么就说明 \(A\) 能变成 \(B\) 这样我们就结束搜 ...
- 使用 ftrace 跟踪内核丢包问题定位的实践
本文分享自天翼云开发者社区<使用 ftrace 跟踪内核丢包问题定位的实践>,作者:f****n 数据包的丢失可能会导致性能下降或服务中断.为了诊断内核中是否有丢包问题,我们可以使用 ft ...
- USB Gadget设备枚举失败的处理方法
技术背景 我们的板子作为 USB Gadget 设备通过 USB 线接入 USB 主机使用,我们的板子被主机识别为一个 Compsite Device,这个 Compsite Device 是由我们板 ...
- 建发弘爱 X 袋鼠云:加速提升精细化、数字化医疗健康服务能力
厦门建发弘爱医疗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建发弘爱")创立于2022年,是厦门建发医疗健康投资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专业从事医疗健康领域的医疗服务. 建发弘爱通过医疗.健康及产业服务三大 ...
- ET5.0服务端架构
1: 整体架构图(图片来源 注意:现在的客户端与服务器的链接只有Realm和Gate.也就是说,客户端在第一次登陆时链接Realm,然后链接Gate,但是不连接Map.Map与Client之间的通讯完 ...
- CMD 命令启动管理员模式代码
::==========================================:: 获取管理员权限set _Args=%*if "%~1" NEQ "" ...
- Java--文件上传和下载、JavaMail邮件发送
文件上传 前台: 1. 提交方式:post 2. 表单中有文件上传的表单项: <input type="file" /> 3. 指定表单类型: 默认类型:enctype ...
- 前端开发系列002-基础篇之JavaScript的运算符
本文将介绍javaScript语言中的运算符(`operator`),包括但不限于算术运算符.逻辑运算符.关系运算符以及赋值运算符等内容,而对于位运算符及关键字运算符则仅会做简单说明. 一.运算符简介 ...
- emplace_back VS push_back
简介 一直说, emplace_back 比 push_back 快, 我不信, 哈哈~~ 参考链接 https://blog.csdn.net/yockie/article/details/52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