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的代码放在了Github上。

第二个实验是Lab: system calls

这个实验主要就是自己实现几个简单的系统调用并添加到XV6中。

XV6系统调用

添加系统调用主要有以下几步:

user/user.h中添加系统调用函数的定义。

user/usys.pl中添加入口,这个文件将会在make后生成user/usys.S文件,在该汇编文件中,每个函数就只有三行,将系统调用号通过li(load imm)存入a7寄存器,之后使用ecall进入内核态,最后返回。

fork:
li a7, SYS_fork
ecall
ret

kernel/syscall.h中定义系统调用号。

kernel/syscall.csyscalls函数指针数组中添加对应的函数。在syscall函数中,先读取trapframe->a7获取系统调用号,之后根据该系统调用号查找syscalls数组中的对应的处理函数并调用。

System call tracing (moderate)

先在proc结构体中添加一个trace_mask字段,之后在fork函数中复制该字段到新进程。

在系统调用sys_trace中就只要通过argint函数读取参数,然后设置给trace_mask字段就行了。

最后修改syscall,当系统调用号和trace_mask匹配时就打印相关信息。

// proc.h
struct proc {
...
// this is for sys_trace()
uint trace_mask;
}; // proc.c
int
fork(void) fork(void)
{
...
// copy trace mask
np->trace_mask = p->trace_mask;
...
} // sysproc.c
uint64
sys_trace(void)
{
uint mask;
if(argint(0, (int*)&mask) < 0)
return -1;
struct proc *p = myproc();
p->trace_mask |= mask;
return 0;
} // syscall.c
void
syscall(void)
{
int num;
struct proc *p = myproc(); num = p->trapframe->a7;
if(num > 0 && num < NELEM(syscalls) && syscalls[num]) {
uint64 ret = syscalls[num]();
p->trapframe->a0 = ret;
if((1 << num) & p->trace_mask) {
printf("%d: syscall %s -> %d\n", p->pid, syscall_name[num], ret);
}
} else {
printf("%d %s: unknown sys call %d\n",
p->pid, p->name, num);
p->trapframe->a0 = -1;
}
}

Sysinfo (moderate)

这一个系统调用主要就是要实现freememnproc两个函数来统计内存和进程。

// sysproc.c
uint64
sys_sysinfo(void)
{
uint64 info; // user pointer
struct sysinfo kinfo;
struct proc *p = myproc();
if(argaddr(0, &info) < 0){
return -1;
}
kinfo.freemem = freemem();
kinfo.nproc = nproc();
if(copyout(p->pagetable, info, (char*)&kinfo, sizeof(kinfo)) < 0){
return -1;
}
return 0;
}

阅读kallockfree两个函数就可以知道,kmem.freelist是一个保存了当前空闲内存块的链表,因此只需要统计这个链表的长度再乘以PGSIZE就可以得到空闲内存。

// kalloc.c
uint64
freemem(void)
{
uint64 counter = 0;
struct run *r;
acquire(&kmem.lock);
r = kmem.freelist;
while(r){
r = r->next;
++counter;
}
release(&kmem.lock);
return counter * PGSIZE;
}

阅读procdump和相关代码就可以知道,XV6的进程结构体保存在proc[NPROC]数组当中。而proc->state字段保存了PCB的当前状态,有UNUSED、SLEEPING、RUNNABLE、RUNNING、ZOMBIE五种状态。因此只需要遍历这个数组,然后统计state不是UNUSED状态的就行了。

// proc.c
uint64
nproc(void)
{
uint64 counter = 0;
struct proc *p; for(p = proc; p < &proc[NPROC]; p++) {
acquire(&p->lock);
if(p->state != UNUSED) {
++counter;
}
release(&p->lock);
}
return counter;
}

XV6学习(2)Lab syscall的更多相关文章

  1. XV6学习笔记(2) :内存管理

    XV6学习笔记(2) :内存管理 在学习笔记1中,完成了对于pc启动和加载的过程.目前已经可以开始在c语言代码中运行了,而当前已经开启了分页模式,不过是两个4mb的大的内存页,而没有开启小的内存页.接 ...

  2. xv6学习笔记(3):中断处理和系统调用

    xv6学习笔记(3):中断处理和系统调用 1. tvinit函数 这个函数位于main函数内 表明了就是设置idt表 void tvinit(void) { int i; for(i = 0; i & ...

  3. xv6学习笔记(4) : 进程调度

    xv6学习笔记(4) : 进程 xv6所有程序都是单进程.单线程程序.要明白这个概念才好继续往下看 1. XV6中进程相关的数据结构 在XV6中,与进程有关的数据结构如下 // Per-process ...

  4. xv6学习笔记(5) : 锁与管道与多cpu

    xv6学习笔记(5) : 锁与管道与多cpu 1. xv6锁结构 1. xv6操作系统要求在内核临界区操作时中断必须关闭. 如果此时中断开启,那么可能会出现以下死锁情况: 进程A在内核态运行并拿下了p ...

  5. XV6学习笔记(1) : 启动与加载

    XV6学习笔记(1) 1. 启动与加载 首先我们先来分析pc的启动.其实这个都是老生常谈了,但是还是很重要的(也不知道面试官考不考这玩意), 1. 启动的第一件事-bios 首先启动的第一件事就是运行 ...

  6. XV6学习(1) Lab util

    正在学习MIT的6.S081,把做的实验写一写吧. 实验的代码放在了Github上. 第一个实验是Lab util,算是一个热身的实验,没有涉及到系统的底层,就是使用系统调用来完成几个用户模式的小程序 ...

  7. XV6学习(16)Lab net: Network stack

    最后一个实验了,代码在Github上. 这一个实验其实挺简单的,就是要实现网卡的e1000_transmit和e1000_recv函数.不过看以前的实验好像还要实现上层socket相关的代码,今年就只 ...

  8. XV6学习(9)Lab cow: Copy-on-write fork

    代码在github上.总体来说如果理解了COW机制的话,这个实验的完成也没有很复杂. 这一个实验是要完成COW(copy on write)fork.在原始的XV6中,fork函数是通过直接对进程的地 ...

  9. XV6学习(11)Lab thread: Multithreading

    代码放在github上. 这一次实验感觉挺简单的,特别是后面两个小实验.主要就是对多线程和锁进行一个学习. Uthread: switching between threads 这一个实验是要实现一个 ...

随机推荐

  1. Autofac的基本使用---4、使用Config配置

    Autofac的基本使用---目录 准备 使用的表是Student,创建相关的IDAL.DAL.IBLL.BLL层. 使用EF,创建一个Model层,存放edmx文件. 创建一个Infrastruct ...

  2. [leetcode]Q133Clone Graph

    克隆图记住:一个map一个queue,照葫芦画瓢BFS 找到一个节点就画一个对应的新的,用map对应,然后添加邻居,记录邻居到queue public UndirectedGraphNode clon ...

  3. 686. Repeated String Match判断字符串重复几次可以包含另外一个

    public static int repeatedStringMatch(String A, String B) { //判断字符串a重复几次可以包含另外一个字符串b,就是不断叠加字符串a直到长度大 ...

  4. Java源码系列4——HashMap扩容时究竟对链表和红黑树做了什么?

    我们知道 HashMap 的底层是由数组,链表,红黑树组成的,在 HashMap 做扩容操作时,除了把数组容量扩大为原来的两倍外,还会对所有元素重新计算 hash 值,因为长度扩大以后,hash值也随 ...

  5. 翻译 | 30个 Python3 的最佳实践,技巧和窍门

    1.使用 Python3 如果你关注 Python 的话,应该会知道 Python 2 已经于今年(2020 年)1 月 1 日正式弃用了.这份教程的很多例子都是只支持 Python 3 的,如果你还 ...

  6. Hbase原理(转学习自用)

    一.系统架构 从HBase的架构图上可以看出,HBase中的组件包括Client.Zookeeper.HMaster.HRegionServer.HRegion.Store.MemStore.Stor ...

  7. 手动修复 under-replicated blocks in HDFS

    解决方式步骤: 1.进入hdfs的pod kubectl get pod -o wide | grep hdfs kubectl exec -ti hadoop-hdfs-namenode-hdfs1 ...

  8. asp.net core 学习笔记

    项目整体感知 项目初始化 项目启动流程: Program.cs Microsoft.Extensions.Hosting.Host => CreateHostBuilder().UseStart ...

  9. Zero date value prohibited解决方法

    发现错误 在做新需求时,建了新表,但是在测试debug中,控制台报了java.sql.SQLException: Zero date value prohibited错误 数据库用的是Date类型 实 ...

  10. CS系统中分页控件的制作

    需求:在一个已有的CS项目(ERP中),给所有的列表加上分页功能. 分页的几个概念: 总记录数  totalCount (只有知道了总记录数,才知道有多少页) 每页记录数  pageSize (根据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