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你需要监听某个状态的变更,且在状态变更时通知到监听者,用观察者模式吧。

本文分享自华为云社区《【Go实现】实践GoF的23种设计模式:观察者模式》,作者: 元闰子 。

简介

现在有 2 个服务,Service A 和 Service B,通过 REST 接口通信;Service A 在某个业务场景下调用 Service B 的接口完成一个计算密集型任务,假设接口为http://service_b/api/v1/domain;该任务运行时间很长,但 Service A 不想一直阻塞在接口调用上。为了满足 Service A 的要求,通常有 2 种方案:

1、Service A 隔一段时间调用一次 Service B 的接口,如果任务还没完成,就返回 HTTP Status 102 Processing;如果已完成,则返回 HTTP Status 200 Ok。

2、Service A 在请求 Service B 接口时带上 callback uri,比如 http://service_b/api/v1/domain?callbackuri=http://service_a/api/v1/domain,Service B 收到请求后立即返回 HTTP Status 200 Ok,等任务完成后再调用 Service A callback uri 进行通知。

方案 1 须要轮询接口,轮询太频繁会导致资源浪费,间隔太长又会导致任务完成后 Service A 无法及时感知。显然,方案 2 更加高效,因此也被广泛应用。

方案 2 用到的思想就是本文要介绍的观察者模式(Observer Pattern),GoF 对它的定义如下:

Define a one-to-many dependency between objects so that when one object changes state, all its dependents are notified and updated automatically.

我们将观察者称为 Observer,被观察者(或主体)称为 Subject,那么 Subject 和 Observer 是一对多的关系,当 Subject 状态变更时,所有的 Observer 都会被通知到。

UML 结构

场景上下文

在简单的分布式应用系统(示例代码工程)中,应用之间通过 network 模块来通信,其中通信模型采用观察者模式:

从上图可知,App 直接依赖 http 模块,而 http 模块底层则依赖 socket 模块:

  1. 在 App2 初始化时,先向 http 模块注册一个 request handler,处理 App1 发送的 http 请求。
  2. http 模块会将 request handler 转换为 packet handler 注册到 socket 模块上。
  3. App 1 发送 http 请求,http 模块将请求转换为 socket packet 发往 App 2 的 socket 模块。
  4. App 2 的 socket 模块收到 packet 后,调用 packet handler 处理该报文;packet handler 又会调用 App 2 注册的 request handler 处理该请求。

在上述 socket - http - app 三层模型 中,对 socket 和 http,socket 是 Subject,http 是 Observer;对 http 和 app,http 是 Subject,app 是 Observer。

代码实现

因为在观察者模式的实现上,socket 模块和 http 模块类似,所以,下面只给出 socket 模块的实现:

// demo/network/socket.go
package network
// 关键点1: 定义Observer接口
// SocketListener Socket报文监听者
type SocketListener interface {
// 关键2: 为Observer定义更新处理方法,入参为相关的上下文对象
Handle(packet *Packet) error
}
// Subject接口
// Socket 网络通信Socket接口
type Socket interface {
// Listen 在endpoint指向地址上起监听
Listen(endpoint Endpoint) error
// Close 关闭监听
Close(endpoint Endpoint)
// Send 发送网络报文
Send(packet *Packet) error
// Receive 接收网络报文
Receive(packet *Packet)
// AddListener 增加网络报文监听者
AddListener(listener SocketListener)
}
// 关键点3: 定义Subject对象
// socketImpl Socket的默认实现
type socketImpl struct {
// 关键点4: 在Subject中持有Observer的集合
listeners []SocketListener
}
// 关键点5: 为Subject定义注册Observer的方法
func (s *socketImpl) AddListener(listener SocketListener) {
s.listeners = append(s.listeners, listener)
}
// 关键点6: 当Subject状态变更时,遍历Observers集合,调用它们的更新处理方法
func (s *socketImpl) Receive(packet *Packet) {
for _, listener := range s.listeners {
listener.Handle(packet)
}
}
...

总结实现观察者模式的几个关键点:

  1. 定义 Observer 接口,上述例子中为 SocketListener 接口。
  2. 为 Observer 接口定义状态更新的处理方法,其中方法入参为相关的上下文对象。上述例子为 Handle 方法,上下文对象为 Packet。
  3. 定义 Subject 对象,上述例子为 socketImpl 对象。当然,也可以先将 Subject 抽象为接口,比如上述例子中的 Socket 接口,但大多数情况下都不是必须的。
  4. 在 Subject 对象中,持有 Observer 接口的集合,上述例子为 listeners 属性。让 Subject 依赖 Observer 接口,能够使 Subject 与具体的 Observer 实现解耦,提升代码的可扩展性。
  5. 为 Subject 对象定义注册 Observer 的方法,上述例子为 AddListener 方法。
  6. 当 Subject 状态变更时,遍历 Observer 集合,并调用它们的状态更变处理方法,上述例子为 Receive 方法。

扩展

发布-订阅模式

与观察者模式相近的,是发布-订阅模式(Pub-Sub Pattern),很多人会把两者等同,但它们之间还是有些差异。

从前文的观察者模式实现中,我们发现 Subject 持有 Observer 的引用,当状态变更时,Subject 直接调用 Observer 的更新处理方法完成通知。也就是,Subject 知道有哪些 Observer,也知道 Observer 的数量:

在发布-订阅模式中,我们将发布方称为 Publisher,订阅方称为 Subscriber,不同于观察者模式,Publisher 并不直接持有 Subscriber 引用,它们之间通常通过 Broker 来完成解耦。也即,Publisher 不知道有哪些 Subscriber,也不知道 Subscriber 的数量:

发布-订阅模式被广泛应用在消息中间件的实现上,比如 Apache Kafka 基于 Topic 实现了发布-订阅模式,发布方称为 Producer,订阅方称为 Consumer。

下面,我们通过简单的分布式应用系统(示例代码工程)中的 mq 模块,展示一个简单的发布-订阅模式实现,在该实现中,我们将 Publisher 的 produce 方法和 Subscriber 的 consume 方法都合并到 Broker 中:

// demo/mq/memory_mq.go
// 关键点1: 定义通信双方交互的消息,携带topic信息
// Message 消息队列中消息定义
type Message struct {
topic Topic
payload string
}
// 关键点2: 定义Broker对象
// memoryMq 内存消息队列,通过channel实现
type memoryMq struct {
// 关键点3: Broker中维持一个队列的map,其中key为topic,value为queue,go语言通常用chan实现。
queues sync.Map // key为Topic,value为chan *Message,每个topic单独一个队列
}
// 关键点4: 为Broker定义Produce方法,根据消息中的topic选择对应的queue发布消息
func (m *memoryMq) Produce(message *Message) error {
record, ok := m.queues.Load(message.Topic())
if !ok {
q := make(chan *Message, 10000)
m.queues.Store(message.Topic(), q)
record = q
}
queue, ok := record.(chan *Message)
if !ok {
return errors.New("model's type is not chan *Message")
}
queue <- message
return nil
}
// 关键点5: 为Broker定义Consume方法,根据topic选择对应的queue消费消息
func (m *memoryMq) Consume(topic Topic) (*Message, error) {
record, ok := m.queues.Load(topic)
if !ok {
q := make(chan *Message, 10000)
m.queues.Store(topic, q)
record = q
}
queue, ok := record.(chan *Message)
if !ok {
return nil, errors.New("model's type is not chan *Message")
}
return <-queue, nil
}

客户端使用时,直接调用 memoryMq 的 Produce 方法和 Consume 方法完成消息的生产和消费:

// 发布方
func publisher() {
msg := NewMessage("test", "hello world")
err := MemoryMqInstance().Produce(msg)
assert.Nil(t, err)
}
// 订阅方
func subscriber() {
result, err := MemoryMqInstance().Consume("test")
assert.Nil(err)
assert.Equal(t, "hello world", result.payload)
}

总结实现发布-订阅模式的几个关键点:

  1. 定义通信双方交互的消息,携带 topic 信息,上述例子为 Message 对象。
  2. 定义 Broker 对象,Broker 是缓存消息的地方,上述例子为 memoryMq 对象。
  3. 在 Broker 中维持一个队列的 map,其中 key 为 topic,value 为 queue,go 语言通常用 chan 来实现 queue,上述例子为 queues 属性。
  4. 为 Broker 定义 produce 方法,根据消息中的 topic 选择对应的 queue 发布消息,上述例子为 Produce 方法。
  5. 为 Broker 定义 consume 方法,根据 topic 选择对应的 queue 消费消息,上述例子为 Consume 方法。

Push 模式 VS Pull 模式

实现观察者模式和发布-订阅模式时,都会涉及到 Push 模式或 Pull 模式的选取。所谓 Push 模式,指的是 Subject/Publisher 直接将消息推送给 Observer/Subscriber;所谓 Pull 模式,指的是 Observer/Subscriber 主动向 Subject/Publisher 拉取消息:

Push 模式和 Pull 模式的选择,取决于通信双方处理消息的速率大小。

如果 Subject/Publisher 方生产消息的速率要比 Observer/Subscriber 方处理消息的速率小,可以选择 Push 模式,以求得更高效、及时的消息传递;相反,如果 Subject/Publisher 方产生消息的速率要大,就要选择 Pull 模式,由 Observer/Subscriber 方决定消息的消费速率,否则可能导致 Observer/Subscriber 崩溃。

Pull 模式有个缺点,如果当前无消息可处理,将导致 Observer/Subscriber 空轮询,可以采用类似 Kafka 的解决方案:让 Observer/Subscriber 阻塞一定时长,让出 CPU,避免长期无效的 CPU 空转。

典型应用场景

  • 需要监听某个状态的变更,且在状态变更时,通知到监听者。
  • web 框架。很多 web 框架都用了观察者模式,用户注册请求 handler 到框架,框架收到相应请求后,调用 handler 完成处理逻辑。
  • 消息中间件。如 Kafka、RocketMQ 等。

优缺点

优点

  • 消息通信双方解耦。观察者模式通过依赖接口达到松耦合;发布-订阅模式则通过 Broker 达到解耦目的。
  • 支持广播通信。
  • 可基于 topic 来达到指定消费某一类型消息的目的。

缺点

  • 通知 Observer/Subscriber 的顺序是不确定的,应用程序不应该依赖通知顺序来保证业务逻辑的正确性。
  • 广播通信场景,需要 Observer/Subscriber 自己去判断是否需要处理该消息,否则容易导致 unexpected update。

与其他模式的关联

观察者模式和发布-订阅模式中的 Subject 和 Broker,通常都会使用单例模式来确保它们全局唯一。

文章配图

可以在 用Keynote画出手绘风格的配图 中找到文章的绘图方法。

参考

[1] 【Go实现】实践GoF的23种设计模式:SOLID原则, 元闰子

[2] 【Go实现】实践GoF的23种设计模式:单例模式, 元闰子

[3] Design Patterns, Chapter 5. Behavioral Patterns, GoF

[4] 观察者模式refactoringguru.cn

[5] 观察者模式 vs 发布订阅模式, 柳树

点击关注,第一时间了解华为云新鲜技术~

实践GoF的23种设计模式:观察者模式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实践GoF的23种设计模式:SOLID原则(上)

    摘要:本文以我们日常开发中经常碰到的一些技术/问题/场景作为切入点,示范如何运用设计模式来完成相关的实现. 本文分享自华为云社区<实践GoF的23种设计模式:SOLID原则(上)>,作者: ...

  2. 实践GoF的23种设计模式:建造者模式

    摘要:针对这种对象成员较多,创建对象逻辑较为繁琐的场景,非常适合使用建造者模式来进行优化. 本文分享自华为云社区<[Go实现]实践GoF的23种设计模式:建造者模式>,作者: 元闰子. 简 ...

  3. 实践GoF的23种设计模式:装饰者模式

    摘要:装饰者模式通过组合的方式,提供了能够动态地给对象/模块扩展新功能的能力.理论上,只要没有限制,它可以一直把功能叠加下去,具有很高的灵活性. 本文分享自华为云社区<[Go实现]实践GoF的2 ...

  4. java设计模式:概述与GoF的23种设计模式

    软件设计模式的产生背景 设计模式这个术语最初并不是出现在软件设计中,而是被用于建筑领域的设计中. 1977 年,美国著名建筑大师.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环境结构中心主任克里斯托夫·亚历山大(Chri ...

  5. 2.GoF 的 23 种设计模式的分类和功能

    1. 根据目的来分 根据模式是用来完成什么工作来划分,这种方式可分为创建型模式.结构型模式和行为型模式 3 种. 创建型模式:用于描述“怎样创建对象”,它的主要特点是“将对象的创建与使用分离”.GoF ...

  6. GoF 的 23 种设计模式的分类和功能

    1. 根据目的来分 根据模式是用来完成什么工作来划分,这种方式可分为创建型模式.结构型模式和行为型模式 3 种. 创建型模式:用于描述“怎样创建对象”,它的主要特点是“将对象的创建与使用分离”.GoF ...

  7. GoF的23种设计模式的功能

    GoF的23种设计模式的功能 前面说明了 GoF 的 23 种设计模式的分类,现在对各个模式的功能进行介绍. 单例(Singleton)模式:某个类只能生成一个实例,该类提供了一个全局访问点供外部获取 ...

  8. GoF的23种设计模式之创建型模式的特点和分类

    创建型模式的主要关注点是“怎样创建对象?”,它的主要特点是“将对象的创建与使用分离”.这样可以降低系统的耦合度,使用者不需要关注对象的创建细节,对象的创建由相关的工厂来完成.就像我们去商场购买商品时, ...

  9. 为什么GOF的23种设计模式里面没有MVC?

    GoF (Gang of Four,四人组, <Design Patterns: Elements of Reusable Object-Oriented Software>/<设计 ...

随机推荐

  1. 【原创】记一次对X呼APP的渗透测试

    获取CMS并本地安装 X呼是一款开源的客服CMS系统,访问官网,下载安卓版本的app和源码本地搭建: 发现这cms预留admin表中的用户就不少.... 直接用预留的密码解密,然后就能登录手机APP了 ...

  2. HMS Core地理围栏能力助你实现指定范围人群的精准消息推送

    精准推送是移动端产品留存阶段的主要运营手段,精准推送常常会与用户画像紧密结合,针对用户的喜好.画像,采用不同策略,但基于用户所属区域推送消息却很难实现.目前市面上大多数第三方消息推送服务商,在系统未深 ...

  3. 好客租房30-事件绑定this指向(箭头函数)

    1箭头函数 利用箭头函数自身不绑定this的特点 //导入react     import React from 'react'           import ReactDOM from 'rea ...

  4. Git技法:.gitignore、移除暂存与撤销修改

    1. .gitignore常见项目添加 1.1 .gitignore模板 .gitignore针对每个语言都有对应的模板,在GitHub创建项目时就可以选择(你可以在GitHub提供的.gitigno ...

  5. 【工程应用七】接着折腾模板匹配算法 (Optimization选项 + no_pregeneration模拟 + 3D亚像素插值)

    在折腾中成长,在折腾中永生. 接着玩模板匹配,最近主要研究了3个课题. 1.创建模型的Optimization选项模拟(2022.5.16日) 这两天又遇到一个做模板匹配隐藏的高手,切磋起来后面就还是 ...

  6. isprime

    C++实现求素数个数 问题描述 求1~n的素数个数(例:n=10) 1 2 3 4 5 6 7 8 9 10 prime 2 3 5 7 not prime 1 4 6 8 9 10 素数又称质数.所 ...

  7. Code Forces 1367A Sorting Parts 题解

    (原题链接:CF传送门) 题目背景(我看不懂英文嘤嘤嘤) Sorting Parts You have an array a of length n. You can exactly once sel ...

  8. PyTorch - torch.eq、torch.ne、torch.gt、torch.lt、torch.ge、torch.le

    PyTorch - torch.eq.torch.ne.torch.gt.torch.lt.torch.ge.torch.le 参考:https://flyfish.blog.csdn.net/art ...

  9. 聊聊 C# 方法重载的底层玩法

    最近在看 C++ 的方法重载,我就在想 C# 中的重载底层是怎么玩的,很多朋友应该知道 C 是不支持重载的,比如下面的代码就会报错. #include <stdio.h> int say( ...

  10. generatorConfig.xml自动生成实体类,dao和xml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DOCTYPE generatorConfigur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