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从cocos2dx官网看到,搬运过来学习一下。

cocos2d-x3.X的坐标系

Cocos2d-x坐标系和OpenGL坐标系相同,都是起源于笛卡尔坐标系。

笛卡尔坐标系中定义右手系原点在左下角,x向右,y向上,z向外, OpenGL坐标系为笛卡尔右手系。

屏幕坐标系和Cocos2d坐标系

标准屏幕坐标系使用和OpenGL不同的坐标系,而Cocos2d则使用和OpenGL相同的坐标系。

iOS, Android, Windows Phone等在开发应用时使用的是标准屏幕坐标系,原点为屏幕左上角,x向右,y向下。

Cocos2d坐标系和OpenGL坐标系一样,原点为屏幕左下角,x向右,y向上。



在开发中,我们经常会提到两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世界坐标系和本地坐标系。这两个概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节点在Cocos2d坐标系中的位置以及对应关系。

世界坐标系(World Coordinate) VS 本地坐标系(Node Local)

世界坐标系也叫做绝对坐标系,是游戏开发中建立的概念。因此,“世界”指游戏世界。cocos2d中的元素是有父子关系的层级结构,我们通过Node的setPosition设定元素的位置使用的是相对与其父节点的本地坐标系而非世界坐标系。最后在绘制屏幕的时候cocos2d会把这些元素的本地坐标映射成世界坐标系坐标。

本地坐标系也叫相对坐标系,是和节点相关联的坐标系。每个节点都有独立的坐标系,当节点移动或改变方向时,和该节点关联的坐标系将随之移动或改变方向。

锚点(Anchor Point)

将一个节点添加到父节点里面时,需要设置其在父节点上的位置,本质上是设置节点的锚点在父节点坐标系上的位置。

Anchor Point的两个参数都在0~1之间。它们表示的并不是像素点,而是乘数因子。(0.5, 0.5)表示Anchor Point位于节点长度乘0.5和宽度乘0.5的地方,即节点的中心

在Cocos2d-x中Layer的Anchor Point为默认值(0, 0),其他Node的默认值为(0.5, 0.5)。

我们用以下代码为例,使用默认Anchor Point值,将红色层放在屏幕左下角,绿色层添加到红色层上:

auto red = LayerColor::create(Color4B(255, 100, 100, 128), visibleSize.width/2, visibleSize.height/2);

auto green = LayerColor::create(Color4B(100, 255, 100, 128), visibleSize.width/4, visibleSize.height/4);

red->addChild(green);

this->addChild(red, 0);



我们用以下代码为例,将红色层的Anchor Point设为中点放在屏幕中央,绿色层添加到红色层上,绿色层锚点为右上角:

注:因为Layer比较特殊,它默认忽略锚点,所以要调用ignoreAnchorPointForPosition()接口来改变锚点,关于ignoreAnchorPointForPosition()接口的使用说明,我们将在后面详细讲解。

auto red = LayerColor::create(Color4B(255, 100, 100, 128), visibleSize.width/2, visibleSize.height/2);
red->ignoreAnchorPointForPosition(false);
red->setAnchorPoint(Point(0.5, 0.5));
red->setPosition(Point(visibleSize.width/2 + origin.x, visibleSize.height/2 + origin.y)); auto green = LayerColor::create(Color4B(100, 255, 100, 128), visibleSize.width/4, visibleSize.height/4);
green->ignoreAnchorPointForPosition(false);
green->setAnchorPoint(Point(1, 1));
red->addChild(green); this->addChild(red, 0);

忽略锚点(Ignore Anchor Point)

Ignore Anchor Point全称是ignoreAnchorPointForPosition,作用是将锚点固定在一个地方。

如果设置其值为true,则图片资源的Anchor Pont固定为左下角,否则即为所设置的位置。

我们用以下代码为例,将两个层的ignoreAnchorPointForPosition设为true,并将绿色的层添加到红色的层上:

auto red = LayerColor::create(Color4B(255, 100, 100, 128), visibleSize.width/2, visibleSize.height/2);
red->ignoreAnchorPointForPosition(true);
red->setPosition(Point(visibleSize.width/2 + origin.x, visibleSize.height/2 + origin.y)); auto green = LayerColor::create(Color4B(100, 255, 100, 128), visibleSize.width/4, visibleSize.height/4);
green->ignoreAnchorPointForPosition(true); red->addChild(green); this->addChild(red, 0);

VertexZ,PositionZ和zOrder

VerextZ是OpenGL坐标系中的Z值

PositionZ是Cocos2d-x坐标系中Z值

zOrder是Cocos2d-x本地坐标系中Z值

在实际开发中我们只需关注zOrder。

可以通过setPositionZ接口来设置PositionZ。

以下是setPositionZ接口的说明:

Sets the 'z' coordinate in the position. It is the OpenGL Z vertex v

即PositionZ的值即为opengl的z值VertexZ。同样节点的PositionZ也是决定了该节点的渲染顺序,值越大,但是与zOrder不同的区别在于,PositionZ是全局渲染顺序即在根节点上的渲染顺序,而zOrder则是局部渲染顺序,即该节点在其父节点上的渲染顺序,与Node的层级有关。用以下事例来说明:

auto red = LayerColor::create(Color4B(255, 100, 100, 255), visibleSize.width/2, visibleSize.height/2);
red->ignoreAnchorPointForPosition(false);
red->setPosition(Point(visibleSize.width / 2, visibleSize.height / 2)); auto green = LayerColor::create(Color4B(100, 255, 100, 255), visibleSize.width/4, visibleSize.height/4);
green->ignoreAnchorPointForPosition(false);
green->setPosition(Point(visibleSize.width / 2, visibleSize.height / 2 - 100));
red->setPositionZ(1);
green->setPositionZ(0);
this->addChild(red, 0);
this->addChild(green, 1);



虽然green的zOrder大于red的zOder,但是因为red的PositionZ较大,所以red还是在green上面显示。

触摸点(Touch position)

所以在处理触摸事件时需要用重写以下四个函数:

 virtual bool onTouchBegan(Touch *touch, Event * event);
virtual void onTouchEnded(Touch *touch, Event * event);
virtual void onTouchCancelled(Touch *touch, Event * event);
virtual void onTouchMoved(Touch *touch, Event * event);

在函数中获取到touch,我们在设计游戏逻辑时需要用到触摸点在Cocos2d坐标系中的位置,就需要将touch的坐标转换成OpenGL坐标系中的点坐标。

Touch position是屏幕坐标系中的点,OpenGL position是Cocos2d-x用到的OpenGL坐标系上的点坐标。通常我们在开发中会使用两个接口getLocation()和getLocationInView()来进行相应坐标转换工作。

在开发中一般使用getLocation()获取触摸点的GL坐标,而getLocation()内部实现是通过调用Director::getInstance()->convertToGL(_point);返回GL坐标。

此外,关于世界坐标系和本地坐标系的相互转换,在Node中定义了以下四个常用的坐标变换的相关方法。

// 把世界坐标转换到当前节点的本地坐标系中
Point convertToNodeSpace(const Point& worldPoint) const; // 把基于当前节点的本地坐标系下的坐标转换到世界坐标系中
Point convertToWorldSpace(const Point& nodePoint) const; // 基于Anchor Point把基于当前节点的本地坐标系下的坐标转换到世界坐标系中
Point convertToNodeSpaceAR(const Point& worldPoint) const; // 基于Anchor Point把世界坐标转换到当前节点的本地坐标系中
Point convertToWorldSpaceAR(const Point& nodePoint) const;

下面通过一个例子来说明这四个方法的理解和作用:

auto *sprite1 = Sprite::create("HelloWorld.png");
sprite1->setPosition(ccp(20,40));
sprite1->setAnchorPoint(ccp(0,0));
this->addChild(sprite1); //此时添加到的是世界坐标系,也就是OpenGL坐标系 auto *sprite2 = Sprite::create("HelloWorld.png");
sprite2->setPosition(ccp(-5,-20));
sprite2->setAnchorPoint(ccp(1,1));
this->addChild(sprite2); //此时添加到的是世界坐标系,也就是OpenGL坐标系 //将 sprite2 这个节点的坐标ccp(-5,-20) 转换为 sprite1节点 下的本地(节点)坐标系统的 位置坐标
Point point1 = sprite1->convertToNodeSpace(sprite2->getPosition()); //将 sprite2 这个节点的坐标ccp(-5,-20) 转换为 sprite1节点 下的世界坐标系统的 位置坐标
Point point2 = sprite1->convertToWorldSpace(sprite2->getPosition()); log("position = (%f,%f)",point1.x,point1.y);
log("position = (%f,%f)",point2.x,point2.y);
运行结果:

Cocos2d: position = (-25.000000,-60.000000)
Cocos2d: position = (15.000000,20.000000)



其中:Point point1 = sprite1->convertToNodeSpace(sprite2->getPosition());

相当于sprite2这个节点添加到(实际没有添加,只是这样理解)sprite1这个节点上,那么就需要使用sprite1这个节点的节点坐标系统,这个节点的节点坐标系统的原点在(20,40),而sprite1的坐标是(-5,-20),那么经过变换之后,sprite1的坐标就是(-25,-60)。

其中:Point point2 = sprite1->convertToWorldSpace(sprite2->getPosition());

此时的变换是将sprite2的坐标转换到sprite1的世界坐标系下,而其中世界坐标系是没有变化的,始终都是和OpenGL等同,只不过sprite2在变换的时候将sprite1作为了”参照“而已。所以变换之后sprite2的坐标为:(15,20)。

[cocos2d-x]关于坐标系的更多相关文章

  1. Cocos-2d 坐标系及其坐标转换

    Cocos-2d中,涉及到4种坐标系: GL坐标系Cocos2D以OpenglES为图形库,所以它使用OpenglES坐标系.GL坐标系原点在屏幕左下角,x轴向右,y轴向上. 屏幕坐标系苹果的Quar ...

  2. Cocos2d坐标系转换

    Cocos2d-x坐标系和OpenGL坐标系相同,都是起源于笛卡尔坐标系(高中数学里面那种). 笛卡尔坐标系 笛卡尔坐标系中定义右手系原点在左下角,x向右,y向上,z向外,OpenGL坐标系为笛卡尔右 ...

  3. 【Cocos2d入门教程七】三分钟看懂Cocos2d坐标系

    无论是搞2d还是3d开发,最需要搞清楚的就是坐标系,这部分混乱的话就没啥搞头了.所以玩cocos2d,一上来就需要先把各种与坐标有关的东西搞清楚. 1.OpenGL坐标系 Cocos2d-x使用的是O ...

  4. 一张图了解cocos2d坐标系

    一张图了解cocos2d坐标系 平面直角坐标系

  5. Cocos-2d 坐标系

    Cocos-2d中,涉及到4种坐标系: GL坐标系:Cocos2D以OpenglES为图形库,所以它使用OpenglES坐标系.GL坐标系原点在屏幕左下角,x轴向右,y轴向上. getLocation ...

  6. 10.cocos2d坐标系

    一.笛卡儿坐标系 OpenGl坐标系为笛卡儿右手系.x向右,y向上,z向外.在cocos2d-lua中坐标系原点在屏幕的左下角,x向右,y向上,z则是指的zorder(层级). 二.世界坐标系,本地坐 ...

  7. Cocos2d坐标系具体解释

    1.笛卡尔坐标系 左手坐标系(Direct3D坐标系),右手坐标系(Direct3D坐标系) 大拇指和食指分别相应x轴和y轴 2.UI坐标系 iOS/Android/Windows SDK中的通用UI ...

  8. Cocosd-x的坐标系

    OpenGL 坐标系 :   原点在屏幕左下角,x 轴向右,y 轴向上. UI坐标体系       :   原点在屏幕左上角,x 轴向右,y 轴向下. 屏幕坐标系:    UI 世界坐标系:  也叫绝 ...

  9. Cocos2d-x 核心概念 - 坐标系(UI.OpenGL.世界坐标系.模型坐标系)

    UI坐标系与OpenGL坐标系 UI坐标就是Android和IOS等应用开发时候使用的二维坐标系,原点在左上角 OpenGL坐标是三维坐标,由于Cocos2d-x Lua 底层采用OpenGL渲染,因 ...

  10. cocos2d中的可见性检测

    游戏的在进行一次渲染的时候,通常会提交大量的渲染对象给gpu.在这些需要渲染的对象中,并不是所有对象都会出现镜头中,即有一部分对象是不可见的. 通常有两种方式来完成不可见对象的剔除工作: (1)直接交 ...

随机推荐

  1. linux 自动备份mysql数据库

    今天一早打开服务器.13W个木马.被爆破成功2次,漏洞3个.数据库被删.这是个悲伤的经历 还好之前有备份,服务器也升级了安全机制,只是备份是上个月的备份.所以想写个脚本,试试自动备份数据库. 1. 先 ...

  2. 畸变矫正、透视变换加速(OpenCV C++)

    前两周,同事和我说检测时间超时,其中对图像做畸变矫正和投影变换就要花费25ms(3000×3000的图).而此时我们已经用上了文章opencv图像畸变矫正加速.透视变换加速方法总结中的方法.突然我想到 ...

  3. 重新整理 .net core 实践篇 ———— linux 上线篇 [外篇]

    前言 简单整理一个linux 简单上线. 这个是该系列的外篇,该系列继续更新.献给刚学的人. 正文 安装实例 dotnet new webapp -n AspNetCoreDemo -o firstw ...

  4. 基于SqlSugar的开发框架循序渐进介绍(20)-- 在基于UniApp+Vue的移动端实现多条件查询的处理

    在做一些常规应用的时候,我们往往需要确定条件的内容,以便在后台进行区分的进行精确查询,在移动端,由于受限于屏幕界面的情况,一般会对多个指定的条件进行模糊的搜索,而这个搜索的处理,也是和前者强类型的条件 ...

  5. 云原生之旅 - 9)云原生时代网关的后起之秀Envoy Proxy 和基于Envoy 的 Emissary Ingress

    前言 前一篇文章讲述了基于Nginx代理的Kuberenetes Ingress Nginx[云原生时代的网关 Ingress Nginx]这次给大家介绍下基于Envoy的 Emissary Ingr ...

  6. 初步探索GraalVM——云原生时代JVM黑科技

    1 云原生时代Java语言的困境 经过多年的演进,Java语言的功能和性能都在不断的发展和提高,诸如即时编译器.垃圾回收器等系统都能体现Java语言的优秀,但是想要享受这些功能带来的提升都需要一段时间 ...

  7. vue cli2安装

    安装nodejs npm install -g npm npm自动更新到最新版本 node -v或者npm -v 查看nodejs是否安装成功   1 2 配置淘宝镜像 npm config set ...

  8. 关于python导包问题(新手向)

    包和模块 首先要弄清这两个概念, 在python 中 一个文件夹中包含__init__.py 文件(这个文件是包的初始化文件,在你导入包或包下面的模块的时候,这个文件会最开始运行),就会被python ...

  9. Permanently added the RSA host key for IP address '192.30.253.113' to the list of known hosts.

    $git push origin master 报错: Warning: Permanently added the RSA host key for IP address '192.30.253.1 ...

  10. python-py文件打包成exe可执行文件

    方法一::打包完成后可以直接被他人使用,他人不用安装python环境的 可以使用pyinstaller模块实现将python项目打包成exe执行文件 """ 先安装模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