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多路复用机制:epoll
在过去的linux 网络编程中,采用select来做事件触发,其缺点在于每次调用select,都需要把fd集合拷贝到内核,内核必须遍历传递进来的所有fd,这在fd很多时开销会很大,相比于select,epoll不会因为fd的增加而降低性能。
Epoll接口:
#include <sys/epoll.h>
int epoll_create(int size);
int epoll_ctl(int epfd, int op, int fd, struct epoll_event *event);
int epoll_wait(int epfd, struct epoll_event * events, int maxevents, int timeout);
epoll_create创建epoll
创建一个epoll的句柄,size用来告诉内核这个监听的数目一共有多大。这个参数不同于select()中的第一个参数,给出最大监听的fd+1的值。需要注意的是,当创建好epoll句柄后,它就是会占用一个fd值,在linux下如果查看/proc/进程id/fd/,是能够看到这个fd的,所以在使用完epoll后,必须调用close()关闭,否则可能导致fd被耗尽。
编辑事件
epoll_ctl函数用于增加事件,修改事件,删除事件
EPOLL_CTL_ADD:注册新的fd到epfd中;
EPOLL_CTL_MOD:修改已经注册的fd的监听事件;
EPOLL_CTL_DEL:从epfd中删除一个fd;
第三个参数是需要监听的fd,第四个参数是告诉内核需要监听什么事,struct epoll_event结构如下:
struct epoll_event { __uint32_t events; /* Epoll events */ epoll_data_t data; /* User data variable */ }; typedef union epoll_data {
void *ptr;
int fd;
__uint32_t u32;
__uint64_t u64;
} epoll_data_t; struct epoll_event {
__uint32_t events; /* Epoll events */
epoll_data_t data; /* User data variable */
};
events可以是以下几个宏的集合:
EPOLLIN :表示对应的文件描述符可以读(包括对端SOCKET正常关闭);
EPOLLOUT:表示对应的文件描述符可以写;
EPOLLPRI:表示对应的文件描述符有紧急的数据可读(这里应该表示有带外数据到来);
EPOLLERR:表示对应的文件描述符发生错误;
EPOLLHUP:表示对应的文件描述符被挂断;
EPOLLET: 将EPOLL设为边缘触发(Edge Triggered)模式,这是相对于水平触发(Level Triggered)来说的。
EPOLLONESHOT:只监听一次事件,当监听完这次事件之后,如果还需要继续监听这个socket的话,需要再次把这个socket加入到EPOLL队列里
等待触发
epoll_wait类似于 select, 参数events用来从内核得到事件的集合,maxevents告之内核这个events有多大(数组成员的个数),这个maxevents的值不能大于创建epoll_create()时的size,参数timeout是超时时间(毫秒,0会立即返回,-1将不确定,也有说法说是永久阻塞)。该函数返回需要处理的事件数目,如返回0表示已超时。
工作模式
epoll对文件描述符的操作有两种模式:LT(level trigger)和ET(edge trigger)。LT模式是默认模式,LT模式与ET模式的区别如下:
LT(leveltriggered)是缺省的工作方式,并且同时支持block和no-blocksocket。可以不立即处理该事件,内核会不断的通知。在这种做法中,内核告诉你一个文件描述符是否就绪了,然后你可以对这个就绪的fd进行IO操作。如果你不作任何操作,内核还是会继续通知你的,所以,这种模式编程出错误可能性要小一点。传统的select/poll都是这种模型的代表。
ET(edge-triggered)是高速工作方式,只支持no-blocksocket。必须立即处理事件,内核不会再进行通知。在这种模式下,当描述符从未就绪变为就绪时,内核通过epoll告诉你。然后它会假设你知道文件描述符已经就绪,并且不会再为那个文件描述符发送更多的就绪通知,直到你做了某些操作导致那个文件描述符不再为就绪状态了(比如,你在发送,接收或者接收请求,或者发送接收的数据少于一定量时导致了一个EWOULDBLOCK错误)。但是请注意,如果一直不对这个fd作IO操作(从而导致它再次变成未就绪),内核不会发送更多的通知(only once)。
ET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epoll事件被重复触发的次数,因此效率要比LT模式高。epoll工作在ET模式的时候,必须使用非阻塞套接口,以避免由于一个文件句柄的阻塞读/阻塞写操作把处理多个文件描述符的任务饿死。
select,poll实现需要自己不断轮询所有fd集合,直到设备就绪,期间可能要睡眠和唤醒多次交替。而epoll其实也需要调用epoll_wait不断轮询就绪链表,期间也可能多次睡眠和唤醒交替,但是它是设备就绪时,调用回调函数,把就绪fd放入就绪链表中,并唤醒在epoll_wait中进入睡眠的进程。虽然都要睡眠和交替,但是select和poll在"醒着"的时候要遍历整个fd集合,而epoll在"醒着"的时候只要判断一下就绪链表是否为空就行了,这节省了大量的CPU时间。这就是回调机制带来的性能提升。
select,poll每次调用都要把fd集合从用户态往内核态拷贝一次,并且要把current往设备等待队列中挂一次,而epoll只要一次拷贝,而且把current往等待队列上挂也只挂一次(在epoll_wait的开始,注意这里的等待队列并不是设备等待队列,只是一个epoll内部定义的等待队列)。这也能节省不少的开销。
#define MAX_EVENTS 10
struct epoll_event ev, events[MAX_EVENTS];
int listen_sock, conn_sock, nfds, epollfd; /* Set up listening socket, 'listen_sock' (socket(),
bind(), listen()) */ epollfd = epoll_create();
if (epollfd == -) {
perror("epoll_create");
exit(EXIT_FAILURE);
} ev.events = EPOLLIN;
ev.data.fd = listen_sock;
if (epoll_ctl(epollfd, EPOLL_CTL_ADD, listen_sock, &ev) == -) {
perror("epoll_ctl: listen_sock");
exit(EXIT_FAILURE);
} for (;;) {
nfds = epoll_wait(epollfd, events, MAX_EVENTS, -);
if (nfds == -) {
perror("epoll_pwait");
exit(EXIT_FAILURE);
} for (n = ; n < nfds; ++n) {
if (events[n].data.fd == listen_sock) {
conn_sock = accept(listen_sock,
(struct sockaddr *) &local, &addrlen);
if (conn_sock == -) {
perror("accept");
exit(EXIT_FAILURE);
}
setnonblocking(conn_sock);
ev.events = EPOLLIN | EPOLLET;
ev.data.fd = conn_sock;
if (epoll_ctl(epollfd, EPOLL_CTL_ADD, conn_sock,
&ev) == -) {
perror("epoll_ctl: conn_sock");
exit(EXIT_FAILURE);
}
} else {
do_use_fd(events[n].data.fd);
}
}
}
I/O多路复用机制:epoll的更多相关文章
- 用C写一个web服务器(二) I/O多路复用之epoll
.container { margin-right: auto; margin-left: auto; padding-left: 15px; padding-right: 15px } .conta ...
- IO多路复用机制(转)
1.简介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可以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为什么需要IO多路复用? 什么是IO多路复用机制? IO多路复用的机制该怎么使用? epoll比select/poll相比,优势在哪里? 在了解I/ ...
- 关于非阻塞I/O、多路复用、epoll的杂谈
本文主要是想解答一下这样几个问题: - 什么是非阻塞I/O - 非阻塞I/O和异步I/O的区别 - epoll的工作原理 文件描述符 文件描述符在本文有多次出现,难免有的朋友不太熟悉,有必要简单说明一 ...
- 03 高性能IO模型:采用多路复用机制的“单线程”Redis
本篇重点 三个问题: "Redis真的只有单线程吗?""为什么用单线程?""单线程为什么这么快?" "Redis真的只有单线程吗? ...
- 【Java面试】什么是IO的多路复用机制?
"什么是IO的多路复用机制?" 这是一道年薪50W的面试题,很遗憾,99%的人都回答不出来. 大家好,我是Mic,一个工作了14年的Java程序员.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道网络IO的 ...
- python 网络编程 IO多路复用之epoll
python网络编程——IO多路复用之epoll 1.内核EPOLL模型讲解 此部分参考http://blog.csdn.net/mango_song/article/details/4264 ...
- IO多路复用与epoll机制浅析
epoll是Linux中用于IO多路复用的机制,在nginx和redis等软件中都有应用,redis的性能好的原因之一也就是使用了epoll进行IO多路复用,同时epoll也是各大公司面试的热点问题. ...
- 知识联结梳理 : I/O多路复用、EPOLL(SELECT/POLL)、NIO、Event-driven、Reactor模式
为了形成一个完整清晰的认识,将概念和关系梳理出来,把坑填平. I/O多路复用 I/O多路复用主要解决传统I/O单线程阻塞的问题.它通过单线程管理多个FD,当监听的FD有状态变化的时候的,调用回调函数, ...
- IO多路复用机制详解
高性能IO模型浅析 服务器端编程经常需要构造高性能的IO模型,常见的IO模型有四种: (1)同步阻塞IO(Blocking IO):即传统的IO模型. (2)同步非阻塞IO(Non-blocking ...
随机推荐
- CreateProcess中的部分参数理解
函数原型,这里写Unicode版本 WINBASEAPIBOOLWINAPICreateProcessW( _In_opt_ LPCWSTR lpApplicationName, //可执行文件名字 ...
- Git常规配置与基本用法
Git环境配置 一. 全局配置 1. 配置文件 git全局配置文件.gitconfig默认在当前系统用户文件夹下,window可运行%USERPROFILE%查找,Mac系统在cd ~查找. 具体配置 ...
- fork与printf缓冲问题
printf输出条件: (1) 调用fflush: (2) 缓冲区满了: (3) 遇到\n \r这些字符 (4) 遇到scanf这些要取缓冲区的: (5) 线程或者进程退出: fork之后会拷贝父进程 ...
- Python 如何将字符串转为字典
在工作中遇到一个小问题,需要将一个 python 的字符串转为字典,比如字符串: user_info = '{"name" : "john", "ge ...
- C++ 流操作符重载函数
1. 问题 在C++中,在进行输入输出操作时,我们首先会想到用cout, cin这两个库操作语句来实现,比如 cout << 8 << "hello world!&q ...
- Sql中把datetime转换成字符串(CONVERT)(转)
一.回顾一下CONVERT()的语法格式: CONVERT (<data_ type>[ length ], <expression> [, style]) 二.这里注重说明一 ...
- ES6 promise简单实现
基本功能实现: function Promise(fn){ //需要一个成功时的回调 var doneCallback; //一个实例的方法,用来注册异步事件 this.then = function ...
- C#.Net实体代码生成工具(EntitysCodeGenerate)的使用及.NET中的ORM实现
1 引言 目前大多数项目或产品都使用关系型数据库实现业务数据的存储,这样在开发过程中,常常有一些业务逻辑需要直接用写SQL语句实现,但这样开发的结果是:遍地布满SQL语句.这些藕合较高的SQL语句给系 ...
- JVM核心机制(类加载器、三种类加载器、代理加载模式、双亲委派机制
- python 单例模式4中实现方法
python实现单例模式的方法: 1. 使用模块 python的模块在第一次导入时会生成.pyc文件,当第二次导入时就会直接加载.pyc文件,而不会再次执行模块代码. 只需将其单独放在一个模块里,并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