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列的概念

在此之前,我们来回顾一下队列的基本概念:

队列 (Queue):是一种先进先出(First In First Out ,简称 FIFO)的线性表,只允许在一端插入(入队),在另一端进行删除(出队)。

队列的特点

类似售票排队窗口,先到的人看到能先买到票,然后先走,后来的人只能后买到票

队列的常见两种形式

普通队列

在计算机中,每个信息都是存储在存储单元中的,比喻一下吧,上图的一些小正方形格子就是一个个存储单元,你可以理解为常见的数组,存放我们一个个的信息。

当有大量数据的时候,我们不能存储所有的数据,那么计算机处理数据的时候,只能先处理先来的,那么处理完后呢,就会把数据释放掉,再处理下一个。那么,已经处理的数据的内存就会被浪费掉。因为后来的数据只能往后排队,如过要将剩余的数据都往前移动一次,那么效率就会低下了,肯定不现实,所以,环形队列就出现了。

环形队列

它的队列就是一个环,它避免了普通队列的缺点,就是有点难理解而已,其实它就是一个队列,一样有队列头,队列尾,一样是先进先出(FIFO)。我们采用顺时针的方式来对队列进行排序。

  • 队列头 (Head) : 允许进行删除的一端称为队首。

  • 队列尾 (Tail) : 允许进行插入的一端称为队尾。

环形队列的实现:在计算机中,也是没有环形的内存的,只不过是我们将顺序的内存处理过,让某一段内存形成环形,使他们首尾相连,简单来说,这其实就是一个数组,只不过有两个指针,一个指向列队头,一个指向列队尾。指向列队头的指针(Head)是缓冲区可读的数据,指向列队尾的指针(Tail)是缓冲区可写的数据,通过移动这两个指针(Head) &(Tail)即可对缓冲区的数据进行读写操作了,直到缓冲区已满(头尾相接),将数据处理完,可以释放掉数据,又可以进行存储新的数据了。

实现的原理:初始化的时候,列队头与列队尾都指向0,当有数据存储的时候,数据存储在‘0’的地址空间,列队尾指向下一个可以存储数据的地方‘1’,再有数据来的时候,存储数据到地址‘1’,然后队列尾指向下一个地址‘2’。当数据要进行处理的时候,肯定是先处理‘0’空间的数据,也就是列队头的数据,处理完了数据,‘0’地址空间的数据进行释放掉,列队头指向下一个可以处理数据的地址‘1’。从而实现整个环形缓冲区的数据读写。

看图,队列头就是指向已经存储的数据,并且这个数据是待处理的。下一个CPU处理的数据就是1;而队列尾则指向可以进行写数据的地址。当1处理了,就会把1释放掉。并且把队列头指向2。当写入了一个数据6,那么队列尾的指针就会指向下一个可以写的地址。

从队列到串口缓冲区的实现

串口环形缓冲区收发:在很多入门级教程中,我们知道的串口收发都是:接收一个数据,触发中断,然后把数据发回来。这种处理方式是没有缓冲的,当数量太大的时候,亦或者当数据接收太快的时候,我们来不及处理已经收到的数据,那么,当再次收到数据的时候,就会将之前还未处理的数据覆盖掉。那么就会出现丢包的现象了,对我们的程序是一个致命的创伤。

那么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呢,很显然,上面说的一些队列的特性很容易帮我们实现我们需要的情况。将接受的数据缓存一下,让处理的速度有些许缓冲,使得处理的速度赶得上接收的速度,上面又已经分析了普通队列与环形队列的优劣了,那么我们肯定是用环形队列来进行实现了。下面就是代码的实现:

定义一个结构体:

typedef struct
{
   u16 Head;          
   u16 Tail;
   u16 Lenght;
   u8 Ring_Buff[RINGBUFF_LEN];
}RingBuff_t;
RingBuff_t ringBuff;//创建一个ringBuff的缓冲区

初始化

初始化结构体相关信息:使得我们的环形缓冲区是头尾相连的,并且里面没有数据,也就是空的队列。

/**
* @brief  RingBuff_Init
* @param  void
* @return void
* @author 杰杰
* @date   2018
* @version v1.0
* @note   初始化环形缓冲区
*/
void RingBuff_Init(void)
{
  //初始化相关信息
  ringBuff.Head = 0;
  ringBuff.Tail = 0;
  ringBuff.Lenght = 0;
}

初始化效果如下:

写入环形缓冲区的代码实现:

/**
* @brief  Write_RingBuff
* @param  u8 data
* @return FLASE:环形缓冲区已满,写入失败;TRUE:写入成功
* @author 杰杰
* @date   2018
* @version v1.0
* @note   往环形缓冲区写入u8类型的数据
*/
u8 Write_RingBuff(u8 data)
{
  if(ringBuff.Lenght >= RINGBUFF_LEN) //判断缓冲区是否已满
   {
     return FLASE;
   }
   ringBuff.Ring_Buff[ringBuff.Tail]=data;
//    ringBuff.Tail++;
   ringBuff.Tail = (ringBuff.Tail+1)%RINGBUFF_LEN;//防止越界非法访问
   ringBuff.Lenght++;
   return TRUE;
}

读取缓冲区的数据的代码实现:

/**
* @brief  Read_RingBuff
* @param  u8 *rData,用于保存读取的数据
* @return FLASE:环形缓冲区没有数据,读取失败;TRUE:读取成功
* @author 杰杰
* @date   2018
* @version v1.0
* @note   从环形缓冲区读取一个u8类型的数据
*/
u8 Read_RingBuff(u8 *rData)
{
  if(ringBuff.Lenght == 0)//判断非空
   {
      return FLASE;
   }
  *rData = ringBuff.Ring_Buff[ringBuff.Head];//先进先出FIFO,从缓冲区头出
//   ringBuff.Head++;
  ringBuff.Head = (ringBuff.Head+1)%RINGBUFF_LEN;//防止越界非法访问
  ringBuff.Lenght--;
  return TRUE;
}

对于读写操作需要注意的地方有两个:

  1. 判断队列是否为空或者满,如果空的话,是不允许读取数据的,返回FLASE。如果是满的话,也是不允许写入数据的,避免将已有数据覆盖掉。那么如果处理的速度赶不上接收的速度,可以适当增大缓冲区的大小,用空间换取时间。

  2. 防止指针越界非法访问,程序有说明,需要使用者对整个缓冲区的大小进行把握。

那么在串口接收函数中:

void USART1_IRQHandler(void)  
{
  if(USART_GetITStatus(USART1, USART_IT_RXNE) != RESET)  //接收中断
                  {
          USART_ClearITPendingBit(USART1,USART_IT_RXNE);       //清楚标志位
          Write_RingBuff(USART_ReceiveData(USART1));      //读取接收到的数据
      }
}

测试效果

测试数据没有发生丢包现象

补充

对于现在的阶段,杰杰我本人写代码也慢慢学会规范了。所有的代码片段均使用了可读性很强的,还有可移植性也很强的。我使用了宏定义来决定是否开启环形缓冲区的方式来收发数据,移植到大家的代码并不会有其他副作用,只需要开启宏定义即可使用了。

 #define USER_RINGBUFF  1  //使用环形缓冲区形式接收数据
#if  USER_RINGBUFF
/**如果使用环形缓冲形式接收串口数据***/
#define  RINGBUFF_LEN          200     //定义最大接收字节数 200
#define  FLASE   1
#define  TRUE    0
void RingBuff_Init(void);
u8 Write_RingBuff(u8 data);
u8 Read_RingBuff(u8 *rData);
#endif

当然,我们完全可以用空闲中断与DMA传输,效率更高,但是某些单片机没有空闲中断与DMA,那么这种环形缓冲区的作用就很大了,并且移植简便。

说明:文章部分截图来源慕课网james_yuan老师的课程

喜欢就关注我吧!

相关代码可以在公众号后台获取。

更多资料欢迎关注“物联网IoT开发”公众号!

STM32进阶之串口环形缓冲区实现的更多相关文章

  1. STM32进阶之串口环形缓冲区实现(转载)

    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玩转单片机”,感谢原作者“杰杰”. 队列的概念 在此之前,我们来回顾一下队列的基本概念:队列 (Queue):是一种先进先出(First In First Out ,简称 FIFO) ...

  2. 嵌入式框架Zorb Framework搭建二:环形缓冲区的实现

    我是卓波,我是一名嵌入式工程师,我万万没想到我会在这里跟大家吹牛皮. 嵌入式框架Zorb Framework搭建过程 嵌入式框架Zorb Framework搭建一:嵌入式环境搭建.调试输出和建立时间系 ...

  3. C#环形缓冲区(队列)完全实现

    公司项目中经常设计到串口通信,TCP通信,而且大多都是实时的大数据的传输,然后大家都知道协议通讯肯定涉及到什么,封包.拆包.粘包.校验--什么鬼的概念一大堆,说简单点儿就是要一个高效率可复用的缓存区. ...

  4. linux device driver —— 环形缓冲区的实现

    还是没有接触到怎么控制硬件,但是在书里看到了一个挺巧妙的环形缓冲区实现. 此环形缓冲区实际为一个大小为bufsize的一维数组,有一个rp的读指针,一个wp的写指针. 在数据满时写进程会等待读进程读取 ...

  5. STM32 USB虚拟串口(转)

    源:STM32 USB虚拟串口 串口调试在项目中被使用越来越多,串口资源的紧缺也变的尤为突出.很多本本人群,更是深有体会,不准备一个USB转串口工具就没办法进行开发.本章节来简单概述STM32低端芯片 ...

  6. 35.Linux-分析并制作环形缓冲区

    在上章34.Linux-printk分析.使用printk调试驱动里讲述了: printk()会将打印信息存在内核的环形缓冲区log_buf[]里, 可以通过dmesg命令来查看log_buf[] 1 ...

  7. input子系统事件处理层(evdev)的环形缓冲区【转】

    在事件处理层(evdev.c)中结构体evdev_client定义了一个环形缓冲区(circular buffer),其原理是用数组的方式实现了一个先进先出的循环队列(circular queue), ...

  8. 环形缓冲区-模仿linux kfifo【转】

    转自:https://blog.csdn.net/vertor11/article/details/53741681 struct kfifo{ uint8_t *buffer; uint32_t i ...

  9. linux网络编程--Circular Buffer(Ring Buffer) 环形缓冲区的设计与实现【转】

    转自:https://blog.csdn.net/yusiguyuan/article/details/18368095 1. 应用场景 网络编程中有这样一种场景:需要应用程序代码一边从TCP/IP协 ...

随机推荐

  1. 使用kubeadm方式安装K8S

    Kubeadm安装 kubeadm是Kubernetes官方提供的用于快速安装Kubernetes集群的工具,伴随Kubernetes每个版本的发布都会同步更新,kubeadm会对集群配置方面的一些实 ...

  2. zookeeper集群部署问题排查记录

    今天在三台虚拟机搭建zookeeper集群,一直连不通,然后进行了几个小时的斗争,做个记录. 具体部署方式网上有很多, 不在赘述.产生连接不同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仔细检查配置文件. 是否有 ...

  3. Linux中新建用户用不了sudo命令问题:rootr is not in the sudoers file.This incident will be reported解决

    参考:https://blog.csdn.net/lichangzai/article/details/39501025 如果执行sudo命令的用户没有执行sudo的权限,执行sudo命令时会报下面的 ...

  4. Maven学习归纳(五)——继承与聚合实例讲解

    一.Maven的继承 1.1 什么是继承? 继承:父工程拆分出很多子工程,可以通过父工程,统一管理依赖的版本 1.2 为什么要使用继承呢? 在A.jar 依赖着——>B.jar依赖着——> ...

  5. WebGL简易教程(四):颜色

    目录 1. 概述 2. 示例:绘制三角形 1) 数据的组织 2) varying变量 3. 结果 4. 理解 1) 图形装配和光栅化 2) 内插过程 5. 参考 1. 概述 在上一篇教程<Web ...

  6. Node.js+Navicat for MySQL实现的简单增删查改

    前提准备: 电脑上必须装有服务器环境,Navicat for MySQL(我用的是这款MySQL,可随意),Node环境 效果如图所示: 源码地址: GitHub:https://github.com ...

  7. eclipse查看.class文件

    要使用jd-gui.exe反编译程序 步骤:window-preferences-general-editors-file associations, 如下图 上面的框选中,*.class witho ...

  8. switch对输入的运算符的判断

    import java.util.*; public class App3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 args) { int num1,num2,num; ...

  9. CTC安装错误之:binding.cpp:6:29: fatal error: torch/extension.h: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错误原因:该问题主要由于CTC的版本导致. 解决方法: 在终端打开warp-ctc文件夹: cd warp-ctc 然后:git checkout ac045b6072b9bc3454fb9f9f17 ...

  10. Qt插件热加载-QPluginLoader实现

    上一篇C++消息框架-基于sigslot文章中我们讲述了使用sigslot信号槽实现自己的消息框架,这是一个比较粗糙,而且小的框架.当我们的程序逐渐变大时,我们可能就会考虑功能插件化,或者支持某些模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