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shMap浅析
一、概述
HashMap,基于哈希结构的Map接口的一个实现,无序,允许null键值对,线程不安全的。可以使用集合工具类Collections中的synchronizedMap方法,去创建一个线程安全的集合map。
在jdk1.7中,HashMap主要是基于 数组+链表 的结构实现的。链表的存在主要是解决 hash 冲突而存在的。插入数据的时候,计算key的hash值,取得存储的数组下标,如果冲突已有元素,则会在冲突地址上生成个链表,再通过key的比较,链表是否已存在,存在则覆盖,不存在则链表上添加。这种方式,如果存在大量冲突的时候,会导致链表过长,那么直接导致的就是牺牲了查询和添加的效率。所以在jdk1.8版本之后,使用的就是 数组 + 链表 + 红黑树,当链表长度超过 8(实际加上初始的节点,整个有效长度是 9) 的时候,转为红黑树存储。
本文中内容,主要基于jdk1.7版本,单线程环境下使用的HahsMap没有啥问题,但是当在多线程下使用的时候,则可能会出现并发异常,具体表象是CPU会直线上升100%。下面是主要介绍相关的存取以及为什么会出现线程安全性问题。
二、结构
HashMap默认初始化size=16的哈希数组,然后通过计算待存储的key的hash值,去计算得到哈希数组的下标值,然后放入链表中(新增节点或更新)。链表的存在即是解决hash冲突的。
三、源码实现分析
1、存储具体数据的table数组:
Entry为HashMap中的静态内部类,其具体结构如下图
key、value属性就是存储键值对的,next则是指向链表的下一个元素节点。
2、 默认初始化方法:
默认构造方法,不对table进行初始化new(真正初始化动作放在put中,后面会看到),只是设置参数的默认值,hashmap长度和table长度初始化成DEFAULT_INITIAL_CAPACITY(16),加载因子loadFactor默认DEFAULT_LOAD_FACTOR(0.75f,至于为什么是0.75,这个可以参见 https://stackoverflow.com/questions/10901752/what-is-the-significance-of-load-factor-in-hashmap)。
加载因子:默认情况下,16*0.75=12,也就是在存储第13个元素的时候,就会进行扩容(jdk1.7的threshold真正计算放在第一次初始化中,后面会再提及)。此元素的设置,直接影响到的是key的hash冲突问题。
3、put方法
public V put(K key, V value) {
if (table == EMPTY_TABLE) {
inflateTable(threshold);
}
if (key == null)
return putForNullKey(value);
int hash = hash(key);
int i = indexFor(hash, table.length);
for (Entry<K,V> e = table[i]; e != null; e = e.next) {
Object k;
if (e.hash == hash && ((k = e.key) == key || key.equals(k))) {
V oldValue = e.value;
e.value = value;
e.recordAccess(this);
return oldValue;
}
}
modCount++;
addEntry(hash, key, value, i);
return null;
}
3.1、EMPTY_TABLE是HashMap中的一个静态的空的Entry数组,table也是HashMap的一个属性,默认就是EMPTY_TABLE(这两句可参见上面源码),table就是我们真正数据存储使用的。
3.2、前面提及,无参构造的时候,并未真正完成对HashMap的初始化new操作,而仅仅只是设置几个常量,所以在第一次put数据的时候,table是空的。则会进入下面的初始化table方法中。
if (table == EMPTY_TABLE) {
inflateTable(threshold);
} private void inflateTable(int toSize) {
// Find a power of 2 >= toSize
int capacity = roundUpToPowerOf2(toSize); threshold = (int) Math.min(capacity * loadFactor, MAXIMUM_CAPACITY + 1); //计算加载因子,默认情况下结果为12
table = new Entry[capacity]; //真正的初始化table数组
initHashSeedAsNeeded(capacity);
}
3.3、key的null判断
if (key == null)
return putForNullKey(value); private V putForNullKey(V value) {
for (Entry<K,V> e = table[0]; e != null; e = e.next) {
if (e.key == null) {
V oldValue = e.value;
e.value = value;
e.recordAccess(this);
return oldValue;
}
}
modCount++;
addEntry(0, null, value, 0);
return null;
} void addEntry(int hash, K key, V value, int bucketIndex) {
if ((size >= threshold) && (null != table[bucketIndex])) {
resize(2 * table.length);
hash = (null != key) ? hash(key) : 0;
bucketIndex = indexFor(hash, table.length);
} createEntry(hash, key, value, bucketIndex);
} void createEntry(int hash, K key, V value, int bucketIndex) {
Entry<K,V> e = table[bucketIndex];
table[bucketIndex] = new Entry<>(hash, key, value, e);
size++;
}
具体步骤解析:
1、key为null,取出table[0]的链表结构Enrty,如果取出的元素不为null,则对其进行循环遍历,查找其中是否存在key为null的节点元素。
2、如果存在key == null的节点,则使用新的value去更新节点的oldValue,并且将oldValue返回。
3、如果不存在key == null的元素,则执行新增元素addEntry方法:
(1)判断是否需要扩容,size为当前数组table中,已存放的Entry链表个数,更直接点说,就是map.size()方法的返回值。threshold上面的真正初始化HashMap的时候已经提到,默认情况下,计算得到 threshold=12。若同时满足 (size >= threshold) && (null != table[bucketIndex]) ,则对map进行2倍的扩容,然后对key进行重新计算hash值和新的数组下标。
(2)创建新的节点原色createEntry方法,首先获取table数组中下标为bucketIndex的链表的表头元素,然后新建个Entry作为新的表头,并且新表头其中的next指向老的表头数据。
3.4、key不为null的存储
原理以及过程上通key==null的大体相同,只不过,key==null的时候,固定是获取table[0]的链表进行操作,而在不为key != null的时候,下标位置是通过
int hash = hash(key); int i = indexFor(hash, table.length); 计算得到的
static int indexFor(int h, int length) {
// assert Integer.bitCount(length) == 1 : "length must be a non-zero power of 2";
return h & (length-1);
}
很清晰的就能看明白,先计算key的hash,然后与当前table的长度进行相与,这样计算得到待存放数据的下标。得到下标后,过程就与key==null一致了,遍历是否存在,存在则更新并返回oldVlaue,不存在则新建Entry。
4、get方法
public V get(Object key) {
if (key == null)
return getForNullKey();
Entry<K,V> entry = getEntry(key); return null == entry ? null : entry.getValue();
}
如果key == null,则调用getForNullKey方法,遍历table[0]处的链表。
private V getForNullKey() {
if (size == 0) {
return null;
}
for (Entry<K,V> e = table[0]; e != null; e = e.next) {
if (e.key == null)
return e.value;
}
return null;
}
如果key != null,则调用getEntry,根据key计算得到在table数组中的下标,获取链表Entry,然后遍历查找元素,key相等,则返回该节点元素。
final Entry<K,V> getEntry(Object key) {
if (size == 0) {
return null;
} int hash = (key == null) ? 0 : hash(key);
for (Entry<K,V> e = table[indexFor(hash, table.length)];
e != null;
e = e.next) {
Object k;
if (e.hash == hash &&
((k = e.key) == key || (key != null && key.equals(k))))
return e;
}
return null;
}
四、线程不安全分析
上述,主要浅析了下HashMap的存取过程,HashMap的线程安全性问题主要也就是在上述的扩容resize方法上,下面来看看在高并发下,扩容后,是如何引起100%问题的。
1、在进行新元素 put 的时候,这在上面中的3.3的代码片段中可以查看,addEntry 添加新节点的时候,会计算是否需要扩容处理:(size >= threshold) && (null != table[bucketIndex]) 。
2、如果扩容的话,会接下来调用 resize 方法
void resize(int newCapacity) {
Entry[] oldTable = table;
int oldCapacity = oldTable.length;
if (oldCapacity == MAXIMUM_CAPACITY) {
threshold = Integer.MAX_VALUE;
return;
} Entry[] newTable = new Entry[newCapacity];
//关键性代码,构建新hashmap并将老的数据移动过来
transfer(newTable, initHashSeedAsNeeded(newCapacity));
table = newTable;
threshold = (int)Math.min(newCapacity * loadFactor, MAXIMUM_CAPACITY + );
}
3、其中,出现100%问题的关键就是上面的 transfer 方法,新建hashmap移动复制老数据
void transfer(Entry[] newTable, boolean rehash) {
int newCapacity = newTable.length;
for (Entry<K,V> e : table) {
// 遍历老的HashMap,当遇到不为空的节点的是,进入移动方法
while(null != e) {
// 首先创建个Entry节点 指向该节点所在链表的下一个节点数据
Entry<K,V> next = e.next;
if (rehash) {
e.hash = null == e.key ? : hash(e.key);
}
// 计算老的数据在新Hashmap中的下标位置
int i = indexFor(e.hash, newCapacity);
// 将新HashMap中相应位置的元素,挂载到老数据的后面(不管有无数据)
e.next = newTable[i];
// 将新HashMap中相应位置指向上面已经成功挂载新数据的老数据
newTable[i] = e;
// 移动到链表节点中的下一个数据,继续复制节点
e = next;
}
}
}
问题的关键就在上述的14、15行上,这两行的动作,在高并发下可能就会造成循环链表,循环链表在等待下一个尝试 get 获取数据的时候,就悲剧了。下面举例模拟说说这个过程:
(1)假设目前某个位置的链表存储结构为 A -> B -> C,有两个线程同时进行扩容操作
(2)线程1执行到第7行 Entry<K,V> next = e.next; 的时候被挂起了,此时,线程1的 e 指向 A , next 指向的是 B
(3)线程2执行完成了整个的扩容过程,那么此时的链表结构应该是变为了 C -> B -> A
(4)线程1唤醒继续执行,而需要操作的链表实际就变成了了上述线程2完成后的 C ->B -> A,下面分为几步去完成整个操作:
第一次循环:
(i)执行 e.next = newTable[i] ,将 A 的 next 指向线程1的新的HashMap,由于此时无数据,所以 e.next = null
(ii)执行 newTable[i] = e,将线程1的新的HashMap的第一个元素指向 A
(iii)执行e = next,移动到链表中的下一个元素,也就是上面的(2)中的 线程挂起的时候的 B
第二次循环:
(i)执行 Entry<K,V> next = e.next,此时的 e 指向 B,next指向 A
(ii)执行 e.next = newTable[i] ,将 B 的 next 指向线程1的新的HashMap,由于此时有数据A,所以 e.next = A
(iii)执行 newTable[i] = e,将线程1的新的HashMap的第一个元素指向 B,此时线程1的新Hashmap链表结构为B -> A
(iiii)执行e = next,移动到链表中的下一个元素 A
第三次循环:
(i)执行 Entry<K,V> next = e.next,此时的 e 指向 A,next指向 null
(ii)执行 e.next = newTable[i] ,将 A 的 next 指向线程1的新的HashMap,由于此时有数据B,所以 e.next = B
(iii)执行 newTable[i] = e,将线程1的新的HashMap的第一个元素指向 A ,此时线程1的新Hashmap链表结构为 A -> B -> A
(iiii)执行e = next,移动到链表中的下一个元素,已移动到链表结尾,结束 while 循环,完成链表的转移。
(5)上述过程中,很显然的,最终的链表结构中,出现了 A -> B -> A 的循环结构。扩容完成了,剩下的等待的是get获取的时候, getEntry 方法中 for循环e = e.next中就永远出不来了。
注意:扩容过程中,newTable是每个扩容线程独有的,共享的只是每个Entry节点数据,最终的扩容是会调用 table = newTable 赋值操作完成。
HashMap浅析的更多相关文章
- Java集合框架之HashMap浅析
Java集合框架之HashMap浅析 一.HashMap综述: 1.1.HashMap概述 位于java.util包下的HashMap是Java集合框架的重要成员,它在jdk1.8中定义如下: pub ...
- Java中的HashMap 浅析
在Java的集合框架中,HashSet,HashMap是用的比较多的一种,顺序结构的ArrayList.LinkedList这种也比较多,而像那几个线程同步的容器就用的比较少,像Vector和Hash ...
- 学习笔记--HashMap浅析
HashMap 实现了Map 接口,其底层以一个线性数组保存哈希表,所以它既有数组查询的高效,也有哈希存取的方便. HashMap提供了默认构造器,和有参构造器,在有参构造器中,提供了两个参数,可以对 ...
- [原创]Android系统中常用JAVA类源码浅析之HashMap
由于是浅析,所以我只分析常用的接口,注意是Android系统中的JAVA类,可能和JDK的源码有区别. 首先从构造函数开始, /** * Min capacity (other than zero) ...
- HashMap的源码浅析
一.HashMap 的数据结构 Java7 及之前主要是"数组+链表",到了 Java8 之后,就变成了"数组+链表+红黑树". 二.Java7 源码浅析: 在 ...
- hashmap实现原理浅析
看了下JAVA里面有HashMap.Hashtable.HashSet三种hash集合的实现源码,这里总结下,理解错误的地方还望指正 HashMap和Hashtable的区别 HashSet和Hash ...
- Java中HashMap等的实现要点浅析
@南柯梦博客中的系列文章对Jdk中常用容器类ArrayList.LinkedList.HashMap.HashSet等的实现原理以代码注释的方式给予了说明(详见http://www.cnblogs.c ...
- HashMap其实就那么一回事儿之源码浅析
上篇文章<LinkedList其实就那么一回事儿之源码分析>介绍了LinkedList, 本次将为大家介绍HashMap. 在介绍HashMap之前,为了方便更清楚地理解源码,先大致说说H ...
- 浅析Java中HashMap的实现
概述 HashMap是一个散列表,是基于拉链法实现的.这个类继承了Map接口,Map接口提供了所有的哈希操作,比如set().put().remove()等,并且允许操作的键值对为null.HashM ...
随机推荐
- 使用Python的Django和layim实现即时通讯
看到Django和layim实现websocketde资料很少,自己就琢磨了下,顺便搭建出来了.自己要去找闲心大神授权呀. 先来看图 这是初次搭建的,今天一天就搞定.我自己接入了图灵机器人. Pyt ...
- go 学习笔记之万万没想到宠物店竟然催生出面向接口编程?
到底是要猫还是要狗 在上篇文章中,我们编撰了一则简短的小故事用于讲解了什么是面向对象的继承特性以及 Go 语言是如何实现这种继承语义的,这一节我们将继续探讨新的场景,希望能顺便讲解面向对象的接口概念. ...
- Leetcode之深度优先搜索&回溯专题-679. 24 点游戏(24 Game)
Leetcode之深度优先搜索&回溯专题-679. 24 点游戏(24 Game) 深度优先搜索的解题详细介绍,点击 你有 4 张写有 1 到 9 数字的牌.你需要判断是否能通过 *,/,+, ...
- awrcrt更新到2.17 ,添加了top SQL list
应广大Oracle专家,教授的要求(被问了很多次,什么时候添加top sql 啊~~,最近一年由于很少交付巡检类的服务,所以没有机会更新)>终于为awrcrt更新了Top SQL list,版本 ...
- Github资源下载
自己收集的一些日常使用软件.编程书籍以及自己动手实践的程序,欢迎下载. 收集维护不易,喜欢请Star或Fork支持呀,(^-^)V. 所有资源均自己制作或收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友情链接 G ...
- Delphi - StringReplace用法
StringReplace用法 在开发过程中,有时候我们需要对字符串进行替换操作,屏蔽或者和谐某些字符,可使用Delphi自带的函数StringReplace函数. 通过代码进行说明: //函数原型 ...
- centos7.2+jdk7.9搭建haddoop2.7.0伪分布式环境(亲测成功)
最近想研究下hadoop,玩一玩大数据,废话不多说,就此开始! 所用环境: xshell 5.0(ssh连接工具,支持ftp,可向虚拟机传文件) CentOS-7-x86_64-DVD-1511. ...
- VS Code 配置 Python 开发环境
1.终端运行 Python2.安装 Python 插件3.查看.安装外部库4.代码补全工具5.代码检查工具5.1.pylint5.2.flake8 和 yapf 本文基于 VS Code 1.36.1 ...
- CF1097D Makoto and a Blackboard 质因数分解 DP
Hello 2019 D 题意: 给定一个n,每次随机把n换成它的因数,问经过k次操作,最终的结果的期望. 思路: 一个数可以表示为质数的幂次的积.所以对于这个数,我们可以分别讨论他的质因子的情况. ...
- Codeforces 832 D Misha, Grisha and Underground
Misha, Grisha and Underground 题意:Misha 和 Grisha 是2个很喜欢恶作剧的孩子, 每天早上 Misha 会从地铁站 s 通过最短的路到达地铁站 f, 并且在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