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学数据结构系列——二叉排序树
二叉排序树(Binary Sort Tree)
定义:对于树中的每个结点X,它的左子树中所有关键字值小于X的关键字值,而它的右子树中所有关键字值大于X的关键字值。
二叉查找树声明:
#ifndef _Tree_H struct TreeNode;
typedef struct TreeNode *Position;
typedef struct TreeNode *SearchTree; SearchTree MakeEmpty(SearchTree T);
Position Find(ElementType X,SearchTree T);
Position FindMin(SearchTree T);
Position FindMax(SearchTree T);
SearchTree Insert(ElementType X,SearchTree T);
SearchTree Delete(ElementType X,SearchTree T);
ElementType Retrieve(Position P);
#endif /*_Tree_H*/
TreeNode结构体定义(二叉树的二叉链表存储表示法):
/*Place in the implementation file*/
struct TreeNode
{
ElementType Element;
SearchTree Left;
SearchTree right;
};
建立一棵空树:
SearchTree MakeEmpty(SearchTree T)
{
if(T!=NULL)
{
MakeEmpty(T->Left);
MakeEmpty(T->right);
free(T);
}
return NULL;
}
Find操作:
Position Find(ElementType X,SearchTree T)
{
if(T==NULL)
return NULL;
if(X<T->Element)
return Find(X,T->Left);
else if(X>T->Element)
return Find(X,T->Right);
else
return T;
}
FindMin的递归实现和FindMax的非递归实现:
Position FindMin(SearchTree T)
{
if(T==NULL)
return NULL;
else if(T->Left==NULL)
return T;
else
return FindMin(T->Left);
} Position FindMax(SearchTree T)
{
if(T!=NULL)
while(T->Right!=NULL)
T=T->Right;
return T;
}
FindMax的非递归形式看不懂啊,求大神!T怎么可以被改变,改了之后怎么办,根节点都变了呀?整个树不就变了吗?
Inset操作:
SearchTree Insert(ElementType X,SearchTree T)
{
if(T==NULL)
{
T=malloc(sizeof(struct TreeNode));
if(T==NULL)
FatalError("Out of space!!!");
else
{
T->Element=X;
T->Left=T->Right=NULL;
}
}
else if(X<T->Element)
T->Left=Insert(X,T->Left);
else if(X>T->Element)
T->Right=Insert(X,T->Right);
else ;
return T;
}
(1)由于T指向该树的根,而根又在第一次插入时变化,因此Insert被写成一个返回指向新树根的指针的函数
(2)第5行malloc函数,生成一个新节点,注意6、7行对新节点是否创建成功的检查
(3)14~17行,递归地插入X到适当位置,并建立新节点与父节点的联系
Delete操作:
删除操作是二叉排序树最困难的操作。仔细分析就会得出,删除操作仅仅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情况一:如果要删除的结点X是一片树叶,没有子女。此时只需要直接将这个结点删除即可,不需要其它操作。
情况二:如果要删除的结点X只有一个子女。此时令X的子女直接成为X的双亲结点F的子树,然后删掉X即可。
情况三:如果要删除的结点X有两个子女。一般的策略是用X的右子树的最小结点(《算法导论》中称其为X的后继,若想了解后继这个概念,我的博文http://www.cnblogs.com/sage-blog/p/3865260.html),代替X并递归地删除那个结点。
SearchTree Delete(ElementType X,SearchTree T)
{
Position TmpCell;
if(T==NULL)
Error("Elment not found!!!");
else if(X<T->Element) //向左寻找
T->Left=Delete(X,T->Left);
else if(X>T->Element) //向右寻找
T->Right=Delete(X,T->Right);
else if(T->Left&&T->Right) //找到结点,并且它有两个子女
{
TmpCell=FindMin(T-Right);
T->Element=TmpCell->Element;
T->Right=Delete(T->Element,T->Right);
}
else //找到结点,并且它只有一个子女或它没有子女
{
TmpCell=T;
if(T->Left==NULL)
T=T->Right;
else if(T->Right==NULL)
T=T->Left;
free(TmpCell);
}
return T;
}
时间复杂度分析:
(1)假设所有树出现的机会均等,则树的所有节点的平均深度为O(log N)
(2)在某种情况下,上面描述的算法有助于使得左子树比右子树深度深,因为我们总是用右子树的一个节点来代替删除的节点,造成树的不平衡。
存在的问题:
(1)如果向一棵树中输入预先排好序的数据(例如数据是递增的),那么一连串的Insert操作将花费二次时间,因为此时只由那些没有左儿子的结点组成。一种解决的办法就是要有一个称为平衡(balance)的附件的结构条件:任何节点的深度均不能过深。
实现树的平衡:平衡二叉树,也称之为AVL树(Adelson-Velskii和Landis),详见我的博客:http://www.cnblogs.com/sage-blog/p/3866008.html
(2)另外,较新的方法是放弃平衡条件,允许树有任意深度,但是在每次操作之后要使用一个调整规则进行调整,使得后面的操作效率更高。这种类型的数据一般属于自调整(self-adjusting)类结构。在二叉查找树的情况下,对于任意单个运算我们不再保证O(log N)的时间界,但是任意连续M次操作在最坏情况下花费时间为O(Mlog N)。
这种数据结构叫做伸展树(splay tree),详见我的博客:***
D&F学数据结构系列——二叉排序树的更多相关文章
- D&F学数据结构系列——B树(B-树和B+树)介绍
B树 定义:一棵B树T是具有如下性质的有根树: 1)每个节点X有以下域: a)n[x],当前存储在X节点中的关键字数, b)n[x]个关键字本身,以非降序存放,因此key1[x]<=key2[x ...
- D&F学数据结构系列——前驱和后继
前驱和后继 本文所述为二叉排序树的前驱和后继,如果想了解二叉排序树的概念,可以参考我的博文http://www.cnblogs.com/sage-blog/p/3864640.html 给定一个二叉查 ...
- D&F学数据结构系列——二叉堆
二叉堆(binary heap) 二叉堆数据结构是一种数组对象,它可以被视为一棵完全二叉树.同二叉查找树一样,堆也有两个性质,即结构性和堆序性.对于数组中任意位置i上的元素,其左儿子在位置2i上,右儿 ...
- D&F学数据结构系列——AVL树(平衡二叉树)
AVL树(带有平衡条件的二叉查找树) 定义:一棵AVL树是其每个节点的左子树和右子树的高度最多差1的二叉查找树. 为什么要使用AVL树(即为什么要给二叉查找树增加平衡条件),已经在我之前的博文中说到过 ...
- D&F学数据结构系列——插入排序
插入排序(insertion sort) 插入排序由P-1趟(pass)排序组成.对于P=1趟到P=N-1趟,插入排序保证从位置0到位置P-1上的元素为已排序状态.插入排序利用了这样的事实:位置0到位 ...
- D&F学数据结构系列——红黑树
红黑树 定义:一棵二叉查找树如果满足下面的红黑性质,则为一棵红黑树: 1)每个结点不是红的就是黑的 2)根结点是黑的 3)每个叶结点是黑的 4)如果一个结点是红的,它的两个儿子都是黑的(即不可能有两个 ...
- 重学数据结构系列之——平衡树之SB Tree(Size Blanced Tree)
学习来源:计蒜客 平衡树 1.定义 对于每一个结点.左右两个子树的高度差的绝对值不超过1,或者叫深度差不超过1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树呢? 假如我们依照1-n的顺序插入到二叉排序树中,那么二叉排序树就 ...
- 简学Python第二章__巧学数据结构文件操作
#cnblogs_post_body h2 { background: linear-gradient(to bottom, #18c0ff 0%,#0c7eff 100%); color: #fff ...
- 跟着鸟哥学Linux系列笔记2-第10章VIM学习
跟着鸟哥学Linux系列笔记0-扫盲之概念 跟着鸟哥学Linux系列笔记0-如何解决问题 跟着鸟哥学Linux系列笔记1 常用的文本编辑器:Emacs, pico, nano, joe, vim VI ...
随机推荐
- 开发移动app与服务器端session的状态管理与交互
我们进行web开发的时候,一般使用cookie或session来保存用户的登录状态,通过检查cookie或session的数据来验证用户是否具有对某些需要登录的页面的访问权限,这一切都是通过浏览器来完 ...
- Android之使用HTTP协议的Get/Post方式向服务器提交数据
1.Get方式 方法:通过拼接url在url后添加相应的数据,如:http://172.22.35.112:8080/videonews/GetInfoServlet?title=霍比特人&t ...
- Python: 迭代器与生成器小结
迭代器与生成器的区别: 1. 迭代器由Class对象创建. 生成器由包含yield表达的Function对象或者Generator Expression创建. 2. 迭代器的原理: (1)由Itera ...
- go语言值得学习的开源项目推荐
谷歌官方维护了一个基于go语言的开源项目列表: https://github.com/golang/go/wiki/Projects 其中有非常多的优秀项目值得学习,有几百行代码适合新手阅读的项目,也 ...
- python的小爬虫的基本写法
1.最基本的抓站 import urllib2 content = urllib2.urlopen('http://XXXX').read() 2.使用代理服务器 这在某些情况下比较有用,比如IP被封 ...
- C#全局作用符::
比如说你在全局定义了一个变量str,然后在函数里面又定义了这个str名字的变量的,这个时候你要是在函数里面直接写str,那么就是访问的函数内部的变量的.无法访问外部变量的.这是正常的现象的.但是如果你 ...
- mui开发
http://blog.csdn.net/sunhuaqiang1/article/details/46848005
- php7+apache的环境安装配置
因为刚开始接触php,所以要对php的开发环境进行搭建. 1.首先到Apache的官网下载最新版: http://httpd.apache.org/download.cgi: 参照该网址配置Apach ...
- android 通过工具抓包
工具: 1.tcpdump :http://www.strazzere.com/android/tcpdump 2.wireshark:http://pan.baidu.com/s/1geooiav ...
- SSIS 控制流和数据流(转)
理解控制流和数据流的一个入口是看他们如何运行的.一个控制流任务是一个最小的执行单位,它的运行结果有成功,失 败,和完成,在运行它的下一个任务之前必须得到这些结果.在数据流任务中,转换时最基本的元素.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