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的文章中,我们已经讲述了PID控制器的实现,包括位置型PID控制器和增量型PID控制器。但这个实现只是最基本的实现,并没有考虑任何的干扰情况。在本节及后续的一些章节,我们就来讨论一下经典PID控制器的优化与改进。这一节我们首先来讨论针对积分项的积分分离优化算法。

1、基本思想

我们已经讲述了PID控制引入积分主要是为了消除静差,提高控制精度。但在过程的启动、结束或大幅度增减设定值时,短时间内系统输出有很大偏差,会造成PID运算的积分累积,引起超调或者振荡。为了解决这一干扰,人们引入了积分分离的思想。其思路是偏差值较大时,取消积分作用,以免于超调量增大;而偏差值较小时,引入积分作用,以便消除静差,提高控制精度。

具体的实现步骤是: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一个阈值;当偏差大于阈值时,消除积分仅用PD控制;当偏差小于等于阈值时,引入积分采用PID控制。则控制算法可表示为:

其中β称为积分开关系数,其取值范围为:

由上述表述及公式我们可以知道,积分分离算法的效果其实与ε值的选取有莫大关系,所以ε值的选取实际上是实现的难点,ε值过大则达不到积分分离的效果,而ε值过小则难以进入积分区,ε值的选取存在很大的主观因素。

对于经典的增量式PID算法,似乎没有办法由以上的公式推导而来,因为β随着err(k)的变化在不是修改着控制器的表达式。其实我们可以换一种角度考虑,每次系统调节未定后,偏差应该为零,然后只有当设定值改变时,系统才会响应而开始调节。设定值的改变实际上是一个阶跃变化,此时的控制输出记为U0,开始调节时,其调节增量其实与之前的一切没有关系。所以我们就可以以变化时刻开始为起点,而得到带积分分离的增量算法,以保证在启动、停止和快速变化时防止超调。公式如下:

其中β的取值与位置型PID算法一致。可能有人会担心偏差来回变化,造成积分作用的频繁分离和引入,进而使上述的增量表达式无法实现。其实我们分析一下就能发现,在开始时,由于设定值变化引起的偏差大而分离了积分作用,在接近设定值时,偏差变小就引入了积分,一边消除静差,而后处于稳态,直到下一次变化。

2、算法实现

这一部分,我们根据前面对其基本思想的描述,来实现基于积分分离的PID算法实现,同样是包括位置型和增量型两种实现方式。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算法的实现过程,具体的流程图如下:

有上图我们知道,与普通的PID算法的区别,只是判断偏差的大小,偏差大时,为PD算法,偏差小时为PID算法。于是我们需要一个偏差检测与积分项分离系数β的函数。

 static uint16_t BetaGeneration(float error,float epsilon)

 {

   uint16_t beta=;

   if(abs(error)<= epsilon)

 {

   beta=;

 }

 return beta;

 }

1)位置型PID算法实现

根据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很轻松的编写程序,只需要在编写程序时判断偏差以确定是否引入积分项就可以了。同样先定义PID对象的结构体:

 /*定义结构体和公用体*/

 typedef struct

 {

   float setpoint;       //设定值

   float proportiongain;     //比例系数

   float integralgain;      //积分系数

   float derivativegain;    //微分系数

   float lasterror;     //前一拍偏差

   float result; //输出值

   float integral;//积分值

   float epsilon; //偏差检测阈值

 }PID;

接下来实现PID控制器:

 void PIDRegulation(PID *vPID, float processValue)

 {

   float thisError;

   thisError=vPID->setpoint-processValue;

   vPID->integral+=thisError;

   uint16_t beta= BetaGeneration(error, vPID->epsilon);

   if(beta>)

 {

   vPID->result=vPID->proportiongain*thisError+vPID->derivativegain*(thisError-vPID->lasterror);

 }

 else

 {

 vPID->result=vPID->proportiongain*thisError+vPID->integralgain*vPID->integral+vPID->derivativegain*(thisError-vPID->lasterror);

 }

   vPID->lasterror=thisError;

 }

与普通的PID算法的区别就是上述代码中增加了偏差判断,来决定积分项的分离与否。

2)增量型PID算法实现

对于增量型PID控制,我们也可以采取相同的处理。首先定义PID对象的结构体:

 /*定义结构体和公用体*/

 typedef struct

 {

   float setpoint;       //设定值

   float proportiongain;     //比例系数

   float integralgain;      //积分系数

   float derivativegain;    //微分系数

   float lasterror;     //前一拍偏差

   float preerror;     //前两拍偏差

   float deadband;     //死区

   float result; //输出值

   float epsilon; //偏差检测阈值

 }PID;

接下来实现PID控制器:

 void PIDRegulation(PID *vPID, float processValue)

 {

   float thisError;

   float increment;

   float pError,dError,iError;

   thisError=vPID->setpoint-processValue; //得到偏差值

   pError=thisError-vPID->lasterror;

   iError=thisError;

   dError=thisError-*(vPID->lasterror)+vPID->preerror;

   uint16_t beta= BetaGeneration(error, vPID->epsilon);

   if(beta>)

 {

 increment=vPID->proportiongain*pError+vPID->derivativegain*dError;   //增量计算

 }

 else

 {

 increment=vPID->proportiongain*pError+vPID->integralgain*iError+vPID->derivativegain*dError;   //增量计算

 }

   vPID->preerror=vPID->lasterror;  //存放偏差用于下次运算

   vPID->lasterror=thisError;

   vPID->result+=increment;

 }

这就实现了增量型PID控制器积分分离算法,也没有考虑任何的干扰条件,仅仅只是对数学公式的计算机语言化。

3、总结

积分分离算法的思想非常简单。当然,对于β的取值,很多人提出了改进措施,例如分多段取值,设定多个阈值ε1、ε2、ε3、ε4等,不过这些阈值也需要根据实际的系统来设定。除了分段取值外,甚至也有采用函数关系来获取β值。当然,这样处理后就不再是简单的积分分离了,特别是在增量型算法中,实际上已经演变为一种变积分算法了。已经偏离了积分分离算法的设计思想,在后面我们会进一步说明。

欢迎关注:

PID控制器开发笔记之二:积分分离PID控制器的实现的更多相关文章

  1. PID控制器开发笔记之十一:专家PID控制器的实现

    前面我们讨论了经典的数字PID控制算法及其常见的改进与补偿算法,基本已经覆盖了无模型和简单模型PID控制经典算法的大部.再接下来的我们将讨论智能PID控制,智能PID控制不同于常规意义下的智能控制,是 ...

  2. PID控制器开发笔记之七:微分先行PID控制器的实现

    前面已经实现了各种的PID算法,然而在某些给定值频繁且大幅变化的场合,微分项常常会引起系统的振荡.为了适应这种给定值频繁变化的场合,人们设计了微分先行算法. 1.微分先行算法的思想 微分先行PID控制 ...

  3. PID控制器开发笔记(转)

    源: PID控制器开发笔记

  4. PID控制器开发笔记之五:变积分PID控制器的实现

    在普通的PID控制算法中,由于积分系数Ki是常数,所以在整个控制过程中,积分增量是不变的.然而,系统对于积分项的要求是,系统偏差大时,积分作用应该减弱甚至是全无,而在偏差小时,则应该加强.积分系数取大 ...

  5. PID控制器开发笔记之三:抗积分饱和PID控制器的实现

    积分作用的引入是为了消除系统的静差,提高控制精度.但是如果一个系统总是存在统一个方向的偏差,就可能无限累加而进而饱和,极大影响系统性能.抗积分饱和就是用以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之一.这一节我们就来实现抗积 ...

  6. PID控制器开发笔记之十三:单神经元PID控制器的实现

    神经网络是模拟人脑思维方式的数学模型.神经网络是智能控制的一个重要分支,人们针对控制过程提供了各种实现方式,在本节我们主要讨论一下采用单神经元实现PID控制器的方式. 1.单神经元的基本原理 单神经元 ...

  7. PID控制器开发笔记之八:带死区的PID控制器的实现

    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由于系统特性和计算精度等问题,致使系统偏差总是存在,系统总是频繁动作不能稳定.为了解决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引入带死区的PID算法. 1.带死区PID的基本思想 带死区的PID控制算法 ...

  8. PID控制器开发笔记之一:PID算法原理及基本实现

    在自动控制中,PID及其衍生出来的算法是应用最广的算法之一.各个做自动控制的厂家基本都有会实现这一经典算法.我们在做项目的过程中,也时常会遇到类似的需求,所以就想实现这一算法以适用于更多的应用场景. ...

  9. stm32开发笔记(二):stm32系列使用V3.5固件库的帮助文件以及GPIO基本功能(一)

    前言   stm32系列是最常用的单片机之一,不同的版本对应除了引脚.外设.频率.容量等'不同之外,其开发的方法是一样的.  本章讲解使用库函数使用GPIO引脚功能.   补充   本文章为多年前学习 ...

随机推荐

  1. 十一、移植优化---CONFIG 优化进 menuconfig(1)

    在移植 JZ2440 中,include/configs/jz2440.h 中有很多config 项都是已经在 uboot 的主配置中已经存在了的,这些配置造成了重复,需要优化. 先将原先的 smdk ...

  2. Spring 快速开始 启动Spring

    [启动Spring必须配置] [web.xml部署描述符方式] 1.配置Servlet级别上下文 <servlet> <servlet-name>springDispatche ...

  3. table的复制 SqlServer 数据库添加临时表(select 字段1,字段2,字段3 into)

    select  字段1,字段2,字段3 into tempname  form  table  where table.id=1; oralce : insert into MID_DRUG_DETA ...

  4. cocos 自动内存管理分析

    #include "CCAutoreleasePool.h" #include "ccMacros.h" NS_CC_BEGIN static CCPoolMa ...

  5. steps/train_mono.sh

    <<单音素HMM的训练流程图.vsdx>> 定义拓扑结构.参数初始化 $ gmm-init-mono --shared-phones=$lang/phones/sets.int ...

  6. 自动化测试平台的搭建--Jenkins

    1.下载:进入官网https://jenkins.io/download/,直接下载war包(约70M): 2.将下载好的war包直接放入到tomcat/webapp下: 3.进入bin目录下启动服务 ...

  7. 微信支付-H5网页支付开通流程

    简介  H5 支付是指商户在微信客户端外的移动端网页展示商品或服务,用户在前述页面确认使用微信支付时,商户发起本服务呼起微信客户端进行支付.主要用于触屏版的手机浏览器请求微信支付的场景.可以方便的从外 ...

  8. [转载]Tensorflow 的reduce_sum()函数的axis,keep_dim这些参数到底是什么意思?

    转载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1325408/answer/125426642来源:知乎 这个问题无外乎有三个难点: 什么是sum 什么是reduce 什么 ...

  9. Django入门------基础(1)

    基础 Django 是用 Python 写的一个自由和开放源码 web 应用程序框架.web框架是一套组件,能帮助你更快.更容易地开发web站点.当你开始构建一个web站点时,你总需要一些相似的组件: ...

  10. OGG选择捕捉和应用模式

    本章包含的信息可帮助您确定适用于数据库环境的捕获和应用模式. 主题: Oracle GoldenGate捕获和应用进程概述 决定使用哪种捕捉方法 决定使用哪种应用方法 同时使用不同的捕捉和应用模式 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