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数据结构对我来说真的相当困难,网上讲\(Treap\)的我也看不太懂,前前后后花了大概六天才把\(Treap\)学会。为了避免再次忘记,这里我整理一下\(Treap\)的基础知识和模板。

阅读此文前,你需要知道:

  • \(Treap\)的基本原理

  • 二叉查找树的性质

第一次接触\(Treap\)的同学请移步Treap的学习总结,本文着重强调代码实现和细节问题。

本文无指针,码风比较清新,请放心食用。

0.变量定义

\(:t:Treap\_node\){

  • \(rd\):随机产生的优先级

  • \(sz\):子树大小

  • \(ch\):\(0\)代表左子节点,\(1\)代表右子节点。

  • \(key\):键值(实际值大小)

  • \(cnt\):当前键值节点个数

}

  • \(tot\):结点个数

  • \(root\):根节点

1.操作类型

  • \(rotate\) - 旋转

    • 分为左旋和右旋两种,可以传一个方向的参数,把它们合成一种。

    • 流程:(这里以右旋为例)

      • 节点:\(p\)点(传址引用), \(p\)的左子节点\(ls\)

      • 把\(ls\)的右子树接在\(p\)点上

      • \(ls\)的右子节点变为\(p\)

      • 更新两个节点大小

      • 把连向\(p\)的边引向\(ls\)(\(p = ls\))

    • Q:为什么对\(p\)点传址引用?

      • A:在插入/删除点的时候同样采用了传址引用。节点\(Fa\)搜索过程中到达它的子节点\(p\)时,\(Fa\)对\(p\)点的指针\(t[Fa].ch[dir]\)会同时被传出,从而使\(rotate\)直接修改\(Fa\)和\(p\)的连接状况。

    • Q:为什么把\(ls\)的右子树接在\(p\)点上?

      • A:为了维护二叉搜索树的性质,在任意一棵子树中,你要保证左子树>根节点>右子树。\(ls\)本身所连接的右子树是合法的,根据旋转前的定义,\(ls\)的右子树键值<\(p\)点键值。为了维护旋转后\(Treap\)二叉的性质,我们选择把这一棵子树改接到\(p\)点上去。

    • 关于传入的\(dir\)参数怎么玩,可以自己画图琢磨一下。

    • 注意两个节点大小的更新顺序。

    void rotate (int &p, int dir) {
//dir = 0 / 1 -> 右旋 / 左旋
int s = t[p].ch[dir ^ 0];
t[p].ch[dir ^ 0] = t[s].ch[dir ^ 1];
t[s].ch[dir ^ 1] = p;
push_up (p);
push_up (s);
p = s;
}
  • \(Insert\) - 插入

    • 没有就加入,有就累加计数器。

    • 流程:

      • 判断与子节点的大小关系,大了向左,小了向右

      • 一路上对每个经过节点增加子树大小

      • 如果有键值相等的点,就直接累加计数器

      • 如果没有(在向子树查找过程中走到编号为\(0\)的子树)

        • 新建节点,初始化相关数据。

      • 注意传址引用

    • 程序里用了一点小\(Trick\)来记录方向,简化代码。

    • Q:这里传址引用还有什么作用?

      • A:改变连接情况的作用见上一个操作,还有一个用处是初始化根节点。每次插入都从根节点开始。如果还没有点的话,新建的节点会直接覆盖传入的根节点的地址而成为根节点。

void Insert (int &p, int key) {
if (p == 0) {
p = ++tot;
t[p].sz = 1;
t[p].cnt = 1;
t[p].key = key;
t[p].rd = rand ();
return;
}
++t[p].sz;
if (t[p].key == key) {
++t[p].cnt;
} else {
int dir = key > t[p].key;
Insert (t[p].ch[dir], key);
if (t[p].rd > t[t[p].ch[dir]].rd) {
rotate (p, dir);
}
}
}
  • \(Delete\) - 删除

    • 流程:

      • 判断与子节点的大小关系,大了向左,小了向右

      • 一路上对每个经过节点减少子树大小

      • 如果有键值相等的点

        • 如果该点个数\(>1\)

          • 直接减少点数

        • 如果点的个数\(=1\)

          • 把当前节点不断向下旋转

          • 为了保持优先级,总是把优先级更高(\(rd\)更小)的转上来

          • 如果这个点只剩\(<=1\)棵子树(\(t[p].ch[0] * t[p].ch[1] == 0\)),那么就可以把它删掉,把它还剩的那个子节点提上来。($p = t[p].ch[0] + t[p].ch[1]; $)

void Delete (int &p, int key) {
if (p == 0) {
return;
}
if (t[p].key == key) {
if (t[p].cnt > 1) {
--t[p].sz;
--t[p].cnt;
} else {
if (t[p].ch[0] * t[p].ch[1] == 0) {
//分支 < 2
p = t[p].ch[0] + t[p].ch[1];
} else {
if (t[p].ch[0] < t[p].ch[1]) {
rotate (p, 0);
} else {
rotate (p, 1);
}
Delete (p, key);
}
}
} else {
--t[p].sz;
Delete (t[p].ch[key > t[p].key], key);
}
}
  • \(nxt/pre\) - 查找前驱/后继

    • 也就是第一个比查找键值大/小的数

    • 这里以\(nxt\)为例

    • 流程:

      • 查找的键值小于当前所在节点的键值:

        • 向左走,看还有没有更小一点的值

        • 防止玩脱,先记答案

      • 否则直接向右走(一定不可能是后继)

    • 这里本蒻使用非递归版

int pre (int key) {
int p = root, ans = 0;
while (p != 0) {
if (t[p].key < key) {
ans = t[p].key;
p = t[p].ch[1];
} else {
p = t[p].ch[0];
}
}
return ans;
} int nxt (int key) {
int p = root, ans = 0;
while (p != 0) {
if (t[p].key > key) {
ans = t[p].key;
p = t[p].ch[0];
} else {
p = t[p].ch[1];
}
}
return ans;
}
  • \(kth\) - 求\(k\)大值

    • 流程:

      • \(k<=\)当前点左子树大小:去左子树找

      • \(k>\)当前节点左子树大小 + 当前节点的计数:去右子树找

      • 否则\(k\)就恰好落在当前节点上,直接返回当前节点的答案

    • 附加操作都相对简单,不作赘述。

int kth (int k) {
int p = root;
while (p != 0) {
if (k <= t[t[p].ch[0]].sz) {
p = t[p].ch[0];
} else if (k > t[t[p].ch[0]].sz + t[p].cnt) {
k -= t[t[p].ch[0]].sz + t[p].cnt;
p = t[p].ch[1];
} else {
return t[p].key;
}
}
return false;
}
  • \(get\_rnk\) - 求当前数的排名

    • 流程:

      • 键值比当前节点大:去右子树找 && 带上左子树和当前节点的贡献

      • 键值比当前节点小:去左子树找

      • 键值与当前节点相等:返回答案

    • 在返回答案时记得加上当前节点左子树大小(未统计的贡献)\(+ 1\)(排名)

int get_rnk (int key) {
int p = root, ans = 0;
while (p != 0) {
if (key < t[p].key) {
p = t[p].ch[0];
} else if (key > t[p].key) {
ans += t[p].cnt;
ans += t[t[p].ch[0]].sz;
p = t[p].ch[1];
} else {
return ans + t[t[p].ch[0]].sz + 1;
}
}
return false;
}

2.完整板子(Luogu P3369 普通平衡树)

#include <bits/stdc++.h>
#define N 100010
using namespace std; struct Treap {
int tot, root; struct Treap_node {
int rd, sz, ch[2], cnt, key;
}t[N]; Treap () {
tot = root = 0;
memset (t, 0, sizeof (t));
}
//注意初始化 void push_up (int p) {
t[p].sz = t[p].cnt;
t[p].sz += t[t[p].ch[0]].sz;
t[p].sz += t[t[p].ch[1]].sz;
}
//更新节点大小 void rotate (int &p, int dir) {
//dir = 0 / 1 -> 右旋 / 左旋
int s = t[p].ch[dir ^ 0];
t[p].ch[dir ^ 0] = t[s].ch[dir ^ 1];
t[s].ch[dir ^ 1] = p;
push_up (p);
push_up (s);
p = s;
}
//旋转 void Insert (int &p, int key) {
if (p == 0) {
p = ++tot;
t[p].sz = 1;
t[p].cnt = 1;
t[p].key = key;
t[p].rd = rand ();
return;
}
++t[p].sz;
if (t[p].key == key) {
++t[p].cnt;
} else {
int dir = key > t[p].key;
Insert (t[p].ch[dir], key);
if (t[p].rd > t[t[p].ch[dir]].rd) {
rotate (p, dir);
}
}
}
//插入 void Delete (int &p, int key) {
if (p == 0) {
return;
}
if (t[p].key == key) {
if (t[p].cnt > 1) {
--t[p].sz;
--t[p].cnt;
} else {
if (t[p].ch[0] * t[p].ch[1] == 0) {
//分支 < 2
p = t[p].ch[0] + t[p].ch[1];
} else {
if (t[p].ch[0] < t[p].ch[1]) {
rotate (p, 0);
} else {
rotate (p, 1);
}
Delete (p, key);
}
}
} else {
--t[p].sz;
Delete (t[p].ch[key > t[p].key], key);
}
}
//删除 int pre (int key) {
int p = root, ans = 0;
while (p != 0) {
if (t[p].key < key) {
ans = t[p].key;
p = t[p].ch[1];
} else {
p = t[p].ch[0];
}
}
return ans;
}
//前驱 int nxt (int key) {
int p = root, ans = 0;
while (p != 0) {
if (t[p].key > key) {
ans = t[p].key;
p = t[p].ch[0];
} else {
p = t[p].ch[1];
}
}
return ans;
}
//后继 int kth (int k) {
int p = root;
while (p != 0) {
if (k <= t[t[p].ch[0]].sz) {
p = t[p].ch[0];
} else if (k > t[t[p].ch[0]].sz + t[p].cnt) {
k -= t[t[p].ch[0]].sz + t[p].cnt;
p = t[p].ch[1];
} else {
return t[p].key;
}
}
return false;
}
//k大(返回的是第k大的键值) int get_rnk (int key) {
int p = root, ans = 0;
while (p != 0) {
if (key < t[p].key) {
p = t[p].ch[0];
} else if (key > t[p].key) {
ans += t[p].cnt;
ans += t[t[p].ch[0]].sz;
p = t[p].ch[1];
} else {
return ans + t[t[p].ch[0]].sz + 1;
}
}
return false;
}
//求排名
}tree; int n, x, opt; int main () {
// freopen ("Data.in", "r", stdin);
srand (time (NULL));
scanf ("%d", &n);
for (int i = 1; i <= n; ++i) {
scanf ("%d %d", &opt, &x);
if (opt == 1) {//insert
tree.Insert (tree.root, x);
}
if (opt == 2) {//delete
tree.Delete (tree.root, x);
}
if (opt == 3) {//get_rank
printf ("%d\n", tree.get_rnk (x));
}
if (opt == 4) {//get_kth
printf ("%d\n", tree.kth (x));
}
if (opt == 5) {//get_pre
printf ("%d\n", tree.pre(x));
}
if (opt == 6) {//get_nxt
printf ("%d\n", tree.nxt(x));
}
}
}

快速入门Treap(代码实现)的更多相关文章

  1. CodeIgniter连接数据库及快速入门

    原文:CodeIgniter连接数据库及快速入门 一.数据库配置 CodeIgniter 有一个配置文件让你存放数据库连接值(username:用户名,password:密码,database nam ...

  2. 【翻译】WPF应用程序模块化开发快速入门(使用Prism+MEF)

    编译并运行快速入门 需要在VisualStudio 2010上运行此快速入门示例 代码下载:ModularityWithMef.zip 先重新生成解决方案 再按F5运行此示例 说明: 在此快速入门示例 ...

  3. AngularJS快速入门指南19:示例代码

    本文给出的大部分示例都可以直接运行,通过点击运行按钮来查看结果,同时支持在线编辑代码. <div ng-app=""> <p>Name: <input ...

  4. .NET Core快速入门教程 5、使用VS Code进行C#代码调试的技巧

    一.前言 为什么要调试代码?通过调试可以让我们了解代码运行过程中的代码执行信息,比如变量的值等等.通常调试代码是为了方便我们发现代码中的bug.ken.io觉得熟练代码调试技巧是成为合格程序员的基本要 ...

  5. [易学易懂系列|rustlang语言|零基础|快速入门|(16)|代码组织与模块化]

    [易学易懂系列|rustlang语言|零基础|快速入门|(16)|代码组织与模块化] 实用知识 代码组织与模块化 我们知道,在现代软件开发的过程中,代码组织和模块化是应对复杂性的一种方式. 今天我们来 ...

  6. Slickflow.NET 开源工作流引擎快速入门之三: 简单或分支流程代码编写示例

    前言:对于急切想了解引擎功能的开发人员,在下载版本后,就想尝试编写代码,完成一个流程的开发和测试.本文试图从请假流程,或分支模式来快速了解引擎代码的编写. 1. 创建或分支流程图形 或分支流程是常见的 ...

  7. Slickflow.NET 开源工作流引擎快速入门之二: 简单并行分支流程代码编写示例

    前言:对于急切想了解引擎功能的开发人员,在下载版本后,就想尝试编写代码,完成一个流程的开发和测试.本文试图从一个最简单的并行分支流程来示例说明,如何快速了解引擎代码的编写. 版本:.NET Core2 ...

  8. Slickflow.NET 开源工作流引擎快速入门之一: 简单序列流程代码编写示例

    前言:对于急切想了解引擎功能的开发人员,在下载版本后,就想尝试编写代码,完成一个流程的开发和测试.本文试图从一个最简单的流程来示例说明,如何快速了解引擎代码的编写. 版本: .NETCore 2.1 ...

  9. Web Api 入门实战 (快速入门+工具使用+不依赖IIS)

    平台之大势何人能挡? 带着你的Net飞奔吧!:http://www.cnblogs.com/dunitian/p/4822808.html 屁话我也就不多说了,什么简介的也省了,直接简单概括+demo ...

随机推荐

  1. solrcloud编辑zookeeper上的配置文件的方法

    solrcloud的配置文件是上传在zookeeper文件系统上的.这样就面临一个问题,每次需要修改配置文件,就没有只有之前本地单机solr那么简单,需要上传. 搭建solrcloud时候提交配置文件 ...

  2. Deploy .NET Core with Docker

    Creating a .NET Core project If you already have an existing .NET Core project you are more than wel ...

  3. spring 在容器中一个bean依赖另一个bean 需要通过ref方式注入进去 通过构造器 或property

    spring  在容器中一个bean依赖另一个bean 需要通过ref方式注入进去 通过构造器 或property

  4. 微软已发布 Windows 10 Timeline 功能的官方 Chrome 插件

    微软已发布 Windows 10 Timeline 功能的官方 Chrome 插件,这个插件名为 Web Activities,功能是跨 Windows 10 和 Microsoft Launcher ...

  5. 洛谷P2055假期的宿舍

    题目 此题主要是考察二分图匹配,而二分图匹配最主要的就是建图,而图一般都是要分成两个部分来分,比如该题就需要先将在学校住的人和床连在一起,因为在学校住就会与一个床.然后每两个人之间假如他们相互认识就可 ...

  6. eclipse中git推送上传错误 没有足够的数据写入

    Can't connect to any repository: https://github.com/jiashubing/test.git (https://github.com/jiashubi ...

  7. 允许外网访问MySQL

    1:设置mysql的配置文件     /etc/mysql/my.cnf     找到 bind-address  =127.0.0.1  将其注释掉://作用是使得不再只允许本地访问:  重启mys ...

  8. [luogu1198][bzoj1012][JSOI2008]最大数【线段树+分块】

    题目描述 区间查询最大值,结尾插入,强制在线. 分析 线段树可以做,但是练了一下分块,发现自己打错了两个地方,一个是分块的地方把/打成了%,还有是分块的时候标号要-1. 其他也没什么要多讲的. 代码 ...

  9. [luogu2051][bzoj1801][AHOI2009]chess中国象棋【动态规划】

    题目描述 这次小可可想解决的难题和中国象棋有关,在一个N行M列的棋盘上,让你放若干个炮(可以是0个),使得没有一个炮可以攻击到另一个炮,请问有多少种放置方法.大家肯定很清楚,在中国象棋中炮的行走方式是 ...

  10. 洛谷【P2257】YY的GCD

    YY的GCD 原题链接 这应该是我做的第一道莫比乌斯反演的题目. 题目描述 神犇YY虐完数论后给傻×kAc出了一题 给定N, M,求1<=x<=N, 1<=y<=M且gcd(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