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dy, table{font-family: 微软雅黑; font-size: 13.5pt}
table{border-collapse: collapse; border: solid gray; border-width: 2px 0 2px 0;}
th{border: 1px solid gray; padding: 4px; background-color: #DDD;}
td{border: 1px solid gray; padding: 4px;}
tr:nth-child(2n){background-color: #f8f8f8;}

冒泡排序(Bubble Sort):一种交换排序,两两比较相邻记录的关键字,如果反序则交换,直到没有反序的记录为止。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冒泡排序,加上改进优化
int bubbleSort(int* arr,int length);  //成功返回0,失败返回-1
void swap(int& elem1,int& elem2);
void test();
void printArr(int* arr,int length);
int bubbleSort(int* arr,int length)
{
        if(NULL==arr||length<=0)
            return -1;
        int swapFlag = true;
        for(int idx=0;idx!=length&&swapFlag;++idx)
        {
                swapFlag = false;  //初始为false
                for(int iidx=0;iidx!=(length - 1 - idx);++iidx)  //每一次都会冒泡选择出一个最大的元素放在最后的位置
                {  //(length - 1 - idx)因为每次都是iidx和iidx+1相比较
                        if(arr[iidx]>arr[iidx+1])  
                        {
                                swap(arr[iidx],arr[iidx+1]);
                                swapFlag = true;  //发生元素交换,改成true
                        }
                }
        }
        return 0;
}
void swap(int& elem1,int& elem2)
{
        int tmp = elem1;
        elem1 = elem2;
        elem2 = tmp;
}
void printArr(int* arr,int length)
{
        if(NULL==arr||length<=0)
                return ;
        for(int idx=0;idx!=length;++idx)
        {
                cout<<arr[idx]<<" ";
        }
        cout<<endl;
}
void test()
{
        int arr[] = {6,5,3,1,8,7,2,4};
        printArr(arr,8);
        bubbleSort(arr,8);
        printArr(arr,8);
        cout<<endl;
        int arr1[] = {1,2,3,4,5,6,7,8};
        printArr(arr1,8);
        bubbleSort(arr1,8);
        printArr(arr1,8);
        cout<<endl;
        int arr2[] = {2,2,2,2};
        printArr(arr2,4);
        bubbleSort(arr2,4);
        printArr(arr2,4);
        cout<<endl;
        int arr3[] = {2,2,1,2};
        printArr(arr3,4);
        bubbleSort(arr3,4);
        printArr(arr3,4);
        cout<<endl;
        int* arr4 = NULL;
        printArr(arr4,4);
        bubbleSort(arr4,4);
        printArr(arr4,4);
        cout<<endl;
}
int main()
{
        test();
        system("pause");

冒泡排序(Bubble Sort),比较次数优化改进的更多相关文章

  1. Java中的经典算法之冒泡排序(Bubble Sort)

    Java中的经典算法之冒泡排序(Bubble Sort) 神话丿小王子的博客主页 原理:比较两个相邻的元素,将值大的元素交换至右端. 思路:依次比较相邻的两个数,将小数放在前面,大数放在后面.即在第一 ...

  2. java排序算法之冒泡排序(Bubble Sort)

    java排序算法之冒泡排序(Bubble Sort) 原理:比较两个相邻的元素,将值大的元素交换至右端. 思路:依次比较相邻的两个数,将小数放在前面,大数放在后面.即在第一趟:首先比较第1个和第2个数 ...

  3. 【排序算法】冒泡排序(Bubble Sort)

    0. 说明 参考 维基百科中的冒泡排序 冒泡排序 (Bubble Sort) 是与插入排序拥有相等的执行时间,但是两种算法在需要的交换次数却很大地不同. 在最坏的情况,冒泡排序需要 O(n2)  次交 ...

  4. 排序算法--冒泡排序(Bubble Sort)_C#程序实现

    排序算法--冒泡排序(Bubble Sort)_C#程序实现 排序(Sort)是计算机程序设计中的一种重要操作,也是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例如,字典中的单词是以字母的顺序排列,否则,使用起来非常困 ...

  5. [算法] 冒泡排序 Bubble Sort

    冒泡排序(Bubble Sort,台湾另外一种译名为:泡沫排序)是一种简单的排序算法.它重复地走访过要排序的数列,一次比较两个元素,如果他们的顺序错误就把他们交换过来.走访数列的工作是重复地进行直到没 ...

  6. 冒泡排序(Bubble Sort)

    常见的排序算法有Bubble Sort.Merge Sort.Quick Sort 等,所有排序算的基本法思想都是把一个无限大的数据规模通过算法一步步缩小,指导最后完成排序. 这里分享一下Buuble ...

  7. 冒泡排序(Bubble Sort)及优化

    原理介绍 冒泡排序算法的原理如下: 比较相邻的元素.如果第一个比第二个大,就交换他们两个. 对每一对相邻元素做同样的工作,从开始第一对到结尾的最后一对.在这一点,最后的元素应该会是最大的数. 针对所有 ...

  8. 冒泡排序——Bubble Sort

    基本思想:两个数比较大小,较大的数下沉,较小的数冒起来. 过程: 1.比较相邻的两个数据,如果第二个数小,就交换位置. 2.从后向前两两比较,一直到比较最前两个数据.最终最小数被交换到起始的位置,这样 ...

  9. 算法之经典排序-冒泡排序(bubble sort)

    冒泡排序 它重复地走访过要排序的数列,一次比较两个元素,如果他们的顺序错误就把他们交换过来.走访数列的工作是重复地进行直到没有再需要交换,也就是说该数列已经排序完成. 这个算法的名字由来是因为越大的元 ...

随机推荐

  1. 如何替换vi的配色方案

    答: 1.获取配色方案 git clone git://github.com/altercation/vim-colors-solarized.git ~/.vim/bundle/vim-colors ...

  2. Slf4j+LogBack使用参考

    博文参考: 最简例子:https://blog.csdn.net/johnson_moon/article/details/77532583 Web中配置:https://blog.csdn.net/ ...

  3. spark-shuffle分析

    前言 shuffle是分布式计算系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spark和mapreduce的shuffle的大体思路类似,在实现上有一些区分.Spark提供了插件式的接口,使用者可以通过继承ShuffleM ...

  4. 马尔科夫随机场模型(MRF-Markov Random Field)

    原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2c398b00102vs3q.html 马尔科夫过程​ 隐马尔科夫过程​​ 与马尔科夫相比,隐马尔可夫模型则是双重随机过程,不 ...

  5. C# 实现简单的 Heap 堆(二叉堆)

    如题,C#  实现简单的二叉堆的 Push() 和 Pop(), 如有不足欢迎指正. 另外,在C#中使用 Heap 的相似功能可以考虑使用:Priority Queues,SortedDictiona ...

  6. UVa 1602 网格动物(回溯)

    https://vjudge.net/problem/UVA-1602 题意:计算n连通块不同形态的个数. 思路: 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做好,感觉判重实在是太麻烦了. 判重就是判断所有格子位置是否都相同 ...

  7. English trip M1 - PC12 I'd Like a Room Please Teacher:Taalan

    In this lesson you will learn to say what you need. 在本课中,您将学习如何说出您的需求. Words list elevator  电梯      ...

  8. LeetCode--108--将有序数组转化为二叉搜索树

    问题描述: 将一个按照升序排列的有序数组,转换为一棵高度平衡二叉搜索树. 本题中,一个高度平衡二叉树是指一个二叉树每个节点 的左右两个子树的高度差的绝对值不超过 1. 示例: 给定有序数组: [-10 ...

  9. Vue.js教程--基础2(事件处理 表单输入绑定

    事件处理 表单输入绑定 事件处理 监听v-on 监听 DOM 事件,并在触发时运行一些 JavaScript 代码. 可以在v-on:click=''加内联语句. 有时也需要在内联语句处理器中访问原始 ...

  10. 一个登陆浏览api接口; 其他相关: Form_with参数的不同写法; 简单使用curl。

    eeting-up app: 完成一个需求: 完成:https://github.com/chentianwei411/meeting-up-app 第四步实现API接口 Add api base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