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前面两篇文章聊到了 Python 处理 Mysql、Sqlite 数据库常用方式,本篇文章继续说另外一种比较常用的数据存储方式:Redis

Redis:Remote Dictionary Server,即:远程字典服务,Redis 底层使用 C 语言编写,是一款开源的、基于内存的 NoSql 数据库

由于 Redis 性能远超其他数据库,并且支持集群、分布式及主从同步等优势,所以经常用于 缓存数据、高速读写 等场景

本篇文章就聊聊 Python 操作 Redis 正确的姿势

2. 准备

我们以在云服务器 Centos 7.8 安装 Redis-Server 为例

首先,安装在云服务器上 Redis 数据库

# 下载epel仓库
yum install epel-release # 安装redis
yum install redis

然后,通过 vim 命令修改 Redis 配置文件,打开远程连接,设置连接密码

配置文件目录:/etc/redis.conf

  • bind 更改为 0.0.0.0,容许外网访问

  • requirepass 设置一个访问密码

# vim /etc/redis.conf
# 1、bing从127.0.0.1修改为:0.0.0.0,开放远程连接
bind 0.0.0.0 # 2、设置密码
requirepass 123456

需要指出的是,为了保证云服务器数据安全,Redis 开放远程访问的时候,一定要加强密码

接着,启动 Redis 服务,开启防火墙和端口,配置云服务器安全组

默认情况下,Redis 服务使用的端口号是 6379

另外,需要在云服务器安全组进行配置,保证 Redis 数据库能正常连接

# 启动Redis服务,默认redis端口号是6379
systemctl start redis # 打开防火墙
systemctl start firewalld.service # 开放6379端口
firewall-cmd --zone=public --add-port=6379/tcp --permanent # 配置立即生效
firewall-cmd --reload

完成以上操作,我们就可以通过 Redis-CLI 或 Redis 客户端工具进行连接了

最后,要使用 Python 操作 Redis,我们需要使用 pip 安装一个依赖

# 安装依赖,便于操作redis
pip3 install redis

3. 实战

在操作 Redis 中的数据之前,我们需要利用 Host、端口号、密码实例化一个 Redis 连接对象

from redis import Redis

class RedisF(object):

    def __init__(self):
# 实例化Redis对象
# decode_responses=True,如果不加则写入的为字节类型
# host:远程连接地址
# port:Redis端口号
# password:Redis授权密码
self.redis_obj = Redis(host='139.199.**.**',port=6379,password='123456',decode_responses=True,charset='UTF-8', encoding='UTF-8')

接下来我们以操作字符串、列表、set 集合、zset 集合、哈希表、事务为例,讲讲 Python 操作这些数据的方法

1、字符串操作

操作字符串有两种方式,操作方法分别是:set() 和 mset()

其中:set() 一次只能保存一个值,参数意义如下

  • name:key,代表键

  • value:value,待保存的值

  • ex:过期时间,以秒为单位,如果不设置,则永久不过期;否则,过期则删除

  • px:过期时间,以毫秒为单位

  • nx/xx:set 操作是否执行与 name 键是否存在有关

获取值和删除值的操作方法分别为:get(Key)、 delete(Key or Keys)

# set():单字符串操作
# 添加一个值,并设置超时时间为120s
self.redis_obj.set('name', 'airpython', ex=120)

# get():获取这个值
print(self.redis_obj.get('name')) # delete():删除一个值或多个值
self.redis_obj.delete('name')
print(self.redis_obj.get('name'))

对于多值数据的设置,只需要调用 mset() 方法,将待插入的数据以键值对组成一个字典作为参数即可

同理,Redis 提供了 mget()方法,可以一次获取多个键的值

# mset():设置多个值
self.redis_obj.mset({"foo": "foo1", "zoo": "zoo1"}) # mget():获取多个值
result = self.redis_obj.mget("foo", "zoo")
print(result)

2、列表操作

Redis 提供了很多方法用于操作列表,其中比较常见的如下:

  • lpush/rpush:将一个值或多个值插入到列表头部或尾部,其中,lpush 代表头部插入;rpush 代表尾部插入数据

  • lset:通过索引,将值插入到列表对应的位置

  • linsert:在列表元素前面或后面插入数据

  • lindex:通过索引获取列表中的某一个元素,其中,0 代表第一个元素;-1 代表最后一个元素

  • lrange:通过制定起始位置和结束位置,从列表中获取指定区域的值

  • llen:获取列表的长度,如果 Key 对应的列表不存在,返回 0

  • lpop:移除并返回列表中的第一个元素

  • rpop:移除并返回列表中的最后一个元素

实例代码如下:

def manage_list(self):
"""
操作列表
:return:
"""
# 1、新增一个列表,并左边插入一个数据
# 注意:可以一次加入多个元素,也可以一个个元素的加入
self.redis_obj.lpush('company', '阿里', '腾讯', '百度') # 2、移除第一个元素
self.redis_obj.lpop("company") # 3、右边插入数据
self.redis_obj.rpush('company', '字节跳动', '小米') # 4、移除最后一个元素
self.redis_obj.rpop("company") # 5、获取列表的长度
self.redis_obj.llen("company") # 6、通过索引,获取列表中的某一个元素(第二个元素)
print('列表中第二个元素是:', self.redis_obj.lindex("company", 1)) # 7、根据范围,查看列表中所有的值
print(self.redis_obj.lrange('company', 0, -1))

3、操作 Set 集合

Set 是一个无序的元素集合,集合中的元素不能重复,Redis 同样提供了很多方法,便于操作 Set 集合

其中,比较常用的方法如下:

  • sadd:添加元素到集合中,已经存在集合中的元素将被忽略,如果集合不存在,则新建一个集合

  • scard:返回集合元素的数量

  • smembers:返回集合中所有元素

  • srem:移除集合中一个或多个元素,如果元素不存在则忽略

  • sinter:返回两个集合的交集,结果依然是一个集合

  • sunion:返回两个集合的并集

  • sdiff:以第一个集合参数为标准,返回两个集合的差集

  • sunionstore:计算两个集合的并集,保存到一个新的集合中

  • sismember:判断集合中是否存在某个元素

  • spop:随机删除集合中的一个元素,并返回

具体实例代码如下:

def manage_set(self):
"""
操作set集合
:return:
"""
self.redis_obj.delete("fruit") # 1、sadd:新增元素到集合中
# 添加一个元素:香蕉
self.redis_obj.sadd('fruit', '香蕉') # 再添加两个元素
self.redis_obj.sadd('fruit', '苹果', '桔子') # 2、集合元素的数量
print('集合元素数量:', self.redis_obj.scard('fruit')) # 3、移除一个元素
self.redis_obj.srem("fruit", "桔子") # 再定义一个集合
self.redis_obj.sadd("fruit_other", "香蕉", "葡萄", "柚子") # 4、获取两个集合的交集
result = self.redis_obj.sinter("fruit", "fruit_other")
print(type(result))
print('交集为:', result) # 5、获取两个集合的并集
result = self.redis_obj.sunion("fruit", "fruit_other")
print(type(result))
print('并集为:', result) # 6、差集,以第一个集合为标准
result = self.redis_obj.sdiff("fruit", "fruit_other")
print(type(result))
print('差集为:', result) # 7、合并保存到新的集合中
self.redis_obj.sunionstore("fruit_new", "fruit", "fruit_other")
print('新的集合为:', self.redis_obj.smembers('fruit_new')) # 8、判断元素是否存在集合中
result = self.redis_obj.sismember("fruit", "苹果")
print('苹果是否存在于集合中', result) # 9、随机从集合中删除一个元素,然后返回
result = self.redis_obj.spop("fruit")
print('删除的元素是:', result) # 3、集合中所有元素
result = self.redis_obj.smembers('fruit') print("最后fruit集合包含的元素是:", result)

4、操作 zset 集合

zset 集合相比普通 set 集合,是有序的,zset 集合中的元素包含:值和分数,其中分数用于排序

其中,比较常用的方法如下:

  • zadd:往集合中新增元素,如果集合不存在,则新建一个集合,然后再插入数据

  • zrange:通过起始点和结束点,返回集合中的元素值(不包含分数);如果设置withscores=True,则返回结果会带上分数

  • zscore:获取某一个元素对应的分数

  • zcard:获取集合中元素个数

  • zrank:获取元素在集合中的索引

  • zrem:删除集合中的元素

  • zcount:通过最小值和最大值,判断分数在这个范围内的元素个数

实践代码如下:

def manage_zset(self):
"""
操作zset集合
:return:
"""
self.redis_obj.delete("fruit") # 往集合中新增元素:zadd()
# 三个元素分别是:"banana", 1/"apple", 2/"pear", 3
self.redis_obj.zadd("fruit", "banana", 1, "apple", 2, "pear", 3) # 查看集合中所有元素(不带分数)
result = self.redis_obj.zrange("fruit", 0, -1)
# ['banana', 'apple', 'pear']
print('集合中的元素(不带分数)有:', result) # 查看集合中所有元素(带分数)
result = self.redis_obj.zrange("fruit", 0, -1, withscores=True)
# [('banana', 1.0), ('apple', 2.0), ('pear', 3.0)]
print('集合中的元素(带分数)有:', result) # 获取集合中某一个元素的分数
result = self.redis_obj.zscore("fruit", "apple")
print("apple对应的分数为:", result) # 通过最小值和最大值,判断分数在这个范围内的元素个数
result = self.redis_obj.zcount("fruit", 1, 2)
print("集合中分数大于1,小于2的元素个数有:", result) # 获取集合中元素个数
count = self.redis_obj.zcard("fruit")
print('集合元素格式:', count) # 获取元素的值获取索引号
index = self.redis_obj.zrank("fruit", "apple")
print('apple元素的索引为:', index) # 删除集合中的元素:zrem
self.redis_obj.zrem("fruit", "apple")
print('删除apple元素后,剩余元素为:', self.redis_obj.zrange("fruit", 0, -1))

4、操作哈希

哈希表中包含很多键值对,并且每一个键都是唯一的

Redis 操作哈希表,下面这些方法比较常用:

  • hset:往哈希表中添加一个键值对值

  • hmset:往哈希表中添加多个键值对值

  • hget:获取哈希表中单个键的值

  • hmget:获取哈希表中多个键的值列表

  • hgetall:获取哈希表中种所有的键值对

  • hkeys:获取哈希表中所有的键列表

  • hvals:获取哈表表中所有的值列表

  • hexists:判断哈希表中,某个键是否存在

  • hdel:删除哈希表中某一个键值对

  • hlen:返回哈希表中键值对个数

对应的操作代码如下:

def manage_hash(self):
"""
操作哈希表
哈希:一个键对应一个值,并且键不容许重复
:return:
"""
self.redis_obj.delete("website") # 1、新建一个key为website的哈希表
# 往里面加入数据:baidu(field),www.baidu.com(value)
self.redis_obj.hset('website', 'baidu', 'www.alibababaidu.com')
self.redis_obj.hset('website', 'google', 'www.google.com') # 2、往哈希表中添加多个键值对
self.redis_obj.hmset("website", {"tencent": "www.qq.com", "alibaba": "www.taobao.com"}) # 3、获取某一个键的值
result = self.redis_obj.hget("website", 'baidu')
print("键为baidu的值为:", result) # 4、获取多个键的值
result = self.redis_obj.hmget("website", "baidu", "alibaba")
print("多个键的值为:", result) # 5、查看hash表中的所有值
result = self.redis_obj.hgetall('website')
print("哈希表中所有的键值对为:", result) # 6、哈希表中所有键列表
# ['baidu', 'google', 'tencent', 'alibaba']
result = self.redis_obj.hkeys("website")
print("哈希表,所有的键(列表)为:", result) # 7、哈希表中所有的值列表
# ['www.alibababaidu.com', 'www.google.com', 'www.qq.com', 'www.taobao.com']
result = self.redis_obj.hvals("website")
print("哈希表,所有的值(列表)为:", result) # 8、判断某一个键是否存在
result = self.redis_obj.hexists("website", "alibaba")
print('alibaba这个键是否存在:', result) # 9、删除某一个键值对
self.redis_obj.hdel("website", 'baidu')
print('删除baidu键值对后,哈希表的数据包含:', self.redis_obj.hgetall('website')) # 10、哈希表中键值对个数
count = self.redis_obj.hlen("website")
print('哈希表键值对一共有:', count)

5、操作事务管道

Redis 支持事务管道操作,能够将几个操作统一提交执行

操作步骤是:

  • 首先,定义一个事务管道

  • 然后通过事务对象去执行一系列操作

  • 提交事务操作,结束事务操作

下面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

def manage_steps(self):
"""
执行事务操作
:return:
"""
# 1、定义一个事务管道
self.pip = self.redis_obj.pipeline() # 定义一系列操作
self.pip.set('age', 18) # 增加一岁
self.pip.incr('age') # 减少一岁
self.pip.decr('age') # 执行上面定义3个步骤的事务操作
self.pip.execute() # 判断
print('通过上面一些列操作,年龄变成:', self.redis_obj.get('age'))

4.最后

本篇文章通过 Python 实现了对 Redis 常见数据的操作,受限于篇幅,没法对 Redis 中一些不常用的方法没法进行展开说明

我已经将文中全部源码上传到后台,关注公众号「 AirPython 」后回复「 dball 」即可获得全部源码

如果你觉得文章还不错,请大家 点赞、分享、留言下,因为这将是我持续输出更多优质文章的最强动力!

推荐阅读

聊聊 Python 数据处理全家桶(Mysql 篇)

聊聊 Python 数据处理全家桶(Sqlite 篇)

Python 如何使用 HttpRunner 做接口自动化测试

最全总结 | 聊聊 Python 数据处理全家桶(Redis篇)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最全总结 | 聊聊 Python 数据处理全家桶(PgSQL篇)

    1. 前言 大家好,我是安果! Python 数据处理全家桶,截止到现在,一共写过 6 篇文章,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了解一下! 最全总结 | 聊聊 Python 数据处理全家桶(Mysql 篇) 最全 ...

  2. 最全总结 | 聊聊 Python 数据处理全家桶(Sqlite篇)

    1. 前言 上篇文章 聊到 Python 处理 Mysql 数据库最常见的两种方式,本篇文章继续说另外一种比较常用的数据库:Sqlite Sqlite 是一种 嵌入式数据库,数据库就是一个文件,体积很 ...

  3. 最全总结 | 聊聊 Python 数据处理全家桶(Memcached篇)

    1. 前言 本篇文章继续继续另外一种比较常用的数据存储方式:Memcached Memcached:一款高性能分布式内存对象缓存系统,通过 内存缓存,以减少数据库的读取,从而分担数据库的压力,进而提高 ...

  4. 最全总结 | 聊聊 Python 数据处理全家桶(配置篇)

    1.前言 在实际项目中,经常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配置文件,它可以增强项目的可维护性 常用配件文件的处理方式,包含:JSON.ini / config.YAML.XML 等 本篇文章,我们将聊聊 Pyth ...

  5. 最全总结 | 聊聊 Python 数据处理全家桶(Mysql 篇)

    1. 前言 在爬虫.自动化.数据分析.软件测试.Web 等日常操作中,除 JSON.YAML.XML 外,还有一些数据经常会用到,比如:Mysql.Sqlite.Redis.MongoDB.Memch ...

  6. 最全总结 | 聊聊 Python 办公自动化之 Excel(中)

    1. 前言 上一篇文章中,我们聊到使用 xlrd.xlwt.xlutils 这一组合操作 Excel 的方法 最全总结 | 聊聊 Python 办公自动化之 Excel(上) ​本篇文章将继续聊另外一 ...

  7. 最全总结 | 聊聊 Python 办公自动化之 Excel(上)

    1. 前言 在我们日常工作中,经常会使用 Word.Excel.PPT.PDF 等办公软件 但是,经常会遇到一些重复繁琐的事情,这时候手工操作显得效率极其低下:通过 Python 实现办公自动化变的很 ...

  8. 最全总结 | 聊聊 Python 办公自动化之 Excel(下)

    1. 前言 前面谈到 Python 处理 Excel 文件最常见的两种方式,即:xlrd/xlwt.openpyxl ​其中, xlrd/xlwt 这一组合,xlrd 可以负责读取数据,而 xlwt ...

  9. 最全总结 | 聊聊 Python 办公自动化之 Word(上)

    1. 前言 日常自动化办公中,使用 Python 真的能做到事半功倍! 在上一个系列中,我们对 Python 操作 Excel 进行了一次全面总结 最全总结 | 聊聊 Python 办公自动化之 Ex ...

随机推荐

  1. Micro LED巨量转移技术研究进展

    近年来,Micro LED因其功耗低.响应快.寿命长.光效率高等特点,被视为继LCD.OLED之后的新一代显示面板技术.Micro LED的英文全名是Micro Light Emitting Diod ...

  2. openvswitch 流表操作

    流表组成 每条流表规则由一些列字段组成,可以分为**基础字段.匹配字段和动作字段**三部分. 在打印流表时,在流表中还存在一些显示字段,如duration,idle_age等,此处把这些字段也暂时归之 ...

  3. 通过自定义资源扩展Kubernetes

    原文链接:通过自定义资源扩展Kubernetes

  4. 开源搜索引擎排名第一,Elasticsearch是如何做到的?

    一.引言 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蓬勃发展,数据量呈爆炸式增长.如今我们可以轻易得从海量数据里找到想要的信息,离不开搜索引擎技术的帮助. ​ 作为开源搜索引擎领域排名第一的 Elast ...

  5. [U3D + GAD]Egametang开源服务器框架资源管理系统

    Egametang开源服务器框架资源管理系统详解 http://m.gad.qq.com/article/detail/36409 ET GitHub https://github.com/egame ...

  6. C# Chart各个属性详细解析、应用

    Chart笔记 前台页面代码: <form id="form1" runat="server"> <div> <asp:Chart ...

  7. 公共项目开发:我为什么用 JSDoc,而不用 ts

    公共模块,通常会被多个项目.不同的开发人员使用,所以开发公共模块时,你自己会用还不够,要让所有人都能很快的知道怎么去使用,这一点很关键.通常会从3个方面做到这点: 精心分割代码逻辑,遵循开闭原则: 变 ...

  8. java初探(1)之秒杀中的rabbitMQ

    rabbitMQ 消息队列,通过一定的通信协议,生产者和消费者在应用程序内传递通信. 主要的作用,提高负载,减耦合. 场景描述:当点击秒杀按钮的那个时刻,有很高的并发量,客户端发出请求之后,会判断库存 ...

  9. 支付-微信h5

    背景 h5支付分两种 1.浏览器 2.app 浏览器里的h5,最终也会跳转到app. 而app里的h5,本质是公众号.在微信里叫公众号,支付宝叫服务窗. 这里主要讲微信h5. 核心原理 最终目标是下单 ...

  10. 为什么要做一款ERP软件——开源软件诞生7

    技术之外的探讨--第7篇 用日志记录“开源软件”的诞生 赤龙ERP开源地址: 点亮星标,感谢支持,与开发者交流 kzca2000 码云:https://gitee.com/redragon/redr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