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18级)高等代数I期末考试第七大题解答
七、(本题10分) 设 $V$ 为 $n$ 维线性空间, $\varphi,\psi$ 是 $V$ 上的线性变换, 满足 $\varphi\psi=\varphi$. 证明: $\mathrm{Ker}\varphi\cap\mathrm{Im}\psi=0$ 的充要条件是 $r(\varphi)=r(\psi)$.
证明 我们给出六种不同的证法, 括号内是证明思想的关键词.
几何证法1 (和空间与直和) 由 $\varphi(I_V-\psi)=0$ 可知, 对任意的 $\alpha\in V$, $\alpha-\psi(\alpha)\in\mathrm{Ker}\varphi$, 从而 $\alpha=(\alpha-\psi(\alpha))+\psi(\alpha)\in\mathrm{Ker}\varphi+\mathrm{Im}\psi$, 于是 $V=\mathrm{Ker}\varphi+\mathrm{Im}\psi$. 由和交空间维数公式和线性映射维数公式可得: $$n=\dim V=\dim(\mathrm{Ker}\varphi+\mathrm{Im}\psi)=\dim\mathrm{Ker}\varphi+\dim\mathrm{Im}\psi-\dim(\mathrm{Ker}\varphi\cap\mathrm{Im}\psi)$$ $$=n-r(\varphi)+r(\psi)-\dim(\mathrm{Ker}\varphi\cap\mathrm{Im}\psi),$$ 从而 $\dim(\mathrm{Ker}\varphi\cap\mathrm{Im}\psi)=r(\psi)-r(\varphi)$, 由此即得充要条件. 另外, 也可以用 $V=\mathrm{Ker}\oplus\mathrm{Im}\psi$ 等价于 $\mathrm{Ker}\varphi\cap\mathrm{Im}\psi=0$ 代替上述讨论.
几何证法2 (映射限制) 将线性变换 $\varphi$ 的定义域限制在 $\mathrm{Im}\psi$ 上可得线性映射 $\varphi_1=\varphi|_{\mathrm{Im}\psi}:\mathrm{Im}\psi\to V$. 由限制的定义 (定义域变小, 映射法则不变) 可知, $\mathrm{Ker}\varphi_1=\mathrm{Ker}\varphi\cap\mathrm{Im}\psi$ 且 $\mathrm{Im}\varphi_1\subseteq\mathrm{Im}\varphi$. 由 $\varphi\psi=\varphi$ 可知, 对任意的 $\alpha\in V$, $\varphi(\alpha)=\varphi(\psi(\alpha))=\varphi_1(\psi(\alpha))$, 从而 $\mathrm{Im}\varphi_1=\mathrm{Im}\varphi$. 由线性映射的维数公式可知 $\dim\mathrm{Ker}\varphi_1+\dim\mathrm{Im}\varphi_1=\dim\mathrm{Im}\psi$, 即有 $\dim(\mathrm{Ker}\varphi\cap\mathrm{Im}\psi)=r(\psi)-r(\varphi)$, 由此即得充要条件.
几何证法3 & 代数证法1 (同解) 注意到 $\mathrm{Ker}\varphi\cap\mathrm{Im}\psi=0$ 等价于, 对任意的 $\beta\in V$, 若 $\varphi(\psi(\beta))=0$, 则 $\psi(\beta)=0$, 这等价于 $\mathrm{Ker}\varphi\psi=\mathrm{Ker}\psi$ (注意: $\mathrm{Ker}\psi\subseteq\mathrm{Ker}\varphi\psi$ 显然成立), 这等价于 $\dim\mathrm{Ker}\varphi\psi=\dim\mathrm{Ker}\psi$, 由线性映射的维数公式可知, 这等价于 $r(\varphi)=r(\varphi\psi)=r(\psi)$. 我们也可以把问题转化为代数的语言: 设 $A,B$ 为 $n$ 阶方阵, 满足 $AB=A$, 证明: $ABx=0$ 的解必为 $Bx=0$ 的解等价于 $r(A)=r(B)$. 证明跟几何版本基本一致. 由于 $Bx=0$ 的解也是 $ABx=0$ 的解, 即 $V_B\subseteq V_{AB}$, 故 $V_{AB}=V_B$ 等价于 $\dim V_{AB}=\dim V_B$, 这等价于 $r(A)=r(AB)=r(B)$.
几何证法4 (比较核空间) 这种证法的注意力是放在直接比较 $\mathrm{Ker}\varphi$ 和 $\mathrm{Ker}\psi$ 上. 首先, 由 $\varphi\psi=\varphi$ 易证 $\mathrm{Ker}\psi\subseteq\mathrm{Ker}\varphi$. 充分性: 若 $r(\varphi)=r(\psi)$, 则由线性映射的维数公式可知 $\dim\mathrm{Ker}\psi=\dim\mathrm{Ker}\varphi$, 从而 $\mathrm{Ker}\psi=\mathrm{Ker}\varphi$. 任取 $\alpha\in\mathrm{Ker}\varphi\cap\mathrm{Im}\psi$, 则 $\varphi(\alpha)=0$ 且存在 $\beta\in V$, 使得 $\alpha=\psi(\beta)$, 于是 $0=\varphi(\alpha)=\varphi(\psi(\beta))=\varphi(\beta)$, 即 $\beta\in\mathrm{Ker}\varphi=\mathrm{Ker}\psi$, 从而 $\alpha=\psi(\beta)=0$, 于是 $\mathrm{Ker}\varphi\cap\mathrm{Im}\psi=0$. 必要性: 若 $\mathrm{Ker}\varphi\cap\mathrm{Im}\psi=0$, 则任取 $\alpha\in\mathrm{Ker}\varphi$, 有 $0=\varphi(\alpha)=\varphi(\psi(\alpha))$, 从而 $\psi(\alpha)\in\mathrm{Ker}\varphi\cap\mathrm{Im}\psi=0$, 即 $\alpha\in\mathrm{Ker}\psi$, 于是 $\mathrm{Ker}\varphi\subseteq\mathrm{Ker}\psi$, 因此 $\mathrm{Ker}\psi=\mathrm{Ker}\varphi$, 由线性映射的维数公式即得 $r(\varphi)=r(\psi)$.
几何证法5 (基扩张与基的判定) 取 $\mathrm{Ker}\varphi$ 的一组基 $\{e_{r+1},\cdots,e_n\}$, 并扩张为 $V$ 的一组基 $\{e_1,\cdots,e_r,e_{r+1},\cdots,e_n\}$. 由高代白皮书的例 4.20 可知, $\{\varphi(e_1),\cdots,\varphi(e_r)\}$ 是 $\mathrm{Im}\varphi$ 的一组基. 由 $\varphi(\psi(e_i))=\varphi(e_i)\,(1\leq i\leq r)$ 易证 $\psi(e_1),\cdots,\psi(e_r)$ 是 $\mathrm{Im}\psi$ 中一组线性无关的向量. 充分性: 若 $r(\psi)=r(\varphi)=r$, 则 $\{\psi(e_1),\cdots,\psi(e_r)\}$ 是 $\mathrm{Im}\psi$ 的一组基. 对 $\mathrm{Im}\psi$ 中任一向量 $c_1\psi(e_1)+\cdots+c_r\psi(e_r)$, 若它属于 $\mathrm{Ker}\varphi$, 则有 $$0=\varphi(c_1\psi(e_1)+\cdots+c_r\psi(e_r))=c_1\varphi(e_1)+\cdots+c_r\varphi(e_r),$$ 从而 $c_1=\cdots=c_r=0$, 即有 $\mathrm{Ker}\varphi\cap\mathrm{Im}\psi=0$. 必要性: 若 $\mathrm{Ker}\varphi\cap\mathrm{Im}\psi=0$, 则对 $r+1\leq j\leq n$ 有, $\varphi(\psi(e_j))=\varphi(e_j)=0$, 从而 $\psi(e_j)\in\mathrm{Ker}\varphi\cap\mathrm{Im}\psi=0$, 即 $\psi(e_j)=0\,(r+1\leq j\leq n)$. 于是 $\mathrm{Im}\psi$ 中任一向量都是 $\psi(e_1),\cdots,\psi(e_r)$ 的线性组合, 即 $\{\psi(e_1),\cdots,\psi(e_r)\}$ 是 $\mathrm{Im}\psi$ 的一组基. 特别地, $r(\psi)=r(\phi)=r$.
几何证法6 (映射复合的核空间) 注意到 $\mathrm{Ker}\varphi\psi=\psi^{-1}(\mathrm{Ker}\varphi\cap\mathrm{Im}\psi)$ (这里 $\psi^{-1}$ 表示原像全体), 将 $\psi$ 限制在 $\mathrm{Ker}\varphi\psi$ 上, 可得满线性映射 $\psi_1:\mathrm{Ker}\varphi\psi\to\mathrm{Ker}\varphi\cap\mathrm{Im}\psi$. 注意到 $\mathrm{Ker}\psi_1=\mathrm{Ker}\psi$, 由线性映射的维数公式可得 $$\dim\mathrm{Ker}\varphi=\dim\mathrm{Ker}\varphi\psi=\dim\mathrm{Ker}\psi+\dim(\mathrm{Ker}\varphi\cap\mathrm{Im}\psi),$$ 于是 $\dim(\mathrm{Ker}\varphi\cap\mathrm{Im}\psi)=r(\psi)-r(\varphi)$, 由此即得充要条件.
注 (1) 18级同学在证明的过程中, 有的同学是充分性和必要性分别采取不同的证法; 也有同学证出满足充要条件的 $\psi$ 一定是幂等变换 ($\mathrm{Im}(I_V-\psi)\subseteq\mathrm{Ker}\varphi=\mathrm{Ker}\psi$, 从而 $\psi^2=\psi$); 17级陈柯屿同学把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 再把 $A$ 化简为相抵标准型给出了一个不同于上面的证明 (但并不简洁, 所以就不登载了). 上面这六种证法联系起了线性空间理论和线性变换理论的众多知识点, 强烈推荐大家仔细阅读, 认真体会.
(2) 本题做对 (得分 9 分以上) 的同学共有 51 人, 名单如下:
几何证法1: 章黎景华, 金维涵, 张天赐, 李沛扬, 刘羽;
几何证法2: 吴洲同, 郭都, 范辰健, 孙晓雯, 唐逸扬, 刘林洋, 李松林, 封清, 陈宇杰, 谢永乐, 黄泽松, 周星雨, 刘一川, 张哲维, 唐朝亮;
几何证法3 & 代数证法1 & 几何证法4: 罗通, 吴润华, 王晟灏, 高博文, 顾天翊, 时天宇, 王捷翔, 祝苒雯, 杨佳奇, 李雨昊, 陈钦品, 赵界清, 华树杰, 叶雨阳, 江孝奕, 刘天航, 张俊杰, 周子翔, 黄诗涵, 林万山, 张思哲, 吴彦桥, 黄永晟, 宋展鹏, 肖然;
几何证法5: 李玮, 张轩铭, 丁思成, 周烁星;
几何证法6: 廖庄子龙;
代数证法2: 陈柯屿.
复旦大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18级)高等代数I期末考试第七大题解答的更多相关文章
- 复旦大学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13级)高等代数I期末考试第七大题解答
七.(本题10分)设 \(A\) 为数域 \(K\) 上的 \(n\) 阶非异阵, 证明: 对任意的对角阵 \(B\in M_n(K)\), \(A^{-1}BA\) 均为对角阵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 ...
- 复旦大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14级)高等代数I期末考试第七大题解答
七.(本题10分) 设 \(V\) 为数域 \(\mathbb{K}\) 上的 \(n\) 维线性空间, \(S=\{v_1,v_2,\cdots,v_m\}\) 为 \(V\) 中的向量组, 定义 ...
- 复旦大学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16级)高等代数I期末考试第七大题解答
七.(本题10分) 设 $A,B$ 均为 $m\times n$ 阶实矩阵, 满足 $A'B+B'A=0$. 证明: $$r(A+B)\geq\max\{r(A),r(B)\},$$并且等号成立的充 ...
- 复旦大学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14级)高等代数II期末考试第八大题解答
八.(本题10分) 设 $A,B$ 为 $n$ 阶半正定实对称阵, 求证: $AB$ 可对角化. 分析 证明分成两个步骤: 第一步, 将 $A,B$ 中的某一个简化为合同标准形来考虑问题, 这是矩 ...
- 复旦大学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15级)高等代数II期末考试第六大题解答
六.(本题10分) 设 $n$ 阶复方阵 $A$ 的特征多项式为 $f(\lambda)$, 复系数多项式 $g(\lambda)$ 满足 $(f(g(\lambda)),g'(\lambda))= ...
- 复旦大学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15级)高等代数I期末考试第八大题解答
八.(本题10分) 设 $V$ 为数域 $K$ 上的 $n$ 维线性空间, $\varphi$ 为 $V$ 上的线性变换. 子空间 $C(\varphi,\alpha)=L(\alpha,\varp ...
- 复旦大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17级)高等代数I期末考试第六大题解答
六.(本题10分) 设 $M_n(K)$ 为数域 $K$ 上的 $n$ 阶方阵全体构成的线性空间, $A,B\in M_n(K)$, $M_n(K)$ 上的线性变换 $\varphi$ 定义为 $\ ...
- 复旦大学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18级)高等代数II期末考试第六大题解答
六.(本题10分) 设 $A$ 为 $n$ 阶实对称阵, 证明: $A$ 有 $n$ 个不同的特征值当且仅当对 $A$ 的任一特征值 $\lambda_0$ 及对应的特征向量 $\alpha$, 矩 ...
- 复旦大学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16级)高等代数II期末考试第六大题解答
六.(本题10分) 设 $A$ 为 $n$ 阶半正定实对称阵, $S$ 为 $n$ 阶实反对称阵, 满足 $AS+SA=0$. 证明: $|A+S|>0$ 的充要条件是 $r(A)+r(S)= ...
随机推荐
- js获取HTML DOM节点元素方法总结
1. 通过顶层document节点获取: (1)document.getElementById(elementId) :通过ID获得节点,如果页面上含有多个相同id的节点,那么只返回第一个节点. ...
- python转换图片格式
在图片所在的路径下,打开命令窗口 bmeps -c picturename.png picturename.eps
- jeecg自定义按钮使用exp属性不起作用
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之前写过一篇类似的文章 jeecg笔记之自定义显示按钮exp属性,但是有些小伙伴留言参考后不起作用,当时我的 jeecg 版本为3.7.5,最终以版本不同,暂时搁浅了.今天,重新 ...
- Synchronize,Lock, ReentrantLock,ReentrantReadWriteLock
下面ReentrantLock是Lock接口的具体实现 如果想在线程等待时(即等待获得锁时)可以被中断,用lockInterruptibly:注意:在线程已经获得锁正在执行时,用Synchronize ...
- 解决python tkinter 与 sleep 延迟问题
多线程(threading——join) join ()方法:主线程A中,创建了子线程B,并且在主线程A中调用了B.join(),那么,主线程A会在调用的地方等待,直到子线程B完成操作后, 才可以接着 ...
- python for循环的遍历
a = "你好啊"for i in range(len(a)): print(i) 解释:"len()" 意思是长度,a中有三个字,所以len(a) = 3,把 ...
- iOS与H5交互(WKWbebView)
前言: 在iOS开发中,或多或少的会嵌入一些H5页面,有时候需要原生代码和H5页面进行交互.iOS8开始苹果推出性能更强大的WKWebView,所以一下方法是关于WKWebView与JS的交互. 创建 ...
- ios sdk 配置路径
/Applications/Xcode.app/Contents/Developer/Platforms/iPhoneOS.platform/DeviceSupport command+shift + ...
- Oracle sql function LISTAGG
select business_unit, voucher_id, listagg( vat_txn_type_cd, ',') within group (order by business_uni ...
- JavaScript学习day01
一,改变 HTML 内容 (1)方法一: document.getElementById("demo").innerHTML= "My First JavaScript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