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1 垃圾回收器简单调优
G1: Garbage First 低延迟、服务侧分代垃圾回收器。
详细介绍参见:JVM之G1收集器,这里不再赘述。
关于调优目标:延迟、吞吐量
一、延迟,单次的延迟
单次的延迟关系到服务的响应时延,比如,在要求接口响应不超过100ms的服务里,单次的延迟目标必然不能超过100ms。
服务的响应时间目标,不应该是指100%时间的服务响应。服务不可能是100%可用的,通常,我们对于服务的响应延迟目标也不是100%可用时间内的。
实际应用中,我们可能会以99.9%时间内,延迟不超过100ms为目标。
对于G1,会有一些默认设置,以使应用者在不做任何调整的情况下,依然能高效的运行。
-XX:MaxGCPauseMillis=200:目标最大gc暂停时间,默认为200ms,这只是期望的目标延迟。我们知道G1有相应的收集算法,会根据收集的信息及检测的垃圾量动态的调整年轻代与老年代的大小以尽力达到这个目标。
使用此配置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不要和 Xmn 年轻代同时设置,我们上面提到过,G1会为了最大gc暂停时间目标而动态的调整年轻代大小,因此,如果设定了 Xmn,那么固定了年轻代的大小就会影响G1的智能调整适应。
二、吞吐量,有多少总的延迟
总的延迟关系到服务的可用时间率、吞吐量,比如,100分钟内总的gc延迟1分钟,那么服务的可用率就是99%。如果既定的目标是99.9%,那么总的延迟就不能超过6秒钟。
总的延迟=单次延迟*gc次数。
单次延迟我们在一.1中已经论述,那么现在就需要通过降低gc次数来达到降低总延迟的目标,
gc触发于应用内存占用达到一定比例阈值,因此想要降低gc频次,那么就需要适当调大应用可使用堆大小:Xmx。
应用到底需要使用多大的应用内存,这个需要根据实际的需求确定,可以通过压测,不断的微调来找到最适合的Xmx设置,过大或者过小都会影响服务的服务能力。
三、gc日志
配置输出gc日志:-verbose:gc -XX:+PrintGCDetails -XX:+PrintGCTimeStamps -XX:+PrintGCDateStamps。
下面是一段实际应用中的yong GC日志:
[GC pause (G1 Evacuation Pause) (young), 0.1006389 secs]
[Parallel Time: 45.6 ms, GC Workers: 38]
[GC Worker Start (ms): Min: 4053175.2, Avg: 4053184.8, Max: 4053215.7, Diff: 40.5]
[Ext Root Scanning (ms): Min: 0.0, Avg: 1.2, Max: 8.6, Diff: 8.6, Sum: 47.1]
[Update RS (ms): Min: 0.0, Avg: 8.4, Max: 41.3, Diff: 41.3, Sum: 317.3]
[Processed Buffers: Min: 0, Avg: 13.3, Max: 39, Diff: 39, Sum: 505]
[Scan RS (ms): Min: 0.0, Avg: 0.2, Max: 0.4, Diff: 0.4, Sum: 7.7]
[Code Root Scanning (ms): Min: 0.0, Avg: 0.0, Max: 0.0, Diff: 0.0, Sum: 0.3]
[Object Copy (ms): Min: 0.0, Avg: 20.6, Max: 32.6, Diff: 32.5, Sum: 783.9]
[Termination (ms): Min: 0.0, Avg: 4.5, Max: 5.2, Diff: 5.2, Sum: 171.5]
[GC Worker Other (ms): Min: 0.0, Avg: 0.2, Max: 0.6, Diff: 0.6, Sum: 5.9]
[GC Worker Total (ms): Min: 4.1, Avg: 35.1, Max: 44.6, Diff: 40.5, Sum: 1333.8]
[GC Worker End (ms): Min: 4053219.7, Avg: 4053219.9, Max: 4053220.4, Diff: 0.8]
[Code Root Fixup: 0.3 ms]
[Code Root Purge: 0.0 ms]
[Clear CT: 1.5 ms]
[Other: 53.2 ms]
[Choose CSet: 0.0 ms]
[Ref Proc: 39.2 ms]
[Ref Enq: 8.6 ms]
[Redirty Cards: 1.3 ms]
[Humongous Reclaim: 0.0 ms]
[Free CSet: 2.0 ms]
[Eden: 4708.0M(4708.0M)->0.0B(4724.0M) Survivors: 204.0M->188.0M Heap: 5528.0M(8192.0M)->804.9M(8192.0M)]
[Times: user=1.37 sys=0.02, real=0.10 secs]
第一行:指明GC类型,一次GC的总耗时 0.1006389 secs,即100ms。
第二行:并行阶段STW时间汇,GC工作线程数(配置:-XX:ParallelGCThreads。CPU数量小于8时,值取CPU个数,最大为8,CPU数量大于8时,值取(CPU个数*5/8))。
第三行:GC线程开始工作时间,Min最小值、Avg平均值、Max最大值、Diff偏移平均的值(Max-Min)
第四行:外部根区扫描,包括堆外区、JNI引用、JVM系统目录、Classloaders等。Sum总耗时。
第五行:RSets(Remembered Sets )时间信息更新,G1依据-XX:MaxGCPauseMillis参数来设定目标暂停时间,RSet更新的时间耗时应小于目标暂停时间的10%。可以通过修改配置 XX:G1RSetUpdatingPauseTimePercent 设预期定耗时占用比。
第六行:已处理缓冲区:即在优化线程中处理dirty card分区扫描时记录的日志缓冲区。
第七行:RSets扫描。
第八行:代码Root扫描,经过JIT编译后的代码里引用了heap中的对象,引用关系保存在RSet中。
第九行:拷贝存活对象到新的Region耗时。
第十行:GC线程完成任务之后尝试结束到真正结束的耗时。GC线程结束前会检查其它线程是否有未完成的任务,如果有则会协助完成之后再结束。
第十一行:线程花费在其他工作上的时间,
第十二行:并行阶段的GC时间总和,包含GC以及GC Worker Other时间(47.1+317.3+7.7+0.3+783.9+171.5+5.9)。
第十三行:GC线程结束时间,Min最小值、Avg平均值、Max最大值、Diff偏移平均的值(Max-Min)
第十四行:修复GC期间code root指针改变的耗时。
第十五行:清除code root耗时,root中已经失效,不再指向Region中对象的引用。
第十六行:清除card tables 中的dirty card的耗时。
第十七行:其它GC活动耗时。
第十八行:选择要进行回收的分区放入CSet(G1选择的标准是垃圾最多的分区优先,也就是存活对象率最低的分区优先)
第十九行:处理各种引用——soft、weak、final、phantom、JNI等。
第二十行:遍历所有的引用,将不能回收的放入pending列表。
第二十一行:在回收过程中被修改的card将会被重置为dirty。
第二十二行:JDK8特性,巨型对象可以在新生代收集的时候被回收,可以通过G1ReclaimDeadHumongousObjectsAtYoungGC进行配置,默认为true。
第二十三行:释放CSet,将要释放的分区还回到free列表。
第二十四行:年轻代回收状态,Eden区满,执行回收,回收后占用为0,且Eden区大小重新调整(G1根据预测算法动态调整);Survivors变小说明有提升;Heap收集前内存占用及最大值,GC收集后内存占用及最大值。最大值由Xmx配置,保持不变。
第二十五行:user:垃圾收集线程在新生代垃圾收集过程中消耗的CPU时间,这个时间跟垃圾收集线程的个数有关,可能会比real time大很多;sys:内核态线程消耗的CPU时间;real:本次垃圾收集真正消耗的时间。
四、分析工具
1、个人推荐gcviewer,图形化展示各个收集指标,另附Summary、Memory及Pause等明细统计,可以查看gc次数,总的GC耗时,最大、最小耗时、吞吐量等等:

2、在线工具:https://gceasy.io/,可以上传GC日志生成GC报告,下图为报告中的关于GC耗时分布统计:

G1 垃圾回收器简单调优的更多相关文章
- G1垃圾回收器在并发场景调优
一.序言 目前企业级主流使用的Java版本是8,垃圾回收器支持手动修改为G1,G1垃圾回收器是Java 11的默认设置,因此G1垃圾回收器可以用很长时间,现阶段垃圾回收器优化意味着针对G1垃圾回收器优 ...
- G1垃圾回收器
垃圾回收器的发展历程 背景 01.G1解决的问题 G1垃圾回收器是04年正式提出,12开始正式支持,在17年作为JDK9默认的垃圾处理器. 在04年的时候,java程序堆的内存越来越大,从而导致程序中 ...
- 深入浅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G1垃圾回收器
G1诞生的背景 Garbage First(简称G1)收集器是垃圾收集器技术发展历史上的里程碑式的成果,它开创了收集器面向局部收集的设计思路和基于Region的内存布局形式.HotSpot开发团队最初 ...
- JVM学习——G1垃圾回收器(学习过程)
JVM学习--G1垃圾回收器 把这个跨时代的垃圾回收器的笔记独立出来. 新生代:适用复制算法 老年代:适用标记清除.标记整理算法 二娃本来看G1的时候觉得比较枯燥,但是后来总结完之后告诉我说,一定要慢 ...
- 探索G1垃圾回收器
前言 最近王子因为个人原因有些忙碌,导致文章更新比较慢,希望大家理解,之后也会持续和小伙伴们一起共同分享技术干货. 上篇JVM的文章中我们对ParNew和CMS垃圾回收器已经有了一个比较透彻的认识,感 ...
- JAVA之G1垃圾回收器
概述 G1 GC,全称Garbage-First Garbage Collector,通过-XX:+UseG1GC参数来启用,作为体验版随着JDK 6u14版本面世,在JDK 7u4版本发行时被正式推 ...
- jvm默认的并行垃圾回收器和G1垃圾回收器性能对比
http://www.importnew.com/13827.html 参数如下: JAVA_OPTS="-server -Xms1024m -Xmx1024m -Xss256k -XX:M ...
- tomcat如何简单调优
我们在javaEE开发的过程中,经常会进行tomcat调优操作,下面我们来简单讲解一下tomcat调优. 1) 去掉web.xml的监视,提前将jsp编译成servlet. 2)在物理内存允许的范围内 ...
- 026.Zabbix简单调优
一 调优相关对应项 Zabbix busy trapper processes, in % StartTrappers=5 Zabbix busy poller processes, in % Sta ...
随机推荐
- JS异步与同步
这里展示一个操作场景:需要对数据进行异步处理,但这次操作可能会失败,所以需要定期对数据进行再次处理,直至处理成功. 实现:手动触发的处理以及定期触发的处理,是相同的,即可以抽取出来成一个公共函数,定期 ...
- python selenium(环境搭建)
一:自动化了解知识 工具安装 什么样的项目适合做自动化? 自动化测试一般在什么阶段开始实施? 你们公司自动化的脚本谁来维护?如何维护? 自动化用例覆盖率是多少? 自动化的原理 通过 webdriver ...
- 深度优先搜索理论基础与实践(java)
概论 深度优先搜索属于图算法的一种,是一个针对图和树的遍历算法,英文缩写为 DFS 即 Depth First Search.深度优先搜索是图论中的经典算法,利用深度优先搜索算法可以产生目标图的相应拓 ...
- pytho xlrd简介
xlrd:是什么? xlrd是python的一个模块,主要用来对Excel进行读的操作,相对应的,xlwd就是对Excel进行写的模块了. xlrd中有哪些方法可以用呢? 1.打开Excel文件读取数 ...
- W - Doom HDU - 5239 线段树 找取模的规律+求一个很大的数的平方对一个数取模的写法 特别的模数==2^63-2^31
这个题目一开始感觉还是有点难的,这个模数这么大,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写,然后去搜了题解,知道了怎么去求当x很大的时候x的平方对一个数取模怎么样不会爆掉. 然后还顺便发现了一个规律就是当一个数更新一定次数之 ...
- N - Marriage Match II 网络流
题目链接:http://acm.hdu.edu.cn/showproblem.php?pid=3081 推荐博客:https://www.cnblogs.com/liuxin13/p/4728131. ...
- Coursera课程笔记----P4E.Capstone----Week 2&3
Building a Search Engine(week 2&3) Search Engine Architecture Web Crawling Index Building Search ...
- 【matlab 基础篇 02】基础知识一键扫盲,看完即可无障碍编程(超详细+图文并茂)
博主快速入门matlab,系统地整理一遍,如何你和我一样是一个新手,那么此文很适合你: 本人能力有限,文中难免有错误和纰漏之处,请大佬们不吝赐教 创作不易,如果本文帮到了您: 请帮忙点个赞
- python语法学习第五天--lambda表达式、filter()、map()
lambda表达式 python使用lamda表达式来创建匿名函数 lambda 函数拥有自己的命名空间,且不能访问自己参数列表之外或全局命名空间里的参数 语法: lambda [arg1 [,arg ...
- python 基础应用5-简单购物车
1.列表去重 #列表去重 li = [1,2,33,33,2,1,4,5,6,6] set1 = set(li)# 转为集合 li = list(set1)# 转为列表 print(li)#[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