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地址http://www.cnblogs.com/linjzong/p/4191891.html

Touch事件分发中只有两个主角:ViewGroup和View。Activity的Touch事件事实上是调用它内部的ViewGroup的Touch事件,可以直接当成ViewGroup处理。

View在ViewGroup内,ViewGroup也可以在其他ViewGroup内,这时候把内部的ViewGroup当成View来分析。

ViewGroup的相关事件有三个:onInterceptTouchEvent、dispatchTouchEvent、onTouchEvent。View的相关事件只有两个:dispatchTouchEvent、onTouchEvent。

先分析ViewGroup的处理流程:首先得有个结构模型概念:ViewGroup和View组成了一棵树形结构,最顶层为Activity的ViewGroup,下面有若干的ViewGroup节点,每个节点之下又有若干的ViewGroup节点或者View节点,依次类推。如图:

当一个Touch事件(触摸事件为例)到达根节点,即Acitivty的ViewGroup时,它会依次下发,下发的过程是调用子View(ViewGroup)的dispatchTouchEvent方法实现的。简单来说,就是ViewGroup遍历它包含着的子View,调用每个View的dispatchTouchEvent方法,而当子View为ViewGroup时,又会通过调用ViwGroup的dispatchTouchEvent方法继续调用其内部的View的dispatchTouchEvent方法。上述例子中的消息下发顺序是这样的:①-②-⑤-⑥-⑦-③-④。dispatchTouchEvent方法只负责事件的分发,它拥有boolean类型的返回值,当返回为true时,顺序下发会中断。在上述例子中如果⑤的dispatchTouchEvent返回结果为true,那么⑥-⑦-③-④将都接收不到本次Touch事件。来个简单版的代码加深理解:

 /**
     * ViewGroup
     * @param ev
     * @return
     */
    public boolean dispatchTouchEvent(MotionEvent ev){
        //其他处理,在此不管
        View[] views=getChildView();
        for(int i=0;i<views.length;i++){
//判断下Touch到屏幕上的点在该子View上面 
if(...){ if(views[i].dispatchTouchEvent(ev)) return true;
} } ...//其他处理,在此不管 } /** * View * @param ev * @return */ public boolean dispatchTouchEvent(MotionEvent ev){ //其他处理,在此不管 return false; }

在此可以看出,ViewGroup的dispatchTouchEvent是真正在执行“分发”工作,而View的dispatchTouchEvent方法,并不执行分发工作,或者说它分发的对象就是自己,决定是否把touch事件交给自己处理,而处理的方法,便是onTouchEvent事件,事实上子View的dispatchTouchEvent方法真正执行的代码是这样的

/**
     * View
     * @param ev
     * @return
     */
    public boolean dispatchTouchEvent(MotionEvent ev){
        //其他处理,在此不管
        return onTouchEvent(event);
    }

一般情况下,我们不该在普通View内重写dispatchTouchEvent方法,因为它并不执行分发逻辑。当Touch事件到达View时,我们该做的就是是否在onTouchEvent事件中处理它。

那么,ViewGroup的onTouchEvent事件是什么时候处理的呢?当ViewGroup所有的子View都返回false时,onTouchEvent事件便会执行。由于ViewGroup是继承于View的,它其实也是通过调用View的dispatchTouchEvent方法来执行onTouchEvent事件。

在目前的情况看来,似乎只要我们把所有的onTouchEvent都返回false,就能保证所有的子控件都响应本次Touch事件了。但必须要说明的是,这里的Touch事件,只限于Acition_Down事件,即触摸按下事件,而Aciton_UP和Action_MOVE却不会执行。事实上,一次完整的Touch事件,应该是由一个Down、一个Up和若干个Move组成的。Down方式通过dispatchTouchEvent分发,分发的目的是为了找到真正需要处理完整Touch请求的View。当某个View或者ViewGroup的onTouchEvent事件返回true时,便表示它是真正要处理这次请求的View,之后的Aciton_UP和Action_MOVE将由它处理。当所有子View的onTouchEvent都返回false时,这次的Touch请求就由根ViewGroup,即Activity自己处理了。

看看改进后的ViewGroup的dispatchTouchEvent方法

View mTarget=null;//保存捕获Touch事件处理的View
    public boolean dispatchTouchEvent(MotionEvent ev) {

        //....其他处理,在此不管

        if(ev.getAction()==KeyEvent.ACTION_DOWN){
            //每次Down事件,都置为Null

if(!onInterceptTouchEvent()){
mTarget=null; View[] views=getChildView(); for(int i=0;i<views.length;i++){ if(views[i].dispatchTouchEvent(ev)) mTarget=views[i]; return true; }
} } //当子View没有捕获down事件时,ViewGroup自身处理。这里处理的Touch事件包含Down、Up和Move if(mTarget==null){ return super.dispatchTouchEvent(ev); } //...其他处理,在此不管 if(onInterceptTouchEvent()){
         //...其他处理,在此不管    
}
//这一步在Action_Down中是不会执行到的,只有Move和UP才会执行到。
        return mTarget.dispatchTouchEvent(ev);

    }

ViewGroup还有个onInterceptTouchEvent,看名字便知道这是个拦截事件。这个拦截事件需要分两种情况来说明:

1.假如我们在某个ViewGroup的onInterceptTouchEvent中,将Action为Down的Touch事件返回true,那便表示将该ViewGroup的所有下发操作拦截掉,这种情况下,mTarget会一直为null,因为mTarget是在Down事件中赋值的。由于mTarge为null,该ViewGroup的onTouchEvent事件被执行。这种情况下可以把这个ViewGroup直接当成View来对待。

2.假如我们在某个ViewGroup的onInterceptTouchEvent中,将Acion为Down的Touch事件都返回false,其他的都返回True,这种情况下,Down事件能正常分发,若子View都返回false,那mTarget还是为空,无影响。若某个子View返回了true,mTarget被赋值了,在Action_Move和Aciton_UP分发到该ViewGroup时,便会给mTarget分发一个Action_Delete的MotionEvent,同时清空mTarget的值,使得接下去的Action_Move(如果上一个操作不是UP)将由ViewGroup的onTouchEvent处理。

情况一用到的比较多,情况二个人还未找到使用场景。

从头到尾总结一下:

1.Touch事件分发中只有两个主角:ViewGroup和View。ViewGroup包含onInterceptTouchEvent、dispatchTouchEvent、onTouchEvent三个相关事件。View包含dispatchTouchEvent、onTouchEvent两个相关事件。其中ViewGroup又继承于View。

2.ViewGroup和View组成了一个树状结构,根节点为Activity内部包含的一个ViwGroup。

3.触摸事件由Action_Down、Action_Move、Aciton_UP组成,其中一次完整的触摸事件中,Down和Up都只有一个,Move有若干个,可以为0个。

4.当Acitivty接收到Touch事件时,将遍历子View进行Down事件的分发。ViewGroup的遍历可以看成是递归的。分发的目的是为了找到真正要处理本次完整触摸事件的View,这个View会在onTouchuEvent结果返回true。

5.当某个子View返回true时,会中止Down事件的分发,同时在ViewGroup中记录该子View。接下去的Move和Up事件将由该子View直接进行处理。由于子View是保存在ViewGroup中的,多层ViewGroup的节点结构时,上级ViewGroup保存的会是真实处理事件的View所在的ViewGroup对象:如ViewGroup0-ViewGroup1-TextView的结构中,TextView返回了true,它将被保存在ViewGroup1中,而ViewGroup1也会返回true,被保存在ViewGroup0中。当Move和UP事件来时,会先从ViewGroup0传递至ViewGroup1,再由ViewGroup1传递至TextView。

6.当ViewGroup中所有子View都不捕获Down事件时,将触发ViewGroup自身的onTouch事件。触发的方式是调用super.dispatchTouchEvent函数,即父类View的dispatchTouchEvent方法。在所有子View都不处理的情况下,触发Acitivity的onTouchEvent方法。

7.onInterceptTouchEvent有两个作用:1.拦截Down事件的分发。2.中止Up和Move事件向目标View传递,使得目标View所在的ViewGroup捕获Up和Move事件。

另外,上文所列出的代码并非真正的源码,只是概括了源码在事件分发处理中的核心处理流程,真正源码各位可以自己去看,包含了更丰富的内容。

补充:

“触摸事件由Action_Down、Action_Move、Aciton_UP组成,其中一次完整的触摸事件中,Down和Up都只有一个,Move有若干个,可以为0个。”,这里补充下其实UP事件是可能为0个的。

最近刚好在做一个手势放大缩小移动图片的Demo,对此有了更多的理解。对于onInterceptTouchEvent事件,它的应用场景在很多带scroll效果的ViewGroup中都有体现。设想一下再一个ViewPager中,每个Item都是个ImageView,我们需要对这些ImageView做Matrix操作,这不可避免要捕获掉Touch事件,但是我们又需要做到不影响ViewPager翻页效果,这又必须保证ViewPager能捕获到Move事件,于是,ViewPager的onInterceptTouchEvent会对Move事件做一个过滤,当适当条件的Move事件(持续若干事件或移动若干距离,这里我没读源码只是猜测)触发时,并会拦截掉,返回子View一个Action_Cancel事件。这个时候子View就没有Up事件了,很多需要在Up中处理的事物要转到Cancel中处理。

Android开发之Touch事件分发机制的更多相关文章

  1. Android 进阶学习:事件分发机制全然解析,带你从源代码的角度彻底理解(上)

    http://blog.csdn.net/guolin_blog/article/details/9097463 事实上我一直准备写一篇关于Android事件分发机制的文章,从我的第一篇博客開始,就零 ...

  2. Android的Touch事件分发机制简单探析

    前言 Android中关于触摸事件的分发传递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东西.曾不见你引入了一个ListView的滑动功能,ListView就不听你手指的指唤来滚动了:也不知道为啥Button设置了onClic ...

  3. Android Touch事件分发机制学习

    Android  事件分发机制 ViewGroup dispatchTouchEvent 返回true dispatchTouchEvent: Activity ACTION_DOWN Myrelat ...

  4. Android事件分发机制(二)30分钟弄明白Touch事件分发机制

    Touch事件分发中只有两个主角:ViewGroup和View.Activity的Touch事件事实上是调用它内部的ViewGroup的Touch事件,可以直接当成ViewGroup处理. View在 ...

  5. Android:30分钟弄明白Touch事件分发机制

    Touch事件分发中只有两个主角:ViewGroup和View.Activity的Touch事件事实上是调用它内部的ViewGroup的Touch事件,可以直接当成ViewGroup处理. View在 ...

  6. 【转】Android:Touch事件分发机制

    Touch事件分发中只有两个主角:ViewGroup和View.Activity的Touch事件事实上是调用它内部的ViewGroup的Touch事件,可以直接当成ViewGroup处理. View在 ...

  7. 拇指记者深入Android公司,打探事件分发机制背后的秘密

    前言 聊到事件分发,很多朋友就会想到view的dispatchTouchEvent,其实在此之前,Android还做了很多工作. 比如跨进程获取输入事件的方式?在dispatchTouchEvent责 ...

  8. 【Android - 进阶】之事件分发机制

    参考资料: View事件分发:http://blog.csdn.net/pi9nc/article/details/9281829 ViewGroup事件分发:http://blog.csdn.net ...

  9. Activity Window View WindowManager关系&Touch事件分发机制

    http://www.cnblogs.com/linjzong/p/4191891.html https://www.cnblogs.com/kest/p/5141817.html https://b ...

随机推荐

  1. php中用foreach改变数组的值的问题

    翻到PHP文档的foreach那页这样写道: “foreach 语法结构提供了遍历数组的简单方式.foreach 仅能够应用于数组和对象,如果尝试应用于其他数据类型的变量,或者未初始化的变量将发出错误 ...

  2. 移动端App广告常见的10种形式

    什么是App广告?   App广告,或称In-App广告,是指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这类移动设备中第三方应用程序内置广告,属于移动广告的子类别. App广告兴起得益于其载体—App的风行.平板电脑和大屏触 ...

  3. scrollWidth,clientWidth,offsetWidth的区别

      通过一个demo测试这三个属性的差别. 说明: scrollWidth:对象的实际内容的宽度,不包边线宽度,会随对象中内容超过可视区后而变大. clientWidth:对象内容的可视区的宽度,不包 ...

  4. linux 学习随笔-系统日常管理常用命令

    1:W 查看系统整体负载,无法查看具体负载,比如内存,磁盘  23:25:20 up 13 min,  2 users,  load average: 0.00, 0.01, 0.01 USER   ...

  5. Cucumber测试驱动开发

     Cucumber是一种BDD实践开发工具,属于敏捷开发的组成部分.      在敏捷开发中,对用户进行需求分析时,不是像传统的P&D的开发方式,首先编写大量的用户需求分析文档,而是通过一个个 ...

  6. java 版本EChart使用

    一.简介 EChart是百度开发的js图表软件,用它我们可以很方便地以图形化的方式对数据进行分析统计.该种方式js在页面动态拼接json数据,再进行渲染.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灵活,可以随时进行修改.缺点 ...

  7. 交互式makefile

    之前一直不知道在shell中调用read赋值后,怎么传给makefile中的变量,后来才恍然大悟. myname := $(shell read -p "Enter your name:&q ...

  8. ES5 的 setter 和 getter

    有两种方式使用 setter 和 getter 1. set/get var person = { _name: '', get name() { return this._name }, set n ...

  9. log4j 不同模块输出到不同的文件

    1.实现目标 不同业务的日志信息需要打印到不同的文件中,每天或者每个小时生成一个文件.如,注册的信息打印到register.log,每天凌晨生成一个register-年月日.log文件, 登录信息的日 ...

  10. sql中毫秒数与格式化时间的转换

    使用MYSQL自带的函数FROM_UNIXTIME(unix_timestamp,format). 如: SELECT FROM_UNIXTIME(1461201575895/1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