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sitor定义:作用于某个对象群中各个对象的操作。它可以使你在不改变这些对象本身的情况下,定义作用于这些对象的新操作。

在Java中,Visitor模式实际上是分离了collection结构中的元素和对这些元素进行操作的行为。

为何使用Visitor模式

Java的Collection(包括Vector和Hashtable)是我们最经常使用的技术,可是Collection好象是个黑色大染缸,本来有各种鲜明类型特征的对象一旦放入后,再取出时,这些类型就消失了。那么我们势必要用If来判断,如:

Iterator iterator = collection.iterator()
while (iterator.hasNext()) {
   Object o = iterator.next();
   if (o instanceof Collection)
      messyPrintCollection((Collection)o);
   else if (o instanceof String)
      System.out.println("'"+o.toString()+"'");
   else if (o instanceof Float)
      System.out.println(o.toString()+"f");
   else
      System.out.println(o.toString());
}

在上例中,我们使用了 instanceof来判断 o的类型。

很显然,这样做的缺点代码If else if 很繁琐,我们就可以使用Visitor模式解决它。

如何使用Visitor模式

针对上例,我们设计一个接口visitor访问者:

public interface Visitor
{
   public void visitCollection(Collection collection);
   public void visitString(String string);
   public void visitFloat(Float float);
}

在这个接口中,将我们认为Collection有可能的类的类型放入其中。

有了访问者,我们需要被访问者,被访问者就是我们Collection的每个元素Element,我们要为这些Element定义一个可以接受访问的接口(访问和被访问是互动的,只有访问者,被访问者如果表示不欢迎,访问者就不能访问)。

我们定义这个接口叫Visitable,用来定义一个Accept操作,也就是说让Collection每个元素具备可访问性。

public interface Visitable{
   public void accept(Visitor visitor);
}

好了,有了两个接口,我们就要定义他们的具体实现(Concrete class):

public class ConcreteElement implements Visitable
{
   private String value;
   public ConcreteElement(String string) {
      value = string;
   }
   //定义accept的具体内容 这里是很简单的一句调用
   public void accept(Visitor visitor) {
      visitor.visitString(this);
   }
}

再看看访问者的Concrete实现:

public class ConcreteVisitor implements Visitor
{
   //在本方法中,我们实现了对Collection的元素的成功访问
   public void visitCollection(Collection collection) {
      Iterator iterator = collection.iterator()
      while (iterator.hasNext()) {
         Object o = iterator.next();
         if (o instanceof Visitable)
            ((Visitable)o).accept(this);
      }    public void visitString(String string) {
      System.out.println("'"+string+"'");
   }    public void visitFloat(Float float) {
      System.out.println(float.toString()+"f");
   }
}

在上面的visitCollection我们实现了对Collection每个元素访问,只使用了一个判断语句,只要判断其是否可以访问。

至此,我们完成了Visitor模式基本架构。

使用Visitor模式的前提

对象群结构中(Collection) 中的对象类型很少改变,也就是说访问者的身份类型很少改变,如上面中Visitor中的类型很少改变,如果需要增加新的操作,比如上例中我们在ConcreteElement具体实现外,还需要新的ConcreteElement2 ConcreteElement3。

可见使用Visitor模式是有前提的,在两个接口Visitor和Visitable中,确保Visitor很少变化,变化的是Visitable,这样使用Visitor最方便。

如果Visitor也经常变化,也就是说,对象群中的对象类型经常改变,一般建议是,不如在这些对象类中逐个定义操作,但是Java的Reflect技术解决了这个问题。

系列文章:

Java设计模式(1)工厂模式(Factory模式)

Java设计模式(2)单态模式(Singleton模式)

Java设计模式(3)建造者模式(Builder模式)

Java设计模式(4)原型模式(Prototype模式)

Java设计模式(5)共享模式/享元模式(Flyweight模式)

Java设计模式(6)桥模式(Bridge模式)

Java设计模式(7)装饰模式(Decorator模式)

Java设计模式(8)组合模式(Composite模式)

Java设计模式(9)适配器模式(Adapter模式)

Java设计模式(10)代理模式(Proxy模式)

Java设计模式(11)外观模式(Facade模式)

Java设计模式(12)迭代模式(Iterator模式)

Java设计模式(13)模板模式(Template模式)

Java设计模式(14)责任链模式(Chain of Responsibility模式)

Java设计模式(15)备忘录模式(Memento模式)

Java设计模式(16)中介模式(Mediator模式)

Java设计模式(17)解释器模式(Interpreter模式)

Java设计模式(18)策略模式(Strategy模式)

Java设计模式(19)状态模式(State模式)

Java设计模式(20)观察者模式(Observer模式)

Java设计模式(21)访问模式(Visitor者模式)

Java设计模式(22)命令模式(Command模式)

Java设计模式(21)访问模式(Visitor者模式)的更多相关文章

  1. Java设计模式(14)责任链模式(Chain of Responsibility模式)

    Chain of Responsibility定义:Chain of Responsibility(CoR) 是用一系列类(classes)试图处理一个请求request,这些类之间是一个松散的耦合, ...

  2. Java 设计模式系列(二三)访问者模式(Vistor)

    Java 设计模式系列(二三)访问者模式(Vistor) 访问者模式是对象的行为模式.访问者模式的目的是封装一些施加于某种数据结构元素之上的操作.一旦这些操作需要修改的话,接受这个操作的数据结构则可以 ...

  3. 设计模式:访问者(Visitor)模式

    设计模式:访问者(Visitor)模式 一.前言    什么叫做访问,如果大家学过数据结构,对于这点就很清晰了,遍历就是访问的一般形式,单独读取一个元素进行相应的处理也叫作访问,读取到想要查看的内容+ ...

  4. 北风设计模式课程---访问者(Visitor)模式

    北风设计模式课程---访问者(Visitor)模式 一.总结 一句话总结: 设计模式是日常问题的经验总结方案,所以学好设计模式对日常出现的问题可以有很好的解决. 访问者设计模式有点神似 抽象工厂模式, ...

  5. Java 设计模式系列(十)外观模式

    Java 设计模式系列(十)外观模式 门面模式(Facade):外部与一个子系统的通信必须通过一个统一的外观对象进行,为子系统中的一组接口提供一个一致的界面,外观模式定义了一个高层接口,这个接口使得这 ...

  6. Java 设计模式系列(九)组合模式

    Java 设计模式系列(九)组合模式 将对象组合成树形结构以表示"部分-整体"的层次结构.组合模式使得用户对单个对象的使用具有一致性. 一.组合模式结构 Component: 抽象 ...

  7. Java设计模式(三) 抽象工厂模式

    原创文章,同步发自作者个人博客,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jasongj.com/design_pattern/abstract_factory/ 抽象工厂模式解决的问题 上文<工厂 ...

  8. Java设计模式(十二) 策略模式

    原创文章,同步发自作者个人博客,http://www.jasongj.com/design_pattern/strategy/ 策略模式介绍 策略模式定义 策略模式(Strategy Pattern) ...

  9. Java设计模式(二) 工厂方法模式

    本文介绍了工厂方法模式的概念,优缺点,实现方式,UML类图,并介绍了工厂方法(未)遵循的OOP原则 原创文章.同步自作者个人博客 http://www.jasongj.com/design_patte ...

  10. Java设计模式(一) 简单工厂模式不简单

    摘要:本文介绍了简单工厂模式的概念,优缺点,实现方式,以及结合Annotation和反射的改良方案(让简单工厂模式不简单).同时介绍了简单工厂模式(未)遵循的OOP原则.最后给出了简单工厂模式在JDB ...

随机推荐

  1. Centos 7 使用iptables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service #停止firewall 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service #禁止firewall开机启动 #安装 ...

  2. docker容器网络通信原理分析

    概述 自从docker容器出现以来,容器的网络通信就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也是生产环境的迫切需求.而容器的网络通信又可以分为两大方面:单主机容器上的相互通信和跨主机的容器相互通信.而本文将分别针对这两 ...

  3. JDK1.6新特性,WebService强化

    Web service是一个平台独立的,松耦合的,自包含的.基于可编程的web的应用程序,可使用开放的XML标准来描述.发布.发现.协调和配置这些应用程序,用于开发分布式的互操作的应用程序. Web ...

  4. MSSQL分组取后每一组的最新一条记录

    数据库中二张表,用户表和奖金记录表,奖金记录表中一个用户有多条信息,有一个生效时间,现在要查询: 奖金生效时间在三天前,每个用户取最新一条奖金记录,且用户末锁定 以前用的方法是直接写在C#代码中的: ...

  5. SQL作业

    USE [test] GO /****** Object: StoredProcedure [dbo].[wangchuang] Script Date: 2016/8/25 14:09:24 *** ...

  6. python 文件目录遍历

    递归遍历目录和文件 import os path = r'F:\PycharmProjects\basic gram\作业和习题\test' def getAllFileAndDir(path): # ...

  7. 菜鸟学SSH(十四)——Spring容器AOP的实现原理——动态代理

    之前写了一篇关于IOC的博客——<Spring容器IOC解析及简单实现>,今天再来聊聊AOP.大家都知道Spring的两大特性是IOC和AOP,换句话说,容器的两大特性就是IOC和AOP. ...

  8. C++11 STL算法简介

    STL(Standard Template Library),即标准模板库,是一个具有工业强度的,高效的C++程序库.它被容纳于C++标准程序库(C++ Standard Library)中,是ANS ...

  9. tensorflow笔记2:TensorBoard

    Tensorboard中的参数 Summary:所有需要在TensorBoard上展示的统计结果. tf.name_scope():为Graph中的Tensor添加层级,TensorBoard会按照代 ...

  10. hive的join查询

    hive的join查询 语法 join_table: table_reference [INNER] JOIN table_factor [join_condition] | table_refe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