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联网/以太网] SOME/IP 协议
概述: SOME/IP 协议
- 车载以太网协议栈总共可划分为5层:
- 物理层
- 数据链路层
- 网络层
- 传输层
- 应用层
其中本文所要描述的
SOME/IP就是一种应用层协议。


SOME/IP协议内容按照AUTOSAR中的描述,我们可以更进一步的拆分为3类子协议:
- 应用层的
SOME/IP标准协议SOME/IP-SD协议- TP层的
SOME/IP-TP协议
产生背景与动机
- 2011年宝马公司开发设计了一套中间件,该中间件能够实现以服务为导向的通信方式
该中间件区别于传统以信号为导向的通信方式,不仅能够大大减少网络负载以提高通信双方的效率
同时,引入以太网通信也能够大大满足未来车辆不断增长的通信需求。
面向信号的数据传输模式不管网络需不需要始终会不断循环发送,而面向服务的通信方式则不同,只有当网络中至少存在一个接收方需要这些数据时,发送方才会发送数据,这是一种面向服务通信方式的显著优点。
宝马将该面向服务的通信方式叫做
SOME/IP(全称为:Scalable service-Oriented MiddlewarE over IP, 基于IP协议的可扩展的、面向服务的中间件)。
正如其名,可见该协议跟以太网密切相关。
没错!SOME/IP就是运行在车载以太网协议栈基础之上的中间件,或者也可以称为应用层软件。
SOME/IP正由于其知名度逐渐被AUTOSAR接纳并计划纳入其正式标准,并且在2014年集成进AUTOSAR 4.X中。其几个关键发展节点如下:
- AUTOSAR 4.0 - 完成宝马SOME/IP消息的初步集成;
- AUTOSAR 4.1 - 支持SOME/IP-SD及其发布/订阅功能;
- AUTOSAR 4.2 - 添加transformer用于序列化以及其他相关优化;
- AUTOSAR 4.3 - 修复一些transformer bug同时添加针对大量UDP数据包的SOME/IP-TP协议以及其他SOME/IP-SD的优化工作;
SOME/IP 协议的特点、协议的定位
| 特点 | 描述 |
|---|---|
| Scalable(可扩展) | 该协议设计的初衷之一就是为了实现不同硬件平台、不同操作系统或嵌入式固件以及不同应用软件的异构设备之间的可扩展性和互操作性。 |
| service-Oriented(面向服务) | 表明它是一种面向服务的基本协议。因此仅当客户端请求或服务器通知特定订阅者时,才在客户端-服务器配置中交换数据 ,这就确保了永远不会浪费带宽,并且仅在需要的时间和地点进行数据通信/交换。 |
| MiddlewarE | 它也是一种中间件。即其位于应用层,有自己的通用协议层来处理更具体的操作及应用; |
| Serialization(序列化) | 在ECU内部进行序列化及反序列化以实现信息的高效传输 |
| Remote Procedure Calls(远程调用) | 该协议可以传递消息(作为字段发送)以及方法的远程调用(实现过程/函数调用) |
| Service Discovery(服务发现) | SOME/IP协议的数据通信发生在客户端-服务器模型中,同时服务器提供客户端可以订阅的许多不同服务。该协议允许客户端动态查找服务、订阅服务并配置对服务的访问。 |
| Publish/Subscribe(发布与订阅) | SOME/IP中的数据通信通过发布/订阅进行。客户端可以订阅服务器提供的服务,服务器可以向活跃的订阅者发布通知。 |
| Segementation of UDP message | 每当服务器必须向活动订阅者发送通知时,他们是通过UDP协议发送的。SOME/IP能够在不需要任何分段的情况下传送大型UDP消息。 |
| over IP(基于以太网) | 它也是一个基于以太网的协议。 它使用类似的硬件接口,确保高达 100Mbps 的带宽。同时数据通过中间件(即应用层)通过网络电缆使用 TCP/IP 或 UDP 协议进行通信。当客户端需要来自服务器的数据时,它可由客户端使用 TCP 协议进行请求。 如果服务器必须将数据传送给所有活动的订阅者,则可通过 UDP 协议传输。 UDP 协议上的数据通信可以是单播、多播或广播。 如下图所示,就十分清晰地展示了SOME/IP在车载以太网协议栈中的位置以及与其他模块的关系 |

图: SOME/IP 与车载以太网协议栈关系
- 那么在AUTOSAR协议栈中,SOME/IP协议又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呢?

如上图可知,SOME/IP协议涉及到与RTE,COM,PDUR以及SOAd这些AUTOSAR标准模块的交互,而用于服务发现的SOME/IP-SD则涉及到BswM,SD以及SoAd模块的交互。
SOME/IP协议与各个模块的交互关系会在后续文章讲到,提及于此让大家对SOME/IP协议与AUTOSAR协议栈的关联有个整体概念,此文中不做过多展开。
SOME/IP 最初是作为另一种 RPC 机制开发的,以确保与 AUTOSAR 设备的兼容性并提供汽车用例所需的最大功能,同时它也是专为ECU间客户端-服务器序列化而设计的网络层协议。
目前,该协议可以在多种不同的操作系统上实现,包括 AUTOSAR、OSEK 和 GENIVI。它也可以在不运行操作系统的嵌入式固件上实现。
摄像头、主机、远程信息处理设备、AUTOSAR 设备,甚至信息娱乐系统等大型设备,都可以使用 SOME/IP 协议有效地交换 ECU 间消息。
自Wireshark 3.2 SOME/IP发布以来,SOME/IP支持就已公开,可以在Wireshark上解析SOME/IP数据。
SOME/IP与SOA架构的关系
SOA
SOA,简而言之就是一种面向服务的架构(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 当然也是一种软件设计的重要方式,IT研究与顾问咨询公司Gartner在1996年提出的,其本身并不是新鲜概念,而且已经在IT互联网领域风靡了20余年。按照
W3C对它的定义 : “SOA是一种应用程序架构,在这种架构中,所有功能都定义为独立的服务,这些服务带有定义明确的可调用接口,能够以定义好的顺序调用这些服务来形成业务流程。服务: 服务是一种比构件粒度更大的信息集合,实际是包含实现了多个关联业务需求的逻辑组合,并且允许每个服务使用特定的平台,架构或技术方案;
可调用接口: 面向服务的接口不同于构件的接口,他的实现与特定语言无关,与特定的平台也无关,可十分方便的实现不同异构平台的交互;
联系与区别: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
SOME/IP不是SOA,SOA也不是SOME/IP;
由于SOME/IP本身也是一种面向服务的协议,所以一般认为SOME/IP只不过是一种实现SOA可行的协议选择;
一般而言,基于消息的通信与RPC(Remote Procedure Call 远程过程调用)通信都可以实现SOA,而SOME/IP就是一种基于RPC框架的协议;
可以通过SOME/IP用来实现SOA,但SOA的实现却不一定非得用SOME/IP;
SOME/IP 通信机制
服务发现(Service Discovery)
- SOME/IP SD 用于提供服务、发现服务、订阅事件组。
- SOME/IP SD 只用 UDP 协议的 30490 端口通信。
- SOME/IP SD 提供了两种动态发现服务的机制。
- 一种是 Offer Service(Type = 0x01),由服务端广播其提供的服务;
- 一种是 Find Service(Type = 0x00),由客户端请求可用的服务。
服务发现的通信机制是通过
SOME/IP-SD协议实现的,主要是为了实现在车载以太网中告知客户端当前服务实例的可用性及访问方式,可通过Find Service和Offer Service来实现。SOME/IP 服务发现流程,可以分为3大基本步骤:
- Client 通过发送Find Service的报文去寻找车载网络中可用的服务实例;
- Server 接收到Client的Find Server后通过UDP发送Offer Service响应;
- Client 通过发送Subcribe Event Group去订阅相关Event;
- Server 检查是否满足Client是否满足订阅条件,如果满足回复ACK,如果不满足,则回复NACK;
- Client 成功订阅相关事件后,Server会按照事件本身属性来实现对已订阅该事件的Client的发布;

远程进程调用(RPC)
- 远程进程调用主要可分为四种通信模式:
Request/Response通信模式
可归纳为·Method·中的一种;其基本通信模型如下图所示:
- Request-Response模型作为一种最为常见的通信方式,其主要任务就是客户端发送请求信息,服务端接收到请求,进行相关处理之后进行相应的响应。

Fire&Forget通信模式
可归纳为Method中的一种;
该通信模型的主要任务就是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请求,服务端无需进行任何响应,有点类似诊断服务中的抑制正响应。

Notification Event通信模式
- 该通信模式主要描述了发布 /订阅消息内容,主要任务就是为了实现客户端向服务端订阅相关的事件组,当服务端的事件组发生或者值发生变化时,就需要向已订阅该事件组的客户端发布更新的内容。

远程进程控制(Field)
- 访问进程通信机制主要是为了实现针对对应用程序的数据获取与更改,主要任务就是实现客户端通过Getter获取Server的值,通过Setter设置Server的值。
Field就可理解为一个Service的基本属性,可包含Getter,Setter,Notifier三种方式。其中Getter就是读取Field中某个值的方法,Setter就是一种改变Field值的方法,而Notifier则是一种当Field中的值发生变化的触发事件,发生变化时就通知Client。

SOME/IP 错误处理机制
AUTOSAR为了更为高效的定位到通讯过程中的问题所在,制定了一套检查SOME/IP协议格式内容的错误处理机制。比如版本信息检查,服务ID等,其他故障信息可以在Payload中进行详细定义。目前SOME/IP支持以下两种错误处理机制,这两种uowu处理机制可以根据配置进行选择。
- 消息类型0x80,Response信息,即可以通过Response Message中的Return Code来定位到问题所在;
- 消息类型0x81,显式的错误信息;
- 主要是校验协议首部结构,对
Message Type和Return code进行赋值,通知对端。

核心概念
服务 Service
- 服务是 SOME/IP 的核心,服务端提供服务,客户端使用服务。服务由零个或多个方法、事件以及字段组成。
方法 Method
- 客户端调用服务端的函数/程序/服务/方法。方法有两种形式:
- Request & Response:常规的客户端请求,服务端响应
- Fire & Forget(Request_NoReturn):单向客服端请求,服务端不响应

事件 Event
- 客户端向服务端订阅事件组 EventGroup,当事件组有更新时,服务端发布消息,通知所有订阅的客户端

字段 Field
- 方法和事件的组合,提供 Getter/Setter 两个方法用于获取/设置字段值,以及一个 Notification 事件,当字段值变化时,服务端发布消息,通知订阅的客户端

Entry
用于提供服务、发现服务、订阅事件组。
Entry有 Service Entry 和 EventGroup Entry 两种:Service Entry

- EventGroup Entry

SOME/IP SD 提供了两种动态发现服务的机制。一种是 Offer Service(Type = 0x01),由服务端广播其提供的服务;另一种是 Find Service(Type = 0x00),由客户端请求可用的服务
Option
- Option 字段用来传输 Entry 的附加信息,包括对于服务实例的 IP 地址、传输协议、端口号等信息。

例如 Type = 0x04 时

SOME/IP 标准协议
SOME/IP 协议格式
// SomeIP 协议格式
SomeIP {
ushort svcID; //Service ID; 标识出一个服务
ushort mthdID;//Method ID; 标识出一个方法
uint length;//Length (此字节之后的长度)
ushort cliID; //Client ID; 客户端ID,区分不同客户端
ushort ssID; //Session ID; 区分统一客户端的多次调用
uchar ver{0x01}; //SOME/IP Version; 协议版本号;固定为0x01
uchar ifcVer; //interfaceVer; 服务接口版本
uchar type; // | Message Type [.... xxxx] 报文类型,目前共5种
bool isAck; // | Message Type [.x.. ....] Message Type Ack Flag
bool isTP; // | Message Type [..x. ....] Message Type TP Flag
uchar retCode;//返回码Return Code (0x00 Ok) ;
char[] payload;//数据段
}

- 如果应用了
E2E通信保护,则E2E报头将放置在Return Code之后,具体取决于为 E2E 报头选择的偏移值。
默认偏移值为 64 位,这将 E2E 报头恰好放置在 Return Code 和 Payload 之间。

SOME/IP Message Header
| Item | Description |
|---|---|
| Message ID | 前2个字节为Service ID,后2个字节为Method ID(每个服务仅定义一个唯一的Service ID,Method ID的最高位为0即为方法(包括Method Filed.Getter及Filed.Setter),最高位为1就为事件(包括Event和Filed.Notify)) |
| Length | 标识从Request ID开始至SOME/IP报文结束的长度 |
| Request ID | 前2个字节为Client ID,用来识别一个客户端;后2个字节为Session ID,用来识别同一个客户端的多次请求。(其中Client ID可通过配置前缀或者固定值来实现唯一性,可不进行Session处理,如果需要,则Session ID需根据各自的用例从0x0001递增) |
| Protocol Version | 协议版本号,目前固定为1 |
| Interface Version | 用来识别服务接口的主版本号,由用户定义 |
| Message Type | 用来识别不同的消息类型,Message Type(8Bits)的Bit5标识TP-Flag,当TP-Flag=1时,标识一个TP类型的Message Type (当SOME/IP下层通信协议为UDP,且SOME/IP传输大数据(>1452Bytes)时,将使用SomeIpTp进行分段) |
| Return Code | 用来指示Message是否被成功处理了,或针对请求中的错误内容进行反馈 |
| E2E Header | 可选,是否使能,并且可变长度(默认长度是8Bytes),可选使用一种E2E profile(常用E2E Profile4) |
| Payload | 有效载荷,序列化和反序列化定义了 PDU 中所有数据结构的确切位置,并且考虑了内存对齐 |
Message Type
- 用来识别不同的消息类型,目前存在的类型如下所示,其中
TP表示分包的报文,按照AUTOSAR标准(R21-11)定义如下:
其中
Message Type取值及含义如下表:
| Message Type | 报文类型 | 说明 |
|---|---|---|
| 0x00 | REQUEST | 请求并期待响应(A request expecting a response)。请求,需要回复 |
| 0x01 | REQUEST_NO_RETURN | 请求但不期待响应(A fire&forget request)。请求,不需要回复 |
| 0x02 | NOTIFICATION | 通知/事件回调的请求,不期待有响应(A request for a notification expecting no response)。Notifier/Event,不需要回复 |
| 0x40 | REQUEST_ACK | Acknowledgment for REQUEST (optional) REQUEST的ACK确认 |
| 0x41 | REQUEST_NO_RETURN_ACK | Acknowledgment for REQUEST_NO_RETURN (informational) REQUEST_NO_RETURN的ACK确认 |
| 0x42 | NOTIFICATION_ACK | Acknowledgment for NOTIFICATION (informational) NOTIFICATION的ACK确认 |
| 0x80 | RESPONSE | The response message 响应 |
| 0x81 | ERROR | The response containing an error 响应中包含的错误 |
| 0x20 | TP_REQUEST | TP segment of a Request Message for methods TP请求并期待响应 |
| 0x21 | TP_REQUEST_NO_RETURN | TP segment of a Request Message for Fire & Forget methods TP请求但不期待响应 |
| 0x22 | TP_NOTIFICATION | TP segment of an Event (Notification) Message TP通知/事件回调的请求,不期待有响应 |
| 0xA0 | TP_RESPONSE | TP segment of a Response Message for methods TP响应 |
| 0xA1 | TP_ERROR | TP segment of an Error Message for methods TP响应中包含的错误 |

Return Code
- 用来指示Message是否被成功处理了,或针对请求中的错误内容进行反馈,如下为
AUTOSAR(R21-11)中定义的Return Code类型:
| ID | Name | Description |
|---|---|---|
| 0x00 | E_OK | 没有错误发生 |
| 0x01 | E_NOT_OK | 发生了未定义的错误 |
| 0x02 | SOMEIPXF_E_UNKNOWN_SERVICE | 未知的服务ID |
| 0x03 | SOMEIPXF_E_UNKNOWN_METHOD | 未知的Method ID |
| 0x04 | SOMEIPXF_E_NOT_READY | 应用程序未就绪 |
| 0x05 | SOMEIPXF_E_NOT_REACHABLE | 运行该服务的系统不可用 |
| 0x06 | SOMEIPXF_E_TIMEOUT | 发生超时 |
| 0x07 | SOMEIPXF_E_WRONG_PROTOCOL_VERSION | SOME/IP协议版本不支持 |
| 0x08 | SOMEIPXF_E_WRONG_INTERFACE_VERSION | 接口版本不匹配 |
| 0x09 | SOMEIPXF_E_MALFORMED_MESSAGE | 反序列化错误 |
| 0x0A | SOMEIPXF_E_WRONG_MESSAGE_TYPE | 接收到不符合预期的消息类型 |
| 0x0B | E_E2E_REPEATED | E2E重复错误 |
| 0x0C | E_E2E_WRONG_SEQUENCE | E2E错误的时序 |
| 0x0D | E_E2E | 没有进一步的E2E错误 |
| 0x0E | E_E2E_NOT_AVAILABLE | E2E不可用 |
| 0x0F | E_E2E_NO_NEW_DATA | 没有E2E计算的新数据 |
| 0x10-0x1F | RESERVED | 预留给到SOME/IP一般性错误 |
| 0x20-0x5E | RESERVED | 预留给到服务及方法的特定错误 |

Payload的序列化与反序列化
SOME/IP报文收发的过程中,上层应用所定义的Method、Event、Field参数都是面向用户的struct,string等,序列化就是将这些输出参数转换为字节流的过程;而反序列化的过程正好相反,就是将字节流反向解析成struct、string等具体的参数。

- 大小端:
SOME/IP报文的payload(负载)大小端(字节序)指的是数据在内存中的存储和传输顺序。在计算机系统中,数据的存储和传输顺序主要有两种标准: 大端字节序(Big-Endian)和小端字节序(Little-Endian)。
大端字节序(Big-Endian):是指数据的高位字节存放在低地址处,而低位字节存放在高地址处。也就是说,从内存的起始位置开始,第一个字节是最高位字节。
小端字节序(Little-Endian):是指数据的低位字节存放在低地址处,而高位字节存放在高地址处。在这个模式下,内存起始位置存放的是最低位字节。
SOME/IP报文的payload部分可以采用上述两种字节序中的任何一种,这取决于数据交换双方的协议约定或者通信端点的实现。在网格协议中,端字节序通常由协议规范明确指出。开发者在处理SOME/IPP报文时,必须确保发送方和接收方在端字节序上保持一致,以避免数据解析错误。
SOME/IP-SD 协议 : 服务发现
SOME/IP-SD 协议格式
SomeIPSD {
ushort svcID{0xFFFF}; //Service ID; 固定值 0xFFFF
ushort mthdID{0x8100};//Method ID; 固定值 0x8100
uint length;//Length (此字节之后的长度)
ushort cliID; //Client ID; 客户端ID,区分不同客户端
ushort ssID; //Session ID; 区分统一客户端的多次调用
uchar ver{0x01}; //SOME/IP Version; 协议版本号;固定为0x01
uchar ifcVer{0x01}; //interfaceVer; 服务接口版本;固定为0x01
uchar type{0x02}; // | Message Type [.... xxxx] 报文类型;固定为0x02
bool isAck; // | Message Type [.x.. ....] Message Type Ack Flag
bool isTP; // | Message Type [..x. ....] Message Type TP Flag
uchar retCode{0x00};//返回码Return Code;固定为0x00
//uchar flags; //重新启动标志+单播标志+显示初始数据控制标志
bool flagReboot; // | [x... ....] Reboot Flag ; 服务重新启动后,所有消息的Reboot Flag须置为1,直到Session ID重新从1开始计数,之后的Reboot Flag须置为0。
bool flagUnicat; // | [.x.. ....] Unicast Flag
bool flagExplicit;// | [..x. ....] Explicit Inital Data Requested Flag
uchar reserved[3]{0x00};//保留
uint entrySize;//Length of Entries Array
Entry[entrySize] entris;// entrySize 个 Entry
uint optionSize;//Length of Options Array
Option[optionSize] options;// optionSize 个 Option
}

EntryType
// Entry 有服务和 EventGroup 两种:
// 有的类型具有相同的值,这时需要通过 Entry 中的 TTL 字段来区分到底是 Start 还是 Stop,是ACK 还是 NACK。
enum EntryType : uchar {
FindService = 0x00,
OfferService = 0x01,
StopOfferService = 0x01,
SubscribeEventgroup = 0x06,
StopSubscribeEventgroup = 0x06,
SubscribeEventgroupAck = 0x07,
SubscribeEventgroupNAck = 0x07
}
Entry
Entry {
EntryType type; // enum EntryType
uchar opt1stInd; //Option1排在Array里第几个
uchar opt2stInd; //Option2排在Array里第几个
uchar opt1st; //Option1的数目
uchar opt2st; //Option2的数目
ushort svcID; // service ID
ushort instID; // instance ID ; 0xFFFF表示全部实例
uchar majorVer;
uchar[3] ttl; // time to live; “Entry”的生命周期,单位为秒
union {
uint minorVer;
struct group{
uchar reserved{0x00};
bool idrf; // | [x... ....] Inital Data Requested Flag; 如初始值由服务发送,须置为1
uchar reserved_; // | [.xxx ....]
uchar counter; // | [.... xxxx] 区分相同订阅者的订阅请求
ushort groupID; //Event Group ID; 事件组ID,也就是说SOME/IP事件订阅和取消订阅的颗粒度到一个事件组,而不是一个事件
};
};
}
OptionType
//Option 字段用来传输 Entry 的附加信息,包括对于服务实例的 IP 地址、传输协议、端口号等信息。
enum OptionType :uchar {
Configuration = 0x01, //用于传输Entry的附加信息,比如服务名等等
IPv4_Endpoint = 0x04, //用于传输IPv4相关的参数,比如服务的IP地址、TCP还是UDP、端口号
IPv6_Endpoint = 0x06,
IPv4_Multcast = 0x14,
IPv6_Multcast = 0x16
}
Option
Option {
ushort length; //
OptionType type; // enum OptionType
uchar reserved;
uchar[] data; //包括服务实例的 IP 地址、传输协议、端口号等信息。
}
// SomeIPSD 协议格式
Y 推荐资源
- AUTOSAR
- Github SOME/IP 协议的项目
GitHub上的开源代码,在GitHub中搜索"vsomeip"关键字便可找到对应的开源代码学习。值得注意的是vsomeip是一种基于Linux平台采用C++语言进行开发的SOME/IP协议
X 参考文献
[车联网/以太网] SOME/IP 协议的更多相关文章
- 工业以太网EtherNet/IP协议安全分析整理
1. EtherNet/IP : 设备可以用户数据报协议(UDP)的隐式报文传送基于IO的资料 ,用户传输控制协议(TCP)显示报文上传和下参数,设定值,程式 ,用户主站的轮询 从站周期性的更 ...
- TCP/IP协议的数据传输过程详解——IP与以太网的包收发操作
MTU:一个网络包的最大长度,以太网中一般是1500字节:(含有头部长度,包括IP头部,TCP头部,不包括MAC头部) MSS:除去头部后,一个网络包所能容纳的TCP的数据的最大长度 下图为TCP/I ...
- 以太网接口TCP/IP协议介绍,说的很容易懂了
以太网接口TCP/IP协议介绍,说的很容易懂了 TCP/IP协议,或称为TCP/IP协议栈,或互联网协议系列. TCP/IP协议栈(按TCP/IP参考模型划分) 应用层 FTP SMTP HTT ...
- 车载以太网第二弹|测试之实锤-TC8 TCP/IP协议一致性测试实践
前言 车载以太网测试实践系列,我们还分享了PMA测试实践.IOP测试实践 .本期给大家介绍的是TC8中的TCP/IP协议一致性测试(以下简称TCP/IP测试). TCP/IP测试-设备环境组成 TTw ...
- OSI七层模型详解 TCP/IP协议
总结 OSI中的层 功能 TCP/IP协议族 应用层 文件传输,电子邮件,文件服务,虚拟终端 TFTP,HTTP,SNMP,FTP,SMTP,DNS,Telnet 等等 表示层 数据格式化,代码转 ...
- TCP/IP协议(二)tcp/ip基础知识
今天凌晨时候看书,突然想到一个问题:怎样做到持续学习?然后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放弃不必要的社交,控制欲望,克服懒惰... 然后又有了新的问题:学习效率时高时低,状态不好怎么解决?这也是我最近在思考的问题 ...
- TCP/IP协议(一)网络基础知识
参考书籍为<图解tcp/ip>-第五版.这篇随笔,主要内容还是TCP/IP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与网络发展的历史及标准化过程(简述).OSI参考模型.网络概念的本质.网络构建的设备等 ...
- TCP/IP协议详解——邮差与邮局
信号的传输总要符合一定的协议.比如说长城上放狼烟,是因为人们已经预先设定好狼烟这个物理信号代表了“敌人入侵”这一抽象信号.这样一个“狼烟=敌人入侵”就是一个简单的协议. 信号的传输总要符合一定的协议( ...
- TCP/IP协议
1.为什么有了IP地址还需要MAC地址? 首先,数据或者信息在网络上的传输需要两个地址:目的地址和下一跳地址.其中IP地址就是目的地址,而MAC地址则是下一跳地址.目的地址在经过路由器转发的时候是不会 ...
- 计算机网络自学之路------IP协议(1)
1)TCP/IP模型与OSI对应 2)TCP/IP集每层主要协议 3)IP协议 4)IP地址的命名与使用 5)子网与子网掩码 1)TCP/IP模型与OSI对应关系 我们看到,TCP/IP只有四层与OS ...
随机推荐
- sprintboot-aop切面编程demo
AOP(面向切面编程)的核心概念是"切面". 切面是一个跨越多个对象的类,它封装了横切关注点的具体实现.通过定义切面,开发人员可以将通用功能从业务逻辑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模块.在 ...
- 2022 GDOI普及组游记
2022 GDOI普及组游记 注:传送门均为校内网址 day -4 被年级主任集中开会,给我们免了亿堆作业,灌了亿壶鸡汤,宣布了为期一(亿)周的集训开始. day -3 中午一直在复习期中(4.21- ...
- STM32的中断刨析(完结)
STM32中断刨析 一直以来,学习了 stm32 和 freertos 但在思考 RTOS 的任务调度时,涉及到 stm32 的中断相关的 PendSV 就感觉糊里糊涂.本篇记录刨析 stm32 的中 ...
- 淘宝长仁:JVM性能指标的理论极限和衡量方法(TaobaoJVM)
在2013年阿里巴巴集团主办的ADC•阿里技术嘉年华,这是一场专属于<互联网工程师>的"技术盛宴",倡导<干货分享>的大会上,51CTO记者有幸采访到了阿里 ...
- antlr的使用
我从以下几个问题入手介绍ANTLR的相关知识. 1 ANTLR是什么? ANTLR, ANother Tool for Language Recognition, 是一个可以接受含有语法描述的语言描述 ...
- Tornado框架之应用安全(四)
知识点 Cookie操作 安全Cookie 跨站请求伪造原理 XSRF保护 模板 请求体 HTTP报文头 用户验证 authenticated装饰器 get_current_user()方法 logi ...
- dotnet core微服务框架Jimu ~ 基础网关
网关提供外部访问内部微服务的统一入口,基于分布式和服务治理等功能特点,外部不能绕过网关调用内部微服务(框架本身提供外部可以直接访问内部微服务的功能,这里不作详细说明),外部通过 http 协议请求网关 ...
- HarmonyOS Next 入门实战 - 导航框架:HMRouter
基础知识 目前官方推荐的最佳解决方案,是官方对于Navigation导航组件的封装,使用更简单便捷.如果熟悉Navigation的话,使用起来很快上手. 首先先集成HMRouter模块 使用命令行安装 ...
- uniapp打包apk后位置无法获取(简单)
生成云端证书 使用云端证书的SHA1值申请高德key包名自定义 打包前appid,地图key,云打包包名要和申请地图key的包名一样
- windows和Linux上安装nvm及相关配置
Windows安装: 1.详情参考:https://blog.csdn.net/goods_yao/article/details/137854626本文详细介绍了在Windows系统中使用nvm(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