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TCP粘包、拆包图解

假设客户端分别发送了两个数据包D1和D2给服务端,由于服务端一次读取到字节数是不确定的,故可能存在以下四种情况:

1)服务端分两次读取到了两个独立的数据包,分别是D1和D2,没有粘包和拆包

2)服务端一次接受到了两个数据包,D1和D2粘合在一起,称之为 TCP粘包

3)服务端分两次读取到了数据包,第一次读取到了完整的D1包和D2包的部分内容,第二次读取到了D2包的剩余内容,这称之为 TCP拆包

4)服务端分两次读取到了数据包,第一次读取到了D1包的部分内容D1_1,第二次读取到了D1包的剩余部分内容D1_2和完整的D2包。

特别要注意的是,如果TCP的接受滑窗非常小,而数据包D1和D2比较大,很有可能会发生第五种情况,即服务端分多次才能将D1和D2包完全接受,期间发生多次拆包。

二、 粘包、拆包发生原因

产生原因主要有这3种:滑动窗口、MSS/MTU限制、Nagle算法

1、滑动窗口

TCP流量控制,主要使用滑动窗口协议,滑动窗口是接受数据端使用的窗口大小,用来告诉发送端接收端的缓存大小,以此可以控制发送端发送数据的大小,从而达到流量

控制的目的。这个窗口大小就是我们一次传输几个数据。对所有数据帧按顺序赋予编号,发送方在发送过程中始终保持着一个发送窗口,只有落在发送窗口内的帧才允许被发送;

同时接收方也维持着一个接收窗口,只有落在接收窗口内的帧才允许接收。这样:通过调整发送方窗口和接收方窗口的大小,可以实现流量控制。

  现在来看一下滑动窗口是如何造成粘包、拆包的?

粘包:假设发送方的每256 bytes表示一个完整的报文,接收方由于数据处理不及时,这256个字节的数据都会被缓存到SO_RCVBUF(接收缓存区)中。

   如果接收方的SO_RCVBUF中缓存了多个报文,那么对于接收方而言,这就是粘包。

拆包:考虑另外一种情况,假设接收方的窗口只剩了128,意味着发送方最多还可以发送128字节,

而由于发送方的数据大小是256字节,因此只能发送前128字节,等到接收方ack后,才能发送剩余字节。这就造成了拆包。

2、MSS和MTU分片

MSS: 是Maximum Segement Size缩写,表示TCP报文中data部分的最大长度,是TCP协议在OSI五层网络模型中,传输层对一次可以发送的最大数据的限制。

MTU: 最大传输单元是Maxitum Transmission Unit的简写,是OSI五层网络模型中,链路层(datalink layer)对一次可以发送的最大数据的限制。

当需要传输的数据大于MSS或者MTU时,数据会被拆分成多个包进行传输。由于MSS是根据MTU计算出来的,因此当发送的数据满足MSS时,必然满足MTU。

为了更好的理解,我们先介绍一下在5层网络模型中应用通过TCP发送数据的流程:

对于应用层来说,只关心发送的数据DATA,将数据写入socket在内核中的发送缓冲区SO_SNDBUF即返回,操作系统会将SO_SNDBUF中的数据取出来进行发送。

传输层会在DATA前面加上TCP Header,构成一个完整的TCP报文。

当数据到达网络层(network layer)时,网络层会在TCP报文的基础上再添加一个IP Header,也就是将自己的网络地址加入到报文中。

到数据链路层时,还会加上Datalink Header和CRC。

当到达物理层时,会将SMAC(Source Machine,数据发送方的MAC地址),DMAC(Destination Machine,数据接受方的MAC地址 )和Type域加入。

可以发现数据在发送前,每一层都会在上一层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内容,下图演示了MSS、MTU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

MTU是以太网传输数据方面的限制,每个以太网帧都有最小的大小64bytes最大不能超过1518bytes。刨去以太网帧的帧头 (DMAC目的MAC地址48bit=6Bytes

+SMAC源MAC地址48bit=6Bytes+Type域2bytes)14Bytes和帧尾 CRC校验部分4Bytes(这个部分有时候大家也把它叫做FCS),那么剩下承载上层协议的地方也

就是Data域最大就只能有1500Bytes,这个值我们就把它称之为MTU。

  由于MTU限制了一次最多可以发送1500个字节,而TCP协议在发送DATA时,还会加上额外的TCP Header和Ip Header,因此刨去这两个部分,就是TCP协议一次可以

发送的实际应用数据的最大大小,也就是MSS。

MSS长度 = MTU长度 - IP Header - TCP Header

TCP Header的长度是20字节,IPv4中IP Header长度是20字节,IPV6中IP Header长度是40字节,因此:在IPV4中,以太网MSS可以达到1460byte;在IPV6中,以太网

MSS可以达到1440byte。

  需要注意的是MSS表示的一次可以发送的DATA的最大长度,而不是DATA的真实长度。发送方发送数据时,当SO_SNDBUF中的数据量大于MSS时,操作系统会将数据进

行拆分,使得每一部分都小于MSS,这就是拆包,然后每一部分都加上TCP Header,构成多个完整的TCP报文进行发送,当然经过网络层和数据链路层的时候,还会分别

加上相应的内容。

需要注意:  默认情况下,与外部通信的网卡的MTU大小是1500个字节。而本地回环地址的MTU大小为65535,这是因为本地测试时数据不需要走网卡,所以不受到1500

的限制。

3、 Nagle算法

TCP/IP协议中,无论发送多少数据,总是要在数据(DATA)前面加上协议头(TCP Header+IP Header),同时,对方接收到数据,也需要发送ACK表示确认。

即使从键盘输入的一个字符,占用一个字节,可能在传输上造成41字节的包,其中包括1字节的有用信息和40字节的首部数据。这种情况转变成了4000%的消耗,这样的

情况对于重负载的网络来是无法接受的。

为了尽可能的利用网络带宽,TCP总是希望尽可能的发送足够大的数据。(一个连接会设置MSS参数,因此,TCP/IP希望每次都能够以MSS尺寸的数据块来发送数据)。

Nagle算法就是为了尽可能发送大块数据,避免网络中充斥着许多小数据块。

Nagle算法的基本定义是任意时刻,最多只能有一个未被确认的小段。 所谓“小段”,指的是小于MSS尺寸的数据块,所谓“未被确认”,是指一个数据块发送出去后,没有

收到对方发送的ACK确认该数据已收到。

Nagle算法的规则:

1)如果SO_SNDBUF(发送缓冲区)中的数据长度达到MSS,则允许发送;

2)如果该SO_SNDBUF中含有FIN,表示请求关闭连接,则先将SO_SNDBUF中的剩余数据发送,再关闭;

3)设置了TCP_NODELAY=true选项,则允许发送。TCP_NODELAY是取消TCP的确认延迟机制,相当于禁用了Nagle 算法。

4)未设置TCP_CORK选项时,若所有发出去的小数据包(包长度小于MSS)均被确认,则允许发送;

5)上述条件都未满足,但发生了超时(一般为200ms),则立即发送。

【解读】TCP粘包拆包的更多相关文章

  1. Netty(三)TCP粘包拆包处理

    tcp是一个“流”的协议,一个完整的包可能会被TCP拆分成多个包进行发送,也可能把小的封装成一个大的数据包发送,这就是所谓的TCP粘包和拆包问题. 粘包.拆包问题说明 假设客户端分别发送数据包D1和D ...

  2. TCP粘包/拆包问题

    无论是服务端还是客户端,当我们读取或者发送消息的时候,都需要考虑TCP底层的粘包/拆包机制. TCP粘包/拆包 TCP是个"流"协议,所谓流,就是没有界限的一串数据.大家可以想想河 ...

  3. TCP 粘包/拆包问题

    简介    TCP 是一个’流’协议,所谓流,就是没有界限的一串数据. 大家可以想想河里的流水,是连成一片的.期间并没有分界线, TCP 底层并不了解上层业务数据的具体含义 ,它会根据 TCP 缓冲区 ...

  4. TCP粘包/拆包问题的解决

    TCP粘包拆包问题 一个完整的包可能被TCP拆分成多个包,或多个小包封装成一个大的数据包发送. 解决策略 消息定长,如果不够,空位补空格 在包尾增加回车换行符进行分割,例如FTP协议 将消息分为消息头 ...

  5. Netty(二)——TCP粘包/拆包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nblogs.com/Joanna-Yan/p/7814644.html 前面讲到:Netty(一)--Netty入门程序 主要内容: TCP粘包/拆包的基础知 ...

  6. 第四章 TCP粘包/拆包问题的解决之道---4.1---

    4.1 TCP粘包/拆包 TCP是一个“流”协议,所谓流,就是没有界限的一串数据.TCP底层并不了解上层业务数据的具体含义,它会根据TCP缓冲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包的划分,所以在业务上认为,一个完整的包可 ...

  7. Java网络编程基础之TCP粘包拆包

    TCP是个"流"协议,所谓流,就是没有界限的一串数据.大家可以想象河里的流水,他们是连成一片的,其间并没有分界线.TCP底层并不了解上层业务数据的具体含义,他会根据TCP缓冲区的实 ...

  8. TCP粘包/拆包 ByteBuf和channel 如果没有Netty? 传统的多线程服务器,这个也是Apache处理请求的模式

    通俗地讲,Netty 能做什么?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322387 谢邀.netty是一套在java NIO的基础上封装的便于用户开发网络应用程 ...

  9. netty之==TCP粘包/拆包问题解决之道(一)

    一.TCP粘包/拆包是什么 TCP是一个“流”协议,所谓流,就是没有界限的一长串二进制数据.TCP作为传输层协议并不不了解上层业务数据的具体含义,它会根据TCP缓冲区的实际情况进行数据包的划分,所以在 ...

  10. Netty使用LineBasedFrameDecoder解决TCP粘包/拆包

    TCP粘包/拆包 TCP是个”流”协议,所谓流,就是没有界限的一串数据.TCP底层并不了解上层业务数据的具体含义,它会根据TCP缓冲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包的划分,所以在业务上认为,一个完整的包可能会被TC ...

随机推荐

  1. [Objective-C] 011_数据持久化_NSKeyedArchiver

    在日常开发中对于NSString.NSDictionary.NSArray.NSData.NSNumber这些基本类的数据持久化,可以用属性列表的方法持久化到.plist 文件中.但是一些我们自定义的 ...

  2. php CURL 发送请求封装

    cURL可以使用URL的语法模拟浏览器来传输数据,因为它是模拟浏览器,因此它同样支持多种协议,FTP, FTPS, HTTP, HTTPS, GOPHER, TELNET, DICT, FILE 以及 ...

  3. 说了这么多次 I/O,但你知道它的原理么

    O 软件目标 设备独立性 现在让我们转向对 I/O 软件的研究,I/O 软件设计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就是设备独立性(device independence).啥意思呢?这意味着我们能够编写访问任何设备的应 ...

  4. Chisel3 - bind - Binding

    https://mp.weixin.qq.com/s/2318e6VJ4wFGpWwBOmTikA   Chisel数据类型(Data)与Module的绑定关系,根据Data的使用方式不同,而有多种绑 ...

  5. ActiveMQ 笔记(六)ActiveMQ的消息存储和持久化

    个人博客网:https://wushaopei.github.io/    (你想要这里多有) 一.持久化机制 1.Activemq持久化 1.1 什么是持久化: 持久化就是高可用的机制,即使服务器宕 ...

  6. Linux (一)概述

    认识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的作用 把计算机系统中对硬件设备的操作封装起来,供应用软件调用. ​ 2. 常见操作系统        1.2.1 PC端OS ​ 1.2.2  移动端OS ​ 1.2.3  服 ...

  7. Java实现洛谷 P1616 疯狂的采药

    题目背景 此题为NOIP2005普及组第三题的疯狂版. 题目描述 LiYuxiang是个天资聪颖的孩子,他的梦想是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医师.为此,他想拜附近最有威望的医师为师.医师为了判断他的资质,给他 ...

  8. Java实现 蓝桥杯VIP 算法训练 整除问题

    问题描述 编写一个程序,输入三个正整数min.max和factor,然后对于min到max之间的每一个整数(包括min和max),如果它能被factor整除,就把它打印出来. 输入格式:输入只有一行, ...

  9. Java实现蓝桥杯VIP算法训练 相邻字母

    试题 算法训练 相邻字母 资源限制 时间限制:1.0s 内存限制:256.0MB [问题描述] 从键盘输入一个英文字母,要求按字母的顺序打印出3个相邻的字母,指定的字母在中间.若指定的字母为Z,则打印 ...

  10. Java实现 LeetCode 263 丑数

    263. 丑数 编写一个程序判断给定的数是否为丑数. 丑数就是只包含质因数 2, 3, 5 的正整数. 示例 1: 输入: 6 输出: true 解释: 6 = 2 × 3 示例 2: 输入: 8 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