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oncat(); 连接两个数组,并返回结果

var arr = new Array(3)
arr[0] = "George"
arr[1] = "John"
arr[2] = "Thomas"

var arr2 = new Array(3)
arr2[0] = "James"
arr2[1] = "Adrew"
arr2[2] = "Martin"

console.log(arr.concat(arr2));

//["George", "John", "Thomas", "James", "Adrew", "Martin"]

var a = [1,2,3];
var arr = a.concat(4,5)

for( var i = 0; i < arr.length; i++ ){
console.log(arr[i]);
}

//1,2,3,4,5,6

二、join(); 把数组中的元素 连接成一个字符串, 

注意: 元素可以通过指定的分隔符进行分割

var arr = new Array(3)
arr[0] = "George"
arr[1] = "John"
arr[2] = "Thomas"

console.log(arr.join());
//George,John,Thomas
console.log(arr.join(''));
//GeorgeJohnThomas
console.log(arr.join(' '));
//George John Thomas
console.log(arr.join('-'));
//George-John-Thomas
console.log(typeof arr.join());
//string

三、pop(); 删除并返回数组的最后一个元素

var arr = new Array(3)
arr[0] = "George"
arr[1] = "John"
arr[2] = "Thomas"

console.log(arr.pop());
//Thomas
console.log(arr);
//["George", "John"]

四、push(); 向数组添加元素,执行完成后返回一个新的长度

var arr = new Array(3)
arr[0] = "George"
arr[1] = "John"
arr[2] = "Thomas"

document.write(arr + '<br>');
//George,John,Thomas

document.write(arr.length + '<br />');
//3

document.write(arr.push("毛主席"));
//4

五、shift(); 删除第一个元素,并返回被删除的第一个元素

var arr = new Array(3)

arr[0] = "George"
arr[1] = "John"
arr[2] = "Thomas"

document.write(arr + "<br />")
//George,John,Thomas

六、unshift();  向数组的开头添加一个或多个元素, 并返回新的长度

var arr = new Array(3)
arr[0] = "George"
arr[1] = "John"
arr[2] = "Thomas"

document.write(arr + "<br />")
//George,John,Thomas

document.write(arr.unshift("毛主席") + "<br />")
//4

document.write(arr)
//毛主席,George,John,Thomas

七、slice(); 返回选定的元素, 此方法有两个参数 

param1, param2, 左闭右开...

var arr = new Array(3)
arr[0] = "George"
arr[1] = "John"
arr[2] = "Thomas"

document.write(arr + "<br />")
//George,John,Thomas
document.write(arr.slice(2) + "<br />")
//Thomas
document.write(arr)
//George,John,Thomas

八、splice() 此方法很厉害,可以对数组中的元素,进行增、删、该

具体用法如下:

一个参数时,返回的是被删除的元素。

二个参数时表示,从哪个位置开始,删除哪几个元素(第二个参数为0时,表示不删除)

三个参数时表示,如果第二个参数为0时,那第三个参数它就表示修改

var arr = [1,2,3,4,5];

document.write(arr.splice(4) + "<br />");
//5
//document.write(arr.splice(4, 1) + "<br />");
//1,2,3,4
//document.write(arr.splice(4, 1, "我是新来的") + "<br />");
//1,2,3,4,我是新来的
//document.write(arr.splice(4, 0, "我是新来的") + "<br />");
//1,2,3,4,我是新来的,5

九、reverse() 方法 可以颠倒数组中元素的顺序, 不会创建新的数组。

十、toString() 方法 可把数组转换为字符串,并返回结果。

var arr = new Array(3)
arr[0] = "George"
arr[1] = "John"
arr[2] = "Thomas"

document.write(typeof arr.toString() + '<br>');
//string

var str = arr.toString();
document.write(typeof str + '<br>');
//string

document.write(str);
//George,John,Thomas

Javascript---数组常用方法的更多相关文章

  1. JavaScript 数组 常用方法(二)

    写在前面:续接上篇 JavaScript 数组 常用方法 数组常用方法第二弹来了: some && every 描述: every()与some()方法都是JS中数组的迭代方法. so ...

  2. JavaScript数组常用方法解析和深层次js数组扁平化

    前言 数组作为在开发中常用的集合,除了for循环遍历以外,还有很多内置对象的方法,包括map,以及数组筛选元素filter等. 注:文章结尾处附深层次数组扁平化方法操作. 作为引用数据类型的一种,在处 ...

  3. javascript 数组 常用方法

    前言  学学忘忘  闲来做个笔记 整理下数组常用方法. Array 数组常用方法  创建数组的基本方式有两种    1.第一种是使用Array构造函数,  var arr = new Array(); ...

  4. Javascript数组常用方法

    一.forEach对数组的遍历 二.map返回经过运算的新数组 三.filter返回满足条件的新数组 四.返回数组前后元素运算的结果 五.every遍历数组每项元素是否满足某个条件,全部满足返回tru ...

  5. javascript数组常用方法汇总

    1.join()方法: Array.join()方法将数组中所以元素都转化为字符串链接在一起,返回最后生成的字符串.也可以指定可选的字符串在生成的字符串中来分隔数组的各个元素.如果不指定分隔符,默认使 ...

  6. javascript数组常用方法详解

    1,splice().   array.splice(index,many,list1,list2....)  参数1.index位置 负数为从结尾处算,倒数第一为-1:参数2,many要删除的项目, ...

  7. javascript中数组常用方法总结

    原文:javascript中数组常用方法总结 在javascript的基础编程中,数组是我们最常遇到的,那么数组的一些常用方法也是我们必须要掌握的,下面我们总结一下数组中常用的方法. toString ...

  8. JavaScript数组对象常用方法

    JavaScript数组对象常用方法 方法 形式 返回值 是否改变原数组 描述 concat -items: ConcatArray[] 追加之后的数组 否 连接两个或更多的数组,并返回结果.注意 c ...

  9. 关于javascript数组的定义与其一些常用方法总结

    由于JavaScript是一门宽松的语言,这种宽松可能会带来更加麻烦的事情.比如JavaScript的数组,定义与使用的方式太灵活有时候让人迷惑.下面将JavaScript中关于数组常用的方法.定义之 ...

  10. JavaScript数组方法速查,32个数组的常用方法和属性

    JavaScript数组方法速查手册极简版 http://30ke.cn/doc/js-array-method JavaScript数组方法速查手册极简版中共收了32个数组的常用方法和属性,并根据方 ...

随机推荐

  1. 和为S的两个数VS和为S的连续正数序列

    其实这个题目如果没有限制时间复杂度的话,那么就很简单了,一遍一遍地扫描吧.时间复杂度肯定就是 O(n2)啰.但是这题目肯定不会这么简单,否则就是小学生的水平了嘛. 其实我刚到这题的时候想到的是用二叉查 ...

  2. java 集合(Set2)

    TreeSet: 1.向TreeSet添加元素时 如果元素具有自然特性,那么就按照元素的自然顺序的特点进行排序储存. 如果不具备,就要实现Compareable接口中的compareTo() 方法. ...

  3. OneProxy wiki上线了

    文档的敏捷开发方式,希望把文档做好. http://www.onexsoft.com/dokuwiki/doku.php?id=oneproxy

  4. backbone--部分总结

    1.Backbone.history.start 方法可以让我们在点击后退或者前进的时候同样会触发路由的事件. 2.添加路由的路径,添加的路由路径要求重写父类的routes这个对象 var CustR ...

  5. 用excel处理重复数据

    我们在处理数据时,重复数据常常会对分析造成很大麻烦,因此数据整理初期一个重要的工作是排重,excel2007以上版本中有一个删除重复项功常便捷,但是每次点来点去也很麻烦,下面我们用公式来对一些重复数据 ...

  6. java synchronized静态同步方法与非静态同步方法,同步语句块

    摘自:http://topmanopensource.iteye.com/blog/1738178 进行多线程编程,同步控制是非常重要的,而同步控制就涉及到了锁. 对代码进行同步控制我们可以选择同步方 ...

  7. TCP与UDP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是面向连接的协议:可靠.保证正确性:顺序到达:流量控制.拥塞控制:重传机制.窗口机制:对系统资源.时间要求多:流模式S ...

  8. python中join的用法

    str.join(sequence) # 将序列中的元素以str字符连接生成一个新的字符串 list1 = ['a', 'b', 'c'] new_str = '-'.join(list1) # 输出 ...

  9. IFE 百度前端技术学院 2016年春季班作业 第一阶段任务(1-4)的总结

    具体任务详细介绍可参考http://ife.baidu.com/task/all 具体代码参考:https://github.com/sunshineqt/webxt/tree/master/stag ...

  10. Android开发--Button的应用

    1.Button的创建 Button的创建和TextView类似,包含按钮的ID,宽度,高度,提示(即按钮上的文本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