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与用户交互

var name string
fmt.Scanln(&name) # 一定得传指针,因为我要修改的是name的值
fmt.Println(name)

二、if判断

1、if

if 条件 {
代码1
...
} 例如:如果:女人的年龄>30,那么:叫阿姨。
var ageOfGirl int = 31
if ageOfGirl > 30 {
fmt.Println("阿姨好")
}

2、if—else

if 条件 {
代码1
...
}else{
代码a
...
} 例如:如果:女人的年龄>30,那么:叫阿姨,否则:叫小姐
var ageOfGirl int = 18
if ageOfGirl > 30 {
fmt.Println("阿姨好")
}else{
fmt.Println("小姐好")
}

3、if—else if—else

if 条件1 {
代码
...
}else if 条件2{
代码
...
}else if 条件3{
代码
...
}else{
代码
...
} 例如:
如果:成绩》=90,那么:优秀,
如果:成绩》=80且<90,那么:良好,
如果:成绩》=70且<80,那么:普通
其它情况:很差 var score int = 50
if score >= 90 {
fmt.Println("优秀")
}else if score >= 80 {
fmt.Println("良好")
}else if score >= 70 {
fmt.Println("普通")
}else {
fmt.Println("很差")
}

4、if嵌套

if 条件1 {
代码...
if 条件x {
代码
}else{
代码
}
}else{
代码
} 例如:
var ageOfGirl int = 18
var isSuccess bool = True # 是否表白成功
if ageOfGirl > 30 {
fmt.Println("阿姨好")
}else{
fmt.Println("表白...")
if isSuccess {
fmt.Println("在一起...")
}else{
fmt.Println("强行在一起...")
}
}

5、判断条件之前加可执行语句,用分号隔开

if age_of_girl := 18;age_of_girl > 30 {
# 强调:如果是定义变量,这里只能用短声明 :=
# 且这里定义的变量只能在当前if相关的代码体中使用
fmt.Println("阿姨好")
}else{
fmt.Println("小姐好")
}

三、switch分支选择

1、switch分支选择是什么?

switch英语里是岔道的意思,表明你面临了选择,在go语言里,当满足了岔道(分支)的条件,就会去执行岔道(分支)里的代码。这个if判断很类似,满足这个条件我就执行这块代码,满足另一个条件我就执行另一块代码。

2、为什么要有switch分支选择?

既然switch分支选择功能上和if判断类似,那为什么还要有它啊?存在即合理。虽然switch分支选择也可以用if判断来实现,但是在特定的情况下,switch分支选择要比if判断更简洁。

3、为什么要有switch分支选择?

①方式一

注意:

因为switch的判断就相当于“判断量==被判断量”,所以两者类型要相同,准确的讲是要能够写成“判断量==被判断量”的形式

拓展:

我们平时开发中尽量不要去使用break和fallthrough,break和fallthrough是用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现在很多公司都在拿go去重写c++的程序,在c++里,switch的一个case运行结束后,会直接去运行下一个case的体代码,除非手动在case的末尾加上break。为了兼容c++里的break功能和一个case运行完直接运行下一个case的体代码这种情况,go语言里才加入了break和fallthrough的功能

举例:

var isUgly bool = true      # 客户是否长得丑

switch name := "女总经理"; name {
case "男总经理","女总经理":
fmt.Println("总经理好")
case "预约访客":
if isUgly {
break # 长得丑就直接终止程序
}else{
fmt.Println("你微信号多少")
}
fmt.Println("你好")
default:
fmt.Println("出门右转")
}

②方式二

举例:

var studentFather string = "校长"

switch score := 82; {
case score>=90,studentFather == "校长" :
fmt.Println("优秀")
case score>=80 :
fmt.Println("良好")
case score>=70 :
fmt.Println("一般")
default :
fmt.Println("很差") }

四、for循环

1、基本形式:

for 初始语句;循环条件;追加语句{
循环体代码...
}

详解:

for循环开始时会首先执行一次“初始条件”,然后接着判断“循环条件”是否为true,如果是true,那就开始执行“循环体代码”,每一次循环结束都会执行一次“追加语句”,然后继续判断“循环条件”,fasle就结束循环。

正常情况下,我们会在“初始条件”里写一个变量声明,通过对这个变量的判断,以及赋值来控制循环的次数。如:

for i := 0; i < 3; i++ {
fmt.Println(i)
}

每次循环后变量i都会加1,直到不满足i<3这个循环条件,如此,循环就被限制成了3次。

省略形式:

初始语句,循环条件和追加条件都可以被省略,但“;”要保留,如下:

①省略初始语句

这没什么好说的,初始语句就是在for循环第一次执行的时候有且只只会执行一次。省略了它,写在for循环外面也一样。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变量在初始化语句中定义,那么它就只能在for中被使用。

var i int = 0
for ; i < 3; i++{
...
}

②省略追加语句

这也没什么好说的,追加语句就是在每次循环结束的时候会执行的语句。省略了它,就写在for循环的循环体代码内,效果也一样。它的省略是为了让循环更加灵活,我们可以把“i++”写在循环体的任意一行,也可以通过判断对它进行逻辑修饰。

var isAdd2 = true

for i := 0; i < 3; {
if isAdd2{
i += 2
}else{
i++
}
}

同时省略初始语句和追加语句时,“;”可以不写,如:

var i int = 0
var isAdd2 = true for i < 3 {
if isAdd2{
i += 2
}else{
i++
}
}

③省略循环条件

当循环条件被省略的时候,for循环运行一次之后进行循环条件判断的时候,会把循环条件当成true。换句话说,就是会一直循环。如:

for i:=0; ; i++{
fmt.Println(i)
} # 相当于:
for i:=0; true; i++{
fmt.Println(i)
}

for后面的语句都省略的时候,“;”也可以不写:

for {
i++
fmt.Println(i)
}

2、for循环的嵌套

for循环里嵌套了一个或者多个for循环,如下:

for i:=0; i<3; i++ {
fmt.Println("第一层:",i)
for j:=0; j<3; j++ {
fmt.Println("第二层:",j)
}
}

3、for循环的终止

①变量开关

for tag:=true; tag;{
.....
for tag {
....
tag = false
}
}

我们把变量开关放在循环条件里,通过对变量开关的控制(赋值为fasle),来跳出循环。

②continue

for i:=0; i<10; i++{
if i == 5 {
continue
}
fmt.Println(i)
}

当前循环一旦碰到continue,不管循环体里剩下多少代码没有执行,都会直接跳过,开始下一次循环

③break

for i:=0; i<3; i++{
fmt.Println("第一层:",i)
for j:=0; j<10; j++{
fmt.Println("第二层:",j)
if j==1 {
break
}
}
} 结果为
第一层: 0
第二层: 0
第二层: 1
第一层: 1
第二层: 0
第二层: 1 说明:
如果没有break,那么第二层循环应该执行10次,但我在j=1(第二层循环执行到第二次)的时候加上了break,那么就直接跳出了第二层循环,剩下的8次都不会再执行

五、标签

1、什么是标签

标签是用来给代码做标记的,记录住代码的在程序中的位置。

2、为什么要有标签

快速的找到被标记的代码,方便进行相应的操作。

3、怎么用标签

标签的格式:

标签名1:
for i := 0; i < 5; i++ {
代码...
}
标签名2:
switch {
代码...
}
标签名3:
fmt.Println("今天天气不错")

说明:

①为了区分标签和变量,通常标签名我们会用大写字母加数字来表示。

②创建了标签就一定要使用,不然会引发错误。

4、break+标签

我们在for循环里讲到过break,for循环里单独写break是用来跳出本层循环的。如:

for {
for i:=0; ; i++ {
if i == 2 {
fmt.Println(i)
break
}
}
}

运行的结果是控制台无限打印2,原因是这里的break只是跳出了里层循环,而最外层的循环并没有被终止。

那现在我就想满足条件时,终止所有循环,怎么办?我们改变它的循环条件不就完了嘛,之前是不是学过一个变量开关的方法啊?如下:

for tag:=true; tag; {
for i:=0; tag; i++ {
if i==2 {
fmt.Println(i)
tag = false
}
}
}

还有其它方法吗?当然有,就是我们下面要说的break + 标签。如下:

LABEL1:
for {
for i:=0; ; i++ {
if i == 2 {
fmt.Println(i)
break LABEL1
}
}
}

我们用LABEL1来标记最外层循环,然后用break LABEL1来指定要跳出的循环,这里跳出的是最外层循环。当然也可以用标签去标记内层循环,如:

for {
LABEL1:
for {
for i:=0; ; i++ {
if i == 2 {
fmt.Println(i)
break LABEL1
}
}
}
}

5、continue+标签

continue + 标签,用于终止指定循环的本次循环并继续下一次循环。用法和break一样,只是关键字不同。如:

LABEL1:
for i:=0; i<3; i++ {
for j:=0; j<3; j++ {
continue LABEL1
fmt.Println("我是内层循环,j=",j)
}
fmt.Println("我是外层,i=",i)
}

6、goto+标签

代码都是从上而下一行行执行的,而goto + 标签,可以强行跳转到函数体内指定代码,并继续向下执行。

在一般的开发中,“goto LABEL”能不用就不用,除非是遇到的问题再也没有其它更好的办法可以解决。因为“goto LABEL”牺牲的是代码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func main(){
for i:=0; i<3; i++ {
fmt.Println(i)
if i>1 {
goto EXIT
}
}
EXIT:
fmt.Println("exit")
}

注意:

①goto语句仅适用于函数内部跳转,不可跳转到其它函数。

func text1() {
LABEL1: # 报错 label LABEL1 defined and not used
fmt.Println("我是text1")
} func main() {
goto LABEL1 # 报错 label LABEL1 not defined
}

这和函数作用域有关,我们在函数这一章中会具体讲解

②goto语句不能跳过变量声明语句。

goto LABEL1
# 报错 goto LABEL1 jumps over declaration of a
# goto LABEL1 跳过了a的声明
var a int= 111
LABEL1:
fmt.Println("测试......")

go之流程控制的更多相关文章

  1. 第10章 Shell编程(4)_流程控制

    5. 流程控制 5.1 if语句 (1)格式: 格式1 格式2 多分支if if [ 条件判断式 ];then #程序 else #程序 fi if [ 条件判断式 ] then #程序 else # ...

  2. Shell命令和流程控制

    Shell命令和流程控制 在shell脚本中可以使用三类命令: 1)Unix 命令: 虽然在shell脚本中可以使用任意的unix命令,但是还是由一些相对更常用的命令.这些命令通常是用来进行文件和文字 ...

  3. PHP基础知识之流程控制的替代语法

    PHP 提供了一些流程控制的替代语法,包括 if,while,for,foreach 和 switch. 替代语法的基本形式是把左花括号({)换成冒号(:),把右花括号(})分别换成 endif;,e ...

  4. Python黑帽编程2.4 流程控制

    Python黑帽编程2.4  流程控制 本节要介绍的是Python编程中和流程控制有关的关键字和相关内容. 2.4.1 if …..else 先上一段代码: #!/usr/bin/python # - ...

  5. 使用yield进行异步流程控制

    现状 目前我们对异步回调的解决方案有这么几种:回调,deferred/promise和事件触发.回调的方式自不必说,需要硬编码调用,而且有可能会出现复杂的嵌套关系,造成"回调黑洞" ...

  6. [Java入门笔记] Java语言基础(四):流程控制

    流程控制指的是在程序运行的过程中控制程序运行走向的方式.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顺序结构 顺序结构,顾名思义,是指程序从上往下逐步顺序执行.中间没有任何的判断和跳转. 分支结构 Java提供两种分支结构: ...

  7. node基础13:异步流程控制

    1.流程控制 因为在node中大部分的api都是异步的,比如说读取文件,如果采用回调函数的形式,很容易造成地狱回调,代码非常不容易进行维护. 因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大神写了async这个中间件.极 ...

  8. Shell入门教程:流程控制(1)命令的结束状态

    在Bash Shell中,流程控制命令有2大类:“条件”.“循环”.属于“条件”的有:if.case:属于“循环”的有:for.while.until:命令 select 既属于“条件”,也属于“循环 ...

  9. Oracle中PL/SQL的执行部分和各种流程控制

    Oracle中PL/SQL的执行部分和异常部分 一.PL/SQL的执行部分. 赋值语句. 赋值语句分两种,一种是定义一个变量,然后接收用户的IO赋值:另一种是通过SQL查询结果赋值. 用户赋值举例: ...

  10. swift_简单值 | 元祖 | 流程控制 | 字符串 | 集合

    //: Playground - noun: a place where people can play import Cocoa var str = "Hello, playground& ...

随机推荐

  1. X86逆向1:软件破解入门课【课件下载】

    从本节课开始,我将带领小白入门学习软件破解的相关内容,大佬绕过,以后将会定期更新从最基本的破解知识点开始学习,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难度会逐步提高. 为了防止版权方面的争议,我将自行编写一些破解案例来 ...

  2. lsof---列出当前系统打开的文件信息

    lsof---list open file,一个列出当前系统打开文件的工具 1.lsof查找原理 在Linux系统中,系统为了方便管理进程,会在/proc下为每一个运行中的进程创建一个目录,目录名就是 ...

  3. java 异常捕捉 ( try catch finally ) 你真的掌握了吗?

    掌握下面几条原则就可以完全解决“当try.catch.finally遭遇return”的问题. 原则:1.finally语句块中的代码是一定会执行的,而catch块中的代码只有发生异常时才会执行. 2 ...

  4. 【原创】大叔经验分享(61)kudu rebalance报错

    kudu rebalance命令报错 terminate called after throwing an instance of 'std::regex_error' what(): regex_e ...

  5. 一点css 基础

    css 行内样式优先度最高 margin 属性 为声明外边距 如图 顺序依次为上右下左

  6. 非JAVA WEB项目提供Http接口调用实现

    package com.monitor.app.utils; import com.alibaba.fastjson.JSON; import com.google.gson.Gson; import ...

  7. 第十一章、super()详解

    目录 第十一章.super()详解 一.引出super()来由 第十一章.super()详解 一.引出super()来由 原始用法: 在python类的方法中,要调用父类的某个方法,通常是类.方法() ...

  8. zabbix监控项截图整理

    general监控项

  9. mysql精准模糊查询使用CONCAT加占位符(下划线“_”)的使用,直接限定了长度和格式

    比如现在有张表t_user,如下:(表中只是引用某某某的话,并无恶意) id name 1 司马懿 2 司马老贼 3 司马老贼OR司马懿 4 司马大叔 1.模糊查询一般用的模糊查询都是like关键词, ...

  10. Migrating authentication of Samba from smbpasswd to tdb

    Was addicted various After you upgrade the OS of old Samba server. Put it also was using a set of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