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od生命周期

如下,在容器环境初始化之后:

  1. 会先启动pause根容器
  2. 然后顺序执行一系列的init c(初始化容器)【如果有的话】
  3. 然后start主容器Main C
  4. readiness检测到Main C启动完成后会把pod的状态改为running
  5. 这之后生存检测liveiness会持续监测容器的状态

如果liveiness检测到容器出现异常之后,就会出发对应的重启或者删除策略(看具体是怎么配置的了)

注:多个Main C的话就可以分别有自己的init creadiness liveiness


2. initC

2.1 initC介绍

Pod能够具有一个或多个容器,应用运行在容器里面,但是它也可能有一个或多个先于应用容器启动的Init容器

Init容器与普通的容器非常像,除了如下两点:

  • Init容器总是运行到成功完成为止
  • 每个Init容器都必须在下一个Init容器启动之前成功完成

如果Pod的Init容器失败,Kubernetes会不断地重启该Pod,直到Init容器成功为止

然而,如果Pod对应的restartPolicy设置为Never(默认为Always),它将不会重新启动。

2.2 initC的作用

因为Init容器具有与应用程序容器分离的单独镜像,所以它们的启动相关代码具有如下优势:

  1. 它们可以包含并运行实用工具,但是出于安全考虑,是不建议在应用程序容器镜像中包含这些实用工具的
  2. 它们可以包含使用工具和定制化代码来安装,但是不能出现在应用程序镜像中。例如,创建镜像没必要FROM另一个镜像,只需要在安装过程中使用类似sed、awk、python或dig这样的工具。
  3. 应用程序镜像可以分离出创建和部署的角色,而没有必要联合它们构建一个单独的镜像。
  4. Init 容器使用Linux Namespace,所以相对应用程序容器来说具有不同的文件系统视图。因此,它们能够具有访问Secret的权限,而应用程序容器则不能。
  5. 它们必须在应用程序容器启动之前运行完成,而应用程序容器是并行运行的,所以Init容器能够提供了一种简单的阻塞或延迟应用容器的启动的方法,直到满足了一组先决条件。

2.3 initC的模版

apiVersion: v1
kind: Pod
metadata:
name: myapp-pod #pod的名称
labels: # pod的标签
app: myapp
version: v1
spec:
containers: # mainC
- name:myapp-container
image: busybox
command: ['sh','-c','echo The app is running!&& sleep 3600']
initContainers: # 如下有两个initC,一个确保服务启动一个取保db启动
- name: init-myservice
image: busybox
command: ['sh','-c','until nslookup myservice;do echo waiting for myservice;sleep 2; done;']
- name: init-mydb
image: busybox
command: ['sh','-c','until nslookup mydb;do echo waiting for mydb;sleep 2;done;']

如下Init:1/2的意思就是:当前pod一共有两个initc,已经成功了一个了

2.4 initC的一些其他补充

  1. 在Pod启动过程中,Init容器会按顺序在网络和数据卷初始化之后启动。每个容器必须在下一个容器启动之前成功退出。

即在pause启动之后启动,pod第一个启动的容器并不是Init而是pause,但pause仅仅只负责初始化网络和数据卷

  1. 如果由于运行时或失败退出,将导致容器启动失败,它会根据Pod的restartPolicy指定的策略进行重试。然而,如果Pod的restartPolicy设置为Always,Init容器失败时会使用RestartPolicy策略
  2. 在所有的Init容器没有成功之前,Pod将不会变成Ready状态。Init容器的端口将不会在Service中进行聚集。正在初始化中的Pod处于Pending状态,但应该会将Initializing状态设置为true
  3. 如果Pod 重启,所有Init容器必须重新执行,因此Init容器应该配置为幂等的状态。
  4. 对Init容器spec的修改被限制在容器image字段,修改其他字段都不会生效。更改Init容器的image字段,等价于重启该Pod
  5. Init 容器具有应用容器的所有字段。除了readinessProbe,因为Init容器无法定义不同于完成(completion)的就绪(readiness)之外的其他状态。这会在验证过程中强制执行
  6. 在Pod中的每个app和Init容器的名称必须唯一;与任何其它容器共享同一个名称,会在验证时抛出错误

3. Pod健康性检查(liveiness)和服务可用性检查(readiness)

kubernetes对pod的健康状态,是通过kubelet定期执行下两类探针来实现

  • ReadinessProbe: 用于判断容器服务是否可用,成功的话pod状态会显示成ready,失败的话只是不显示ready,不会触发重启策略
  • LiveinessProbe: 用于判断运行中的容器是否存活,如果探测到不健康,则kubelet会杀掉该容器,并触发重启策略。如果容器没有配置liveinessProbe,则kubelet认为该容器的liveinessProbe返回的永远是succeed

3.1 探针的三种实现方式

ReadinessProbe和LiveinessProbe均可配置以下三种实现方式。

  1. ExecAction:在容器内执行指定命令。如果命令退出时返回码为0则认为诊断成功
  2. TCPSocketAction:对指定端口上的容器的IP地址进行TCP检查。如果端口打开,则诊断被认为是成功的。
  3. HTTPGetAction:对指定的端口和路径上的容器的IP地址执行HTTPGet请求。如果响应的状态码大于等于200且小于400【2xx:成功,3xx:跳转】,则诊断被认为是成功的

每次探测都将获得以下三种结果之一:

  1. success:容器通过了诊断。
  2. failed:容器未通过诊断。
  3. unknown:诊断失败,因此不会采取任何行动【这将导致容器挂死,因为探针不执行成功的话,容器会一直在等待】

3.2 ExecAction

以下是livenessProbe的示例

apiVersion: v1
kind: Pod
metadata:
name: liveness-exec-pod
namespace: default
spec:
containers:
- name: liveness-exec-container
image: hub.coreqi.cn/1ibrary/busybox
imagePullPolicy: IfNotPresent
command: ["/bin/sh","-c","touch /tmp/live;sleep 60;rm -rf /tmp/live;sleep 3600"]
livenessProbe: #探活指针
exec: #ExecAction(执行命令)
command: ["test","-e","/tmp/live"] #检测文件是否存在
initialDelaySeconds: 1 #容器启动1秒后执行
periodSeconds: 3 #重试的循环时间为3秒

3.3 HTTPGetAction

以下是readinessProbe的示例

apiVersion: v1
kind: Pod
metadata:
name:readiness-httpget-pod
namespace: default
spec:
containers:
- name: readiness-httpget-container
image: coreqi/myapp:v1
imagePullPolicy: IfNotPresent #镜像下载策略,如果存在则不下载
readinessProbe: #就绪探针
httpGet: #检测方案
port: 80
path: /index1.html
initialDelaySeconds: 1 #初始化检测延时(1秒以后)
periodSeconds: 3 #重试的检测时间(3秒以后)

以下是liveinessProbe的示例

apiVersion: v1
kind: Pod
metadata:
name: liveness-httpget-pod
namespace: default
spec:
containers:
- name: liveness-httpget-container
image: hub.coreqi.cn/1ibrary/myapp:v1
imagePu11Policy: IfNotPresent
ports:
- name: http
containerPort: 80
1ivenessProbe:
httpGet:
port: http
path: /index.html
initialDelaySeconds: 1 #延迟1秒以后开始检测
periodSeconds: 3 #每3秒重复检测一次
timeoutSeconds: 10 #每次访问时最大的超时时间

3.4 TCPSocketAction

以下是liveinessProbe的示例

apiVersion: v1
kind: Pod
metadata:
name: probe-tcp
spec:
containers:
- name: nginx
image: hub.coreqi.cn/1ibrary/myapp:v1
livenessProbe:
initialDelaySeconds: 5
timeoutSeconds: 1
tcpSocket:
port: 80
periodSeconds: 3

4. 容器启动及退出动作

对应上面的pod声明周期中的startstop

apiVersion: v1
kind: Pod
metadata:
name: lifecycle-demo
spec:
containers:
- name:lifecycle-demo-container
image: nginx
1ifecycle:
poststart: #启动时运行
exec:
command: ["/bin/sh","-c","echo Hello from the postStart handler> /usr/share/message"]
prestop: #退出时运行
exec:
command: ["/bin/sh","-c","echo Hello from the poststop handler> /usr/share/message"]

kubernetes系列(七) - Pod生命周期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三】Kubernetes学习笔记-Pod 生命周期与 Init C 介绍

    一.容器生命周期 Init C(初始化容器)只是用于 Pod 初始化的,不会一直随着 Pod 生命周期存在,Init C 在初始化完成之后就会死亡. 一个 Pod 可以有多个 Init C,也可以不需 ...

  2. Kubernetes Pod 生命周期

    一. Pod Hook Kubernetes 为我们提供了生命周期钩子,就是我们所说的Pod Hook,Pod Hook是由kubelet发起的,当容器中的进程启动前或者容器中的进程终止之前运行.这是 ...

  3. Kubernetes1.3:POD生命周期管理

    转:http://blog.csdn.net/horsefoot/article/details/52324830 (一)  核心概念 Pod是kubernetes中的核心概念,kubernetes对 ...

  4. Pod生命周期和健康检查

    Pod生命周期和健康检查 Pod的生命周期涵盖了前面所说的PostStart 和 PreStop在内 Pod phase Pod的status定义在 PodStatus对象中,其中有一个phase字段 ...

  5. 2.k8s.Pod生命周期,健康检查

    #Pod生命周期,健康检查 pod创建过程 Init容器 就绪探测 存活探测 生命周期钩子 #Pod创建过程 master节点:kubectl -> kube-api -> kubenle ...

  6. k8s学习-pod生命周期

    4.2.pod生命周期 创建一个pod的时候过程如下: 1.容器环境初始化: 2.pause执行网络.容器卷等初始化工作: 3.所有的InitC按顺序执行,每个InitC执行完后才能执行下一个,且必须 ...

  7. pod生命周期

    Pod生命周期 我们一般将pod对象从创建至终这段时间范围成为pod的生命周期,它主要包含以下的过程: pod创建过程 运行初始化容器(init container)过程 运行主容器(main con ...

  8. DataSnap 2009 系列之三 (生命周期篇)

    DataSnap 2009 系列之三 (生命周期篇) DataSnap 2009的服务器对象的生命周期依赖于DSServerClass组件的设置 当DSServer启动时从DSServerClass组 ...

  9. 【转】Android总结篇系列:Activity生命周期

    [转]Android总结篇系列:Activity生命周期 Android官方文档和其他不少资料都对Activity生命周期进行了详细介绍,在结合资料和项目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本文将对Activity ...

  10. 容器编排系统之Pod生命周期、健康/就绪状态探测以及资源限制

    前文我们了解了在k8s上的资源标签.标签选择器以及资源注解相关话题,回顾请参考https://www.cnblogs.com/qiuhom-1874/p/14141080.html:今天我们来聊下k8 ...

随机推荐

  1. PostgreSQL 17重磅登场——世界上最成功的数据库

    朋友们,万众期待的 PostgreSQL 大版本发布又来了!这一次,PostgreSQL 17 带着全新的性能优化和开发者必备的新功能强势登场.与其说这是一场普通的更新,不如说它是一场专为高并发工作负 ...

  2. element-ui带输入建议的input框踩坑

    踩坑问题描述: 问题一: 获取到后端返回的数组,并将数组传入作为 results 传入 callback 后,焦点放在 输入框 上的时候,并未出现任何内容,只出现了一个不完整的空白框. 问题解决方案: ...

  3. java中如何将Object类型转换为int类型

    如何将Object类型转换为int类型 Object object = null; try { Integer.parseInt(object.toString()); } catch (Number ...

  4. 史上最全ThreadLocal 详解

    概述 线程本地变量.当使用 ThreadLocal 维护变量时, ThreadLocal 为每个使用该变量的线程提供独立的变量副本,所以每一个线程都可以独立地改变自己的副本,而不会影响其它线程. 每个 ...

  5. 焕然一新!TinyVue 组件库 UI 大升级,更符合现代的审美!

    你好,我是 Kagol,个人公众号:前端开源星球. 自从 TinyVue 组件库去年开源以来,一直有小伙伴反馈我们的 UI 不够美观,风格陈旧,不太满足现阶段审美. "TinyVue 给我的 ...

  6. 基于Java+SpringBoot+Mysql实现的快递柜寄取快递系统功能实现八

    一.前言介绍: 1.1 项目摘要 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快递业务量呈现出爆炸式增长的趋势.传统的快递寄取方式,如人工配送和定点领取,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快速.便捷需求.这些问题不 ...

  7. Taro首个支持鸿蒙的 UI 库,同时还兼容 React Native、小程序、H5

    Taro 4.0 已经推出一段时间了,4.0 版本主要是支持了鸿蒙端的开发以及 Vite 编译工具的支持.duxapp 在这段时间也跟随 Taro 的脚步,实现的对鸿蒙端的支持,并且也将之前的 dux ...

  8. 报错处理TypeError: can't multiply sequence by non-int of type 'float'

    在练习格式化输出时出现错误TypeError: can't multiply sequence by non-int of type 'float' 为什么会出现TypeError:不能将序列乘以'f ...

  9. flask+gunicorn+supervisor部署项目

    一.安装模块 pip install gunicorn gevent # 如果使用python supervisor,需要安装模块 pip install supervisor # 建议使用yum安装 ...

  10. Mysql分页实现及优化

    通常,我们会采用ORDER BY LIMIT start, offset 的方式来进行分页查询.例如下面这个SQL: SELECT * FROM `t1` WHERE ftype=1 ORDER B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