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Event)是Fluentd内部处理流程使用的数据结构,日志记录一旦进入Fluentd便被封装成一个event。Event由三部分组成:tag、time、record。

  • tag: 标识事件的来源,或者说类型,用于内部消息路由,即后续交由哪个插件处理;
  • time: 是事件的发生时间;
  • record: 为日志的实际内容,这是一个JSON对象。

Input插件负责将源数据封装为event,比如input_tail插件从文本中生成event。对于下边这行文本:

192.168.0.1 - - [28/Feb/2013:12:00:00 +0900] "GET / HTTP/1.1" 200 777

将会产生下边的event对象:

tag: apache.access    #根据插件的tag参数来设置
time: 1362020400 # 28/Feb/2013:12:00:00 +0900
record: {"user":"-","method":"GET","code":200,"size":777,"host":"192.168.0.1","path":"/"} #根据input_tail插件中的parse项来决定如何解析单行日志记录,并生成相应的JSON对象

通过一个具体的配置来讲解事件的处理过程。

本例使用一个很基础的配置片段来描述各插件是如何关联到一起的,它包括了如何定义输入源(或者说监听器),以及如何设置通用的匹配规则将event路由到输出端。

我们使用input_http和output_stdout这两个插件来描述event的循环过程。

<source>
@type http
@id input_http
port 8888
</source>

上边的配置使用input_http插件定义了一个HTTP服务器,监听端口为8888。然后我们再定义一个匹配(Match)规则,event路由引擎会根据这个规则将http请求派发到输出端。这里的输出端是stdout,仅仅将http请求打印到屏幕上。

<match test.cycle>
@type stdout
@id output_stdout
</match>

Match的作用是设置一个匹配规则test.cycle,对于每个进入Fluentd的event,如果其tag值和test.cycle相等(或者说匹配,因为match可以使用通配符。这里的tag是由input_http插件生成的。),那么这个event就会进入此match定义的output插件,本例中的output插件就是output_stdout。

至此,我们定义了三个基本项:Input、Match和Output,虽然仅仅使用两个配置段。这就是一个可以使用的采集配置了,可以通过以下命令进行测试:

curl -i -X POST -d 'json={"action":"login","user":2}' http://localhost:8888/test.cycle

会看到如下输出:

HTTP/1.1 200 OK
Content-Type: text/plain
Connection: Keep-Alive
Content-Length: 0

在/var/log/td-agent/td-agent.log中会有如下输出:

2020-11-03 14:34:09.624879668 +0800 test.cycle: {"action":"login","user":2}

下边开始了解一下事件是如何被处理和改变的。

当你准备好一个采集配置后,Fluentd就生成了用以处理输入数据的各种规则。日志事件会历经一系列的处理流程,从而决定了事件的循环周期。

1.过滤器(Filters)

过滤器用于对事件进行筛选,决定是否接收或者丢弃事件。我们可以在上边的示例中增加一个过滤器。

<source>
@type http
@id input_http
bind 0.0.0.0
port 8888
</source> <filter test.cycle>
@type grep
<exclude>
key action
pattern ^logout$
</exclude>
</filter> <match test.cycle>
@type stdout
@id output_stdout
</match>

添加过滤器之后,事件在路由到match之前必须经过过滤器的处理。过滤器根据事件的类型和过滤规则来决定是否接受此事件。

示例中使用的是grep过滤器,这个过滤器对test.cycle这类事件进行过滤,会排除http请求中action值为logout的事件。

所以,如果尝试发送下边的请求,在td-agent.log中是看不到任何输出的。

curl -i -X POST -d 'json={"action":"logout","user":2}' http://localhost:8888/test.cycle

从示例中可以看到,事件是根据配置顺序自上而下来被处理的。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配置任意多个过滤器,这样一来,配置文件会变得很长很复杂。Fluentd提供了标签来解决此问题。

2.标签(Labels)

标签的作用是用来定义一组配置项,这组配置项可以被其他配置项引用,从而实现事件路由跳转。类似编程语言中的goto的功能。

还是上边的示例,我们定义一个标签来看一下效果。

<source>
@type http
@id input_http
bind 0.0.0.0
port 8888
@label @STAGING
</source> <filter test.cycle>
@type grep
<exclude>
key action
pattern ^logout$
</exclude>
</filter> <label @STAGING>
<filter test.cycle>
@type grep
<exclude>
key action
pattern ^login$
</exclude>
</filter> <match test.cycle>
@type stdout
@id output_stdout
</match>
</label>

这个STARTING标签将之前的filter和match封装到了一起,然后在source中进行了引用。如此一来,事件由input插件生成后将会跳过那个独立的filter,直接进入STARTING定义的处理流程中。

# 如下这个没有输出,因为跳过了独立的filter
curl -i -X POST -d 'json={"action":"logout","user":2}' http://localhost:8888/test.cycle # 如下这个有输出,直接进入STARTING定义的处理流程中开始filter
curl -i -X POST -d 'json={"action":"login","user":2}' http://localhost:8888/test.cycle

这种效果可以实现一些特定的处理逻辑,让事件快速到达指定目的地。

3.缓存(Buffers)

我们看到了事件从input产生,经由filter筛选,最后到达output的过程。在上边的示例中,我们使用的是stdout插件直接输出到控制台,并没有经过缓存。

实际应用中,一般会先把数据进行缓存,达到一定条件后再flush到目标存储中。这样可以提升系统可靠性,对于稳定系统吞吐量也很重要。

官方关于缓存的文档地址:https://docs.fluentd.org/configuration/buffer-section

总的来说,事件会在各插件之间接续流转,直到到达output,结束整个生命周期。

如下图:

2. Fluentd事件的生命周期的更多相关文章

  1. iOS一些系统事件的生命周期

    1.- (void)applicationWillResignActive:(UIApplication *)application 说明:当应用程序将要入非活动状态执行,在此期间,应用程序不接收消息 ...

  2. Page的生命周期及相关事件苛

    (1)请求页面:页请求发生在页生命周期开始之前. (2)开始:在开始阶段,将设置页属性,如Request和Response.在此阶段,页还将确定请求是回发请求还是新请求,并设置IsPostBack属性 ...

  3. asp.net 页面生命周期事件详细

    (1)请求页面:页请求发生在页生命周期开始之前. (2)开始:在开始阶段,将设置页属性,如Request和Response.在此阶段,页还将确定请求是回发请求还是新请求,并设置IsPostBack属性 ...

  4. 重新想象 Windows 8 Store Apps (70) - 其它: 文件压缩和解压缩, 与 Windows 商店相关的操作, app 与 web, 几个 Core 的应用, 页面的生命周期和程序的生命周期

    [源码下载] 重新想象 Windows 8 Store Apps (70) - 其它: 文件压缩和解压缩, 与 Windows 商店相关的操作, app 与 web, 几个 Core 的应用, 页面的 ...

  5. ASP.NET 应用程序生命周期概述[转自MSDN]

    本文转自:http://msdn.microsoft.com/zh-cn/library/ms178473(VS.80).aspx 下表描述了 ASP.NET 应用程序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   阶段 ...

  6. ASP.NET 应用程序(Application)生命周期概述

    原文:ASP.NET 应用程序(Application)生命周期概述 引用MSDN:ASP.NET 应用程序生命周期概述 本 主题概述应用程序生命周期,列出重要的生命周期事件,并描述如何编写适合应用程 ...

  7. vue的组件和生命周期

    Vue里组件的通信 通信:传参.控制.数据共享(A操控B做一个事件) 模式:父子组件间.非父子组件 父组件可以将一条数据传递给子组件,这条数据可以是动态的,父组件的数据更改的时候,子组件接收的也会变化 ...

  8. vue的生命周期的理解

    Vue实例有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也就是从开始创建.初始化数据.编译模板.挂载Dom.渲染→更新→渲染.销毁等一系列过程,我们称这是Vue的生命周期.通俗说就是Vue实例从创建到销毁的过程,就是生命周期 ...

  9. vue生命周期-mounted和created的区别

    详情请查看:https://blog.csdn.net/xdnloveme/article/details/78035065 自己做个总结: beforeCreate 创建之前:已经完成了 初始化事件 ...

随机推荐

  1. 2022-07-12 第六组 润土 JavaScript02学习笔记

    1.循环语句 for循环: for(let i=0;i<10;i++){循环体} while循环: while(i<10){循环体}: do... while...循环: do{循环体}w ...

  2. GFS分布式文件系统

    一.文件系统简介1.文件系统的组成接口:文件系统接口功能模块(管理.存储的工具):对对象管理里的软件集合对象及属性:(使用此文件系统的消费者)2.文件系统的作用从系统角度来看,文件系统时对文件存储设备 ...

  3. 04.nvue开发

    nvue开发注意项 nvue专用内置组件跟api https://uniapp.dcloud.io/nvue-outline?id=_2开发nvue页面 网络示例 https://www.cnblog ...

  4. 03 uniapp自定义导航栏的开发

    在我眼里自定义导航分2类: 原生基础上 || 非原生基础上 总结:项目当中能原生就原生,提高性能 区别 uni-app 自带原生导航栏,在pages.json里配置. 原生导航的体验更好,渲染新页面时 ...

  5. 【亲测有效】Tecnomatix PDPS 软件安装及常见问题!附授权文件

    据说,每个学习 Siemens PLM 仿真的同学,都要先被 TecnoMatix PDPS 软件的安装给折磨过! 经过几天的安装过程,果然,此话不虚~~~ 把自己的安装步骤贴出来,免得大家再走弯路. ...

  6. tarjan算法和缩点

    tarjan可以找强连通的分量,但它的作用不只局限于此 缩点,说白了,就是建新图,之后的操作在新图上进行 自己看代码 #include<bits/stdc++.h> using names ...

  7. firewall 命令简单操作

    Firewalld 是维护防火墙策略的守护程序的名称.使用 firewall-cmd 命令与防火墙配置进行交互, 使用区域概念对与系统交互的流量进行分段.网络接口分配给一个或多个区域,每个区域都包含允 ...

  8. iOS中 Tagged Pointer 技术

    前言: ​ 从64位开始,iOS引入了Tagged Pointer技术,用于优化NSNumber.NSDate.NSString等小对象的存储. Tagged Pointer主要为了解决两个问题: 内 ...

  9. 题解 P2657 【[SCOI2009] windy 数】

    数位 dp. // 数位 dp 其实是爆搜加记忆化 #include<iostream> #include<cstring> #include<cmath> usi ...

  10. ASP.NET Core 6框架揭秘实例演示[31]:路由&ldquo;高阶&rdquo;用法

    ASP.NET的路由是通过EndpointRoutingMiddleware和EndpointMiddleware这两个中间件协作完成的,它们在ASP.NET平台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MVC和gRP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