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任意的Pandas DataFrame对象
s:任意的Pandas Series对象
raw:行标签
col:列标签

导入依赖包: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numpy as np

1.导入数据

  • pd.read_csv(filename_path):从CSV文件导入数据
  • pd.read_table(filename_path):从限定分隔符的文本文件导入数据
  • pd.read_excel(filename_path):从Excel文件导入数据
  • pd.read_sql(query, connection_object):从SQL表/库导入数据
  • pd.read_json(json_string):从JSON格式的字符串导入数据
  • pd.read_html(url):解析URL、字符串或者HTML文件,抽取其中的tables表格
  • pd.read_clipboard():从你的粘贴板获取内容,并传给read_table()
  • pd.DataFrame(dict):从字典对象导入数据,Key是列名,Value是数据

2.导出数据

  • df.to_csv(filename_path):导出数据到CSV文件
  • df.to_excel(filename_path):导出数据到Excel文件
  • df.to_sql(table_name, connection_object):导出数据到SQL表
  • df.to_json(filename_path):以Json格式导出数据到文本文件

3.创建测试数据

  • pd.DataFrame(np.random.rand(20,5)):创建20行5列的随机数组成的DataFrame对象
  • pd.Series(my_list):从可迭代对象my_list创建一个Series对象
  • df.index = pd.date_range('1900/1/30', periods=df.shape[0]):增加一个日期索引

4.查看、检查数据

  • df.head(n):查看DataFrame对象的前n行(不加参数,默认前10行)
  • df.tail(n):查看DataFrame对象的最后n行(不加参数,默认后10行)
  • df.shape():查看行数和列数(维度查看)
  • df.info():查看索引、数据类型和内存信息
  • df.describe():查看数值型列的汇总统计
  • s.value_counts(dropna=False):查看Series对象的唯一值和计数
  • df.apply(pd.Series.value_counts):查看DataFrame对象中每一列的唯一值和计数
  • df.dtypes:查看每一列的数据类型(扩展:df['two'].dtypes,查看“two”列的类型)
  • df.isnull():查看空置(注:空置部分会用true显示,不是空置False显示)(扩展:df['two'].isnull,查看“two”这一列的空置)
  • df.values:查看数据表的值
  • df.columns:查看列名称

5.数据选取(具体使用见https://www.cnblogs.com/luckyplj/p/13274662.html)

  • df.isin([5]):判断全部数据值中是否有5
  • df[col].isin([5]):判断列col中是否有5
  • df[col]:根据列名,并以Series的形式返回列
  • df[[col1, col2]]:以DataFrame形式返回多列
  • s.iloc[0]:按位置选取行数据
  • s.loc['index_one']:按索引选取行数据
  • df.loc[:,'reviews']      获取指定列的数据 注意: 第一个参数为:表示所有行,第2个参数为列名,设置获取列名为review的数据
  • df.loc[[0,2],['customername','reviews','review_fenci']]   选择指定的多行多列 参数说明: [0,2] 这个列表有两个元素0,2表示选择第0行和第2行['customername','reviews','review_fenci']这个列表有3个元素表示选择列名为'customername','reviews','review_fenci‘的这3列
  • df.iloc[0,:]:返回第一行
  • df.iloc[0,0]:返回第一行的第一个元素
  • df.ix[0] 或 df.ix[raw] :ix函数可以根据行位置或行标签选择行数据

 注:loc函数根据行/列标签(用户自定义的行名、列名)进行行选择;

         iloc函数根据行/列位置(默认的行列索引)进行行选择;

6.数据清理

  • df.columns = ['a','b','c']:重命名列名
  • pd.isnull():检查DataFrame对象中的空值,并返回一个Boolean数组
  • pd.notnull():检查DataFrame对象中的非空值,并返回一个Boolean数组
  • df.dropna():删除所有包含空值的行
  • df.dropna(axis=1):删除所有包含空值的列
  • df.dropna(axis=1,thresh=n):删除所有小于n个非空值的行
  • df.fillna(x):用x替换DataFrame对象中所有的空值(注:fillna()会填充nan数据,返回填充后的结果。如果希望在原DataFrame中修改,则把inplace设置为True。如,df.fillna(0,inplace=True))
  • mydf['列名']=mydf['列名'].fillna(0)   某一列的空值补零
  • s.astype(float):将Series中的数据类型更改为float类型
  • df[col].astype(float):将DataFrame某列数据类型改为float类型
  • s.replace(1,'first'):用‘first’代替所有等于1的值(替换的是值,不是列名也不是索引名)
  • s.replace([1,3],['one','three']):用'one'代替1,用'three'代替3
  • df[col].replace(1,1.0,inplace=True):列col中的值1用1.0替换
  • df.replace([1,3],['one','three'])
  • df.rename(columns=lambda x: x + 1):批量更改列名
  • df.rename(columns={'old_name': 'new_ name'}):选择性更改列名
  • df.set_index('column_one'):将column_one这一列变为索引列
  • df.rename(index=lambda x: x + 1):批量重命名索引
  • df[col]=df[col].str.upper()或df[col].str.lower():基于列的大小写转换
  • df[col]=df[col].map(str.strip):清除某列的空格
  • df.drop_duplicates(subset=col,keep='fisrt',inplace=Flase):删除重复值

注:这个drop_duplicate方法是对DataFrame格式的数据,去除特定列下面的重复行。返回DataFrame格式的数据。

  • subset : column label or sequence of labels, optional      用来指定特定的列,默认所有列
  • keep : {‘first’, ‘last’, False}, default ‘first’      删除重复项并保留第一次出现的项
  • inplace : boolean, default False        是直接在原来数据上修改还是保留一个副本

7.数据处理

  • df[df[col] > 0.5]:选择col列的值大于0.5的行
  • df.sort_values(col1):按照列col1排序数据,默认升序排列
  • df.sort_values(col2, ascending=False):按照列col1降序排列数据
  • df.sort_values([col1,col2], ascending=[True,False]):先按列col1升序排列,后按col2降序排列数据
  • df.groupby(col):返回一个按列col进行分组的Groupby对象
  • df.groupby([col1,col2]):返回一个按多列进行分组的Groupby对象
  • df.groupby(col1)[col2]:返回按列col1进行分组后,列col2的均值
  • df.pivot_table(index=col1, values=[col2,col3], aggfunc=max):创建一个按列col1进行分组,并计算col2和col3的最大值的数据透视表
  • df.groupby(col1).agg(np.mean):返回按列col1分组的所有列的均值
  • data.apply(np.mean):对DataFrame中的每一列应用函数np.mean
  • data.apply(np.max,axis=1):对DataFrame中的每一行应用函数np.max
  • df.isin

8.数据合并

  • df1.append(df2):将df2中的行添加到df1的尾部
  • df.concat([df1, df2],axis=1):将df2中的列添加到df1的尾部
  • df1.join(df2,on=col1,how='inner'):对df1的列和df2的列执行SQL形式的join

9.数据统计

  • df.describe():查看数据值列的汇总统计
  • df.mean():返回所有列的均值
  • df.corr():返回列与列之间的相关系数
  • df.count():返回每一列中的非空值(NaN)的个数
  • df.max():返回每一列的最大值
  • df.min():返回每一列的最小值
  • df.median():返回每一列的中位数
  • df.std():返回每一列的标准差
  • df.sum():返回所有行的和

python_pandas常用操作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三】用Markdown写blog的常用操作

    本系列有五篇:分别是 [一]Ubuntu14.04+Jekyll+Github Pages搭建静态博客:主要是安装方面 [二]jekyll 的使用 :主要是jekyll的配置 [三]Markdown+ ...

  2. php模拟数据库常用操作效果

    test.php <?php header("Content-type:text/html;charset='utf8'"); error_reporting(E_ALL); ...

  3. Mac OS X常用操作入门指南

    前两天入手一个Macbook air,在装软件过程中摸索了一些基本操作,现就常用操作进行总结, 1关于触控板: 按下(不区分左右)            =鼠标左键 control+按下        ...

  4. mysql常用操作语句

    mysql常用操作语句 1.mysql -u root -p   2.mysql -h localhost -u root -p database_name 2.列出数据库: 1.show datab ...

  5. nodejs配置及cmd常用操作

    一.cmd常用操作 1.返回根目录cd\ 2.返回上层目录cd .. 3.查找当前目录下的所有文件dir 4.查找下层目录cd window 二.nodejs配置 Node.js安装包及源码下载地址为 ...

  6. Oracle常用操作——创建表空间、临时表空间、创建表分区、创建索引、锁表处理

    摘要:Oracle数据库的库表常用操作:创建与添加表空间.临时表空间.创建表分区.创建索引.锁表处理 1.表空间 ■  详细查看表空间使用状况,包括总大小,使用空间,使用率,剩余空间 --详细查看表空 ...

  7. python 异常处理、文件常用操作

    异常处理 http://www.jb51.net/article/95033.htm 文件常用操作 http://www.jb51.net/article/92946.htm

  8. byte数据的常用操作函数[转发]

    /// <summary> /// 本类提供了对byte数据的常用操作函数 /// </summary> public class ByteUtil { ','A','B',' ...

  9. Linux Shell数组常用操作详解

    Linux Shell数组常用操作详解 1数组定义: declare -a 数组名 数组名=(元素1 元素2 元素3 ) declare -a array array=( ) 数组用小括号括起,数组元 ...

  10. Python 基礎 - 字符串常用操作

    字符串常用操作 今天就介紹一下常用的字符串操作,都是以 Python3撰寫的 首字母變大寫 #!/usr/bin/env python3 # -*- coding:utf-8 -*- name = & ...

随机推荐

  1. 【随笔记】T507 ADC SGM58031 16BIT 4Channel 调试记录

    文章介绍 本文主要描述在 T507 Android 10 Linux 4.9 平台下,调试 SGM58031 芯片的记录,实现单芯片实时采集外部四通道的电压数值. 芯片介绍 SGM58031 是一款低 ...

  2. 关于C#中async/await的用法

    一直对c#中async/await的用法模模糊糊,不太清晰,今天写了一下Demo彻底明确一下async/await的用法,以免因为对其不了解而对后期的业务产生影响(比如事务导致的锁表等等). 1. 首 ...

  3. 1月12日内容总结——文件和文件索引、链接、系统时间、克隆、定时任务、paramiko模块、公钥私钥、paramiko代码封装

    目录 一.文件相关信息 二.文件索引信息 三.链接信息 四.系统时间 五.机器克隆 六.定时任务 七.paramiko模块 八.公钥私钥 九.paramiko其他操作 十.代码封装 十一.面试题回忆 ...

  4. 12月1日内容总结——表单标签知识补充、css介绍、css选择器和选择器的优先级、css样式调解

    目录 一.表单标签的补充说明 1.用于获取用户数据的标签至少应该含有name属性 2.如果不需要用户填写数据 只需要选择 那么我们需要自己填写value 3.针对input标签理论上应该配一个labe ...

  5. Python 发展趋势:与 Rust 深度融合、更易于编写 Web 应用

    大家好,我是猫哥,好久不见!2022 年末的时候,我不可避免地阳了,借着身体不舒服就停更了,接踵而至的是元旦和春节假期,又给自己放了假,连年终总结也鸽了,一懈怠就到了 2 月中旬-- 现在是我家娃出生 ...

  6. echarts在移动端上tooltip弹框点击空白不能关闭的问题解决方案

    1.首先新建一个mixin.js文件 export const mixinAutoHideTooltip = { mounted() { this.mAutoHideTooltip(this.$el) ...

  7. JZOJ 4744.同余

    \(\text{Problem}\) \(\text{Solution}\) 考虑 \(60\) 分 设 \(f_{i,j,k}\) 表示前 \(i\) 个数,模 \(j\) 同余 \(k\) 的个数 ...

  8. Hbase学习三:Hbase常用命令总结

    转载请注明出处: 1.Hbase连接 1.1.进入hbase命令行 hbase shell # 或 bin/hbase shell 1.2.查看帮助 help 1.3.查看所有表 list 2.表操作 ...

  9. 3D场景建模零代码平台

    3D场景建模软件(零基础.零代码.**),是指用来制作场景的软件,分为2D建模和3D建模,二者使用的技术及原理不同. 2D软件:它是用3维几何图形绘制出三维图形的软件,其主要功能是利用软件中已经画好的 ...

  10. Express 项目 Cookie 不能保存在 Application 中

    在前后端分离项目中,因为跨域策略,所以 Cookie 不能存储在浏览器的 Application 中.只能在请求的响应头处看到有 Set-Cookie: 1️⃣前端发送请求添加 withCred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