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kafka工作流程
一、kafka各成员
kafka:
分布式消息系统,将消息直接存入磁盘,默认保存一周。 broker:
组成kafka集群的节点,之间没有主从关系,依赖zookeeper来协调,broker负责满息的读写和存储,一个broker可以管理多个partition. producer:
消息的生产者,自己决定向哪个partition中去生产消息,两种机利:hash,轮循。 consumer:
消息的消费者,consumer通过zookeeper去维护消费者偏移量。consumer有自己的消费者组,不同的组之间消费同一个topic数据,互不影响,
相同的组内的不同的consumer消费同一个topic,这个topic中相同的数据只能被消费一次。 topic:
一类消息总称/一个消息队列。topic是由partition组成的,有多少?-> 创建指定。 partition:
组成topic的单元,每个partition有副本,有多少?-> 创建topic时指定。每个partition只能由一个broker来管理,这个broker就是这个partition的leader。 zookeeper:
协调kafka broker,存储原数据:consumer的offset+broker信息+topic信息+partition信息;
二、分析zookeeper元数据存储
1、创建topic
[root@spark1 bin]# pwd
/usr/local/kafka/bin #创建topic
[root@spark1 bin]# ./kafka-topics.sh --zookeeper spark1:2181,spark2,spark3 --create --topic t0425 --partitions 3 --replication-factor 3
Created topic "t0425". [root@spark1 bin]# ./kafka-topics.sh --zookeeper spark1:2181,spark2,spark3 --list |grep t0425
t0425
2、生产、消费
##生产者
[root@spark1 bin]# ./kafka-console-producer.sh --topic t0425 --broker-list spark1:9092,spark2:9092,spark3:9092
hello
world
1
2
3
... ##消费者
[root@spark1 bin]# ./kafka-console-consumer.sh --zookeeper spark1:2181,spark2:2181,spark3:2181 --topic t0425
hello
world
1
2
3
...
3、进入zookeeper查看
看topic
##连接zookeeper
[root@spark1 zk]# ./bin/zkCli.sh ##查看
[zk: localhost:2181(CONNECTED) 0] ls /
[consumers, config, controller, admin, brokers, zookeeper, controller_epoch] #brokers下有topics
[zk: localhost:2181(CONNECTED) 1] ls /brokers
[topics, ids] #topics下有t0425,也就是刚才创建的topic
[zk: localhost:2181(CONNECTED) 2] ls /brokers/topics
[t0425, WordCount, TestTopic, WordCount1, first1] #t0425下有partitions
[zk: localhost:2181(CONNECTED) 3] ls /brokers/topics/t0425
[partitions] [zk: localhost:2181(CONNECTED) 4] ls /brokers/topics/t0425/partitions
[2, 1, 0] [zk: localhost:2181(CONNECTED) 5] ls /brokers/topics/t0425/partitions/0
[state] [zk: localhost:2181(CONNECTED) 6] get /brokers/topics/t0425/partitions/0/state
{"controller_epoch":1,"leader":0,"version":1,"leader_epoch":0,"isr":[0,2,1]}
cZxid = 0x2000000ce
ctime = Fri Aug 23 10:06:02 CST 2019
mZxid = 0x2000000ce
mtime = Fri Aug 23 10:06:02 CST 2019
pZxid = 0x2000000ce
cversion = 0
dataVersion = 0
aclVersion = 0
ephemeralOwner = 0x0
dataLength = 76
numChildren = 0
看consumer
[zk: localhost:2181(CONNECTED) 8] ls /consumers
[console-consumer-72909, DefaultConsumerGroup] [zk: localhost:2181(CONNECTED) 9] ls /consumers/console-consumer-72909
[offsets, owners, ids] [zk: localhost:2181(CONNECTED) 10] ls /consumers/console-consumer-72909/offsets
[t0425] #可看到有0 1 2
[zk: localhost:2181(CONNECTED) 11] ls /consumers/console-consumer-72909/offsets/t0425
[2, 1, 0] [zk: localhost:2181(CONNECTED) 12] ls /consumers/console-consumer-72909/offsets/t0425/0
[] #查看0
[zk: localhost:2181(CONNECTED) 13] get /consumers/console-consumer-72909/offsets/t0425/0
12 #这个12就是刚才生产消费的消息条数,都在0里面,1和2里面没有
cZxid = 0x2000000e7
ctime = Fri Aug 23 10:14:09 CST 2019
mZxid = 0x2000000e7
mtime = Fri Aug 23 10:14:09 CST 2019
pZxid = 0x2000000e7
cversion = 0
dataVersion = 0
aclVersion = 0
ephemeralOwner = 0x0
dataLength = 2
numChildren = 0 ##现在接着去生产几条消息,然后再看0 1 2
[zk: localhost:2181(CONNECTED) 18] get /consumers/console-consumer-72909/offsets/t0425/2
6 #这个6就是刚才新生产消费的消息条数
cZxid = 0x2000000ea
ctime = Fri Aug 23 10:14:09 CST 2019
mZxid = 0x2000000ef
mtime = Fri Aug 23 10:33:09 CST 2019
pZxid = 0x2000000ea
cversion = 0
dataVersion = 1
aclVersion = 0
ephemeralOwner = 0x0
dataLength = 1
numChildren = 0 结论:生产消息时,每隔10分钟会random一次partition,也就是隔10就随机选一次partition
三、leader 均衡机制
[root@spark1 bin]# ./kafka-topics.sh --zookeeper spark1:2181,spark2,spark3 --describe --topic t0425
Topic:t0425 PartitionCount:3 ReplicationFactor:3 Configs:
Topic: t0425 Partition: 0 Leader: 0 Replicas: 0,2,1 Isr: 0,2,1
Topic: t0425 Partition: 1 Leader: 1 Replicas: 1,0,2 Isr: 1,0,2
Topic: t0425 Partition: 2 Leader: 2 Replicas: 2,1,0 Isr: 2,1,0 ##
PartitionCount:3 //分区数
ReplicationFactor:3 //副本数 ##0号partition归0号leader管理,Replicas:副本位于哪些节点上,lsr:启动集群时,去哪些节点检查数据完整性
Partition: 0 Leader: 0 Replicas: 0,2,1 Isr: 0,2,1
Partition: 1 Leader: 1 Replicas: 1,0,2 Isr: 1,0,2
Partition: 2 Leader: 2 Replicas: 2,1,0 Isr: 2,1,0 ##均衡机制
一个Partition只能归一个leader管,但一个leader可以有多个Partition;
当一个leader挂了,Partition会依赖副本优先机制,重新寻找一个leader; ##副本优先机制
如Partition:0 ->Partition: 0 Leader: 0 Replicas: 0,2,1
partition0的副本位于Replicas: 0,2,1 ,也就是顺序为0 2 1,所以它就会按这个循序找leader; ##再均衡
当把挂掉的leader主机,重新起来以后,kafka会自动释放掉partition后来寻找的那个leader,重新恢复成原来的模样;
四、Kafka生产过程分析
1、写入方式
producer采用推(push)模式将消息发布到broker,每条消息都被追加(append)到分区(patition)中,属于顺序写磁盘(顺序写磁盘效率比随机写内存要高,保障kafka吞吐率)
2、partition(分区)
消息发送时都被发送到一个topic,其本质就是一个目录,而topic是由一些Partition Logs(分区日志)组成; 每个Partition中的消息都是有序的,生产的消息被不断追加到Partition log上,其中的每一个消息都被赋予了一个唯一的offset值; 分区的原因:
方便在集群中扩展,每个Partition可以通过调整以适应它所在的机器,而一个topic又可以有多个Partition组成,因此整个集群就可以适应任意大小的数据了; 可以提高并发,因为可以以Partition为单位读写了; 分区的原则:
指定了patition,则直接使用; 未指定patition但指定key,通过对key的value进行hash出一个patition; patition和key都未指定,使用轮询选出一个patition;
3、Replication(副本 )
同一个partition可能会有多个replication(对应 server.properties 配置中的 default.replication.factor=N N是一个数字)。没有replication的情况下,一旦broker 宕机,
其上所有 patition 的数据都不可被消费,同时producer也不能再将数据存于其上的patition。引入replication之后,同一个partition可能会有多个replication,
而这时需要在这些replication之间选出一个leader,producer和consumer只与这个leader交互,其它replication作为follower从leader 中复制数据;
4、写入流程
1、producer先从zookeeper的 "/brokers/.../state"节点找到该partition的leader
2、producer将消息发送给该leader
3、leader将消息写入本地log
4、followers从leader pull消息
5、写入本地log后向leader发送ACK
6、leader收到所有ISR中的replication的ACK后,增加HW(high watermark,最后commit 的offset)并向producer发送ACK
5、broker消息存储
##存储方式
物理上把topic分成一个或多个patition(对应 server.properties 中的num.partitions=N配置,N是一个数字),
每个patition物理上对应一个文件夹(该文件夹存储该patition的所有消息和索引文件),如下: [root@spark1 bin]# ./kafka-topics.sh --zookeeper spark1:2181,spark2,spark3 --create --topic t0425 --partitions 3 --replication-factor 3 [root@spark1 kafka-logs]# ls |grep t0425 #在kafka的数据目录中
t0425-0
t0425-1
t0425-2 [root@spark1 kafka-logs]# ll t0425-0
总用量 0
-rw-r--r-- 1 root root 10485760 8月 23 11:41 00000000000000000000.index
-rw-r--r-- 1 root root 0 8月 23 11:41 00000000000000000000.log [root@spark1 kafka-logs]# ll t0425-1
总用量 0
-rw-r--r-- 1 root root 10485760 8月 23 11:41 00000000000000000000.index
-rw-r--r-- 1 root root 0 8月 23 11:41 00000000000000000000.log [root@spark1 kafka-logs]# ll t0425-2
总用量 0
-rw-r--r-- 1 root root 10485760 8月 23 11:41 00000000000000000000.index
-rw-r--r-- 1 root root 0 8月 23 11:41 00000000000000000000.log ##存储策略
无论消息是否被消费,kafka都会保留所有消息。有两种策略可以删除旧数据 基于时间:log.retention.hours=168
基于大小:log.retention.bytes=1073741824 需要注意的是,因为Kafka读取特定消息的时间复杂度为O(1),即与文件大小无关,所以这里删除过期文件与提高 Kafka 性能无关;
6、zookeeper存储结构
五、Kafka消费过程分析
kafka提供了两套consumer API,高级Consumer API和低级Consumer API
1、高级API
高级API优点:
高级API 写起来简单
不需要自行去管理offset,系统通过zookeeper自行管理
不需要管理分区,副本等情况,.系统自动管理
消费者断线会自动根据上一次记录在zookeeper中的offset去接着获取数据(默认设置1分钟更新一下zookeeper中存的offset)
可以使用group来区分对同一个topic 的不同程序访问分离开来(不同的group记录不同的offset,这样不同程序读取同一个topic才不会因为offset互相影响) 高级API缺点:
不能自行控制offset(对于某些特殊需求来说)
不能细化控制如分区、副本、zk等,不关心数据会不会丢失。
2、低级API
低级 API 优点 能够让开发者自己控制offset,想从哪里读取就从哪里读取。
自行控制连接分区,对分区自定义进行负载均衡
对zookeeper的依赖性降低(如:offset不一定非要靠zk存储,自行存储offset即可,比如存在文件或者内存中) 低级API缺点
太过复杂,需要自行控制offset,连接哪个分区,找到分区leader 等
3、消费者组
消费者是以consumer group消费者组的方式工作,由一个或者多个消费者组成一个组,共同消费一个topic。每个分区在同一时间只能由group中的一个消费者读取,
但是多个group可以同时消费这个partition。在上图中,有一个由三个消费者组成的group,有一个消费者读取主题中的两个分区,另外两个分别读取一个分区。
某个消费者读取某个分区,也可以叫做某个消费者是某个分区的拥有者。 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可通过水平扩展的方式同时读取大量的消息。另外,如果一个消费者失败了,那么其他的group成员会自动负载均衡读取之前失败的消费者读取的分区;
4、消费方式
consumer采用pull(拉)模式从broker中读取数据。 push(推)模式很难适应消费速率不同的消费者,因为消息发送速率是由broker决定的。它的目标是尽可能以最快速度传递消息,但是这样很容易造成consumer来不及
处理消息,典型的表现就是拒绝服务以及网络拥塞。而pull模式则可以根据consumer的消费能力以适当的速率消费消息。 对于Kafka而言,pull模式更合适,它可简化broker的设计,consumer可自主控制消费消息的速率,同时consumer可以自己控制消费方式——即可批量消费也可逐条消费,
同时还能选择不同的提交方式从而实现不同的传输语义。 pull模式不足之处是,如果kafka没有数据,消费者可能会陷入循环中,一直等待数据到达。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在我们的拉请求中有参数,允许消费者请求在等待
数据到达的“长轮询”中进行阻塞(并且可选地等待到给定的字节数,以确保大的传输大小);
3、kafka工作流程的更多相关文章
- Kafka工作流程分析
Kafka工作流程分析 生产过程分析 写入方式 producer采用推(push)模式将消息发布到broker,每条消息都被追加(append)到分区(patition)中,属于顺序写磁盘(顺序写磁盘 ...
- Apache Kafka工作流程| Kafka Pub-Sub Messaging
1.目标 在我们上一篇Kafka教程中,我们讨论了Kafka Docker.今天,我们将讨论Kafka Workflow.此外,我们将详细介绍Pub-Sub Messaging的工作流程以及Queue ...
- Kafka架构深入:Kafka 工作流程及文件存储机制
kafka工作流程: 每个分区都有一个offset消费偏移量,kafka并不能保证全局有序性. Kafka 中消息是以 topic 进行分类的,生产者生产消息,消费者消费消息,都是面向 topic 的 ...
- kafka工作流程| 命令行操作
1. 概述 数据层: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日志信息(大部分为结构化) 传输层:flume(采集日志--->存储性框架(如HDFS.kafka.Hive.Hbase))+sqoop(关系型数 ...
- Kafka工作流程
Kafka生产过程分析 1 写入方式 producer采用推(push)模式将消息发布到broker,每条消息都被追加(append)到分区(patition)中,属于顺序写磁盘(顺序写磁盘效率比随机 ...
- kafka学习(二)kafka工作流程分析
一.发送数据 follower的同步流程 PS:Producer在写入数据的时候永远的找leader,不会直接将数据写入follower PS:消息写入leader后,follower是主动的去lea ...
- 深入了解Kafka【二】工作流程及文件存储机制
1.Kafka工作流程 Kafka中的消息以Topic进行分类,生产者与消费者都是面向Topic处理数据. Topic是逻辑上的概念,而Partition是物理上的概念,每个Partition分为多个 ...
- Kafka(分布式发布-订阅消息系统)工作流程说明
Kafka系统架构Apache Kafka是分布式发布-订阅消息系统.它最初由LinkedIn公司开发,之后成为Apache项目的一部分.Kafka是一种快速.可扩展的.设计内在就是分布式的,分区的和 ...
- Kafka之工作流程分析
Kafka之工作流程分析 kafka核心组成 一.Kafka生产过程分析 1.1 写入方式 producer采用推(push)模式将消息发布到broker,每条消息都被追加(append)到分区(pa ...
随机推荐
- Java中守护线程的总结
在Java中有两类线程:User Thread(用户线程).Daemon Thread(守护线程) 用个比较通俗的比如,任何一个守护线程都是整个JVM中所有非守护线程的保姆: 只要当前JVM实例中尚存 ...
- Python的virtualenv管理
原文链接 虚拟环境 Python 开发中所谓的虚拟环境,就是为 Python 版本及第三方库创建独立的开发环境,使不同项目之间互不干扰.借助于虚拟环境,我们可以在同一台电脑上构建出项目 A 在基于 P ...
- aria config
aria2c --conf-path=aria2.conf mine: max-concurrent-downloads=5 continue=true max-overall-download-li ...
- js获取列表多条数据(接口)
读取数据://ajax去服务器端校验 $.ajax({ type:"post", url:"http://", data:{deviceid:1}, dataT ...
- Linux基础-7.Linux网络基础设置
装好Linux,Linux一般会默认使用NetworkManager来辅助管理网络配置.对于配置Linux服务器来说,我们不需要NetworkManager来配置网络,所以要关闭它,不然它会影响手动配 ...
- Oracle数据库之操作符及函数
一.操作符: 1.分类: 算术.比较.逻辑.集合.连接: 2.算术操作符: 执行数值计算: -- 工资加1000 from emp; 3.比较操作符: -- 比较运算符(between and包头不包 ...
- JS-练习题
1.foo()结果 function foo() { bar.apply(null, arguments); } function bar(){ console.log(arguments); } f ...
- Android开发常用开源框架:图片处理
https://blog.csdn.net/SGQ_CSDN/article/details/79910709 Android开发常用开源框架:图片处理 框架名称 功能描述 Android Unive ...
- python SqlServer操作
python连接微软的sql server数据库用的第三方模块叫做pymssql(document:http://www.pymssql.org/en/stable/index.html).在官方文档 ...
- Hive Lateral View
一.简介 1.Lateral View 用于和UDTF函数[explode,split]结合来使用. 2.首先通过UDTF函数将数据拆分成多行,再将多行结果组合成一个支持别名的虚拟表. 3.主要解决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