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on-Find 并查集算法
一、动态连通性(Dynamic Connectivity)
Union-Find 算法(中文称并查集算法)是解决动态连通性(Dynamic Conectivity)问题的一种算法。动态连通性是计算机图论中的一种数据结构,动态维护图结构中相连信息。简单的说就是,图中各个节点之间是否相连、如何将两个节点连接,连接后还剩多少个连通分量。有点像我们的微信朋友圈,在社交网络中,彼此熟悉的人之间组成自己的圈子,熟悉之后就会添加好友,加入新的圈子。微信用户有几亿人,如何快速计算任意两个用户是否同属于一个圈子呢?计算机是如何将两个用户连接起来的呢?整个微信用户共有几个独立的圈子呢?Union-Find就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结合下面图的例子来了解基本概念:

连通是一种等价关系,也就是说具有如下三个性质:
1、自反性:节点p
和p
是连通的。
2、对称性:如果节点p
和q
连通,那么q
和p
也连通。
3、传递性:如果节点p
和q
连通,q
和r
连通,那么p
和r
也连通。

class UF:
def __init__(self,N): #N表示初始化的节点数,也即最初的连通分量数
def union(self,p,q): # 将节点p和q进行连接
def connected(self,p,q): #判断p和q是否连接
def count(): #返回当前的连通分量
除了社交网络中的朋友圈计算,还可以判断编译器同一个变量的不同引用。
Union-Find 算法的关键就在于union
和connected
函数的效率。使用什么样的数据结构来实现这种高效率呢?
三、解决思路
用树来表示节点直接的连接,只要是连接的节点都在同一颗树中,多棵树就是多个连通分量,进而组成了整个森林。怎么用森林来表示连通性呢?我们设定树的每个节点都有一个指针指向其父节点,如果是根节点的话,这个指针指向自己。
如果某两个节点被连通,则让其中的(任意)一个节点的根节点接到另一个节点的根节点上,这样,如果节点p
和q
连通的话,它们一定拥有相同的根节点:
class UF:
def __init__(self,N): #N表示初始化的节点数,也即最初的连通分量数
self.count=N
self.root=[0] #root表示存储每个节点的根节点,第一个位置用0占位
for i in range(1,N+1): #初始化每个节点的根节点指向自己
self.root.append(i) def union(self,p,q): # 将节点p和q进行连接,让p的根节点指向q节点的根节点即可
if self.connected(p,q):
return;
p_root=self.find(p)
q_root=self.find(q)
self.root[p_root]=q_root
self.count-=1 def find(self,p): #查找节点p的根节点
while p!=self.root[p]:
p=self.root[p]
return p def connected(self,p,q): #判断p和q是否连接
return self.find(p)=self.find(q) def count(): #返回当前的连通分量
return self.count
算法效率分析:
从上述代码可以看出,union-find算法的效率主要在于find函数上面,因为union和connected两个函数的关键都在查找根节点上面,即find函数。find
主要功能就是从某个节点向上遍历到树根,其时间复杂度就是树的高度。我们可能习惯性地认为树的高度就是logN
,但这并不一定。logN
的高度只存在于平衡二叉树,对于一般的树可能出现极端不平衡的情况,使得树几乎退化成直线链表,树的高度最坏情况下可能变成N,如下图所示:
如果按照上面的情况,左边圈子与右边圈子进行连接的话,每个圈子找到根节点的时间复杂度都是O(N)级别的,对于诸如社交网络这样数据规模巨大的问题,而union
和connected
的调用都非常频繁,每次都需要线性时间复杂度,效率就显得比较低下了。其实这个问题就是树不平衡造成的。
四、平衡树

class UF:
def __init__(self,N): #N表示初始化的节点数,也即最初的连通分量数
self.count=N
self.root=[0] #root表示存储每个节点的根节点,第一个位置用0占位
self.size=[0]
for i in range(1,N+1): #初始化每个节点的根节点指向自己,树的大小为1
self.root.append(i)
self.size.append(1) def union(self,p,q): # 将节点p和q进行连接,让p的根节点指向q节点的根节点即可
if self.connected(p,q):
return;
p_root=self.find(p)
q_root=self.find(q)
if size[p_root]<= size[q_root]:
self.root[p_root]=q_root
self.size[q_root]+=self.size[p_root] #p节点数合并到q根节点上
else:
self.root[q_root]=self.root[p_root]
self.size[p_root]=self.size[p_root] #q节点数合并到p根节点上
self.count-=1 def find(self,p): #查找节点p的根节点
while p!=self.root[p]:
p=self.root[p]
return p def connected(self,p,q): #判断p和q是否连接
return self.find(p)=self.find(q) def count(): #返回当前的连通分量
return self.count
五、路径压缩(进一步优化find函数)
是不是可以进一步压缩树的高度,加快find函数的查找速度,find的效率提升了,等于union和connected函数效率提升了。
如果是上图这种形式,那查找速度基本就是O(1)级别了。但是一个平衡树一步是不可能压缩到这种形式,可以在find函数中加上一行代码,在每次查找的时候,就可以顺便压缩了路径,将树的高度进一步降低,代码如下:
class UF:
def __init__(self,N): #N表示初始化的节点数,也即最初的连通分量数
self.count=N
self.root=[0] #root表示存储每个节点的根节点,第一个位置用0占位
self.size=[0]
for i in range(1,N+1): #初始化每个节点的根节点指向自己,树的大小为1
self.root.append(i)
self.size.append(1) def union(self,p,q): # 将节点p和q进行连接,让p的根节点指向q节点的根节点即可
p_root=self.find(p)
q_root=self.find(q)
if p_root==q_root:
return
if self.size[p_root]<= self.size[q_root]:
self.root[p_root]=q_root
self.size[q_root]+=self.size[p_root] #p节点数合并到q根节点上
else:
self.root[q_root]=self.root[p_root]
self.size[p_root]=self.size[p_root] #q节点数合并到p根节点上
self.count-=1 def find(self,p): #查找节点p的根节点
while p!=self.root[p]:
self.root[p]=self.root[self.root[p]]#路径压缩,直接把p节点指向其父节点的父节点,其实查找也变成了跳跃查找了。
p=self.root[p]
return p def connected(self,p,q): #判断p和q是否连接
return self.find(p)==self.find(q) def count_func(): #返回当前的连通分量
return self.count
这种思路每调用一次find函数,路径就会压缩一次,直到路径不能压缩为止。
看代码不好理解,我们以图示的形式进行展示:

Union-Find 并查集算法的更多相关文章
- 并查集算法Union-Find的思想、实现以及应用
并查集算法,也叫Union-Find算法,主要用于解决图论中的动态连通性问题. Union-Find算法类 这里直接给出并查集算法类UnionFind.class,如下: /** * Union-Fi ...
- hdu 1232 畅通工程(并查集算法)
题目链接:http://acm.hdu.edu.cn/showproblem.php?pid=1232 畅通工程 Time Limit: 4000/2000 MS (Java/Others) M ...
- <算法><Union Find并查集>
Intro 想象这样的应用场景:给定一些点,随着程序输入,不断地添加点之间的连通关系(边),整个图的连通关系也在变化.这时候我们如何维护整个图的连通性(即判断任意两个点之间的连通性)呢? 一个比较简单 ...
- hdu 1213 How Many Tables(并查集算法)
题目链接:http://acm.hdu.edu.cn/showproblem.php?pid=1213 How Many Tables Time Limit: 2000/1000 MS (Java/O ...
- 并查集(Union/Find)模板及详解
概念: 并查集是一种非常精巧而实用的数据结构,它主要用于处理一些不相交集合的合并问题.一些常见的用途有求连通子图.求最小生成树的Kruskal 算法和求最近公共祖先等. 操作: 并查集的基本操作有两个 ...
- 并查集(Union-Find) 应用举例 --- 基础篇
本文是作为上一篇文章 <并查集算法原理和改进> 的后续,焦点主要集中在一些并查集的应用上.材料主要是取自POJ,HDOJ上的一些算法练习题. 首先还是回顾和总结一下关于并查集的几个关键点: ...
- 【lazy标记得思想】HDU3635 详细学习并查集
部分内容摘自以下大佬的博客,感谢他们! http://blog.csdn.net/dm_vincent/article/details/7769159 http://blog.csdn.net/dm_ ...
- LeetCode:并查集
并查集 这部分主要是学习了 labuladong 公众号中对于并查集的讲解,文章链接如下: Union-Find 并查集算法详解 Union-Find 算法怎么应用? 概述 并查集用于解决图论中「动态 ...
- HDU 1863 畅通工程 (并查集)
原题链接:畅通工程 题目分析:典型的并查集模版题,这里就不详细叙述了.对算法本身不太了解的可以参考这篇文章:并查集算法详解 代码如下: #include <iostream> #inclu ...
随机推荐
- elk 7.2
Elasticsearch 7.0开始内置了Java环境 1.jvm.options配置建议 Xmx和Xms设置成一样 Xmx不要超过机器内存的50% 不要超过30GB https://www.ela ...
- Centos7 安装使用virtualenvwrapper
退出所有的虚拟环境,在物理环境下安装 1.下载安装virtualenvwrapper pip3 install virtualenvwrapper 2.查看python3的文件和virtualenvw ...
- Transformer模型---encoder
一.简介 论文链接:<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 由google团队在2017年发表于NIPS,Transformer 是一种新的.基于 attention 机制 ...
- WAF的部署方式——有直路部署和旁路部署
随着电子商务.网上银行.电子政务的盛行,WEB服务器承载的业务价值越来越高,WEB服务器所面临的安全威胁也随之增大,因此,针对WEB应用层的防御成为必然趋势,WAF(WebApplicationFir ...
- 如何做到MySQL的高可用?
本课时的主题是“MySQL 高可用”,主要内容包含: 什么是高可用性 MySQL 如何提升 MTBF MySQL 如何降低 MTTR 避免单点失效 基础软硬件避免单点 MySQL 高可用架构选型 故障 ...
- LG3812 「模板」线性基 线性基
问题描述 LG3812 题解 线性基是一类擅长解决异或问题的数据结构(也不算数据结构吧...就是一种玄学的东西) 对于数列 \(a\) ,它的线性基 \(d\) 为 出现 \(1\) 的最高位在第 \ ...
- 个人网站 & 博客
www.ykmimi.com (测试使用) http://www.implements.fun/ (测试使用) http://www.java-developer.cn/ (测试使用,预备论坛) ...
- 【转载】预处器的对比——Sass、LESS和Stylus
常用的3大css预编译器:Sass.LESS和Stylus,你是否会混淆它们的区别和用法.这里有篇文章介绍的挺详细. 传送门:https://www.w3cplus.com/css/sass-vs-l ...
- Vue实际中的应用开发【分页效果与购物车】
作者 | Jeskson 来源 | 达达前端小酒馆 分页组件 首先来创建项目: 分页组件,做项目不要写动手写代码,要想想业务逻辑,怎么写,如何写才是最好的呈现方式,做项目不急,要先想好整体的框架,从底 ...
- [LeetCode] 891. Sum of Subsequence Widths 子序列宽度之和
Given an array of integers A, consider all non-empty subsequences of A. For any sequence S, let th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