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Vue构建的单页面应用(SPA)中,路由模块一般使用vue-router。vue-router不保存被切换组件的状态,

它进行push或者replace时,旧组件会被销毁,而新组件会被新建,走一遍完整的生命周期。

但有时候,我们有一些需求,比如跳转到详情页面时,需要保持列表页的滚动条的深度,等返回的时候依然在这个位置,这样可以提高用户体验。

在Vue中,对于这种“页面缓存”的需求,我们可以使用keep-alive组件来解决这个需求。

keep-alive

keep-alive是个抽象组件(或称为功能型组件),实际上不会被渲染在DOM树中。
它的作用是在内存中缓存组件(不让组件销毁),等到下次再渲染的时候,还会保持其中的所有状态,并且会触发activated钩子函数。
因为缓存的需要通常出现在页面切换时,所以常与router-view一起出现:

<keep-alive>
<router-view />
</keep-alive>
可以使用keep-alive组件的include/exclude属性。
include属性表示要缓存的组件名(即组件定义时的name属性),
接收的类型为string、RegExp或string数组;
exclude属性有着相反的作用,匹配到的组件不会被缓存。
假如可能出现在同一router-view的N个页面中,我只想缓存列表页和详情页,那么可以这样写:
<keep-alive :include="['Home', 'User']">
<router-view />
</keep-alive>

vue实现前进刷新,后退不刷新

希望实现前进刷新、后退不刷新的效果。即加载过的界面能缓存起来(返回不用重新加载),关闭的界面能被销毁掉(再进入时重新加载)。

例如对a->b->c 前进(b,c)刷新,c->b->a 后退(b,a)不刷新

知道路由是前进还是后退就好了,

这样的话我就能在后退的时候让from路由的keepAlive置为false ,

to路由的keepAlive置为ture,就能在再次前进时,重新加载之前这个keepAlive被置为false的路由了

但是這個需要集合鈎子函數來是實現

// App.vue

<div class="app">
<keep-alive>
<router-view v-if="$route.meta.keepAlive"></router-view>
</keep-alive>
<router-view v-if="!$route.meta.keepAlive"></router-view>
</div>

下面在router/index.js即我们的路由文件中,定义meta信息:

// list是我们的搜索结果页面
{
path: '/list',
name: 'List',
component: resolve => require(['@/pages/list'], resolve),
meta: {
isUseCache: false, // 这个字段的意思稍后再说
keepAlive: true // 通过此字段判断是否需要缓存当前组件
}
}

说这之前,先简单说一下和缓存相关的vue钩子函数。

设置了keepAlive缓存的组件:

第一次进入:beforeRouterEnter ->created->…->activated->…->deactivated

后续进入时:beforeRouterEnter ->activated->deactivated

可以看出,只有第一次进入该组件时,才会走created钩子,而需要缓存的组件中activated是每次都会走的钩子函数。

所以,我们要在这个钩子里面去判断,当前组件是需要使用缓存的数据还是重新刷新获取数据。思路有了,下面我们来实现

// list组价的activated钩子
activated() {
// isUseCache为false时才重新刷新获取数据
// 因为对list使用keep-alive来缓存组件,所以默认是会使用缓存数据的
if(!this.$route.meta.isUseCache){
this.list = []; // 清空原有数据
this.onLoad(); // 这是我们获取数据的函数
}
}

这里的isUseCache 其实就是我们用来判断是否需要使用缓存数据的字段,我们在list的路由的meta中已经默认设置为false,所以第一次进入list时是获取数据的。

当我们从详情页返回时,我们把list页面路由的isUseCache设置成true,这样我们在返回list页面时会使用缓存数据

// 详情页面的beforeRouteLeave钩子函数
beforeRouteLeave (to, from, next) {
if (to.name == 'List') {
to.meta.isUseCache = true;
}
next();
}

我们这里是在即将离开detail页面前判断是否返回的列表页。

如果是返回list页面,则把list页面路由的isUseCache字段设置成true。为什么这样设置呢?

因为我们对list组件使用的keep-alive进行缓存组件,其默认就是使用缓存的。

而我们又在list组件的actived钩子函数中进行了判断:

只有在list页面的isUseCache==false时才会清空原有数据并重新获取数据。

所以此处设置isUseCache为true,此时返会list页面是不会重新获取数据的,而是使用的缓存数据。

detail返回list可以缓存数据了,那么search前往list页面时怎么让list页面不使用缓存数据而是获取新数据呢?我们重新回到list的activated钩子中:

// list组价的activated钩子
activated() {
// isUseCache为false时才重新刷新获取数据
// 因为对list使用keep-alive来缓存组件,所以默认是会使用缓存数据的
if(!this.$route.meta.isUseCache){
this.list = []; // 清空原有数据
this.onLoad(); // 这是我们获取数据的函数
this.$route.meta.isUseCache = false; }
}

我们加了一行this.$route.meta.isUseCache=false;也就是从detail返回list后,将list的isUseCache字段为false,

而从detail返回list前,我们设置了list的isUseCache为true。

所以,只有从detail返回list才使用缓存数据,而其他页面进入list是重新刷新数据的。

至此,一个前进刷新、后退返回的功能基本完成了

场景还原实际

比如,如果这个详情页是个订单详情,那么在订单详情页可能会有删除订单的操作。
那么删除订单操作后会返回订单列表页,是需要列表页重新刷新的。
那么我们需要此时在订单详情页进行是否要刷新的判断。简单改造一下详情页:
data () {
return {
isDel: false // 是否进行了删除订单的操作
}
},
beforeRouteLeave (to, from, next) {
if (to.name == 'List') {
// 根据是否删除了订单的状态,进行判断list是否需要使用缓存数据
to.meta.isUseCache = !this.isDel;
}
next();
},
methods: {
deleteOrder () {
// 这里是一些删除订单的操作 // 将状态变为已删除订单
// 所以beforeRouteLeave钩子中就会将list组件路由的isUseCache设置为false
// 所以此时再返回list时,list是会重新刷新数据的
this.isDel = true;
this.$router.go(-1)
}
}

另外用Vuex来实现后退功能

然後在一篇博客中看到是用Vuex來寫的,所以這邊也自己demo了下:

就是下面的代碼了:

实现条件缓存:全局的include数组

只需要将B动态地从include数组中增加/删除就行了

在Vuex中定义一个全局的缓存数组,待传给include:

export default {
namespaced: true,
state: {
keepAliveComponents: [] // 缓存数组
},
mutations: {
keepAlive (state, component) {
// 注:防止重复添加(当然也可以使用Set)
!state.keepAliveComponents.includes(component) &&
state.keepAliveComponents.push(component)
},
noKeepAlive (state, component) {
const index = state.keepAliveComponents.indexOf(component)
index !== -1 &&
state.keepAliveComponents.splice(index, 1)
}
}
}

在父页面中定义keep-alive,并传入全局的缓存数组:

// App.vue

<div class="app">
<!--传入include数组-->
<keep-alive :include="keepAliveComponents">
<router-view></router-view>
</keep-alive>
</div> export default {
computed: {
...mapState({
keepAliveComponents: state => state.global.keepAliveComponents
})
}
}

缓存:在路由配置页中,约定使用meta属性keepAlive,值为true表示组件需要缓存。

在全局路由钩子beforeEach中对该属性进行处理,这样一来,每次进入该组件,都进行缓存:

const router = new Router({
routes: [
{
path: '/A/B',
name: 'B',
component: B,
meta: {
title: 'B页面',
keepAlive: true // 这里指定B组件的缓存性
}
}
]
}) router.beforeEach((to, from, next) => {
// 在路由全局钩子beforeEach中,根据keepAlive属性,统一设置页面的缓存性
// 作用是每次进入该组件,就将它缓存
if (to.meta.keepAlive) {
store.commit('global/keepAlive', to.name)
}
})

取消缓存的时机:对缓存组件使用路由的组件层钩子beforeRouteLeave。

因为B->A->B时不需要缓存B,所以可以认为:当B的下一个页面不是C时取消B的缓存,那么下次进入B组件时B就是全新的:

export default {
name: 'B',
created () {
// ...设置滚动条在最顶部
},
beforeRouteLeave (to, from, next) {
// 如果下一个页面不是详情页(C),则取消列表页(B)的缓存
if (to.name !== 'C') {
this.$store.commit('global/noKeepAlive', from.name)
}
next()
}
}

因为B的条件缓存,是B自己的职责,所以最好把该业务逻辑写在B的内部,而不是A中,这样不至于让组件之间的跳转关系变得混乱。

一个需要注意的细节:因为keep-alive组件的include数组操作的对象是组件名、而不是路由名,

因此我们定义每一个组件时,都要显式声明name属性,否则缓存不起作用。而且,一个显式的name对Vue devtools有提示作用。

keep-alive 组件级缓存的更多相关文章

  1. vue-router路由元信息及keep-alive组件级缓存

    路由元信息?(黑人问号脸???)是不是这么官方的解释很多人都会一脸懵?那么我们说meta,是不是很多人恍然大悟,因为在项目中用到或者看到过呢? 是的,路由元信息就是我们定义路由时配置的meta字段:那 ...

  2. 用guava快速打造两级缓存能力

    首先,咱们都有一共识,即可以使用缓存来提升系统的访问速度! 现如今,分布式缓存这么强大,所以,大部分时候,我们可能都不会去关注本地缓存了! 而在一起高并发的场景,如果我们一味使用nosql式的缓存,如 ...

  3. 基于Spring接口,集成Caffeine+Redis两级缓存

    原创:微信公众号 码农参上,欢迎分享,转载请保留出处. 在上一篇文章Redis+Caffeine两级缓存,让访问速度纵享丝滑中,我们介绍了3种整合Caffeine和Redis作为两级缓存使用的方法,虽 ...

  4. 缓存篇(Cache)~第三回 HttpModule实现网页的文件级缓存

    返回目录 再写完缓存篇第一回之后,得到了很多朋友的好评和来信,所以,决定加快步伐,尽快把剩下的文章写完,本篇是第三回,主要介绍使用HttpModule实现的文件级缓存,在看本文之前,大家需要限度Htt ...

  5. Hibernate-二级缓存策略

    二级缓存的策略 当多个并发的事务同时访问持久化层的缓存中的相同数据时,会引起并发问题,必须采用必要的事务隔离措施. 在进程范围或集群范围的缓存,即第二级缓存,会出现并发问题.因此可以设定以下4种类型的 ...

  6. Hibernate-一级缓存session

    hibernate提供的一级缓存 hibernate是一个线程对应一个session,一个线程可以看成一个用户.也就是说session级缓存(一级缓存)只能给一个线程用,别的线程用不了,一级缓存就是和 ...

  7. mybatis13--2级缓存

    验证内置的2级缓存 Ehcache缓存的配置 01.引入需要的ehcache 和mybatis-ehcache 两个jar包 02.在mapper文件中增加  <cache type=" ...

  8. myBatis组件之缓存实现及使用

    一 .概述 先讲缓存实现,主要是mybatis一级缓存,二级缓存及缓存使用后续补充 Mybatis缓存的实现是基于Map的,从缓存里面读写数据是缓存模块的核心基础功能:除核心功能之外,有很多额外的附加 ...

  9. vue组件级路由钩子函数介绍,及实际应用

    正如其名,vue-router 提供的导航钩子主要用来拦截导航,让它完成跳转或取消. 有多种方式可以在路由导航发生时执行钩子:全局的.单个路由独享的.或者组件级的. 一.全局钩子 你可以使用 rout ...

随机推荐

  1. C# Selenium FireFox 接入阿布云

    业务需要购买http隧道,发现阿布云还行,使用Selenium本来想要用谷歌浏览器的,但是发现不能直接设置账号,所以选用火狐. 按照官方JAVA示例的改编,其中WebDriver实例化不能直接添加Fi ...

  2. linux LVM分区查看dm设备

    linux LVM分区查看dm设备 在linux中iostat -d查看磁盘状态时,有的会有如下dm-0,dm-1的条目. Device:            tps    kB_read/s   ...

  3. django 视图常用操作

    获取参数. 类型是QueryDict https://www.cnblogs.com/zhaoyang-1989/p/11989515.html request.POST.get('参数名') req ...

  4. Bresenham’s algorithm( 布兰森汉姆算法)画直线

    Bresenham直线算法是用来描绘由两点所决定的直线的算法,它会算出一条线段在 n 维光栅上最接近的点.这个算法只会用到较为快速的整数加法.减法和位元移位,常用于绘制电脑画面中的直线.是计算机图形学 ...

  5. docker扩容

    方法一. https://www.cnblogs.com/atuotuo/p/7217331.html 只需要修改 dockerd 的启动参数啊 增加 --data-root 把 /var/lib/d ...

  6. angularjs的部分总结

    就在这个星期,我们学习了一个神奇的框架叫:"Angular js",它的神奇之处不是它的功能有多强,甚至它的功能还是很简陋的,但是它的那种思想是非常牛逼的;他完全抛弃了我们现在所常 ...

  7. java:IO流(处理流(缓冲流,转换流,数据流),对象的序列化,Properties)

    字节缓冲流:(BufferedInputStream,BufferedOutStream) *按照流的功能来分:节点流和处理流 *节点流可以直接操作数据源: *InputStream *--FileI ...

  8. 双屏显示——NW.js

    1.利用w10中的双屏显示设置(扩展模式) 2.Code for second window: var gui = require('nw.gui'); gui.Screen.Init(); win ...

  9. Json序列化日期/Date(xxxx)/ JS转化为常用日期格式

    记录开发过程中的代码片段,方便日后归纳.总结,效果如图所示: 转换前:    转换后: 代码如下,需要的朋友们自取: //JS转化为json常用日期格式 function FormatToDate(v ...

  10. illustrator 偏方

    视图 边角构件  - - 这个是显示边角弧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