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之----------字符编码具体原理
1.内存和硬盘都是用来存储的。
CPU:速度快
硬盘:永久保存
2.文本编辑器存取文件的原理(nodepad++,pycharm,word)
打开编辑器就可以启动一个进程,是在内存中的,所以在编辑器编写的内容也都是存放在内存中的,断电后数据就丢失了。因而需要保存在硬盘上,点击保存按钮或快捷键,就把内存中的数据保存到了硬盘上。在这一点上,我们编写的py文件(没有执行时),跟编写的其他文件没有什么区别,都只是编写一堆字符而已。
3.python解释器执行py文件的原理,例如python test.py
第一阶段:python解释器启动,此时就相当于启动了一个文本编辑器
第二阶段:python解释器相当于文本编辑器,去打开test.py,从硬盘上将test.py的文件内容读入到内存中
第三阶段:python解释器执行刚刚加载到内存中的test.py的代码(在该阶段,即执行时,才会识别python的语法,执行到字符串时,会开辟内存空间存放字符串)
总结:python解释器与文本编辑器的异同
相同点:python解释器是解释执行文件内容的,因而python解释器具备读py文件的功能,这一点与文本编辑器一样
不同点:文本编辑器将文件内容读入内存后,是为了显示/编辑,而python解释器将文件内容读入内存后,是为了执行(识别python的语法)
4.什么是编码?
计算机想要工作必须通电,高低电平(高电平即二进制数1,低电平即二进制数0),也就是说计算机只认识数字。那么让计算机如何读懂人类的字符呢?
这就必须经过一个过程:
字符---------(翻译过程)-------------数字
这个过程实际就是一个字符如何对应一个特定数字的标准,这个标准称之为字符编码。
5.以下两个场景涉及到字符编码的问题:
1.一个python文件中的内容是由一堆字符组成的(python文件未执行时)
2.python中的数据类型字符串是由一串字符组成的(python文件执行时)
6.字符编码的发展史
阶段一:现代计算机起源于美国,最早诞生也是基于英文考虑的ASCII
ASCII:一个Bytes代表一个字符(英文字符/键盘上的所有其他字符),1Bytes=8bit,8bit可以表示0-2**8-1种变化,即可以表示256个字符
ASCII最初只用了后七位,127个数字,已经完全能够代表键盘上所有的字符了(英文字符/键盘的所有其他字符)
后来为了将拉丁文也编码进了ASCII表,将最高位也占用了
阶段二:为了满足中文,中国人定制了GBK
GBK:2Bytes代表一个字符,为了满足其他国家,各个国家纷纷定制了自己的编码,日本把日文编到Shift_JIS
里,韩国把韩文编到Euc-kr
里
阶段三:各国有各国的标准,就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冲突,结果就是,在多语言混合的文本中,显示出来会有乱码。
于是产生了unicode, 统一用2Bytes代表一个字符, 2**16-1=65535,可代表6万多个字符,因而兼容万国语言
但对于通篇都是英文的文本来说,这种编码方式无疑是多了一倍的存储空间(二进制最终都是以电或者磁的方式存储到存储介质中的)
于是产生了UTF-8,对英文字符只用1Bytes表示,对中文字符用3Bytes
需要强调的是:
unicode:简单粗暴,多有的字符都是2Bytes,优点是字符--数字的转换速度快;缺点是占用空间大。
utf-8:精准,可变长,优点是节省空间;缺点是转换速度慢,因为每次转换都需要计算出需要多长Bytes才能够准确表示。
1.内存中使用的编码是unicode,用空间换时间(程序都需要加载到内存才能运行,因而内存应该是越快越好)
2.硬盘中或网络传输用utf-8,保证数据传输的稳定性。
所有程序,最终都要加载到内存,程序保存到硬盘不同的国家用不同的编码格式,但是到内存中我们为了兼容万国(计算机可以运行任何国家的程序原因在于此),统一且固定使用unicode,
这就是为何内存固定用unicode的原因,你可能会说兼容万国我可以用utf-8啊,可以,完全可以正常工作,之所以不用肯定是unicode比utf-8更高效啊(uicode固定用2个字节编码
,utf-8则需要计算),但是unicode更浪费空间,没错,这就是用空间换时间的一种做法,而存放到硬盘,或者网络传输,都需要把unicode转成utf-8,
因为数据的传输,追求的是稳定,高效,数据量越小数据传输就越靠谱,于是都转成utf-8格式的,而不是unicode。
七、字符编码转换
unicode------>encode(编码)-------->utf-8
utf-8---------->decode--------->unicode
文件从内存刷到硬盘的操作简称存文件
文件从硬盘读到内存的操作简称读文件
乱码:存文件时就已经乱码 或者 存文件时不乱码而读文件时乱码
总结:
无论是何种编辑器,要防止文件出现乱码(请一定注意,存放一段代码的文件也仅仅只是一个普通文件而已,此处指的是文件没有执行前,我们打开文件时出现的乱码)
核心法则就是,文件以什么编码保存的,就以什么编码方式打开
八、 文本编辑器之python解释器
文件test.py以gbk格式保存,内容为:
x='林'
无论是
python2 test.py
还是
python3 test.py
都会报错(因为python2默认ascii,python3默认utf-8)
除非在文件开头指定#coding:gbk
九、程序的执行
python3 test.py 或 python2 test.py(执行test.py的第一步,一定是先将文件内容读入到内存中)
阶段一:启动python解释器
阶段二:python解释器此时就是一个文本编辑器,负责打开文件test.py,即从硬盘中读取test.py的内容到内存中
此时,python解释器会读取test.py 的第一行内容,#coding :utf-8,来决定以什么编码格式来读入内存,这一行就是来设定python解释器这个软件的编码使用的编码格式这个编码,python2默认使用ASCII,python3中默认使用utf-8
阶段三:读取已经加载到内存的代码(unicode编码的二进制),然后执行,执行过程中可能会开辟新的内存空间,比如x="egon"
内存的编码使用unicode,不代表内存中全都是unicode编码的二进制,
在程序执行之前,内存中确实都是unicode编码的二进制,比如从文件中读取了一行x="egon",其中的x,等号,引号,地位都一样,都是普通字符而已,都是以unicode编码的二进制形式存放与内存中的
但是程序在执行过程中,会申请内存(与程序代码所存在的内存是俩个空间),可以存放任意编码格式的数据,比如x="egon",会被python解释器识别为字符串,会申请内存空间来存放"hello",然后让x指向该内存地址,此时新申请的该内存地址保存也是unicode编码的egon,如果代码换成x="egon".encode('utf-8'),那么新申请的内存空间里存放的就是utf-8编码的字符串egon了
十、python2与python3的区别
在python2中有两种字符串类型str和unicode
在python2中,str就是编码后的结果bytes,所以在Python2中,unicode字符编码的结果就是str/bytes
#coding:utf-8
s='林' #在执行时,'林'会被以conding:utf-8的形式保存到新的内存空间中 print repr(s) #'\xe6\x9e\x97' 三个Bytes,证明确实是utf-8
print type(s) #<type 'str'> s.decode('utf-8')
# s.encode('utf-8') #报错,s为编码后的结果bytes,所以只能decode
当python解释器执行到产生字符串的代码时(例如s=u'林'),会申请新的内存地址,然后将'林'以unicode的格式存放到新的内存空间中,所以s只能encode,不能decode
s=u'林'
print repr(s) #u'\u6797'
print type(s) #<type 'unicode'> # s.decode('utf-8') #报错,s为unicode,所以只能encode
s.encode('utf-8')
对于unicode格式的数据来说,无论怎么打印,都不会乱码
python3中的字符串与python2中的u'字符串',都是unicode,所以无论如何打印都不会乱码
在python3中也有两种字符串类型str和bytes\
str是unicode
#coding:utf-8
s='林' #当程序执行时,无需加u,'林'也会被以unicode形式保存新的内存空间中, #s可以直接encode成任意编码格式
s.encode('utf-8')
s.encode('gbk') print(type(s)) #<class 'str'>
python之----------字符编码具体原理的更多相关文章
- python之----------字符编码的原理
1.内存和硬盘都是用来存储的. CPU:速度快 硬盘:永久保存 2.文本编辑器存取文件的原理(nodepad++,pycharm,word) 打开编辑器就可以启动一个进程,是在内存中的,所以在编辑器编 ...
- Python基础-字符编码与转码
***了解计算机的底层原理*** Python全栈开发之Python基础-字符编码与转码 需知: 1.在python2默认编码是ASCII, python3里默认是utf-8 2.unicode 分为 ...
- Python的字符编码
Python的字符编码 1. Python字符编码简介 1. 1 ASCII Python解释器在加载.py文件的代码时,会对内容进行编码,一般默认为ASCII码.ASCII(American St ...
- Python常用字符编码(转)
Python常用字符编码 字符编码的常用种类介绍 第一种:ASCII码 ASCII(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美国信息交 ...
- Python常见字符编码间的转换
主要内容: 1.Unicode 和 UTF-8的爱恨纠葛 2.字符在硬盘上的存储 3.编码的转换 4.验证编码是否转换正确 5.Python bytes类型 前 ...
- python 3字符编码
python 3字符编码 官方链接:http://legacy.python.org/dev/peps/pep-0263/ 在Python2中默认是ascii编码,Python3是utf-8编码 在p ...
- Python 的字符编码
配置: Python 2.7 + Sublime Text 2 + OS X 10.10 本文意在理清各种编码的关系并以此解决 Python 中的编码问题. 1 编码基本概念 只有先了解字符表.编码字 ...
- 转:Python常见字符编码及其之间的转换
参考:Python常见字符编码 + Python常见字符编码间的转换 一.Python常见字符编码 字符编码的常用种类介绍 第一种:ASCII码 ASCII(American Standard Cod ...
- Python遇到字符编码出问题的一个相对万能的办法
在使用Python做爬虫的过程中,经常遇到字符编码出问题的情况. UnicodeEncodeError: 'ascii' codec can't encode character u'\u6211' ...
随机推荐
- django-将数据库数据转换成JSON格式(ORM和SQL两种情况)
最近打算搞一个自动化运维平台,所以在看Django的知识. 在实际项目开发中,遇到一个小问题:前后端发生数据交互主流采用的是JSON.前端传数据到服务器端比较简单,稍微麻烦的是服务器端传JSON到前端 ...
- (cljs/run-at (JSVM. :all) "一次说白DataType、Record和Protocol")
前言 在项目中我们一般会为实际问题域定义领域数据模型,譬如开发VDOM时自然而言就会定义个VNode数据类型,用于打包存储.操作相关数据.clj/cljs不单内置了List.Vector.Set和M ...
- HttpServletResponse addHeader() 与 setHeader() 区别
对于addHeader() 和 setHeader()这两个方法,可能我们在需要的时候,用起来感觉都一样,都能达到想要的效果.但是这两个方法本质上是不一样的. setHeader(name, val ...
- JavaScript一个whenReady函数,监听及注册事件
/** * 传递函数给whenReady(),当文档解析完成且为操作准备就绪时, * 函数将作为文档对象的方法调用 * DOMContentLoaded.readystatechange或load事件 ...
- Android hook神器frida(一)
运行环境 ● Python – latest 3.x is highly recommended ● Windows, macOS, or Linux安装方法使用命令 sudo pip install ...
- 实现一个栈类,类似STL中的栈
1.思路讲解 stack集合类是一个简单的堆栈的实现. 这里有两个模板参数,T和size,T用于指定堆栈中的元素类型,my_size用于表示堆栈中项数的最大值. 类中添加方法isempty.isful ...
- 通过添加filter过滤器 彻底解决ajax 跨域问题
1.在web.xml添加filter <filter> <filter-name>contextfilter</filter-name> <filter-cl ...
- Python面向对象编程(一)
1.什么是面向对象 面向对象(oop)是一种抽象的方法来理解这个世界,世间万物都可以抽象成一个对象,一切事物都是由对象构成的.应用在编程中,是一种开发程序的方法,它将对象作为程序的基本单元. 2.面向 ...
- Java虚拟机:类加载机制详解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欢迎交流学习! 大家知道,我们的Java程序被编译器编译成class文件,在class文件中描述的各种信息,最终都需要加载到虚拟机内存才能运行和使用,那么 ...
- 决策树(C4.5)原理
决策树c4.5算法是在决策树ID3上面演变而来. 在ID3中: 信息增益 按属性A划分数据集S的信息增益Gain(S,A)为样本集S的熵减去按属性A划分S后的样本子集的熵,即 在此基础上,C4.5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