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线程池原理及分析
线程池是很常用的并发框架,几乎所有需要异步和并发处理任务的程序都可用到线程池。
使用线程池的好处如下:
- 降低资源消耗:可重复利用已创建的线程池,降低创建和销毁带来的消耗;
- 提高响应速度:任务到达时,可立即执行,无需等待线程创建;
- 提高线程的可管理性:线程池可对线程统一分配、调优和监控。
原理
线程池的原理非常简单,这里用处理流程来概括:
- 线程池判断核心池里的线程是否都在执行任务,如果不是,创建一个新的线程来执行任务;
- 如果核心线程池已满,则将新任务存在工作队列中;
- 如果工作队列满了,线程数量没有达到线程池上限的前提下,新建一个线程来执行任务;
- 线程数量达到上限,则触发饱和策略来处理这个任务;
使用工作队列,是为了尽可能降低线程创建的开销。工作队列用阻塞队列来实现。
阻塞队列
阻塞队列(BlockingQueue)是指支持阻塞的插入和移除元素的队列。
- 阻塞的插入:当队列满时,阻塞插入元素的线程,直到队列不满;
- 阻塞的移除:当队列为空,阻塞移除元素的线层,直到队列不为空;
原理:使用通知者模式实现。当生产者往满的队列中添加元素时,会阻塞生产者。消费者移除元素时,会通知生产者当前队列可用。
阻塞队列有以下三种类型,分别是:
- 有界阻塞队列:ArrayBlockingQueue(数组),LinkedBlockingQueue(链表)
- 无界阻塞队列:LinkedTransferQueue(链表),PriorityBlockingQueue(支持优先级排序),DelayQueue(支持延时获取元素的无界阻塞队列)
- 同步移交队列:SynchronousQueue
有界阻塞队列
主要包括ArrayBlockingQueue(数组),LinkedBlockingQueue(链表)两种。有界队列大小与线程数量大小相互配合,队列容量大线程数量小时,可减少上下文切换降低cpu使用率,但是会降低吞吐量。
无界阻塞队列
比较常用的是LinkedTransferQueue。FixedThreadPool就是用这个实现的。无界阻塞队列要慎重使用,因为在某些情况,可能会导致大量的任务堆积到队列中,导致内存飙升。
同步移交队列
SynchronousQueue。不存储元素的阻塞队列,每一个put操作必须等待一个take操作,否则不能继续添加元素。用于实现CachedThreadPool线程池。
各个线程池所使用的任务队列映射关系如下:
线程池 | 阻塞队列 |
---|---|
FixedThreadPool | LinkedBlockingQueue |
SingleThreadExecutor | LinkedBlockingQueue |
CachedThreadExecutor | SynchronousQueue |
ScheduledThreadPoolExecutor | LinkedBlockingQueue |
实现类分析
ThreadPoolExecutor是Java线程池的实现类,是Executor接口派生出来的最核心的类。依赖关系图如下:
这里不得不提到Executor框架,该框架包含三大部分,如下:
- 任务。被执行任务需要实现的接口:Runnable和Callable;
- 任务执行。即上述核心接口Executor以及继承而来的ExecutorService。ExecutorService派生出如下两个类:
- ThreadPoolExecutor:线程池核心实现类;
- ScheduledThreadPoolExecutor:用来做定时任务;
- 异步计算的结果。接口Future和实现Future接口的FutureTask类。
线程池创建
new ThreadPoolExecutor(corePoolSize, maximumPoolSize, keepAliveTime, milliseconds, runnableTaskQueue, handler)
构造方法如下:
public ThreadPoolExecutor(int corePoolSize,
int maximumPoolSize,
long keepAliveTime,
TimeUnit unit,
BlockingQueue<Runnable> workQueue,
ThreadFactory threadFactory,
RejectedExecutionHandler handler) {
if (corePoolSize < 0 ||
maximumPoolSize <= 0 ||
maximumPoolSize < corePoolSize ||
keepAliveTime < 0)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
if (workQueue == null || threadFactory == null || handler == null)
throw new NullPointerException();
this.corePoolSize = corePoolSize;
this.maximumPoolSize = maximumPoolSize;
this.workQueue = workQueue;
this.keepAliveTime = unit.toNanos(keepAliveTime);
this.threadFactory = threadFactory;
this.handler = handler;
}
参数说明:
- corePoolSize:核心池的线程数量;
- workQueue:用于保存任务的工作队列;
- maximumPoolSize:最大线程池的大小;
- keepAliveTime:当线程数量大于核心池线程数量时,keepAliveTime为多余的空闲线程等待新任务的最长时间,超过这个时间,多余的线程会被终止;
- TimeUnit:keepAliveTime的单位;
- ThreadFactory:线程工厂,可以给线程设置名字;
- handler:饱和策略。当队列和线程池都满了,会触发饱和策略,来处理新提交的任务。饱和策略以下几种:
- AbortPolicy:直接抛出异常;
- CallerRunsPolicy:只用调用者所在线程来运行任务;
- DiscardOldestPolicy:丢弃最近一个任务并执行当前任务;
- DiscardPolicy:不处理,丢弃掉。
使用Executors创建线程池
使用工具类Executors可创建三种类型的线程池:FixedThreadPool、SingleThreadExecutor、CachedThreadPool。本质上也是调用上述构造方法。理解了前文的参数解释,下面三种线程池也就容易理解了。
- FixedThreadPool
可重用固定线程数的线程池。
public static ExecutorService newFixedThreadPool(int nThreads) {
return new ThreadPoolExecutor(nThreads, nThreads,
0L, TimeUnit.MILLISECONDS,
new LinkedBlockingQueue<Runnable>());
}
工作流程如下:
- 如果当前运行的线程数少于corePoolSize,则创建新线程来执行任务;
- 线程数等于corePoolSize之后,新任务加入LinkedBlockingQueue(无界阻塞队列)。因为最大线程数maximumPoolSize参数值等于corePoolSize,不会产生多余线程;
- 线程执行完任务之后会反复从LinkedBlockingQueue中获取任务来执行。
- SingleThreadExecutor
单个worker线程的线程池
public static ExecutorService newSingleThreadExecutor() {
return new FinalizableDelegatedExecutorService
(new ThreadPoolExecutor(1, 1,
0L, TimeUnit.MILLISECONDS,
new LinkedBlockingQueue<Runnable>()));
}
SingleThreadExecutor与FixedThreadPool的区别在于,maximumPoolSize和corePoolSize都设置成了1,其它参数都一样。
- CachedThreadPool
public static ExecutorService newCachedThreadPool() {
return new ThreadPoolExecutor(0, Integer.MAX_VALUE,
60L, TimeUnit.SECONDS,
new SynchronousQueue<Runnable>());
}
CachedThreadPool将corePoolSize设置为0,maximumPoolSize设置为无限大,同时使用了一个没有容量的工作队列SynchronousQueue。这个线程池没有固定的核心线程,而是根据需要创建新线程。
工作流程:
- 有新任务时,主线程执行SynchronousQueue.offer操作,空闲线程执行SynchronousQueue.poll(keepAliveTime,TimeUnit.NANOSECONDS)操作,配对成功则将任务交给空闲线程执行;
- 当没有空闲线程时,上面的配对操作失败,此时会创建一个新线程来执行任务;
- 任务执行完毕后,空闲线程会等待60秒。60秒内如果有新任务,就立即执行,否则时间一过线程就终止。
线程池关闭
调用shutdown或者shutdownNow方法可关闭线程池。原理是遍历线程池中所有工作线程,调用interrupt方法来中断线程。
- shutdown:将线程置为SHUTDOWN状态,不能接受新的任务,等待所有任务执行完毕;
- shutdownNow:将线程置为STOP状态,不能接受新的任务,尝试去终止正在执行的恶任务;
这里涉及到ThreadPoolExecutor中定义的线程的五种状态
// runState is stored in the high-order bits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RUNNING = -1 << COUNT_BITS;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SHUTDOWN = 0 << COUNT_BITS;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STOP = 1 << COUNT_BITS;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TIDYING = 2 << COUNT_BITS;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TERMINATED = 3 << COUNT_BITS;
- RUNNING:接受新任务,处理任务;
- SHUTDOWN:不接受新任务,但会把队列中任务处理完;
- STOP:不接受新任务,不处理队列中的任务,并且终止正在处理的任务;
- TIDYING:正在执行的任务和队列都为空,进入该状态,将要执行terminated();
- TERMINATED:所有terminated()方法执行完毕,线程池彻底终止。
当队列和正在执行的任务都为空时,由SHUTDOWN转化为TIDYING;当正在执行的任务为空,由STOP转化为TIDYING。
本博客从线程池的原理介绍作为切入点,分析了线程池中尤为关键的组件:阻塞队列。同时分析了线程池的核心实现类ThreadPoolExecutor。以线程池的创建和关闭的思路,梳理了相关知识点,包括三种常用线程池介绍以及线程池五种状态。
Java线程池原理及分析的更多相关文章
- Java线程池使用和分析(二) - execute()原理
相关文章目录: Java线程池使用和分析(一) Java线程池使用和分析(二) - execute()原理 execute()是 java.util.concurrent.Executor接口中唯一的 ...
- Java 线程池原理分析
1.简介 线程池可以简单看做是一组线程的集合,通过使用线程池,我们可以方便的复用线程,避免了频繁创建和销毁线程所带来的开销.在应用上,线程池可应用在后端相关服务中.比如 Web 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等 ...
- Java线程池使用和分析(一)
线程池是可以控制线程创建.释放,并通过某种策略尝试复用线程去执行任务的一种管理框架,从而实现线程资源与任务之间的一种平衡. 以下分析基于 JDK1.7 以下是本文的目录大纲: 一.线程池架构 二.Th ...
- java线程池原理
在什么情况下使用线程池? 1.单个任务处理的时间比较短 2.将需处理的任务的数量大 使用线程池的好处: 1.减少在创建和销毁线程上所花的时间以及系统资源的开销 ...
- Java线程池原理解读
引言 引用自<阿里巴巴JAVA开发手册> [强制]线程资源必须通过线程池提供,不允许在应用中自行显式创建线程. 说明:使用线程池的好处是减少在创建和销毁线程上所消耗的时间以及系统资源的开销 ...
- java线程池源码分析
我们在关闭线程池的时候会使用shutdown()和shutdownNow(),那么问题来了: 这两个方法又什么区别呢? 他们背后的原理是什么呢? 线程池中线程超过了coresize后会怎么操作呢? 为 ...
- 含源码解析,深入Java 线程池原理
从池化技术到底层实现,一篇文章带你贯通线程池技术. 1.池化技术简介 在系统开发过程中,我们经常会用到池化技术来减少系统消耗,提升系统性能. 在编程领域,比较典型的池化技术有: 线程池.连接池.内存池 ...
- JAVA线程池原理与源码分析
1.线程池常用接口介绍 1.1.Executor public interface Executor { void execute(Runnable command); } 执行提交的Runnable ...
- Java线程池原理与架构分析
/** * 一.线程池:提供了一个线程队列,队列中保存着所有等待状态的线程.避免了创建与销毁额外开销,提高了响应速度 * 二.线程池的体系结构 * java.util.concurrent.Execu ...
随机推荐
- CS:APP配套实验 Data Lab
刚刚完成注册博客,想写一篇随笔,方便以后自己回顾.如果恰好也能帮助到你,是我的荣幸. 这次随笔是记载我的计算机系统(CS:APP,Computer Systems:A Programer's Pers ...
- Django 联合唯一UniqueConstraint
from django.db import models class UserAttention(models.Model): watcher = models.ForeignKey('user.Us ...
- Copy As HTML From VSCode
JS生成可自定义语法高亮HTMLcode cnblogs @ Orcim !deprecated! 这里有更好的方案,具体看我的这篇博客博客代码高亮的另一种思路 这篇文章介绍了如何在博客里插入一段 ...
- iNeuOS工业互联平台,在“智慧”楼宇、园区等领域的应用
目 录 1. 概述... 1 2. 平台演示... 2 3. 硬件网关... 2 4. 平台接入硬件网关... 4 1. 概述 " ...
- 019 01 Android 零基础入门 01 Java基础语法 02 Java常量与变量 13 数据类型转换的代码示例
019 01 Android 零基础入门 01 Java基础语法 02 Java常量与变量 13 数据类型转换的代码示例 本文知识点:Java中的数据类型转换案例 学习视频有误,导致没法写文,文章内容 ...
- const放在函数前后的区别
转载:const放在函数前后的区别 一.const修饰指针 int b = 500; 1.const int * a = & b; 2.int const * a = & b; 3.i ...
- matlab中fopen 打开文件或获得有关打开文件的信息
参考:https://ww2.mathworks.cn/help/matlab/ref/fopen.html?searchHighlight=fopen&s_tid=doc_srchtitle ...
- IntelliJ IDEA Commons IO环境搭建
IntelliJ IDEA版本信息 1.打开.或新建工程之后,点击菜单File > Project Structure... 2.在Project Structure窗口中,选Project S ...
- Redis 中 BitMap 的使用场景
BitMap BitMap 原本的含义是用一个比特位来映射某个元素的状态.由于一个比特位只能表示 0 和 1 两种状态,所以 BitMap 能映射的状态有限,但是使用比特位的优势是能大量的节省内存空间 ...
- 一个故事看懂AI神经网络工作原理
我是一个AI神经元 我是一个AI神经元,刚刚来到这个世界上,一切对我来说都特别新奇. 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我的工作有点像人类身体中的神经元. 人体中的神经元可以传递生物信号,给它输入一个信号,它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