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视MegEngine基本概念

MegEngine 是基于计算图的深度神经网络学习框架。 本文简要介绍计算图及其相关基本概念,以及它们在 MegEngine 中的实现。

计算图(Computational Graph

下面通过一个简单的数学表达式 y=(w∗x)+by=(w∗x)+b 来介绍计算图的基本概念,如下图所示:

图1

从中可以看到,计算图中存在:

  • 数据节点(图中的实心圈):如输入数据 xx 、 ww 、 bb ,运算得到的中间数据 pp ,以及最终的运算输出 yy ;
  • 计算节点(图中的空心圈):图中 * 和 + 分别表示计算节点 乘法 和 加法,是施加在数据节点上的运算;
  • 边(图中的箭头):表示数据的流向,体现了数据节点和计算节点之间的依赖关系;

如上,便是一个简单的计算图示例。计算图是一个包含数据节点和计算节点的有向图(可以是有环的,也可以是无环的), 是数学表达式的形象化表示。在深度学习领域,任何复杂的深度神经网络本质上都可以用一个计算图表示出来。

前向传播

计算由计算图表示的数学表达式的值的过程。在图1中,变量 xx 和 ww ,从左侧输入,首先经过乘法运算得到中间结果 pp , 接着,pp 和输入变量 bb 经过加法运算,得到右侧最终的输出 yy ,这就是一个完整的前向传播过程。

在 MegEngine 中,用张量(Tensor)表示计算图中的数据节点,用算子(Operator)实现数据节点之间的运算。

张量(Tensor

与 PyTorch,TensorFlow 等深度学习框架类似,MegEngine 使用张量(Tensor)来表示计算图中的数据。 张量(Tensor)可以看做 NumPy 中的数组,可以是标量、向量、矩阵或者多维数组。 可以通过 NumPy 或者 Python List 来创建一个 Tensor 。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egengine as mge

# 初始化一个维度为 (2, 5) ndarray,并转化成 MegEngine Tensor

# 注:目前 MegEngine Tensor 不支持 float64 数值类型,所以这里显式指定了 ndarray 的数值类型

a = mge.tensor(np.random.random((2,5)).astype('float32'))

print(a)

# 初始化一个长度为3的列表,并转化成 Tensor

b = mge.tensor([1., 2., 3.])

print(b)

输出:

Tensor([[0.2976 0.4078 0.5957 0.3945 0.9413]

[0.7519 0.3313 0.0913 0.3345 0.3256]], device=xpux:0)

Tensor([1. 2. 3.], device=xpux:0)

通过 dtype 属性,可以获取 Tensor 的数据类型;

通过 astype() 方法可以拷贝,创建一个指定数据类型的新Tensor ,原Tensor 不变。

print(a.dtype)

d = a.astype("float16")

print(d.dtype)

输出:

<class 'numpy.float32'>

<class 'numpy.float16'>

通过 shape 属性,可以获取 Tensor 的形状:

print(a.shape)

输出为一个Tuple:

(2, 5)

通过 numpy() 方法,可以将 Tensor 转换为 numpy.ndarray:

a = mge.tensor(np.arange(12)).reshape(2, 6).astype("float32")

print(a)

b = a.numpy()

print(b)

输出:

Tensor([[ 0.  1.  2.  3.  4.  5.]

[ 6.  7.  8.  9. 10. 11.]], device=xpux:0)

[[ 0.  1.  2.  3.  4.  5.]

[ 6.  7.  8.  9. 10. 11.]]

通过 device 属性,可以查询当前 Tensor 所在的设备。创建的 Tensor 可以位于不同 device,这根据当前的环境决定。一般地,如果在创建 Tensor 时不指定 device,其 device 属性默认为 xpux,表示当前任意一个可用的设备。如果存在 GPU 则优先使用 GPU,否则为 CPU。

print(a.device)

输出:

xpux:0

可以在创建 Tensor 时,指定 device 为 cpu0, cpu1, …, gpu0, gpu1, … ,也可以是 cpux 或 gpux,表示当前任意一个可用的 CPU 或 GPU。

通过 to() 方法可以在另一个 device 上生成当前 Tensor 的拷贝,比如将刚刚创建的 Tensor a 迁移到 CPU 上,再迁移到 GPU 上:

# 下面代码是否能正确执行取决于你当前所在的环境

b = a.to("cpu0")

print(b.device)

c = b.to("gpu0")

print(c.device)

输出:

cpu0:0

gpu0:0

GPU CPU 切换

MegEngine 在 GPU 和 CPU 同时存在时默认使用 GPU 进行训练。用户可以调用 set_default_device() 来根据自身需求设置默认计算设备。

如下代码设置默认设备为 CPU:

import megengine as mge

# 默认使用 CPU

mge.set_default_device('cpux')

如下代码设置默认设备为GPU:

# 默认使用 GPU

mge.set_default_device('gpux')

如果不想修改代码,用户也可通过环境变量 MGE_DEFAULT_DEVICE 来设置默认计算设备:

# 默认使用 CPU

export MGE_DEFAULT_DEVICE='cpux'

# 默认使用 GPU

export MGE_DEFAULT_DEVICE='gpux'

算子(Operator

MegEngine 中通过算子 (Operator) 来表示运算。 类似于 NumPy,MegEngine 中的算子支持基于 Tensor 的常见数学运算和操作。 下面介绍几个简单示例:

Tensor 的加法:

a = mge.tensor([[1., 2., 2.], [5., 1., 8.]])

print(a)

b = mge.tensor([[1., 9., 1.], [1., 7., 9.]])

print(b)

print(a + b)

输出:

Tensor([[1. 2. 2.]

[5. 1. 8.]], device=xpux:0)

Tensor([[1. 9. 1.]

[1. 7. 9.]], device=xpux:0)

Tensor([[ 2. 11.  3.]

[ 6.  8. 17.]], device=xpux:0)

Tensor 的切片:

print(a[1, :])

输出:

Tensor([5. 1. 8.], device=xpux:0)

Tensor 形状的更改:

a.reshape(3, 2)

输出:

Tensor([[1. 2.]

[2. 5.]

[1. 8.]], device=xpux:0)

reshape() 的参数允许存在单个维度的缺省值,用 -1 表示。此时,reshape 会自动推理该维度的值:

# 原始维度是 (2, 3),当给出 -1 的缺省维度值时,可以推理出另一维度为 6

a = a.reshape(1, -1)

print(a.shape)

输出:

(1, 6)

MegEngine 的 functional 提供了更多的算子,比如深度学习中常用的矩阵乘操作、卷积操作等。

Tensor 的矩阵乘:

import megengine as mge

import megengine.functional as F

a = mge.tensor(np.arange(6).reshape(2, 3)).astype('float32')

print(a)

b = mge.tensor(np.arange(6, 12).reshape(3, 2)).astype('float32')

print(b)

c = F.matmul(a, b)

print(c)

输出:

Tensor([[0. 1. 2.]

[3. 4. 5.]], device=xpux:0)

Tensor([[ 6.  7.]

[ 8.  9.]

[10. 11.]], device=xpux:0)

Tensor([[ 28.  31.]

[100. 112.]], device=xpux:0)

更多算子可以参见 functional 部分的文档。

求导器(Grad Manager

神经网络的优化,通常通过随机梯度下降来进行。需要根据计算图的输出,通过链式求导法则,对所有的中间数据节点求梯度,这一过程被称之为 “反向传播”。 例如,为了得到图1中 yy 关于输入 ww 的梯度,反向传播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图2

首先 y=p+by=p+b ,因此 ∂y/∂p=1∂y/∂p=1 ; 接着,反向追溯,p=w∗xp=w∗x ,因此,∂p/∂w=x∂p/∂w=x 。 根据链式求导法则,∂y/∂w=(∂y/∂p)∗(∂p/∂w)∂y/∂w=(∂y/∂p)∗(∂p/∂w) , 因此最终 yy 关于输入 ww 的梯度为 xx 。

MegEngine 为计算图中的张量提供了自动求导功能,以上图的例子说明: 假设图中的 xx 是 shape 为 (1, 3) 的张量, ww 是 shape 为 (3, 1) 的张量, bb 是一个标量。 利用MegEngine 计算 y=x∗w+by=x∗w+b 的过程如下:

import megengine as mge

import megengine.functional as F

from megengine.autodiff import GradManager

x = mge.tensor([1., 3., 5.]).reshape(1, 3)

w = mge.tensor([2., 4., 6.]).reshape(3, 1)

b = mge.tensor(-1.)

gm = GradManager().attach([w, b])   # 新建一个求导器,绑定需要求导的变量

with gm:                            # 开始记录计算图

p = F.matmul(x, w)

y = p + b

gm.backward(y)                  # 计算 y 的导数

print(w.grad)

print(b.grad)

输出:

Tensor([[1.]

[3.]

[5.]], device=xpux:0)

Tensor([1.], device=xpux:0)

可以看到,求出的梯度本身也是 Tensor。

with 代码段中的前向运算都会被求导器记录。可以用 record() 和 release() 来替代 with,分别控制求导器的开启和关闭(不推荐),代码如下所示。

gm = GradManager().attach([w, b])   # 新建一个求导器,绑定需要求导的变量

gm.record()                         # 开始记录计算图

p = F.matmul(x, w)

y = p + b

gm.backward(y)                      # 计算 y 的导数

gm.release()                        # 停止记录计算图并释放资源

此外,可以使用 detach 方法,把 Tensor 当作一个常量,这样求导器将不会对其求导。如下所示:

gm = GradManager().attach([w, b])   # 新建一个求导器,绑定需要求导的变量

with gm:                            # 开始记录计算图

p = F.matmul(x, w)

y = p + b.detach()              # 停止对 b 求导

gm.backward(y)                  # 计算 y 的导数

print(b.grad)

输出:

None

旷视MegEngine基本概念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旷视MegEngine网络搭建

    旷视MegEngine网络搭建 在 基本概念 中,介绍了计算图.张量和算子,神经网络可以看成一个计算图.在 MegEngine 中,按照计算图的拓扑结构,将张量和算子连接起来,即可完成对网络的搭建.M ...

  2. 旷视MegEngine核心技术升级

    旷视MegEngine核心技术升级 7 月 11 日,旷视研究院在 2020 WAIC · 开发者日「深度学习框架与技术生态论坛」上围绕 6 月底发布的天元深度学习框架(MegEngine)Beta ...

  3. 旷视MegEngine数据加载与处理

    旷视MegEngine数据加载与处理 在网络训练与测试中,数据的加载和预处理往往会耗费大量的精力. MegEngine 提供了一系列接口来规范化这些处理工作. 利用 Dataset 封装一个数据集 数 ...

  4. ECCV 2018 | 旷视科技提出统一感知解析网络UPerNet,优化场景理解

    全球计算机视觉三大顶会之一 ECCV 2018(European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即将于 9 月 8 -14 日在德国慕尼黑拉开帷幕.届时,旷视首席科学家孙 ...

  5. 入职9月,旷视孙剑106分钟讲述CV创业科研的5大区别

    雷锋网按:本文为旷视科技首席科学家孙剑日前在 CCF-ADL上做的题为<如何在大公司和创业公司做好计算机视觉研究>的分享,主要介绍了近期计算机视觉的发展现状,ResNet基本原理和设计,旷 ...

  6. 旷视研究院Detection组负责人

    http://www.skicyyu.org/ https://zhuanlan.zhihu.com/p/61910297 俞刚,旷视研究院Detection组负责人.2014年博士毕业于新加坡南洋理 ...

  7. 旷视科技 -- Face++ 世界最大的人脸识别技术平台

    旷视科技 -- Face++ 世界最大的人脸识别技术平台: https://www.megvii.com/

  8. 旷视等Oral论文提出GeoNet:基于测地距离的点云分析深度网络

    基于网格曲面的几何拓扑信息可以为物体语义分析和几何建模提供较强的线索,但是,如此重要的连接性信息在点云中是缺失的.为此,旷视西雅图研究院首次提出一种全新的深度学习网络,称之为 GeoNet,可建模点云 ...

  9. ECCV 2018 | 旷视科技提出GridFace:通过学习局部单应变换实现人脸校正

    全球计算机视觉三大顶会之一 ECCV 2018(European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即将于 9 月 8 -14 日在德国慕尼黑拉开帷幕,旷视科技有多篇论文被此 ...

随机推荐

  1. CentOS7用yum安装软件提示 cannot find a valid baseurl for repobase7x86_64

    解决办法[亲测有效] 1.打开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np4s0(每个机子都可能不一样,但格式会是"ifcfg-e..." ...

  2. POJ2570 二进制,位运算,Floyd

    题意:       给你一个有向图,两点之间有多种连接方式,然后每次询问都问你点A,B之间有哪些方式可以到达,每个小字母是一个方式. 思路:       很巧妙的位运算和Floyd应用,借助Floyd ...

  3. 路由选择协议(RIP/OSPF)

    目录 IGP RIP协议 OSPF协议 IS-IS协议 EIGRP协议 EGP BGP 我们可能会想,在偌大的网络中,我们是如何跟其他人通信的呢?我们是如何跟远在太平洋对面的美国小伙伴对话的呢? 这就 ...

  4. POJ1135比较有意思的对短路(多米骨牌)

    题意:      有一个骨牌游戏,就是推到一个后所有的牌都会被退到的那种游戏,起点是1,有两种骨牌,一种是关键牌,另一种是普通牌,普通牌是连接关键牌用的,给你一些边a b c的意思是关键牌a倒之后c时 ...

  5. Linux-鸟菜-6-文件与目录的 默认权限、隐藏权、特殊权限

    Linux-鸟菜-6-文件与目录的 默认权限.隐藏权.特殊权限 除了基本r,w,x权限外,在Linux还可以设定其他系统隐藏属性,可以用chattr来设定,和lsattr来查看,但注意一点,CentO ...

  6. 使用花生壳、瑞友天翼远程访问金蝶K3

    金蝶版本号 WISE15.1 瑞友6.0系列 花生壳5 金蝶软件无法通过外网直接访问 因此需要使用瑞友天翼来实现远程访问 一般来说 金蝶服务器固定了IP地址以后 通过路由器开房两个外网端口即可实现瑞友 ...

  7. JavaI/O流汇总

    Java中常见流学习汇总 流的含义 流在Java中是指计算中流动的缓冲区. 从外部设备流向中央处理器的数据流成为"输入流",反之成为"输出流". 字符流和字节流 ...

  8. Windows进程间通讯(IPC)----管道

    管道的分类 管道其实际就是一段共享内存,只不过Windows规定需要使用I/O的形式类访问这块共享内存,管道可以分为匿名管道和命名管道. 匿名管道就是没有名字的管道,其支持单向传输数据,如果需要双向传 ...

  9. sscanf的应用

    1.提取字符串 2.提取指定长度的字符串 3.提取指定字符为止的字符串 4.取仅包含指定字符集的字符串 5.取到指定字符集为止的字符串 #include <stdio.h> int mai ...

  10. 『动善时』JMeter基础 — 23、JMeter中使用“用户自定义变量”实现参数化

    目录 1.用户自定义变量介绍 2.使用"用户自定义变量"实现参数化 (1)测试计划内包含的元件 (2)数据文件内容 (3)测试计划界面内容 (4)线程组元件内容 (5)CSV数据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