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Java设计模式-观察者模式
相信大家都有看过《喜洋洋与灰太狼》,说的是灰太狼和羊族的“斗争”,而每次的结果都是灰太狼一飞冲天,伴随着一句“我还会回来的......”。为灰太狼感到悲哀,抓不到羊,在家也被老婆平底锅虐待。灰太狼为什么会这么背?
很简单,灰太狼本身就有“暴露行踪”的属性,羊咩咩就能知晓灰太狼要干嘛,不背才怪呢。
为了帮助灰太狼摆脱被老婆平底锅抽的悲剧,发起了“解救灰太狼”的行动,必须要知道观察者模式。
一、观察者模式##
定义###
观察者模式又叫做发布-订阅模式,定义了对象间一对多的依赖关系,使得当对象状态发生变化时,所有依赖它的对象都会收到通知并且自动更新自己。
特点###
1)被观察者需要持有一个或者多个观察者对象。
2)系统中一个模块的变化,某些模块也会跟随着变化。
UML###
从上面的UML可以看出来,观察者模式设计到的角色有如下四个:
- 抽象被观察者角色:定义了动态增加、删除以及通知观察者对象的方法,职责就是管理和通知观察者。持有观察者对象的集合。
- 具体被观察者角色:一般继承抽象被观察者,实现自己本身的业务逻辑,当状态发生改变时发起通知。
- 抽象观察者角色:提供一个接口,定义了观察者收到通知时更新自己的方法。
- 具体观察者角色:实现抽象观察者接口,处理不同具体观察者的不同业务逻辑。
二、实战##
灰太狼具有被观察者属性,喜洋洋这些羊咩咩一直都在观察者灰太狼,所以羊咩咩们是观察者。OK,角色确定了,看看具体是怎么实现的...
抽象被观察者代码如下:
public abstract class Subject {
/**
* 观察者对象的集合
*/
private List<Observer> observerList = new ArrayList<>();
/**
* 登记观察者
*
* @param observer
*/
public void attach(Observer observer) {
observerList.add(observer);
System.out.println("增加了观察者:" + observer.getName());
}
/**
* 删除观察者
*
* @param observer
*/
public void dettach(Observer observer) {
observerList.remove(observer);
System.out.println("删除了观察者:" + observer.getName());
}
/**
* 通知所有观察者
*/
public void notifyObserver() {
for (Observer observer : observerList) {
observer.update("灰太狼要搞事情了");
}
}
}
灰太狼是具体被观察者,继承抽象被观察者,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Wolf extends Subject {
public void invade(){
System.out.println("灰太狼:我要搞事情了");
// 通知所有观察者
notifyObserver();
}
}
抽象观察者代码如下:
public interface Observer {
String getName();
/**
* 通知更新方法
*
* @param msg
*/
public void update(String msg);
}
喜羊羊是具体观察者,实现抽象观察者,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PleasantSheep implements Observer{
@Override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喜羊羊";
}
/**
* 具体业务逻辑
*/
@Override
public void update(String msg) {
System.out.println("喜羊羊收到通知:" + msg);
}
}
接下来看客户端如何把观察者模式跑起来,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灰太狼--被观察者
Wolf wolf = new Wolf();
// 喜羊羊--观察者
Observer pleasantSheep = new PleasantSheep();
// 登记观察者
wolf.attach(pleasantSheep);
// 灰太狼入侵
wolf.invade();
}
}
运行客户端代码,结果如下:
增加了观察者:喜羊羊
灰太狼:我要搞事情了
喜羊羊收到通知:灰太狼要搞事情了
看到了吧,灰太狼这不是自找虐吗!搞事情还要发通知,活该被平底锅拍飞。灰太狼不止通知了喜羊羊,还通知了懒羊羊。
懒羊羊也是具体观察者,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LazySheep implements Observer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懒羊羊";
}
@Override
public void update(String msg) {
System.out.println("懒羊羊收到通知:" + msg);
}
}
客户端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灰太狼--被观察者
Wolf wolf = new Wolf();
// 喜羊羊--观察者
Observer pleasantSheep = new PleasantSheep();
// 登记观察者
wolf.attach(pleasantSheep);
// 懒羊羊--观察者
Observer lazySheep = new LazySheep();
// 登记观察者
wolf.attach(lazySheep);
// 灰太狼入侵
wolf.invade();
}
}
上面客户端代码创建了一个懒羊羊观察者,添加了观察者集合中,这样懒羊羊也会受到通知,运行结果如下:
增加了观察者:喜羊羊
增加了观察者:懒羊羊
灰太狼:我要搞事情了
喜羊羊收到通知:灰太狼要搞事情了
懒羊羊收到通知:灰太狼要搞事情了
那如何帮助灰太狼摆脱这个命运呢,把观察者从集合中移除就OK了,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灰太狼--被观察者
Wolf wolf = new Wolf();
// 喜羊羊--观察者
Observer pleasantSheep = new PleasantSheep();
// 登记观察者
wolf.attach(pleasantSheep);
// 懒羊羊--观察者
Observer lazySheep = new LazySheep();
// 登记观察者
wolf.attach(lazySheep);
// 灰太狼入侵
wolf.invade();
// 删除观察者
wolf.dettach(pleasantSheep);
wolf.invade();
}
}
再次运行客户端,结果如下:
增加了观察者:喜羊羊
增加了观察者:懒羊羊
灰太狼:我要搞事情了
喜羊羊收到通知:灰太狼要搞事情了
懒羊羊收到通知:灰太狼要搞事情了
删除了观察者:喜羊羊
灰太狼:我要搞事情了
懒羊羊收到通知:灰太狼要搞事情了
可以看到,把喜羊羊从观察者集合中移除了,它就不会再收到通知。
三、观察者模式的优缺点##
优点###
1)观察者和被观察者之间抽象耦合。观察者模式容易扩展,被观察者只持有观察者集合,并不需要知道具体观察者内部的实现。
2)对象之间的保持高度的协作。当被观察者发生变化时,所有被观察者都会通知到,然后做出相应的动作。
缺点
1)如果观察者太多,被观察者通知观察者消耗的时间很多,影响系统的性能。
2)当观察者集合中的某一观察者错误时就会导致系统卡壳,因此一般会采用异步方式。
四、比较##
跟代理模式对比:观察者模式和代理模式主要区别在它们功能不一样,观察者模式强调的是被观察者反馈结果,而代理模式是同根负责做同样的事情。
总结##
在Java中已经提供了Observable类以及一个Observer接口,也就是说Java已经实现了观察者模式的定义,可看出观察者模式在程序系统中的使用率是很高的,不单是Java,Android中也经常看到观察者模式的运用,比如OnClickListener,Rxjava等。下一篇会补上属于创建型模式的原型模式,下回分解,再见。
设计模式Java源码GitHub下载:https://github.com/jetLee92/DesignPattern
我的Java设计模式-观察者模式的更多相关文章
- java设计模式--观察者模式(Observer)
java设计模式--观察者模式(Observer) java设计模式--观察者模式(Observer) 观察者模式的定义: 定义对象间的一种一对多的依赖关系.当一个对象的状态发生改变时,所有依赖于它的 ...
- 【设计模式】Java设计模式 - 观察者模式
[设计模式]Java设计模式 - 观察者模式 不断学习才是王道 继续踏上学习之路,学之分享笔记 总有一天我也能像各位大佬一样 @一个有梦有戏的人 @怒放吧德德 分享学习心得,欢迎指正,大家一起学习成长 ...
- JAVA 设计模式 观察者模式
用途 观察者模式 (Observer) 观察者模式定义了一种一对多的依赖关系,让多个观察者对象同时监听某一个主题对象. 这个主题对象在状态发生变化时,会通知所有观察者对象,使它们能够自动更新自己. 观 ...
- Java设计模式--观察者模式到监听器
观察者模式是对象的行为模式.又叫做发布-订阅模式.模型-视图模式.源-监听器模式. 抽象主题角色:主题角色将所有对观察者对象的引用到保存在一个集合里,每个主题都可以拥有任意数量的观察者.抽象主题提供一 ...
- Java设计模式の观察者模式(推拉模型)
目录: 一.观察者定义 二.观察者模式的结构(推模式实现) 三.推模型和拉模型(拉模式实现) 四.JAVA提供的对观察者模式的支持 五.使用JAVA对观察者模式的支持(自带推模式实现实例) 一.观察者 ...
- Java设计模式 - 观察者模式
定义 观察者模式属于对象行为型模式. 在对象之间定义一对多的依赖,这样一来当一个对象改变状态,依赖它的对象都会收到通知并自动更新. 优点 1. 主题和观察者之间抽象耦合.无论什么对象主要实现了特定的 ...
- java设计模式-观察者模式学习
最近学习了设计模式中的观察者模式,在这里记录下学习成果. 观察者模式,个人理解:就是一个一对多模型,一个主体做了事情,其余多个主体都可以观察到.只不过这个主体可以决定谁去观察他,以及做什么事情可以给别 ...
- Java设计模式——观察者模式(事件监听)
最近在看Tomcat和Spring的源码,在启动的时候注册了各种Listener,事件触发的时候就执行,这里就用到了设计模式中的观察者模式. 引-GUI中的事件监听 想想以前在学Java的GUI编程的 ...
- JAVA设计模式—观察者模式和Reactor反应堆模式
被观察者(主题)接口 定义主题对象接口 /**抽象主题角色: 这个主题对象在状态上发生变化时,会通知所有观察者对象 也叫事件对象 */ public interface Subject { //增加一 ...
随机推荐
- 重新认识AWS
Amazon Web Services早期logo: 现在的logo: 一.背景Amazon Web Services,简称AWS.目前世界第一大云计算厂商,AWS 云在全球 18 个地理地区内运营着 ...
- ASP.NET Core Web APi获取原始请求内容
前言 我们讲过ASP.NET Core Web APi路由绑定,本节我们来讲讲如何获取客户端请求过来的内容. ASP.NET Core Web APi捕获Request.Body内容 [HttpPos ...
- 前端之基础css
一.anchor伪类,用于阅读文章. a:link(没有接触过的链接),用于链接常规状态 (末访问的链接)a:hover(鼠标放在链接上的状态) 用于产生视觉效果(已访问的链接)a:visited(访 ...
- Java语言程序设计基础篇第10版第5章习题答案
5.1 1 public class 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创建一个输入对象 java.util.Scanner inp ...
- 基于 React + Webpack 的音乐相册项目(下)
上一篇我们完成了音乐相册里面的播放图片的功能,这一篇主要完成的是音乐相册里面的音乐播放器功能.最终让我们基于 React 的音乐相册图文并茂.有声有色. 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来展开: 数据准备 进度 ...
- sap中Excel的模版上传和下载
一:事物码smw0 二:上传步骤 注:"包"为项目的包的名称. 三:下载代码 l_filename = 'XX.xls'. l_muban = 'z123'. *&---下 ...
- c#代码启动任务管理器的几种方法
1.直接启动 ProcessStartInfo info = new ProcessStartInfo(); info.FileName = Path.Combine(Environment.GetE ...
- Ubuntu14.04server + LNMP + Zabbix3.4安装教程
此教程使用的编辑器是vim LNMP安装很简单,跟着步骤走没有问题,就不粘图片了. 安装MYSQL (1)开始安装:apt-get install mysql-server libmysqld-dev ...
- BZOJ 2724: [Violet 6]蒲公英 [分块 区间众数]
传送门 题面太美不忍不放 分块分块 这种题的一个特点是只有查询,通常需要预处理:加入修改的话需要暴力重构预处理 预处理$f[i][j]$为第i块到第j块的众数,显然$f[i][j]=max{f[i][ ...
- 全球(局)唯一标识符GUID的使用
1.GUID百科介绍: 1.全局唯一标识符(GUID,Globally Unique Identifier)也称作 UUID(Universally Unique IDentifier) .GUID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