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动手系列——实现一个简单的LinkedList
LinkedList与ArrayList都是List接口的具体实现类。LinkedList与ArrayList在功能上也是大体一致,但是因为两者具体的实现方式不一致,所以在进行一些相同操作的时候,其效率也是有差别的。
对于抽象的数据结构——线性表而言,线性表分为两种,一种是顺序存储结构的顺序表,另一种是通过指针来描述其逻辑位置的链表。
针对于具体的Java实现:
- 顺序存储的顺序表是用数组来实现的,以数组为基础进行封装各种操作而形成的List为ArrayList
- 链表是用指针来描述其逻辑位置,在Java中以双向链表为基础进行封装各种操作而形成的List为LinkedList
针对插入与删除操作,ArrayList每插入一个元素,首先需要判断数组的空间够不够,不够要进行扩容,在有足够的空间的基础上,在指定的index位置上插入元素,但是该index及以后的元素都要后移。虽然删除操作不需要判断空间够不够,但同样需要该index及以后的元素向前移动,这些移动的操作会增加时间的复杂度。但是对于LinkedList就不一样,因为使用指针来指示其逻辑的位置,所以插入与删除的操作的时间复杂度都是 ** O(1) **
虽然对于ArrayList而言,插入与删除的时间复杂度很高,但是对于查找指定位置的元素这种操作而言,就非常的快,因为可以通过数组直接得到该下标对应的元素。反而,LinkedList而言,无法直接返回指定位置的元素,需要一个个查询,其时间的复杂度就是 ** O(n) **
与实现ArrayList教程一样,实现的目的主要在于练手以及掌握官方实现的原理和一些技巧,因此很多需要与其他类配合的方法和功能,就先不在这里实现如iterator等
所以,实现的LinkedList的方法如下:
- add方法
- get方法
- indexOf方法
- remove方法
与实现ArrayList的名字一样,为SimpleLinkedList。源码地址,欢迎star,fork
构建一个双向链表
构建的代码如下:
private static class Node<E>{
E item;
Node<E> next;
Node<E> prev;
public Node(E item, Node<E> next, Node<E> prev) {
this.item = item;
this.next = next;
this.prev = prev;
}
}
常规的双向链表的构建方法,一个数字域存放数组,一个前指针指向一个Node类型的元素,一个后指针指向一个Node类型的元素。
对于LinkedList的实现而言,还需要以下三个成员变量
private int size;
private Node<E> first;
private Node<E> last;
Add方法
这里实现的add方法是简单的add(E e)以及add(int index,E e)两个方法,addAll()将其他集合转换LinkedList的方法,暂时放到以后去实现。
add方法两个重载方法,其分别对应不同的添加方式。先说add(E e)方法的实现。
public boolean add(E element) {
addAtLast(element);
return true;
}
不指定位置添加元素,则默认添加到了链表的最后。addAtLast的核心代码如下:
private void addAtLast(E element) {
Node<E> l = last;
Node<E> node = new Node<E>(element, null, l);
last = node;
if (l == null) {
first = node;
} else {
l.next = node;
}
size++;
}
首先找到最后一位的Node元素,然后根据element创建一个新的Node元素,其next指向为null,prev指向为最后一位Node元素。在创建完Node元素之后,last就变成了先创建的Node元素,接下来只需要把新node元素加到链表中即可。即让l对象(原最后一位,现倒数第二位元素的next指针,指向新node元素)。至此,新node元素的next指向null,prev指向倒数第二个元素,倒数第二个元素的next指向新node,就将node成功加入链表。
上述的操作也可以看出,其插入的操作非常省时间,比起ArrayList,扩容,移动元素快很多。
add的第二个重载方法 add(int index ,E e),先看代码实现:
public void add(int index, E element) {
checkRangeForAdd(index);
if (index == size) {
addAtLast(element);
} else {
Node<E> l = node(index);
addBeforeNode(element, l);
}
}
首先判断要插入的index是否在范围内,在的话,再执行后续的add操作。如果要插入的index刚好是最后一位,则执行上面讲的addAtLast,如果不是,则得到index所对应的Node元素,执行addBeforeNode。
获取index所对应的Node元素,是node方法,代码如下:
private Node<E> node(int index) {
if (index < (size << 1)) {
Node<E> cursor = first;
for (int i = 0; i < index; i++) {
cursor = cursor.next;
}
return cursor;
} else {
Node<E> cursor = last;
for (int i = size - 1; i > index; i--) {
cursor = cursor.prev;
}
return cursor;
}
}
这里的查找采用二分查找,节省查找时间,而且也应用到了双向链表的特点。首先判断index在前一半的范围内,还是后一半的范围内。如果是前一半,则游标Node初始为first,用游标Node元素的next,不断指向index所在的元素。如果是后一半,则游标Node初始为last,用游标Node元素的prev,不断指向index所在的元素。
在指定元素的前面插入新节点的addBeforeNode的方法如下:
private void addBeforeNode(E element, Node<E> specifiedNode) {
Node<E> preNode = specifiedNode.prev;
Node<E> newNode = new Node<>(element, specifiedNode, preNode);
if (preNode == null) {
first = newNode;
} else {
preNode.next = newNode;
}
specifiedNode.prev = newNode;
size++;
}
插入的方式很简单,新节点的prev是原index元素的prev,新节点的next是原index元素。剩下的操作是把该node放到链表中,让原index元素的prev的next为新节点,但是要判断preNode是不是空,是的话,表示newNode为第一个元素,就是first。
至此,一个add方法,就实现完了。
get方法
get方法在有了上述node方法之后,就非常的简单。代码如下:
public E get(int index) {
checkRange(index);
return node(index).item;
}
checkRange检查index是否不在范围内。
private void checkRange(int index) {
if (index >= size || index < 0) {
throw new 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指定index超过界限");
}
}
indexOf方法
indexOf(Object o)用来得到指定元素的下标。
public int indexOf(Object element) {
Node<E> cursor = first;
int count = 0;
while (cursor != null) {
if (element != null) {
if (element.equals(cursor.item)) {
return count;
}
}else{
if (cursor.item == null) {
return count;
}
}
count ++;
cursor = cursor.next;
}
return -1;
}
与ArrayList一样,从第一位开始查找,首先先判断element是不是null,分成两种情况。
remove方法
remove方法与add方法一样,同样有两个重载的方法,remove(Object o)与remove(int index)
先看简单的remove(int index)方法,代码如下:
public E remove(int index) {
checkRange(index);
return deleteLink(index);
}
deleteLink是将该index所对应的节点的链接删除的方法,其代码如下:
private E deleteLink(int index) {
Node<E> l = node(index);
E item = l.item;
Node<E> prevNode = l.prev;
Node<E> nextNode = l.next;
if (prevNode == null) {
first = nextNode;
}else{
prevNode.next = nextNode;
l.next = null;
}
if (nextNode == null) {
last = prevNode;
}else{
nextNode.prev = prevNode;
l.prev = null;
}
size--;
l.item = null;
return item;
}
首先获得该index对应的Node元素,得到该Node元素的前一个元素和后一个元素。接下来,只需要将前一个元素和后一个元素直接相连即可,其他只需要额外判断前一个元素和后一个元素是否为null就行。在判断前一个元素是否为null的时候,只需要操作前一个元素,在判断后一个元素是否为null的时候,也只需要操作后一个元素。最后,将要删除的元素各个引用至为null。
remove另一个重载方法remove(Object o),在实现了indexOf和deleteLink方法之后,就非常简单。
public boolean remove(Object o) {
int index = indexOf(o);
if (index < 0){
return false;
}
deleteLink(index);
return true;
}
获取该元素对应对应的下标,然后执行deleteLink方法,完成remove操作。
总结
至此,一个功能简单的LinkedList就实现完成了,全部的代码可以看源码地址,欢迎star,fork。
自己动手系列——实现一个简单的LinkedList的更多相关文章
- 自己动手系列——实现一个简单的ArrayList
ArrayList是Java集合框架中一个经典的实现类.他比起常用的数组而言,明显的优点在于,可以随意的添加和删除元素而不需考虑数组的大小.处于练手的目的,实现一个简单的ArrayList,并且把实现 ...
- 自己根据java的LinkedList源码编写的一个简单的LinkedList实现
自己实现了一个简单的LinkedList /** * Create by andy on 2018-07-03 11:44 * 根据 {@link java.util.LinkedList}源码 写了 ...
- ROS与Matlab系列:一个简单的运动控制
ROS与Matlab系列:一个简单的运动控制 转自:http://blog.exbot.net/archives/2594 Matlab拥有强大的数据处理.可视化绘图能力以及众多成熟的算法函数,非常适 ...
- 自己动手模拟开发一个简单的Web服务器
开篇:每当我们将开发好的ASP.NET网站部署到IIS服务器中,在浏览器正常浏览页面时,可曾想过Web服务器是怎么工作的,其原理是什么?“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于是我们自己模拟一个简单的W ...
- 扩展Python模块系列(二)----一个简单的例子
本节使用一个简单的例子引出Python C/C++ API的详细使用方法.针对的是CPython的解释器. 目标:创建一个Python内建模块test,提供一个功能函数distance, 计算空间中两 ...
- scrapy框架系列 (2) 一个简单案例
学习目标 创建一个Scrapy项目 定义提取的结构化数据(Item) 编写爬取网站的 Spider 并提取出结构化数据(Item) 编写 Item Pipelines 来存储提取到的Item(即结构化 ...
- 造轮子系列(三): 一个简单快速的html虚拟语法树(AST)解析器
前言 虚拟语法树(Abstract Syntax Tree, AST)是解释器/编译器进行语法分析的基础, 也是众多前端编译工具的基础工具, 比如webpack, postcss, less等. 对于 ...
- 如何手写一个简单的LinkedList
这是我写的第三个集合类了,也是简单的实现了一下基本功能,这次带来的是LinkedList的写法,需要注意的内容有以下几点: 1.LinkedList是由链表构成的,链表的核心即使data,前驱,后继 ...
- 自己写一个简单的LinkedList
单链表 推荐阅读:https://www.cnblogs.com/zwtblog/tag/源码/ 哨兵节点: 哨兵节点在树和链表中被广泛用作伪头.伪尾等,通常不保存任何数据. 我们将使用伪头来简化我们 ...
随机推荐
- tableView滑动到底部
- (void)scrollToBottom { NSInteger sectionCount = [self.dataSource numberOfSectionsInTableView:self] ...
- C#-WebForm-AJAX阿贾克斯(一)基本格式
AJAX 即" Asynchronous Javascript And XML "(异步JavaScript和XML),是指一种创建交互式网页应用的网页开发技术. AJAX = 异 ...
- 公众号第三方平台开发-aes解密失败
公众号第三方平台开发-aes解密失败 问题:本地启动项目,配置域名,测试微信公众号,系统正常运行:将项目部署到测试环境执行同样的操作,系统报错,错误异常:aes解密失败..... 调试--寻找问题-- ...
- Mysql和Oracle的一些语法区别
作为一个有追求的程序猿,当然要不断的学习,巴拉巴拉巴拉...好了,贴一个网址给大家,哈哈 MySQL与Oracle 差异比较:http://www.cnblogs.com/HondaHsu/p/364 ...
- Html5 touch event
HTML5 for the Mobile Web: Touch Events POSTED BY RUADHAN - 15 AUG 2013 See also... Touch-friendly Dr ...
- 05 Linux字符驱动---静态注册
1. mycdev.c #include <linux/init.h> #include <linux/module.h> #include <linux/cdev.h& ...
- centos command中 * . 的重要性
錯誤 cp /home/test1/* /home/test2/ –a 用參數*將不可以複製linux中.開頭的隱藏文件 正確 cp /home/test1/. home ...
- vim设置注意记录
set vb t_vb= setlocal buftype = "解决不能保存buff错误
- Selenium2(java)定位页面元素 二
辅助工具: chrome浏览器,F12打开控制台; Firefox浏览器,F12打开控制台; 或者选中要定位的元素右键 安装firefox扩展firebug和firepath; 安装之后F12可调用f ...
- PHP格式化字符串函数 sprintf()
定义和用法 sprintf() 函数把格式化的字符串写入一个变量中. 语法 sprintf(format,arg1,arg2,arg++) 参数 描述 format 必需.转换格式. arg1 必需. ...